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精讲:名著阅读(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试题精讲:名著阅读(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2 21: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试题精讲:名著阅读
有位作家写到他的女儿“读名著,迎中考”的事情,说他的女儿对名著《水浒传》“并不感兴趣”,而读它“只是为了考卷上6分的名著阅读题”。
这位作家说得对,中考“名著阅读题”确实占到6分左右,他的女儿读名著的行为是值得鼓励的,问题出在他的女儿还没有养成“阅读兴趣”,而仅仅只是为了那中考的6分,这很务实,却也很功利。功利性和审美性往往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龃龉(冲突)的。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是要重视名著阅读,初中三年一定要把课本中导读的中外名著至少都读一遍;二是不要在名著阅读上丢分,在名著阅读上丢分太可惜了;三是要阅读原著,一些指导类的提纲挈领式的文章是不能代替阅读原著的;四是要尽量培养名著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形成阅读兴趣了,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在阅读中欣赏到名著的美学价值。
一位专家说,要给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要明白不是只有读名著才叫读书,更不要认定为了应对考试的名著阅读题而读名著才是学习。这位专家的话值得学生家长和同学们深思。中考考名著,其实就是为了培养同学们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把“阅读”作为将来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一大要事。
家长要让孩子多看各种各样的书,当然首选还是阅读名著。孩子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名著。有人说阅读是最好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阅读是主动的吸收,而有兴趣的阅读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有的同学会问,作为初中生,读什么名著呢?
既然是“名著阅读”,那一定要是名著,而古今中外的名著数不胜数,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是阅读名著中的名著。
其实,课本上所选录与导读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名著中的精品,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元代的戏曲作品到明清的古典长篇小说,课本上应有尽有,只是都是选录其中的一点点,而更多的内容都是在课本之外。
而事实上,中考所考到的名著,都是要依靠课外去阅读的,课内所选录的很是有限。但课本上对名著阅读有了指导性的文章,课内也会对名著阅读进行指导。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本上的提示与要求,去扩展课外阅读。
在课本、课内所指导的名著中,在中考所考到的名著中,更多的往往是古典小说名著,也有考到外国名著和现代名著的。
在我国的文学样式当中,最主要的是诗歌、散文、小说。在中考中,古代诗歌在“古代诗歌鉴赏(也叫古代诗歌阅读理解)”中考了,古代散文在“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中考了,而古代小说就只能在“名著阅读”中考了。所以,中考中的“名著阅读题”,一般来说,考小说的偏多,小说中又以古代小说中的名著偏多。
而古代小说最发达的时期是明清时期,所以,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在明清小说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大名著”,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当然还有《儒林外史》等。苏州市2023年中考就是考的《西游记》和《儒林外史》。对此,我在分析苏州中考题时作了解析,请大家注意参看本专栏的文章。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2023年中考题中考到的名著,并作出解析,以期给同学们以启发。
一、河南2023中考题:
【题目】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
(1)有学者认为《水浒传》有两个主角。第一主角是宋江,争议不大;另一主角呼声较高的有下面两位。请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及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谈谈看法。
A. 鲁智深 B. 林冲
(2)关于《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僧还是孙悟空这一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A示例:鲁智深是另一个主角。鲁智深讲义气、重情义。他拳打镇关西救金氏父女,大闹桃花村救刘太公之女,尽显仁义之心;他为救林冲失去安身之所,为救史进身陷华州牢营,可谓重情重义。鲁智深的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能体现小说对“义”的崇尚。
B示例:林冲是另一个主角。林冲是“官逼民反”的典型代表。他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面对高衙内的欺辱、高俅的陷害,他委曲求全去了沧州牢营,但高俅仍要置他于死地,无奈之下他怒杀陆谦等人,雪夜上梁山。林冲的经历最能体现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观点明确,1分;结合人物相关情节分析,3分;主题理解,1分。共5分。若有其他观点,解说合理亦可)
