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1 21: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平均数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环保小队4人收集的空水瓶如下图。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小兰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通过移多补少可以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想 一 想
还有别的办法吗?
小红:14个
小兰:12个
小亮:11个
小明:15个
还有别的办法吗?
想 一 想
要使每人收集的空水瓶数量同样多,可以先把该小队收集的空水瓶的总数量求出来。
再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
( 14+12+11+15 ) ÷ 4 = 13(个)
=52÷4
=13(个)
总数量
总份数
平均数
÷

“先合后分”求平均数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空水瓶。
(14+12+11+15)÷4
平均数13是表示四人中每一个人实际收集了13个瓶子吗?
“13”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可能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 平均数是为了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是一个“虚拟”的数。
平均数的意义
男女生踢毽比赛
1.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男生队
女生队
哪个队的成绩更好?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雨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 ——
合作要求:
1.讨论比什么?公平吗?
2.画一画,算一算,把想法或者算法在作业纸中表示出来。
男生队
女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雨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 ——
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
男生队的平均数是:
(19+15+16+20+15)÷5=17(个)
女生队的平均数是:
(18+20+19+19)÷4=19(个)
17<19
答:女生队成绩更好。
1号选手代表参赛
男生队的平均数是:
(19+15+16+20+15)÷5=17(个)
女生队的平均数是:
(18+20+19+19+19)÷5=19(个)
17<19
答:女生队成绩更好。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雨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1号 19
2号选手代表参赛
男生队的平均数是:
(19+15+16+20+15)÷5=17(个)
女生队的平均数是:
(17+21+20+18+4)÷5=16(个)
答:男生队成绩更好。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雨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2号 4
17>16
3号选手代表参赛
男生队的平均数是:
(19+15+16+20+15)÷5=17(个)
女生队的平均数是:
(17+21+20+18+9)÷5=17(个)
答:男生队和女生队成绩一样。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雨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3号 9
17=17
1.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我的身高是145厘米。
生活中的平均数:
2.李涵同学今天走路上学花了12分钟,他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我身高145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归纳总结
1
“移多补少”法:把收集的空水瓶多的移给收集的空水瓶个数少的人。
2
“先合后分”法:就是先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空水瓶,再除以总份数,求每一份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