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 上 课时 3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文景之治的具体表现。通过对课本以及史料的归纳总结,分别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对东汉中后期社会动荡割据局面的分析,分析皇帝、朝臣、宦官外戚、地方豪强、百姓在这个动荡时代中所参与的角色,进一步理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造成东汉政局混乱的根源。掌握两汉文学、史学、科技发展方面的代表人物及辉煌成就。 〖时空观念〗 了解西汉初期地方受封诸侯王的权势之大,结合地图理解汉初同姓王控制大量土地与人口严重威胁了中央政府的统治。结合地图,理解汉武帝通过武力战争或者和平的措施使汉朝疆域扩大、边疆地区得到有效管辖。通过分析地图进一步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及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 通过史料解读,学生能够理解西汉建立初期的社会背景,并将“与民休息”政策的现实需要与上节课所学的秦朝暴政和战争带给人民的伤害联系起来。通过所列史料,学生能体会到东汉中后期政局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统治秩序遭到破坏的动荡局面。 通过对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等一些历史材料的阅览,感知历史表象,对历史人物(如汉武帝、张骞、王莽、刘秀这类具有复杂历史多面性的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 〖历史解释〗 通过所给材料,理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的具体内涵。能够历史语言对王莽篡汉这一历史事件做出概括性的描述。理解并掌握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政局、发展经济的的具体内容。 〖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汉朝巩固加强多民族封建国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以及开辟“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形成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使命感。通过对两汉文化成就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本第一单元的第四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一课则紧接着上一课的内容,继续讲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王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出现在汉朝。在政治制度上,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但在加强中央集权上,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高效的举措,使得汉朝不仅巩固统治,还加强了与周边的交流与联系。而在两汉之间,还有王莽改制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存在,虽然王莽政权持续不久,改革也并未成功,但要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看待王莽改制的一些举措。对于东汉政局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如何将东汉中后期以后混乱的动荡时代讲清楚,需要老师结合课本做出一些适当的拓展信息补充,找出一条主线来进行讲述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本课教材内容含量较多,教材中将本课内容分为4个子目,分别是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在一课内容中就将整个汉朝的兴建与衰亡、辉煌与落寞都包含进去。因此本课所占用课时也会较多,我在教学设计中,将把教材内容做一个整合,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把这一课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讲述。课时一为西汉的建立与强盛(其中包括西汉初期的“与民休息”政策,文景之治,还有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意义);课时二为东汉的兴衰与两汉的文化(包括王莽改制、“光武中兴”、东汉中后期的动乱政局这三个主要知识点,以及两汉在文学、史学、科技三方面的辉煌成就)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四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学生还未系统全面的学习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也会在知识深度和广度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学生仅靠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还不足以对新课内容有很完善的理解与掌握。由于初中的历史学习内容还是较为浅显的,所以学生可能也会缺乏一些深层分析史料的习惯,会对材料题中的深层信息缺乏敏锐度。需要老师在平时训练中多加练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思维和理解方式还停留在初中那种全面接受老师观点灌输的模式,缺乏发现问题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正处于十五六岁的阶段,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部分学生由于在从前的学习中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太重,思想不够活跃,面对问题很难有自己的思考。面对新知识,更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索。 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正式开始历史学习的第四课,也是第一单元的结束课。高一学生正处在15—16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高一学生在思维上已经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比较能力,而且,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当然,对于这种基础不能作过早估计。 但是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就本课而言,本课所涉及的汉武帝是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汉朝的政治制度也基本承袭了秦朝,有了上一课的学习铺垫,可以在教学中注意结合上一课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理解。但是本课内容含量还是比较大,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除了课堂学习,课前预习工作与课后巩固、复习也十分的重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汉初“与民休息”政策与“文景之治”的出现;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光武中兴”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 汉武帝开阔疆域的历史意义; 东汉中后期的社会动乱的具体体现; 东汉时期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
五、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采取材料分析与图片介绍作为辅助教学手段。适当使用问答法,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程内容。还会让同学自己归纳总结,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讲授过程中,还会联系之前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的已知内容引到未知内容,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度与接收度。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采用复习与材料分析导入的方法)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到秦朝施行暴政二世而亡,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而最终是刘邦获得了胜利,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四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首先请同学们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师生互动一:这两则史料,都节选自《史记·平准书》,描写的是西汉建立初期社会的发展变化,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两则材料: 预设回答:材料一描写的是西汉刚刚建立时期的社会状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秦朝的暴政和长期战乱的破坏,西汉初期,人民生活疾苦,社会经济一片萧条,甚至天子出行要乘坐的驷马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来拉车,而大臣们有时候只能乘牛车出行,百姓的家里都没有储藏的余量根本没有应对饥荒的能力;可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材料二的描写中,京师的钱财累计多达数万贯,国库里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国库里的粟米都流了出来,甚至好多粟米直到腐烂都吃不完。