(2)“唐僧”示例:我认为唐僧是主人公。《西游记》的中心事件是西天取经,而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在取经路上,他经得起四圣试禅心的考验,不为西梁女王的情意所动,不仅自己有执着的信念,还促使团队成员坚定意志,最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
“孙悟空”示例:我认为孙悟空是主人公。《西游记》先从孙悟空写起,讲述他的身世和他大闹天宫的故事,树立其英雄形象;后来,他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取得真经。从整部小说来看,他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观点明确,1分;能结合小说内容,2分;围绕观点合理分析,2分。共5分。若有其他观点,解说合理亦可)
【解析】请注意答题要求,一定要首先看清楚题意,不能在审题上出差错。题目明确要求的要点:一是“两小题任选一题”,那么,你要快速做出抉择,不能犹豫不决而耽误时间,根据自身的熟悉情况来定;二是第一小题又是二选一,从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作答。记住:审题是关键,千万别看错。
题目中都明确要求“谈谈看法”“谈谈你的理解”,这是告诉你要“有观点”的,而且要观点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这种问题,一般来说都是首先亮明你的看法(即观点),然后再写你为什么这样看,也就是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不必展开,点到为止。
二、长沙2023年中考题:
【题目】名著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水浒传》的片段,完成20、21题。
【片段一】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①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片段二】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②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片段三】
③只见黑旋风李逵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的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众人都来解劝,把黑旋风推下堂去。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片段四】
宋江道:“太尉且宽心,休想有半星儿差池。且取御酒,教众人沾恩。”……再将九瓶都打开,倾在酒海内,却是一般的淡薄村醪。众人见了,尽都骇然,一个个都走下堂去了。鲁智深提着铁禅杖,高声叫骂:“……忒煞是欺负人!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宋江、卢俊义只得亲身上马,将太尉并开诏一干人数护送下三关,再拜伏罪:“非宋江等无心归降,实是草诏的官员不知我梁山泊的弯曲。④若以数句善言抚恤,我等尽忠报国,万死无怨。太尉若回到朝廷,善言则个。”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20.下面是对以上片段中划线处所做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处:自问自答,揭示晁盖等人用药的计策,悬念也就此解开。
B.第②处:既点出了武松上景阳冈的时间,又渲染了气氛。
C.第③处:“夺过”“扯”“揪住”“打”等一系列动词,凸显了李逵的形象特点。
D.第④处:体现了108个好汉都心甘情愿渴盼招安,希望朝廷嘉奖他们。
21.下面是关于《水浒传》中水泊梁山108个好汉的大数据统计。请根据这些统计,结合小说的主题与写作背景,写出你分析与探究的结果。(6分)
【数据统计】108个好汉上山前的身份(职业)分类统计:地主、富商、隐士等5人,占比约为5%;下层官吏等33人,占比约为30%;农民、无业游民、手工业者、渔民、猎户等70人,占比约为65%。最终,这108人都接受了招安。
【答案】
20.D
21.被逼上梁山的108个好汉身份多种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都遭受压迫,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2分):来自社会底层的百姓占比最大,可看出社会底层的民众所受压迫更多,进一步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2分);108个好汉都接受了招安,反映出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决定了作品思想的局限性(2分)。
【解析】这个题目要求阅读的内容很多,答题时不要一上来就从头阅读,在阅读之前,要跳到后面看看具体的题目,弄清楚是要求回答什么的,然后再根据题目去快速阅读。也不必一字不落地细读,但你大致内容是要知道的,如果之前对该书阅读过,对于情节、人物都有大致了解,那么,扫描一下内容会觉得似曾相识。如果你能够直接从题目中看出答案,那就不必去读了,说明你对这本书已经很熟悉,你在之前花费的阅读时间,就给你缩短了做题的时间。
第20题的答案是选D,问题出在“都心甘情愿渴盼招安”。如果你熟知内容,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说法的破绽,而且其中的“都”字就是一个绝对化的说法。也没有希望朝廷嘉奖的意思,只是表达了“尽忠报国”的心愿。其错误还是较为明显的。
第21题是根据数据概括结论的,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同学们要从中学习如何去概括,体悟概括之妙,记住这个知识点,益处多多。
三、填空题
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题型,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填写空白之处。
请看2017年上海市中考题中的填空题:
《水浒传》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人物是 、 、 、 。
这一题是考查对于名著重要人物的识记情况。《水浒传》中有一百单八将,不必去记住那么多的人名,但作为重要人物的名字还是要记住的,前四位人物就是相当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
