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多样的动物
第1节 鸟和哺乳动物
1. 鸟的特征:鸟有 羽毛 和 翼 ,多数善于 飞行 ;它们的身体呈 纺锤形 ,可以降低飞行时的 阻力 ;有角质的 喙 ,足上有 鳞片 。
属于鸟类的动物:企鹅、鸵鸟、喜鹊、鹰等。
2. 鸟的羽毛分 正羽 和 绒羽 。如图所示:
4.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 皮毛 ,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 乳汁 喂养后代;用 肺 呼吸。
属于哺乳动物的是:鲸鱼、海豚、蝙蝠、老鼠、鸭嘴兽、猫、牛等。
专项练习:
鸵鸟、企鹅、喜鹊属于什么动物?说一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答:鸵鸟、企鹅、喜鹊都属于鸟类。因为它们有 羽毛 和 翼 ,多数善于 飞行 ;它们的身体呈 纺锤形 ,可以降低飞行时的 阻力 ;有角质的 喙 ,足上有 鳞片 。
2黄牛、兔子、鲸鱼、海豚属于什么动物?说一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答:黄牛、兔子、鲸鱼、海豚都属于哺乳动物。因为它们身体表面都有 皮毛 ,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 乳汁 喂养后代;用 肺 呼吸。
第2节 动物的分类
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 头 、 胸 、 腹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 和一对 复眼 ,胸部有 三 对足。如图所示:
属于昆虫的动物:蚂蚁、螳螂、蝗虫、苍蝇、蚊子、蝴蝶、蜻蜓等
PS:注意!因为昆虫胸部只有三对足,而蜘蛛、蜈蚣(也称千足虫)、蝎子、虾,都超过了三对足,所以它们都不是昆虫。
2.根据身体内是否有 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 ,科学家将动物分成 无脊椎动物 和 脊椎动 物 两大类。动物的分类如图所示:
注意:鱼类:鲨鱼、金鱼、鲤鱼、泥鳅等
鸟类:企鹅、喜鹊、鸵鸟、麻雀等
爬行动物:鳄鱼、蜥蜴、壁虎、龟、鳖、蛇等
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娃娃鱼(大鲵)等
第3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
1.我国的珍稀动物:
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白头叶猴、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普氏原羚。
2.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1) 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生存环境 。
(2) 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
(3) 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
3.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
(3)拒绝盗猎野生动物。
第二单元 动植物的繁殖
第4节 用种子繁殖
1. 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 颜色 、 大小 、 形状 等一般不相同。
2. 种子都是由 种皮 和 胚 两部分组成,其中胚由 胚根、胚芽 、子叶 组成。如图所示:(记忆口诀:尖尖的是胚根,小叶子是胚芽)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适宜的 温度 ;2.一定量的水 ;3.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不需要土壤和阳光。
专项练习:
1.请你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对比实验设计,然后结合科学课的学习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几组对比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答: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2)第一组实验对比的条件是有水和无水,其他各组实验对比的条件是什么?
答:第二组是有空气和没空气。第三组是常温和低温。第四组是有阳光和没阳光。
(3)请根据上图四组对比实验,说说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答: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土壤和阳光。
4.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 开花传粉 受精后形成的。常见的种子繁殖有:蒲公英、向日葵、水稻、玉米、小麦等。
5.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有:1.靠 风 传播(例蒲公英、柳树、芦苇、玉米、水稻等);2.靠 动物 传播(例:苍耳、鬼针草、野樱桃等);3.靠 水流 传播(莲蓬、椰子);4.靠 弹射传播(例:喷瓜、凤仙花)
第5节 不用种子怎么繁殖
1. 有些植物的 根 、 茎 、 叶 脱离母体后,能生根发芽 ,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叫 做营养繁殖 。
2. 靠根繁殖:竹子、甘薯、萝卜;
靠茎繁殖:月季花(花茎嫁接)、柳树(柳枝插到地里)、姜(块茎)、马铃薯(块茎)、水仙花(鳞茎)、甘蔗(茎);
靠叶繁殖:落地生根(一种植物)、芦荟、多肉。
种子繁殖:蒲公英、向日葵、水稻、玉米、小麦
专项练习:
用根繁殖 马铃薯和月季
用茎繁殖 落地生根和芦荟
用叶繁殖 甘薯和竹子
用种子繁殖 玉米和蒲公英
第6节 动物的繁殖
1. 昆虫、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受精卵都是在母体外孵化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卵生,所以这些都是卵生动物。
哺乳动物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从母体中生出, 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所以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鸭嘴兽除外)。
PS:注意,企鹅是鸟类,所以是卵生动物。
鲨鱼是鱼类,所以是卵生动物。
蝙蝠、鲸鱼、海豚、鼯鼠是哺乳动物,所以是胎生动物。
2.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繁殖方式的相同和不同点?