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根据这两则材料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汉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与发展,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我们知道是因为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学习西汉的统治。 课时一:西汉的建立与强盛 一.西汉的建立 1、与民休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根据刚刚的材料呢,我们已经知道了西汉建立初期,整个国家还是一片萧条景象。基于这种情况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除此之外呢,汉初统治者以及当时的一批有识之士也吸取了秦朝暴政灭亡的教训,尊奉了黄老无为思想,因此采取了“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来恢复社会秩序与发展国家经济。那么“与民休息”政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史料来进行分析。 材料一: 为发展农业生产,汉景帝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 材料二: 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汉景帝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降低了笞刑对犯罪者身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的数量。 材料三: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初统治者对农业发展非常重视,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压力;而材料二体现出汉初统治者认识到秦朝严刑酷法的不良影响,因此废除了秦朝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材料三所展示的则是汉初统治者推崇节俭,反对奢侈浮华,竭力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结合课本内容来对上述材料体现的内容进行总结,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重视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减轻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西汉初期实行的“与民休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 2、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汉初的“无为而治”也体现在汉朝的政治制度上,“无为”并不是单纯的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吸取秦朝教训的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 师生互动二: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反映了汉朝的哪些政治制度,并指出其渊源。 材料四: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预设答案:汉朝实行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这些政治制度都来自于秦朝。 联系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知道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都是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而汉朝也都基本沿袭了这些制度,用一句话概括汉朝的政治制度就是“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朝承袭了大部分的秦朝制度,但在地方行政管理上,汉朝又有些与秦不一样之处。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单位除了有郡,还有封国的存在。汉朝除了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还实行了分封制,在地方郡县与封国并存。为什么汉朝会复而实行起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呢,最早还要追溯到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将当时身边的七个功臣分封为异姓诸侯王,而在西汉建立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秩序尚待重建。因此汉高祖刘邦不得不维持现状,封功臣大者为王,小者为候。这些异姓诸侯王权势增大,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了严重威胁,不久汉高祖就逐渐剪除了这些异姓诸侯王。下面材料一展现的就是高祖在废除了异姓王之后,又担心没有诸侯王的守卫,中央会像秦朝那样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既然没有血缘的异姓王不可靠,所以就分封了一批同姓的刘氏子弟为诸侯王,让他们来守卫中央。 材料五 汉兴之初,海内初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汉书》 材料六 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官室百官同制京师,可框过其正矣。 ——班固《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七: 准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 ——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材料八: 而在材料六中,我们能够看到地方诸侯的势力庞大,给中央的统治埋下了隐患。材料七这则材料展现的就是地方诸侯王势力日益强大,不再甘心于中央的管辖,时常有僭越行为,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材料八的两张图片,左边这幅图呢是西汉前期的形势图,从图中我们可看到,黄色的区域是中央政府控制管辖的范围,红色部分则是地方封国的管辖区域,封国直接管辖的区域甚至还要略大于中央的势力范围;右边这幅图是西汉前期中央与地方所辖郡及人口的数量对比图,西汉初期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只有15个,而地方所辖郡远远超过中央,中央管控的人口也只有地方封国管辖人口的一半。 地方诸侯的势力日益膨胀,逐渐想要脱离出中央政府的控制,这绝不是汉初统治者想看到的局面,到了汉景帝继位后,当时的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的时候,汉景帝采用了晁错的建议,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自然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当时势力较大的吴王刘濞就联合其他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正是上图所展示出的“七国之乱”,但是这场叛乱并不得人心,汉朝中央政府也及时派遣军队,在三个月内就平定了这场叛乱。叛乱虽然平定了,但是王国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守卫中央与治理地方之间,该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呢?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的汉朝在经济恢复以后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呢?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探寻答案。 二、西汉的强盛 结合教材,我们知道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继位时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并壮大了大一统封建国家。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汉武帝是怎样统治国家并且使国家日益强盛的。 在学习汉武帝的各项举措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武帝继位时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背景。除了我们刚刚讲的王国问题依旧威胁着中央统治,在思想文化方面,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流行,没有形成主流思想,不能适应大一统国家思想文化的需要。