再看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考的填空题:《水许传》中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 等相识,却又因在 题反诗而被判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
这一题是考查对于名著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的识记情况。这一题的答案是:李逵、浔阳楼。
关于宋江浔阳楼题写反诗的基本情况,同学们要了解一下。下面我把重点内容作一简介。
《水浒传》写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方缉拿,在关押期间,醉酒题诗浔阳楼,被看作是“反诗”,包括先写的一首《西江月》词,以及接着写的四句诗。词是《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词的意思是:我自幼年学习经史书籍,年岁大了也有一套权谋。我的处境像猛虎卧在荒丘里,把爪牙藏起来暂时忍受。很不幸面颊上被刺了字,更难堪的是发配在江州。他年若能报冤仇,要让浔阳江口到处流血。
在词的边上,宋江又题了一首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其意思是:心虽然在山东,可是身子却不由自己而来到吴地。人生正是这样,像蓬草到处漂流,实在令人慨叹。将来若能遂了我的凌云心愿,那时候就大有作为一番,也将笑话黄巢不够一个大丈夫。
所谓“反诗”,主要是因为写到了“黄巢”。而黄巢是唐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人物,但站在宋朝统治者立场来看,“黄巢”是盗贼。而宋江却在诗中表达了对黄巢的赞许,再加上词中的“血染浔阳江口”,因此,在蔡九等人看来,这就是想“谋反”的证据,诗自然就是“反诗”了。正是这所谓的“反诗”最终把宋江逼上了梁山。
宋江因为“反诗”而被押入大牢,然后,蔡九派人去报功领赏。此时,梁山好汉晁盖等人决定将计就计,设法救出宋江。先是制造假信,仿照蔡京的手迹给蔡九写信,由戴宗送给蔡九,结果,这封信被认出是造假,于是把宋江判为死罪。就在问斩的时候,梁山好汉及时赶到劫法场,从而救出了宋江和戴宗,宋江由此进入了梁山泊,加入了梁山好汉的队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并在日后成为梁山的首领。
关于浔阳楼题反诗,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也考过,题目是这样的:
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诗中的“狴犴”读作bì’àn,是古代神兽,因牢狱的门上画有这种神兽的像,所以用“狴犴”来指“牢狱”。“赝书”就是梁山好汉制造的假信,结果被识破。这一题的答案就是: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戴宗送假信被识破,沦为阶下囚;众好汉为救宋江和戴宗,在江州劫法场。
四、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是从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或要求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或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这一点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2022年,吉林省的中考题考到了选择题,题目为:
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这是选择分析错误的一项。这一题看似较难,因为涉及了《朝花夕拾》整本书,但考到的点,其实还是课本上的内容,即《阿长与〈山海经〉》中 的内容。答案就是C,因为其中把“阿长”跟“庸医”等放到一起,那是不准确的,阿长虽然有不好的习惯,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作者是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的。
再看看2022年湖南常德的中考题,其中有一个选择题,考的是《儒林外史》。请看题: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味的一面。他临死的时候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根手指头的意思是( ):
A.灯盆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费油 B.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C.两位舅爷不在跟前,非常挂念 D.还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明白
这里考的点是很著名的一个细节,表现了严监生的吝啬。这个细节就是在临死的时候,死不瞑目,即将咽气的时候还伸出两个手指,众人不解其意,只有他的夫人赵氏知道,请看小说的传神描写: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因此,此题的答案就是A。
再来看看湖南怀化2022年的一个选择题,也是考的《儒林外史》:
下面有关《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B.《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成功地运用了讽刺艺术,喜剧性与悲剧性高度和谐统一,将生活之丑转化为艺术之美。
C.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正面形象,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为同情劳动人民、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D.范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原是穷秀才,为人老实,受人欺侮,中举后能同情百姓,为民请命。
这一题的答案是D,说“中举后能同情百姓,为民请命”,显然是不准确的,像范进这样热衷功名的人,一旦得逞,其结果必然是私欲膨胀,站到百姓的对立面,去欺压百姓,而中饱私囊。
五、简答题
名著阅读题中,较多的是简答题,往往是就某个人物、某个情节、某个主题、某个细节等方面进行设问。
2015年福州市考了名著情节的识记情况。题目如下: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鲜活,令人捧腹。请从以下四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与猪八戒相关的故事情节。(80字左右)