答 : 不同点: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再从母体生出。
相同点:都需要父亲、母亲共同参与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3. 鸡的受精卵(鸡蛋)的结构:
第三单元 加热与冷却
第7节 水受热遇冷会怎样
1.在一根试管里 装满水 ,并往水里 加点颜色 ,将中间 插有塑料管的橡皮塞 盖住试管口就制成了一个 简单的温度计 。如图所示:
2.将自制的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可观察到 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 ,再把它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 玻璃管中的水柱下降 。原因是: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 体积膨胀 ,遇冷时 体积缩小 ,这种现象叫 热胀冷缩 。 绝大多数的 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最早的温度计是16世纪 伽利略 利用 空气的热胀冷缩的 性质制成的。
专项练习:
小明感冒了,喝完了一瓶口服液。他看着口服液瓶和吸管,灵机一动,准备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他要怎么做这个实验呢?将你的想法画在下面,并用文字说明实验方法。
答:将口服液瓶里装满水,可以放几滴醋染色,再把吸管插入瓶内,记录下初始水位。先放入热水中,观察吸管内水位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水位变化。
第8节 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1.一般情况下,铜球 可以 通过铜环;将铜球加热,铜球受热 膨胀 ,体积变 大 ,不能通过金属环;将铜球冷却,铜球遇冷 收缩 ,体积变 小 ,又能通过金属环。说明:固体也有 热胀冷 缩 的性质。
2.一般情况下,小灯泡不会亮;将金属棒加热,金属棒受热膨胀 ,体积变大 ,碰到了一起让电路连通,小灯泡亮了;将金属棒冷却,金属棒遇冷 收缩 ,体积变 小 ,电路断开,小灯泡又不亮了。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 缩的性质。
专项练习:
请你用一块木板、两根铁钉、一片铁片、酒精灯和一杯冷水,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请你用一块木板、两根铁钉、铜丝、酒精灯和一杯冷水,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固体热胀冷缩的例子或应用:1.夏天,高压电线松弛下垂(受热膨胀,电线变长);冬天,高压电线紧绷笔直(遇冷收缩,电线变短)
3.大桥、铁轨、马路面的连接处要留缝隙;
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一下,便于剥壳。拧不开的瓶盖,拿热水烫一下就能拧开。这些也都是利用了固体热胀的原理。
第9节 空气的热胀冷缩
1.将套有气球的小瓶放入热水中会看见气球 鼓起来 ,再放入冷水中会看见气球又 缩回去 ,说明空气也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
2.请你再设计另一个实验,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将吸有4ml空气的针管,用塞子封口。先放入热水中,发现针管内刻度到6ml;再放入冷水中,发现针管内刻度到3ml。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空气被加热后就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总是向上升。
专项练习:
将纸蛇放在点然后的蜡烛上方,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直立的卫生香点燃后,烟向上飘。斜放和横放的卫生香点燃后,冒出的烟会怎么飘?把你的想法照样子画在下图中。
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点燃香后,香附近的空气被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向上飘,所以烟也向上飘。
孔明灯、热气球、走马灯都是利用 热空气上升 的原理制作的。
4.海滨地区,白天陆上气温比海面上高 ,陆地上热空气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流动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的空间,所以白天风从 陆地 吹向 海面
晚上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 高 ,海面上热空气上升,陆地上的冷空气流动,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所以夜晚风从 海面 吹向 陆地 。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10节 水的分布
1. 据科学测算,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海洋,其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陆地面积约占 29% 。海洋与陆地面积比约等于7:3。
2. 地球表面除了 海洋 、 湖泊 、 河流 、沼泽和 冰川 存在水以外, 大气 ( 雨雪是空气中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 )以及 地表以下 也有水( 温泉是地下水上涌形成的 )。
注意:冰川贮藏着最多的淡水,地下水贮藏着第二多的淡水。
海洋是地球表面的水体,但它不是陆地表面水体。
在自然状态下水以 固 、液 、气 三种状态存在于 大气 、水体 和 土壤空隙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2.5% ,而人类能够利用的只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 ,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3 %。
第11节 水结冰了
1.水在温度降到 冰点才开始结冰,水的冰点 是 0 ℃。水结冰要向周围物体放出热量 。
2测量水温的工具是 温度计 。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全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试管的 底 和 壁 。读数时,视线要 与水温计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