咋政治军事方面,大的诸侯国势力仍然可以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在经济方面,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垄断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在边疆,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境。虽然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也基本稳定下来,但是在汉武帝继位伊始,还是有很多暗藏的矛盾与危机急需解决。因此,汉武帝继位后,就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 课本上其实已经将汉武帝的措施分为政治、经济、思想、疆域四部分列出来了,我们就结合课本和老师所给材料来具体分析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1、政治 首先,在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那么,推恩令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呢?所谓推恩令,其实就是汉武帝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些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通过这样层层分封,王国越封越小,中央集权自然得到了加强,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他的诸侯之位,并继续分封土地给其余次子,逐渐形成了“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的局面,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名为“推恩”,实则“集权”。 在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了困扰景帝的王国问题;而在中央,汉武帝通过“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如下图示,中朝为皇帝身边受到重用的人,直接由皇帝掌控,辅助皇帝进行决策,外朝则作为执行机构履行皇帝的命令,并将事情上报给中朝。 汉武帝还实行了新的官员选拔制度,确立察举制度:以才能品德为标准,由地方向中央推荐。这种选拔制度能为国家举荐更多的人才,维护汉武帝的统治。为了进一步控制地方,汉武帝还推行了刺史制度,在全国十三个郡分设刺史,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虽然位卑但却有很大的权力,刺史负责巡行郡国,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后来逐渐成为定制,形成一套监察制度。但是东汉时期刺史成为常驻官员,后又掌军政大权,剌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刺史成为拥兵自重的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在汉武帝时期,刺史的设置确实极大地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封建统治。除此之外,汉武帝还重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维护了社会安定。 2、经济 上述讲的都是汉武帝在政治上的举措,而在经济上,汉武帝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垄断经济的发展。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分析西汉初期的经济发展存着哪些问题? 材料: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高祖侄)则招致天下亡命者(任侠所为)盗铸钱,煮海水为盐(商贾所为),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 预设回答:私人可以铸造货币,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方手里。(言之有理即可) 同学们也从材料中分析出来汉初的私人及地方是拥有很大的经济权利的,这会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政府垄断盐和铁生产与销售,使国家直接掌握了盐、铁等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有利于社会安定,也有利于增加官府的财政收入,还打击了富商大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汉武帝还听从大臣桑弘羊的建议实行“均输平准”的政策,均输指的是西汉时为克服贡物运输征用大量农民从事劳役,妨碍农业生产等弊端,桑弘羊主持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吏,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丰饶而价廉的土特产品,交给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使国家财政也能增加收入。而平准则是指封建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由国家插手商业贸易,增加政府收入,也能够及时平定物价。 思想 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上的措施,那么在思想方面,汉武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我们的教材内容,分析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治国之要,首在得人,得人之法,首推办太学也。太学培养贤能之士之所,是教化的本源。臣恳请陛下,兴办太学,聘请名师,以教天下之士,朝廷也必能将天下之英才收于朝廷。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建元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元光五年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元朔五年六月,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预设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建立太学; 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的独尊地位得到确立。此后,儒学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除了独尊儒术,董仲舒还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使得皇帝的地位更加崇高,从思想上强化了皇权。 4、边疆 汉武帝在国家治理上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经济到思想文化,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内稳固国家,对外自然就要开拓疆域。汉武帝时西汉达到鼎盛时期,也体现在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张秦朝形势图,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秦朝的疆域吗,秦朝不仅统一了六国,还扩展了疆域秦朝的疆域,结合地图我们可以看到,秦朝建立了“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大一统封建国家。 图片一:秦朝形势图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汉武帝时期的疆域,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与秦朝的疆域相比,汉武帝时的疆域向北、向西都延展了许多。汉初,曾多次遭到游牧民族匈奴袭击边境。在北方,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军,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下面材料一、二展现的就是匈奴在河西之战中败给汉朝,失去了大片领土,汉朝实力却得到了增强。 材料一: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材料二: 除了军事上打击匈奴,为了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还积极开展对西方的贸易往来。同学们平时有没有关注时事啊,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我们习大大提出的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实,这条陆上的丝绸之路在汉武帝时期就被开辟了,为了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请同学们仔细看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骞出使西域途径了多个国家,大大加强了中央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大量丝织品沿着这条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因此这条路也被称为“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除了开拓疆、加强与西方交流外,西汉还更加有效地治理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经过我们刚刚的学习,我么知道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措施维护了大一统封建国家,大家回顾这些措施会发现,汉武帝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巩固统治,使国家强盛,将这些措施概括出一个特点就是“强化政治,垄断经济,控制思想,开拓疆土”,从多方面强化统治,使西汉国力强盛。 