①高老庄娶亲②四圣试禅心③义激美猴王④盘丝洞受辱
这个题目灵活度较大,要求从四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那就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那一个。
答案:①高老庄娶亲:猪八戒被贬下凡间后,变身壮汉,被招赘入高老庄为
婿。
②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化身为一母三女,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贪恋女色的猪八戒没有经得住考验,被四圣吊挂在树上。
③义激美猴王:唐僧和沙僧落入黄袍怪之手后,猪八戒只好去找孙悟空求救。猪八戒找到孙悟空后,使用激将法,使得孙悟空重回取经队伍。
④盘丝洞受辱:唐僧误入盘丝洞后,猪八戒赶来相救。猪八戒却因贪恋女色而调戏蜘蛛精,被蜘蛛精教训。
杭州市2023年的中考题,也是四选一的简答题。请看题:
下列小说富于想象,请从任意一部中选择一个异乎寻常、让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并谈谈它超越现实之处。(4分)
《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格列佛游记》
请看答案示例:
示例一:
《西游记》: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却能大能小,大时直冲云霄,小时细如银针。这超越现实的细节设计,充满想象,令人咋舌,也十分有趣。
示例二:
《海底两万里》:诺第留斯号潜艇利用海浪发电,供给潜艇热、光、动力,它所需的一切都来自海洋。这个细节在作者所处的年代完全是超越现实的想象。
示例三: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瑰丽神奇的魔法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小说结局,哈利·波特利用老魔杖对他的忠诚将死咒反弹到伏地魔身上,将其制服,最终光明战胜黑暗。
示例四:
《格列佛游记》:格列佛被困小人国时,涉过海峡帮助小人国将敌人的50艘战船拖回港口,立了大功。这个情节显然不符合现实常理,只能存在于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中。
这是考查对于名著中的精彩细节识记情况。这也告诉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不仅要识记人物、情节、主题,还要对一些重要细节用心识记。
六、阅读题
类似于阅读理解题,就是阅读名著中的某一段或某几段的文字,然后就此回答问题,或是选择题,或是填空题,或是简答题等。这也是常考的题型。
请看2017年湖北省随州市的一个考题: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1)(2)题。
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同回瓦罐寺来。到寺前,看到崔道成、丘小乙两个,兀自在桥上坐地。A大喝一声道:“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里败将,如何再来敢厮并?”A大怒,抡起铁禅杖,奔过桥来。那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A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力,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1)人物A是指 。
(2)写出两个与A有关的故事情节。
这一题考的是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此题的答案是:(1)鲁智深(鲁达、鲁提辖、花和尚);(2)火烧(大闹)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野猪林)。
再来看看2023年湖南邵阳的一个中考题目。
下面文段选自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选段中的【甲】指都是谁__________(人名)。
【甲】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回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逐日把牛拴了,坐在柳荫树下看。
此题的答案是:王冕。
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儒林外史》中的这个叫做“王冕”的人物。这是小说中与范进截然不同的一个正面形象,是不为功名利禄所诱的、不受科举制度牢笼的正面榜样。王冕有学问、有操守,不追求功名富贵,安心放牛,卖画为生,孝敬母亲。这一形象与书中所描绘的那些追名逐利、道德沦丧的文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下面来看看外国名著的阅读理解题。请看2022年湖南衡阳的一个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赋予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28.根据你对选段的了解,选出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以上语段摘选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是女主人公对桑菲尔德庄园主人罗切斯特说的一段话。
B.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女主人公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C.小说具有浓郁的抒彩,娓娓道来的内心自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巧妙的悬念设计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女主人公虽然貌不惊人,但她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追求有尊严的爱情,改写了传统女性逆来顺受的形象,是现代女性美的象征。
29.你最喜爱上述语段中女主人公性格的哪一点?她的故事对你的成长有何启发?
