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5届高二12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 B. 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 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 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2.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
A. 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 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3. 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情绪激动,是因为某种激素分泌过多,该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胰高血糖素
4. 下列对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B.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C.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5.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脑的高级功能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情绪等
B.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
C. 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H区受损则不能听懂话
D.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6.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①和③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7.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静息时神经细胞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C.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有关
8. 以下哪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
A.微量、高效 B.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C.定向运输到靶器官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9. 水中毒又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中毒与血浆渗透压过量下降有关
B. 人体内水只来源于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有的水
C. 机体通过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以维持细胞外液Na+浓度
D. 低钠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甚至引发肌无力
10. Na+是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在医疗和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下列有关人体中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
B. 急性肠炎患者需要补充的葡萄糖盐水含有Na +
C. 神经纤维兴奋时会有大量的Na+内流,但最终膜外的Na+浓度仍高于膜内的
D. 人体内NaOH/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可起到缓冲作用
11.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吞噬细胞 B.皮肤 C.体液中的溶菌酶 D.淋巴因子
12.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起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不是一种遗传病 B.HIV主要感染B细胞
C.HI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D.患者往往死于恶性肿瘤等疾病
13.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
C.都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 D.化学本质一定是吲哚乙酸
1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B.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1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菜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B.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将保持不变
C.正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种群密度的相对稳定
D.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无关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天走到室外后,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
B.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受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
C.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在炎热的夏天,正常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17.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参与体液免疫
C.只分布在血浆中 D.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
18.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与赤霉素均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B.使用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果实的成熟时间
C.乙烯仅在成熟的果实中合成
D.植物的某些生理效应取决于各种激素之间的相对含量
19.下图是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治鼠害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c点后进行 B.可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该鼠的种群密度
C.b点时该鼠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D.鼠群数量达到c点后一定稳定不变
20.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B.湖泊因泥沙淤积而成为沼泽长出植物
C.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D.退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
二、非选择题(5题,共计55分)
21. 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表会发生_______次偏转。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为__________,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突触前膜以__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马拉松长跑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立刻起跑,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反射。长跑过程中,运动中出汗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升高”“下降”),垂体释放的某种激素______(“增加”“减少”),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是_____________(激素名称)。同时,运动员感到口渴,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____________,产生渴觉。若大量失水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使醛固酮分泌______(“增加”“减少”)。
(2)长跑结束后,运动员需要补充水分。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中表示大量饮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线是____,该曲线的形成原因是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升高”“下降”)。
23.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 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可由B细胞或 细胞经增殖、分化而来。
(2)图中d的化学本质是 。
(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是 。
(4)下列器官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字母)
A.扁桃体 B.淋巴结 C.胸腺 D.脊髓
(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24.如图是白杨树的主干上端,A、B、C、D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请分析:
(1)这些侧芽发育成枝的顺序是 。
(2)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 ,由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以 方式(不是方向)积累在侧芽处,对侧芽起 作用,这种现象称为 。
(3) 上述现象证明了生长素作用特点是 。
(4) 如果剪去顶芽,则 A芽将发芽成枝,原因是 。
(5) 若水平放置某植物,见下图,如果茎的a侧生长素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则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在 段范围内。
25.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 现象,森林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该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
(3)采取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在2公顷的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80只,标记后放归原处。一段时间后,再在原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9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15只,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公顷。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则调查所得的结果会 (填“偏大”、“不受影响”或“偏小”)。
(4)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 (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第 10~20 年间种群的出生率 (填“<”、“=”、“>”)死亡率。第 20~3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是 型。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5届高二12月月考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5 ACAAC
2-10 DDCBD
11-15 BBADD
16. ABC
17. BD
18. ABD
19. AD
20. AC
21. (每空一分) (1) K+外流 2
(2) 电信号 相同
(3) 胞吐 降解或回收
(1) ①. 条件 ②. 升高 ③. 增加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2分) ④. 抗利尿激素 ⑤. 大脑皮层 ⑥. 增加
(2) ①. A ②. 下降
23.(每空两分)体液 记忆B 蛋白质 反应快,产生抗体多 D 自身免疫
24. DCBA 色氨酸 主动运输 抑制 顶端优势
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破坏了顶端优势,A处生长素浓度降低,解除了对A芽的抑制作用 eg
25.分层 阳光 次生 240 偏大 增大 < 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