课时二:东汉的兴衰与两汉的文化 在上节课中我们讲到,在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国家达到鼎盛,但是汉武帝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在帝国强盛的繁荣表面下隐藏着尖锐的矛盾危机。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几则描写武帝时期社会状况的材料,从中体会西汉王朝隐藏的危机。 材料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材料二: 武帝征伐四夷,重敛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困重,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班固《汉书·贡禹传》 材料三: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汉武帝《轮台罪己诏》 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的西汉王朝,逐渐开始走向了衰弱,到了西汉末年,政治上外戚干政,日趋黑暗;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社会上危机四伏、矛盾尖锐。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1、王莽政权 材料一: 材料二: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王莽篡汉后推行改革,王莽的一些改革措施甚至在现代的政局都有适用之处,但对当时的人来说却过于前卫了。如下图所示王莽推行的标尺竟然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标尺相差无几,因此也有人戏称王莽是“穿越的皇帝”。这种说法虽然只是玩笑话,但是王莽改革的措施过于前卫激进,没有考虑到当时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如材料二展示的那样,王莽改革没有使社会安定下来,反而给人民造成了更大的灾难,加剧了社会矛盾,在王莽统治末年又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激发了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朝覆灭。 2、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西汉宗室刘秀参加农民起义军,他骑牛上阵,终于打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后被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公元25年,刘秀称帝,复国号汉,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汉光武帝。 材料: 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和材料的内容,分析东汉建立后,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预设回答:经过长期战乱和饥荒疫疾,使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与此同时,各地农民起义也时伏时起,骚扰者百姓的正常生活,社会依旧不稳定。 刚刚同学们也大致讲出了东汉初年,社会依旧不安定的状况,那么面对这种局面,汉光武帝刘秀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教材,首先,在政治上,刘秀吸取了西汉后期的教训,设置尚书台,严格控制外戚干政,加强中央集权;裁并机构及官吏,节省财政支出;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上,轻徭薄赋,清查垦田、人口,下诏释放奴隶;思想上,提倡文教,重视儒学,以“柔道”治天下。正是因为光武帝的这些措施,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出现了汉朝又一个兴盛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2、东汉衰亡 但是东汉的稳定与兴盛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东汉中期以后,政局再次陷入混乱,人们再次陷入了动乱的时代。而在这个动乱的时代中,皇帝、宦官外戚、朝臣、豪强、百姓、军阀,人人都身处其中,承担着或大或小的责任。下面我们就来看在这个动乱时代,这些人分别都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是中央的皇帝、宦官外戚与朝臣,请同学们看这张表格,这是东汉中期以后皇帝继位年龄与死亡年龄,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汉往往是幼主继位,还不具备做出决策统治国家的能力,如下图所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不满外戚干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幼主无能,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各谋私利;而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抨击时政,却因为触犯了宦官的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 序号皇帝继位年龄死亡年龄4和帝10275 殇帝126安帝13317顺帝11308冲帝239质帝8910桓帝153612少帝141413献帝954
中央政局腐败,而在地方上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他们大肆兼并土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而平民百姓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百姓苦不堪言。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并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如下图所示,黄巾起义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极大威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起义历史9个月,以失败告终。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如图所示,东汉末年,各地处在军阀控制下,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国时期,有关东汉灭亡后的政权更迭是我们下一课的学习内容。在第三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西汉从建立到强盛再到衰弱,也学习了东汉的兴衰。那么,作为一个延续了近400年的王朝,两汉王朝又会有着怎样灿烂的文化呢?接下来,最后一部分我们将要学习两汉的文化。 三、两汉的文化 1、史学 在我们这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展示了很多材料给大家,学会阅读分析材料是学习历史必须要掌握的一个能力,有很多内容呢,仅仅通过教材的描述是无法让人深刻理解的,因此老师会经常选取史料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同学们可能会留意到,尤其是在学习秦、汉这两课的内容是,老师选取的很多材料都是节选自《史记》与《汉书》这两部著作,这两本史书就是两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文学 两汉时期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汉赋是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是由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其中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具有现实主义特点。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3页学思之窗里的《上林赋》,并谈谈阅读感受。 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 预设回答:从《上林赋》中能感受到描写的景色宏达,气势恢宏,可以感受出大汉强盛时期的气魄。······ 3、科技 除了史学、文学方面,两汉的科技成就也十分突出。《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中医理论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神农本草经》虽托名“神农”所作,但实际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在中国及世界数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勾股定理;除了这些经典著作外,东汉蔡伦还改造了造纸术,使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发展。 材料一 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遗传后世子孙者知之。 ——《墨子·兼爱下》 材料二 先王寄理于竹帛。 ——《韩非子·安危》 材料三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范晔《后汉书》 竹简 帛书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格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用的书写材料都存在诸多不便,到了东汉时期,蔡伦于105年采用新技术制造出了质地细软、价格低廉耐用的纸,大大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课后训练 1.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 解析:由于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以及误认为秦的灭亡是没有分封,因而刘邦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 答案:B 2.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孝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 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解析: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梁孝王去世后,本应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但景帝却在此基础上将其余四庶子也分别封为王,将梁国一分为五。这一举措实际上分化、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错误,C项正确。王国依然存在,B、D两项错误。 答案:C 3.“元朔二年(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其计。” 主父偃之计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D.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解析:找到材料中的核心语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答案为B。 答案:B 4.观察下图,这表明西汉( ) A.多元思想并行 B.法家思想居主导地位 C.政权更替频繁 D.思想实现大一统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采用“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图片中“儒学(混杂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的信息可知,西汉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故选D项。 答案:D 5.《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 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 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使国家安定繁荣,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统治百姓,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D 6.《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家学派的思想 C.趋向“独尊儒术”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解析:题干材料中涉及道家、儒家和法家思想,这说明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糅合了多家学派的思想,故选B项。 答案:B 7.清朝学者赵翼说:“两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 解析:依据“两汉开国”至“东汉中兴”等信息可知,经过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C 8.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 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解析:注意题干中关键词“西汉至王莽时期”,而王莽建立的新朝是个短命王朝。 答案:B 9.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社会比较安定 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人口增加 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选不准确的一项,可以采用排除法,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农民永远摆脱不了受压迫和剥削的命运。 答案:D 10.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解析:注意题干中“中央”二字,可以排除选项A、D,从“典型”二字,确定东汉中期以后最显著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 11.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解析:从给出的4个选项看,暴政是农民起义爆发的一个共同原因,这两次起义也都提出了口号,结果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而不同点在于黄巾起义中张角借助创立太平道,精心策划起义。A符合题意。 答案:A 12.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州牧势力的膨胀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王莽施政是东汉建立之前,应排除。 答案:D 13.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解析:A项是起义爆发前的共同点,C、D项是起义后导致的共同点,而不同点在于东汉黄巾起义是有组织、有准备的,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是揭竿而起,B符合题意。 答案:B 14.《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③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 ④“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因为“缣(细绢)贵而简重”,所以蔡伦利用一些便宜易得的原料改进造纸术。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①错误;魏晋时期纸开始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②错误;传统的书写材料使用不便,所以推动了“蔡侯纸”的出现,③正确;根据“自是莫不从用焉”可知④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D 15.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过程看,造纸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的领导下取得的,并经过皇帝下令推广。火药虽然源自炼丹术,但炼丹家也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进行的。各朝的天文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由此可以看出( ) A.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B.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 C.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D.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验和推广 解析:题干列举现象的共性是中央集权是推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和积累,D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 答案:B 16.(2012·汕头期中)《九章算术》分为方甲、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③注重理论研究 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九章算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讲的都是案例,并没有进行理论概括,也就是说,并不注重理论研究,也没有进行科学实验。故排除③④,选A。 答案:A 17.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 ) A.夸张铺陈 B.奋发向上 C.全面鼎盛 D.贯通古今 解析:汉赋气势恢弘、辞藻华美,展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大一统王朝的壮阔,故B项正确。 答案:B 18.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名家名作迭出。下列各项最能体现当时赋的特色的是( ) A.巧文多智 B.意境深沉 C.气势恢弘 D.清新活泼 解析:汉武帝时,西汉走向全盛,汉武帝时代的赋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答案:C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待实际操作后,进行反思 可能存在的问题:材料选取的有些多,需要尽量精简;师生互动形式需要更丰富有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