《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赛马”为线索,串联整个故事,从田忌赛马的转败为胜中,学习孙膑遇到了问题,认真分析观察到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感受孙膑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故事逻辑性很强,契合了本单元“思维的火花”这一主题。基于单元目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确定教学重难点应为引导学生了解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感受孙膑的人物形象,明白“打破常规,扬长避短”的道理。我们将五下《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纳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策、荐”等生字,通过想象画面理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提取文中关键词句,借助情节图梳理故事情节。
3.借助赛马示意图,了解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用自己的话讲好田忌赛马的故事。
4.感受孙膑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明白遇到问题要及时地分析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教学重难点
借助赛马示意图,了解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用自己的话讲好田忌赛马的故事;感受孙膑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明白遇到问题要及时地分析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教学过程
任务一:抓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读一个历史故事,谁来读课题?
2.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自由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3.交流生字词。
4.小结:平时阅读的时候,遇到好的成语,我们可以像这样积累下来。
5.我们现在来看,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板书:孙膑)孙膑主要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能结合课题用一句话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任务二:借助情节图梳理故事情节图。
1.这件事情,作者分哪三个过程来写的呢?
2.我们来看这个情节图。
(1)先看第一行,要求我们填什么。(孙膑在干什么)再看第二行,填什么呢?(结果怎么样)
(2)这个过程,对应的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相信你能填好这三个过程。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三个过程。
4.看着情节图,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田忌赛马的故事,先练一练。
5.小结:刚才我们借助情节图,把田忌赛马的故事讲清楚了。
任务三: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假如你是孙膑,你在看比赛时会想些什么?
过渡:那你们觉得这三个过程中,哪一步是转败为胜的关键?
1.(预设:第三步)的确,不调整顺序是难以获胜的。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先来看看他看比赛的第一个过程,读一读这段话,孙膑看到齐威王和田忌是怎么对阵的呢?
2.学生摆对阵并说一说。之所以场场都输,那是因为什么?谁先来分析一下。
3.是的,田忌同等级的马不如齐威王的马。
4.这是孙膑发现的问题,他还观察发现——马脚力相差不大。对于马脚力相差不大,你是怎么理解的?我们先根据马脚力的顺序,给这六匹马排排序,谁来摆一摆。
5.经过孙膑的分析,他找到了方法是——,之后是怎么赛马的,再来摆一摆。
6.同学们,孙膑发现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这整个过程就是他在看比赛时的思维过程,假如你是孙膑,你在看比赛时会想些什么呢?试着把他的思维过程写下来。
7.交流孙膑的思维过程:孙膑来到了赛马场,看了几场后,他心想……(知马、知人……)
8.胸有成竹的孙膑找到了田忌,我们来配合读好这段对话。
9.现在你们再来看看,你觉得哪个过程最关键呢?
10.既然那么重要,作者为何在第一个过程不具体展开来,没有直接告诉你呢?
11.那好,我们加上孙膑的思维过程,以孙膑的口吻再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
12.现在,讲完了这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孙膑献策 以智取胜
发现策略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