这个阅读内容来自英国作家的小说,这段文字也是非常有名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坚强性格与独特个性。四个选项中的内容较多,要注意选项中的每一个用词,可能其错处就在不显眼的一个词中。
28题的选择题答案是B,问题就出在那个不显眼的“第三人称”,下文有“带有自传色彩”的说法,而前面又说是“第三人称”,这个说法显然是矛盾的,必有一错,即便你不知道该书是第几人称,也可以确定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简·爱》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在早期的译本中,就有取名叫《简爱自传》的。
29题的答案示例是:我最喜爱主人公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自尊心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她的故事让我明白人只有自尊自爱,保持人格的独立,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收获最终的幸福。
《简·爱》是常考的名著,同学们要熟知其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提供几个要点:
1.概述《简爱》的主要内容。
小说描写女主人公简·爱,幼失父母,寄养在舅母家,因备受虐待而萌发反抗意识。学校毕业后,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罗切斯特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因发现罗切斯特早有妻室,就是那个被禁在阁楼里的疯女人。简·爱于是就逃离了庄园,四处流浪。最后,因心中恋着罗切斯特,她重又回来了。这时,庄园已被烧毁,“疯女人”已经不在人世。罗切斯特双目失明,手也残废了。简·爱毅然和他结了婚,使他再度获得幸福。
2.简·爱的魅力表现在哪里?
在传统的英国小说中,女主人公往往被描写成美丽、善良、温柔的天使,是男人的附属品,缺乏独立的人格。《简·爱》塑造了一位新型的女主人公,她不是那种司空见惯的、无病呻吟的贵族资产阶级小姐,而是一个来自平民、敢于反抗、具有高度尊严感和顽强性格的新型女性。简·爱的迷人魅力,在于她的内在美,即她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勇于抗争的叛逆精神,对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执着追求,以及纯朴、真挚、热烈、丰富的感情世界。
七、小说名著
在各类型的名著考题中,小说的分量是较重的,接下来主要就来谈谈小说名著中的考点在哪里。
作为小说,其主要特征就是通过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具有独特的性格的,也就是人物形象是个性鲜明的。因此,对于小说名著,其考点往往在于小说的情节与人物,以此来考查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熟知与把握情况。
黑龙江牡丹江市2022年考过这样一个题目:
经典名著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精神食粮。读《水浒传》,我们结识了景阳冈的______,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草莽英雄的血性与气概;______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如果你对《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熟知,那么,你一看到“景阳冈”,就会想到“景阳冈打虎”的情节,由这个情节就想到了打虎英雄武松。
至于“八十万禁军教头”,《水浒传》中有好几个,到底是谁呢?你应该会想到最有名的那一个,而且再从“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来看,就可以确定是“林冲”了。
此题的答案就是:武松、林冲。
有这样一个考题,请大家看看如何去解答:
在小说《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简·爱的哪些可贵品质?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这个考题就是考查对于英国小说《简·爱》的情节与人物的熟知情况。
题目一上来就告诉你小说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然后要求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简·爱的品质,而这里的“品质”其实就是简·爱的性格特征的体现。通过这样的审题,那么,你的回答应该是结合“爱情故事”去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此体现人物的品质。
从简·爱的爱情故事中,是不难体会到这样显著的几点:一是追求人格平等,二是自尊自爱,三是爱情专一。而这几点也正是她的典型的性格特征。
下面提供这个题目的答案,请同学们加以理解:
答案:①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是平等的。虽然她与罗切斯特地位悬殊,但是她敢于追求爱情。②自尊自爱。当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时,她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③执着专一。她一直深爱着罗切斯特,重回庄园后她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已死,罗切斯特失明了,就毅然留在他的身边。
对于小说中的重要的故事情节,同学们除了熟知内容,也要能够对其进行分析评判,给出自己的见解。一般来说,考题中要求你去评判的内容,不会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的死板与机械,而是会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发挥余地的。比如关于《水浒传》中的“打抱不平”,就是一个重要考点。请看这样一个考题: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大都有好“打抱不平”的特点,例如鲁智深号称“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也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一类“打抱不平”的行为呢?
