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电源)”示意图。阅读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数据,完成1—2题。
1.据观察,在一周内的几个白天,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有较大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天气状况
D.交通流量
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
B.重庆
C.北京
D.上海
以麒麟虾为代表的云南澄江古生物化石群,距今已有5.3亿年历史。麒麟虾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存在时间很短。读下图“地质年代表示意图”和图“麒麟虾化石照片”图,完成3—4题。
3.麒麟虾生活在
A.寒武纪
B.二叠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
4.推测麒麟虾的生存环境可能是
A.茂密的丛林
B.广阔的海洋
C.干旱的沙漠
D.寒冷的冰原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5—6题。
5.此处地震震源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6.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反应能力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右图示意某地垂直方向上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乙层大气层叙述正确的
A.多云雨现象,不适合飞机飞行
B.温度上部热下部冷,大气对流弱
C.距太阳越来越近,所以温度持续升高
D.CO2层存在,吸收大量紫外线
8.丙层大气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是
①飞机
③人造卫星
②积雨云
④极光
A.①②
B.③④
D.②④
C.①③
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气象谚语“露水见晴天,霜重见晴天”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④少
B.地面吸收②少
C.地面吸收③多
D.大气吸收①少
10.下列因素中能使③作用增强的是
①深秋的云雾天气
④焚烧农作物秸秆
②冬天的晴朗夜晚
⑤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③火山喷发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读“某年11月9日6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与甲地相比,乙地
A.气压较低
B.风力较小
C.气温较低
D.气流上升
12.甲地此时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由图可知,大洋表层海水
A.温度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C.密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B.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
D.温度与密度变化趋势一致
14.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是
A.到海滨浴场游泳
C.海轮顺洋流航行
B.到钱塘江观大潮
D.在沿海开发风能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左图为潮汐发电站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农历十五前后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据图所知,该潮汐发电站发电量最大的时间可能是(/)
A.池附前后
B.11时前后
C.17时前后
D.20时前后
16.潮汐发电的特点是
①能量来自于天体的引力
③发电有周期性
⑤地区适应性较强
②清洁无污染
④发电量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二、综合题:读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总分52分。
17.左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图,右下图图示意城区与郊区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在下图中画出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并用箭头画出热力环流的方向。(5分)
(2)图中①、②、③、④、⑤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2分)
(3)若在P地(箭头指向黑点处)建设一座火电厂,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城市热环境的变化与城市地表物质组成关系密切。某年8月22日,某研究团队于深圳某地,对不同地物和近地面气温进行了观测。表为该日观测的温度数据(单位:℃)。
时刻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水泥路面温度 36 44 51 54 53
草地温度 35 41 44 47 43
距地面2米平均气温 29.2 30.8 33.0 33.7 34.8
结合上表,自拟一个结论,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进行解释。(4分)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3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据报道,2021年6月18日,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项目在重庆璧山正式启动,计划在距离地球表面3.6万千米的高空建造“太空三峡”——巨大的太阳能电站,以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微波成激光等技术传输回地球。以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1)说出图中等值线a所代表的数值大小。描述我国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总体特点。(5分)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4分)
(3)与传统地面太阳能电站相比,从能源开发角度简述计划实施的“太空三峡”的优点。(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该景观内具有独特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规律,是良性生态系统的典范,其空间上表现为“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分布。右图示意该景观分布,箭头①~⑤代表水循环环节。
(1)该地区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和地球的重力能,环节③ 水将最终注入海洋,其主要参与的是 循环。(6分)
(2)森林被当地村民称为“神树林”,那是因为森林一方面为村民提供木材,另一方面使水循环环节④ (填名称)增加,从而使地下径流 (填编号)增多,即使遇到旱灾时,也可以保证水源的稳定供应。(4分)
(3)说明元阳修建梯田这一人类活动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4分)
20.暑假期间,北京市某同学与家长一起自驾去临近渤海湾的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其间发现了很多引人深思的现象。(10分)
乘车前往海边时,该同学发现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右图),经查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塘沽盐场。
(1)简述该地形成盐场的条件。(4分)
走访当地的盐民,得知盐场的每个季节产盐量不同,受海水的盐度影响很大。该同学查阅资料认为海水盐度受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洋流、陆地径流等因素影响很大。
(2)结合上图“渤海湾位置图”,分析渤海湾夏季盐度不是最大的原因。(2分)
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这也是该同学最想体验的活动之一。读图“塘沽区某日的潮高变化曲线图”。
(3)请为该同学选择合适的赶海时间段并说明理由。(4分)信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
1—5CAABBB 6—10ABBAA 11--15BABAC 16A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5分)
(2)⑤>①=②=③>④
(3)不合理。理由:化工厂会产生大气污染,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将污染物带到城市内,会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4分)
(4)结论:下垫面性质不同,温度高低和变化不同。
原因:水泥路面比热容小;草地比热容大。白天,水泥路面升温快,温度较高;草地升温慢,温度较低;据此推测,夜晚,水泥路面降温快,温度较低;草地降温慢,温度较高。(4分)
18.(1)40。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整体上是东南少,西北多。(5分)
(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空气杂质较少,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4分)
(3)太阳辐射强,太阳能更丰富;受天气状况影响小,能量稳定。(4分)
19.(1)太阳能地表径流海陆间(6分)
(2)下渗⑤(4分)
(3)有效的拦截雨水,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4分)
20、(1)地形平坦开阔;春夏季气温高、蒸发量较大;临近海洋,海盐资源丰富。(4分)
(2)夏季降水量大,陆地径流丰富,表层盐度受表层盐度随入海河流径流量的增加而降低。(2分)
(3)6:00~10:00;为了保证安全起见,赶海要选择落潮、潮高小的白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