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子目1、2)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主要介绍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和社会的发展和新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社会的变化。每一领域的发展和出现的变化是有联系性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在了解该时期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新变化外,能够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全面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的能力,能从教材和简单直接的史料中了解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表现,但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还不足,需要教师引导;虽然通过第9、10课学习了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对该时期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需要教师分析梳理才能理解。
四、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城市的新发展,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时空观念:通过商业城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展路线,四川地区纸币产生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点。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发展的基础。粮食产量大增使得人口增长,为手工业提供劳动力,经济作物的种植为手工业提供生产原料;了解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税收对国家财政的积极作用;了解纸币在宋元时期的发展,认识其产生于四川的原因。
4、历史解释:分析两个子目之间的联系,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辽宋夏金元社会的进步。
5、家国情怀:分析辽宋夏金元社会变化,认识当时我国经济与社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理解民族融合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五、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课又名《东京一日游》,设计思路是模拟教师带领同学在北宋的东京城进行一日旅游的情境,将相关知识融入观光景点,寓教于乐,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课程导入部分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本课主要框架。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与我一起回到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东京,进行一次为期一日的旅行。请大家打开手中的东京一日游手册,我来跟大家说一说今天的安排。旅行开始之前我会大家介绍我们的目的地——东京。我们今天的游玩路线主要是东京城的三条街——汴河大街、御街和马行街,大家可以对照手中地图查看。午餐我们是安排在东京最好的酒楼樊楼,在结束下午的行程之后大家可以在州桥夜市自由活动。我们先来看一个宣传片了解一下东京。(播放视频1min20s)
宋元的城市发展
教师:东京是北宋的都城,也是北宋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的时候超过了一百万,东京的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大家今天都能体验到。另一个这样规模的城市是南宋都城临安,临安在元朝改回旧称杭州,吸引了很多外国旅行家去游玩,得到了“世界上最富丽名贵之城”的称号。元朝的首都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重心和商品集散地,也非常繁华。
由于本课是按照地点介绍相关知识,因此教师简单介绍知识点插入的顺序,并与学生互动,确定学生清楚接下来授课的内容。
教师:好了,我们已经快到宜秋门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从宜秋门进城之后,我们沿着汴河大道向东走,先去王家绸缎铺,大家自行选择是否购物。然后到州桥附近我们向北到御街观光,御街非常长,走完大家应该比较累了,所以我们在东华门转向东,到樊楼吃午饭。吃完午饭我们沿着马行街向南走,到刘家香料铺看看,接着继续向南走回到汴河大街,最后在州桥集合,晚饭大家可以在州桥夜市解决。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
宋元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纺织业发展
第一个设置场景——王家罗锦疋帛铺。这部分配图选自《清明上河图》,通过伙计的吆喝引入正题,选用两则材料讲解宋元经济作物种植和纺织业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一年生棉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 ——元·王祯《农书》
材料三: 送祝熙载之东阳①主簿
欧阳修 (宋)
吴江通海浦,画舸候潮归。
叠鼓山间响,高帆鸟外飞。
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②。
试问还家客,辽东今是非。
注释:①东阳:今浙江东阳;②夜鸣机:纺织机
教师:……同学们,王家罗锦疋帛铺到啦。大家可能会疑惑店里怎么没有棉纺织品卖,那我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宋元时期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了。大家看这一则材料,王祯《农书》中记载,棉花是产自南海诸国,宋代时才开始在内地种植,逐渐有两广和福建推行到长江流域。到元代因为政府大力推广,棉花已经在全国普及,棉纺织业也在海南兴起。元代的黄道婆,发明足踏纺纱机大大推动了棉纺织业发展,这是我们国家为了纪念她发行的邮票。相比于棉纺织业,丝织业在北宋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大家可以读欧阳修的《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思考一下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学生:江南地区纺织业发达。
知识点:
1、宋代棉花在内地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元代大力推广棉花种植,由南方推广到全国,棉纺织业发展,黄道婆发明足踏纺纱机促进其发展。
2、宋代部分地区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四川、东南地区的两浙和江东西路,是北宋丝织品生产最发达的地区。
宋代农作物种植和煤的开采
场景设置樊楼,配图张孝友《樊楼夜市》。从与店小二的对话中提取“米饭管饱”和“炒菜”两个关键词,向学生提问其代表的信息。米饭部分介绍宋代的稻麦复种制及其影响,炒菜部分揭露其背后煤的运用。
材料一:
材料二:“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南宋·庄绰《鸡肋编》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店小二特别阔气,跟顾客说米饭管饱。这是因为北宋时实行稻麦复种制,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粮食产量大增,百姓才能有足够的米饭吃,使得北宋人口数量增加。接下来就说说炒菜吧。有没有同学知道炒菜在北宋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不知道,
