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概览
(地域文化发展-多样性,交流与传播的途径-交互性,传承性)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德)马克思
第一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课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重点: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名词解释】
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也包括科学技术等非意识形态。文化需要一定的载体,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
中华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智慧结晶。)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2014年9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讲话
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能存在相似性,但是大概率是不同的)
(一)源: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我国最开始也是多元起源为核心-多元一体。三星堆王权-权杖。中原是玉玺或者鼎)
1.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中华文明多元起源: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3.华夏族的扩展:
⑴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⑵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名词辨析】文明与文化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文明Civilization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是以文字的发明,单偶制家庭的确立和阶级的产生为标志的,是人类或达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指一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
文化culture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人化自然”
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流: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思想是文化的核心,以思想发展为主线)
奠基:先秦时期
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为中华文化的奠基创造了条件。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也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P10“历史纵横”
B.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大变革 大发展,大动荡。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2)表现:
①春秋时期:
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仁”: 仁者爱人;
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②战国时期:(《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学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①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②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性善)
孟子 ①政治思想(仁政);②人性论(人性本善);③义利观(重义轻利)
荀子 ①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人性论(人性本恶);③政治思想(礼法并用,隆礼重法)
道家 老子 ①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逍遥自在)
庄子 ①哲学思想(齐物);②人生态度(逍遥);③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法家 韩非子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墨家 墨子 ①兼爱;②非攻;③尚力;④节用、节葬;⑤尚贤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形成:秦汉
(1)秦朝:推崇法家学说。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2)汉朝: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限制君权的需要
“德刑并施”“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西汉刘向《〈战国策〉序》
发展:魏晋隋唐
(1)背景: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2)表现:(《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
①魏晋玄学盛行
【复习】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社会动荡,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士人们寄情山水,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
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43
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 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在魏晋清谈的许多流派中,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纵情享乐。他们觉得儒家那一套伦理道德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走向极端放纵的道路。比如刘伶,他一天到晚喝酒,在屋子里连裤子也不穿就接见客人。客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拿天地当作房屋,拿房屋当作衣服,你为什么跑到我的裤子里面来呢?——任继愈《魏晋清谈的实质与影响》
研究材料:《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
主要代表人物: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特点:儒、道结合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主要是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在“清谈”中,虽然也有人(如嵇康等)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依然维护着儒家的伦理观念。 ——节选自《辞海》
②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佛教盛行,吸收儒学思想,渐趋中国化,同时道教也受到中华文化影响,主张“贵儒”“尊道”;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
③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繁荣:宋元
(1)宋代:理学形成
①背景: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②集大成者: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
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宇宙的本原
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方法论:提倡“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事物以把握“理”
③影响:
A.积极: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B.消极: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特点:融合佛道、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
④陆王心学:
南宋陆九渊:
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吾心即是宇宙”;“发明本心”,主张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
明朝王阳明: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传承与禁锢:明清
传承:
①明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②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探究1:根据所学和材料概况明清之际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回答: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
思想上: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作品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读通鉴论》
主张 ①抨击君主专制 ②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民主思想 ③工商皆本 ①倡导经世致用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①世界是物质的,变化有规律的; ②事物是可认识的 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共同影响 ①批判地继承儒学,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批判对象 君为臣纲 空谈 唯心主义
(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2)禁锢: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转型与进步:近代
(1)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影响: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诞生: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瑞金,“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成熟:长征与抗战时期,延安,1938《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1945《论联合政府》,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北京,七届二中全会(党工作重心转移),《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
7.走向复兴:现当代
(1)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小结】
阶段 时期 表现
奠基 先秦(春秋战国) ①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②“百家争鸣”
形成 秦 推崇法家学说
汉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发展 魏晋隋唐 ①魏晋玄学盛行 ②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③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繁荣 宋元 ①理学形成;②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传承与禁锢 明清 ①陆王心学;②个性自由与经世致用;③钳制思想
转型与进步 近代 ①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 ②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 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形成
走向复兴 现当代 ①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思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具有继承性,包容性,兼收并蓄)
(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7)杰出人物: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8)地理: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练习:
1、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D )
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2、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 )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乱后的休养生息阶段
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期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根本原因
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3、明清时期,家训文化异常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教民六谕》作为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稍加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A.程朱理学影响广泛 B.传统信仰趋于崩溃
C.西方文化传入冲击 D.宗法制度逐渐强化
4、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说:“君诚有道,何至于弑,遇弑者皆无道君也……圣人修春秋,述王道以诫后世,俾其君为有道之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各得其所,又何乱臣贼子之有?”此观点( D )
A.凸显对纲常伦理的维护 B.对君主专制进行反思
C.说明了正君心的重要性 D.强调君主应实行德政
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伦理观: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人本思想: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表现为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体恤百姓。)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3.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雍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二)政治观: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的发展:
(1)春秋时期:
①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②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2)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3)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
2.意义:
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然观: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选自《道德经》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选自《荀子·天论》
1.思想表现:
(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2)春秋战国时期: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3)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评价:
(1)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2)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四)家国观: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林则徐
意义:有利于提高责任感、使命感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价值观: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选自《论语·为政》
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选自《墨子·尚贤》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 季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尊圣者王, 贵贤者霸, 敬贤者存, 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君子》
1.思想表现:
(1)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2)春秋时期崇德的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5)《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思想意义:
意义:①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
②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生观: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翻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思想表现: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3)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意义: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处世观: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选自《论语·子路》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西周太史伯
思想表现: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意义:
“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练习;
5、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B )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6、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灵之苦。”;《黄帝内经》指出“天赋地载,万物悉备,莫责与人。”这说明中医药学( A )
A.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 B.立足社会实践
C.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 D.利于健康养生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和唐朝佛学使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但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了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摘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
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解不开的文字之外,再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的迹象了;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现今的印度语言和古印度语言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印度的原生文明已经彻底消失。
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没有消亡。
2.价值:
(1)发展动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的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
(2)价值标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当代借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2014年9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讲话
练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济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D )
A.自强不息 B.天下为公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的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主要有天、地、君、亲、师,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D )
A.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C.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D.道法自然、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