3.水结冰后,水微粒(水分子)的 排列方式 发生改变,间隙变 大 ,致使水结冰后体积 变大 。
专项练习:
把装满啤酒的的玻璃瓶放到-20℃的冷冻层,第二天发现啤酒瓶炸裂了。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啤酒瓶是固体,它的外壁在
-20℃时遇冷,体积变小,向内收缩。
而里面的啤酒会结冰,体积变大,
向外膨胀。啤酒瓶内壁受到的压力
大于外壁,所以啤酒瓶炸裂了。
第12节 水的沸腾
1.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1)点燃: 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绝对禁止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 ;
(2)熄灭: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 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灭。
(3)不要 碰倒酒精灯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 湿抹布 扑灭。
2.一般情况(标准大气压下)下,当水的温度升到 100 ℃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 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一般情况下是 100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 不同 。
注意:1.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不再变化。且生活中的大气压一般到不了标准程度,所以水的沸点不一定就是100℃
3.水沸腾要向周围物体吸收热量 。
专项练习:红红在做水沸腾实验时,发现测量出的水温是97℃。但她从书上看到过,水沸腾是100℃。她应该如何填写实验记录( B )
A填写100℃ B填写97℃ C看看其他组同学答案,抄下来 D 等老师说结论
3.水在自然状态下有 液态 (水)、 气态 (水蒸气)和 固态 (冰和雪)三种存在状态。温度的变化 导致水在三种状态之间转化。
专项练习:
第五单元 声音
第13节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就不会再发出声音。
第14节 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声源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
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里面,逐渐抽出玻璃罩里面的空气,我们听到的声音 越来越小 。空气全部抽出后,可以看到闹钟振动,但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 空气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3.声音还可以靠液体(声呐检测敌方潜艇等)和固体传播(土电话、医用听诊器等)。
第15节 声音的变化
1.声音的强弱与力气大小、振动幅度有关。用的力气大,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用的力气小,振动幅度就小,声音就弱。
2.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弹拨松紧、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橡皮筋,长的橡皮筋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低,短的橡皮筋振动快,音调高;
弹拨松紧程度不同的同一根橡皮筋,松弛的橡皮筋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低,拉紧的橡皮筋振动快,音调高;
弹拨松紧程度相同的不同橡皮筋,粗的橡皮筋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低,细的橡皮筋振动快,音调高。
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短、紧、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长、松、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3.优美的音乐令人心情舒畅,是乐音;杂乱的声音让人心情烦躁,是噪声。
4.人们从以下措施防止噪声带来的危害:
(1)防止噪声产生(考试期间禁止鸣笛等);
(2)阻断 噪声的传播 (隔音板,学校附近种植树木等);
(3)防止噪声 进入人耳 (带防护耳罩等)。
5.如何保护听力:(1) 不要随便掏耳朵。 (2)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 (3) 避免噪声的接触。 (4) 经常按摩耳朵 等 。
专项练习:
(1)如何让排箫发出声音?
答:向管内吹入空气,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如何让排箫发出更强的声音?
答:用力向管内吹空气。用的力气大,空气
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
为什么排箫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答:因为长短不同。长的管空气振动慢,声音低。短的管空气振动快,声音高。
第六单元 制作乐器
第16-17认识、设计与制作乐器
1.乐器分 弦乐器 、 管乐器 和 打击乐器 。
2.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二胡、钢琴、古筝、扬琴等);
管乐器靠管内空气的振动发声(笛子、排箫、唢呐等);
打击乐器靠敲击乐器本体产生振动发声(鼓、锣等)。
3.我国的传统乐器:弦乐器(马头琴、 古筝 、扬琴等 );
管乐器(埙、葫芦丝、笛子、笙等);
打击乐器(编钟、镲、鼓、锣等)
4.往玻璃瓶里面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的从少至多排列:
(1)敲击时:是 打击乐器。水越少,瓶和水振动的越 快 ,音调越 高 ;水越多,瓶和水振动的越 慢 ,音调越 低 。
专项练习:
1.如下图所示,在1号、2号、3号、4号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果汁,拿筷子用相同的力气敲击4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发出声音最高的是__1___号杯。发出声音最低的是__4____号杯。
玻璃杯中果汁越__少___,发出的声音越高;玻璃杯中果汁越_多,发出的声音越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