教师:因为北宋冶铁技术提高,出现了铁锅。金属冶炼技术提高则要归功于作为燃料的煤的开采。南宋庄绰的《鸡肋编》中记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东京市民普遍用煤作为燃料。大家看这幅图,可以看到工人在煤矿井作业,井底还有和排水通道,北宋时期煤的开采技术已经很高超了。
知识点:
稻麦复种制,粮食产量大增;
煤的开采和广泛运用促进金属冶炼技术提高。
宋元的海外贸易
场景设置为《清明上河图》中的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通过客人的对话获得香料贵重的信息,从税收入手介绍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包括管理机构市舶司,外贸税收以及对外出口的瓷器。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辖。北宋的输出品主要是瓷器、杂色帛以及各种矿产品;输入的多半是供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如各种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玳瑁、苏木等。
——范文澜、蔡美彪等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南渡后,舶司岁入充盛。” ——元·脱脱《宋史·食货志》
教师:香料价格高是因为作为进口货物,政府要收一定的税,这项工作由市舶司负责。这是宋代泉州市舶司的遗址。同学们读一下《中国通史》中的一段材料,告诉我你们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学生:宋朝在港口设市舶司收税。
教师:对,宋代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政府在港口设市舶司,收取市舶税。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南宋时财政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外贸税收,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来源。我们从海外进口香料、珠宝等贵重物品,出口瓷器和丝绸。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宋元时期瓷器都有什么特点。第一件是汝窑的青瓷水仙盆,汝窑存在时间很短,只有宋徽宗在位的几十年,但是瓷器看上去像玉一样,非常高贵,“雨过天青云破处”是它色彩上的特点,据说是宋徽宗要求烧制的颜色。第二件是官窑的青釉蒜头瓶,官窑瓷器很多是这样大的开裂纹片,官窑瓷器被称为“紫口铁足”是因为瓷器底部没有釉,口部釉质很薄,呈现出底部发黑,口部泛紫的颜色。第三件是哥窑的青釉葵瓣口盘,哥窑的特点就是大小各异的开裂,“金丝铁线”中金丝指的是小的纹路,铁线是大的纹路。以上说的三个瓷窑主要烧制青瓷。钧窑在五大瓷窑中很与众不同,大家看鼓钉三足洗的颜色是很美的紫色,叫做钧紫。钧窑的瓷器由于产生窑变,颜色变化多端,非常绚丽。最后是烧制白瓷的定窑,定窑的特色就是在瓷器上划花或者刻花,展现出典雅的风格。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除了钧窑之外的宋代瓷器都是比较素的风格,表面都没有什么醒目的花纹,但是元朝的瓷器就有很大变化了。你们看青花留白海水如意纹盘和釉里红开光花鸟大罐,他们有非常华丽的花纹,分别是元朝的青花瓷和釉里红,二者工艺相似。以青花瓷为例,它是在白瓷的瓷胚上用蓝色料绘制花纹,抹上一层透明釉,然后用1300℃的高温烧制而成的。
知识点:
1、宋代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在港口设市舶司,收取市舶税 。
2、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来源。
交子与宋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
场景设置为州桥夜市,配图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州桥夜市的报道。通过夜市交易的货币,来介绍纸币的发展与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熬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曹家从食。”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材料四:蜀中多用麻造纸,有玉屑、屑骨之名号。江浙间多用嫩竹造纸。北土用桑皮造纸。剡溪用藤造纸。海人用苔造纸。浙人用麦茎、稻秆造脆而薄的纸,用麦膏、油藤造的纸品质尤佳。 ——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
材料五:景德二年,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昺经版几何,昺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干余万,经、传、正义皆具。” ——元·脱脱《宋史·邢昺传》
教师:师:最后我们去州桥夜市感受一下东京的夜生活。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回忆州桥夜市的美食有水饭、熬肉、干脯等等,而且每种只要十五文,大家可以尽情品尝。
学生:可以用纸币付钱吗?
教师:在北宋东京可以用纸币买东西吗?答案是不可以。大家要了解一下宋元纸币发展的历史。最早额纸币叫做,真宗时在四川出现,这时候是商人自己发行的一种存款汇票,仁宗天圣元年由官府发行称为“官交子”,是由官方发行的纸币,但是交子只在四川地区流通。交子在四川产生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四川因为铁矿资源丰富,基本历朝都有铁钱。北宋初期爆发了农民起义,政府罢铸铁钱,导致四川地区陷入严重的钱荒危机。第二点是铁钱价值低但量重,民众进行商品买卖交换时携带不甚方便。蜀地交通不便的状况下,铁钱的运输困难。第三是安史之乱以后,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商品经济发达,有纸币的需求。最后一个原因是四川所生产的楮皮纸坚固耐用,是纸币材料的最佳选择,四川雕版印刷术发达。
知识点:
交子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铁钱短缺;铁钱弊端;商品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宋代各地造纸术创新,雕版印刷术被广泛运用。
宋元纸币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教师:这里就不得不提宋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上边这则材料说明宋代各地都创新造纸术,生产出各具特色的纸。下面这则材料中国子监官员回复皇帝的话则反映了雕版印刷术在宋代的广泛运用。在宋代发行量最大的是南宋时临安发行的会子,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发行,在东南各路流通。而元朝出于对前朝制度的沿袭和构建欧亚贸易圈的要求,将纸币上升到全国流通的、唯一合法的法定货币,元朝纸币钞经历了多个变化。
知识点:
南宋会子出现和发展;
元朝纸币钞的地位上升及原因。
七、参考书籍: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
李濂:《汴京遗迹志》,中华书局,1999年。
庄绰:《鸡肋编》,中华书局,1997年。
陈元靓 :《事林广记》,中华书局,1999年。
林洪:《山家清供》,中华书局,2013年。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吴钩:《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涂睿明:《捡来的瓷器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