此题的答案如下: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类行为。(1分)既看到这类英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义”的一面,值得弘扬(1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冲动、鲁莽造成不良后果的一面,是不足取的。(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使可。)
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对待此类现象的分析,要注意“一分为二”,即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
此外,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还要注意考题中的“对比分析”,就是考题中拿来两个甚至三个人物形象,让你对其进行比较,说出他们的异同点。
请看下面的题目:
简要分析“祥子”和“简·爱”对待命运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局有何不同。
这是把两个不同的人物放到一起,来看看他们各自的不同表现。这二人的性格是有着显著差异的,一个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一个是逆流而上,不屈服于命运的不公。前者是骆驼祥子,后者就是简·爱。那结局肯定也是大不一样的:祥子面对命运的压迫最后是屈服了,他不再有梦想,不再认真拉车,变成了一个好占便宜的,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而简·爱从没有屈服,无论是舅母的欺侮、孤儿院人的冷酷对待,还是罗切斯特已婚的打击,她都自立自强,自尊自重,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勇敢面对,勇于奋斗,最后也获得了爱情。这就是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带来了不同的结局。
我们还要知道,名著里面的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立体多面的,简言之,就是这个人物既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比如《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有着很多的缺点,但也不乏闪光之处。猪八戒好吃懒做、滑稽可笑,但他能劳动,能吃苦,干活不嫌脏、不怕累,取经路上都是由他挑行李,过八百里荆棘岭时也由他开山。
再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是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味的一面。有一个大家应该熟知的细节描写,就是表现他吝啬的,就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他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根手指头,意思是灯盆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费油了。
请看下面的考题: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往往是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的优点和缺点。(3分)
①林冲 ②尼摩船长 ③祥子
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把两方面都要说到,既要说优点,又要说缺点。
这个题目的答案如下:①林冲优点是武艺高强,棒打洪教头时轻松胜出;缺点是逆来顺受,误入白虎头被高俅陷害却不作反抗。
②尼摩船长优点是勇敢,在鲨鱼口中救下印度采珠人;缺点是性情古怪,隐藏在海底生活,不愿意踏上土地。
③祥子优点是勤劳,辛勤拉车三年凑足了买车的钱;缺点是自私麻木,小福子死后祥子彻底堕落为行尸走肉。
此外,对于小说中的艺术手法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比如《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对范进之类热衷功名的人物进行了贬斥,同时也写了王冕这样的蔑视功名利禄的“另类”。
我们要知道,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正面形象,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为同情劳动人民、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有这样一个中考题,就涉及了小说的艺术手法。请看题目:
第一回的主要人物是王冕,但是王冕与小说后面章节的人物关联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在小说的开端用一章来写他呢?(2分)
其答案如下:第一回先写王冕这样一个行为高洁的隐士,然后再写纷纷乱乱的儒林官场。王冕与书中那些被科举制度引入歧途的追名逐利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其实,这就是一种对比写法,通过对比,表现出了作者的倾向性。
最后,给大家提供两个有意思的小说名著中考题,可以启人思考,给人启迪,值得收藏。
其一是辽宁阜新2021年中考题: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名著中一些人物勇于追求理想,奏响了生命的乐章!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其一,然后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①祥子 ②简·爱 ③唐僧
示例: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他用巨额财富支援被压迫的民众,追求正义、平等的理想。
其二是四川自贡2022年中考题: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一首《孤勇者》火爆出圈。歌词作者唐恬与癌症抗争数年,谈到创作缘由,她说,“相比起身披战甲的闪光之人,我更想写在泥泞中奋力前行的人”。
下列小说人物是“孤勇者”吗?请任选一位,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①简·爱 ②保尔·柯察金 ③祥子
上述两题都很鲜活,不刻板,给人思考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都很大。
答案如下:
其一:
示例一 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他用攒了三年的钱买了第一辆新车,努力实现改变生活现状的理想。
示例二 简 爱是《简·爱》中的人物,她敢于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追求人格独立、自由的理想。
示例三 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实现去西天求取真经的理想。
其二:
示例一 我认为简·爱是“孤勇者”,因为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但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示例二 我认为保尔·柯察金是“孤勇者”,因为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这些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示例三 我认为祥子是“孤勇者”,因为祥子是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 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最终以96元的价格买了一辆新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