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搔、拇”等1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生词;随文
理解“养尊处优、附庸”等词语。
2.在品味作者幽默风趣语言的同时,能说出作者是怎样把手指的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并能摘抄自己喜欢的、表现风趣的语句。
3.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搔、拇”等1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生词;随文理解“养尊处优、附庸”等词语。
2.在品味作者幽默风趣语言的同时,能说出作者是怎样把手指的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并能摘抄自己喜欢的、表现风趣的语句。
3.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丰子恺笔下的散文《手指》,齐读课题。
二、内容回顾,了解学情
1.说一说,初读《手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提示:可以从语言表达、从内容、从结构、从写法等诸多方面随意谈)教师捕捉学生的表达,随机板书:幽默风趣
师:丰子恺先生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不仅漫画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文学造诣也很深,他又是如何用手中的笔描写这五根平淡无奇的《手指》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全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①生读找到的中心句。出示句子: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②我们也来读一读这句话。(最简明扼要概况课文内容的一句话就是中心句)
③读着这句话,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导:丰子恺真不愧是语言大师,平平常常的手指,竟被他赋予了人的特点和灵性,有---姿态、性格、有所长、有所短。(边讲边在相关的文字处加圈)。(教师随机板书:姿态 性格 所长 所短)
师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在品味大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的同时,看作者是怎样把手指的这些特点写清楚的。
三、品读语言之“风趣”,体悟表达。
1.请同学们端起课本,小声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
2.孩子们,你们发现没?其实全文的语言都是幽默风趣的?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铅笔,老师给大家30秒时间,标出你感受最深的两处。
3.学生汇报标出的句子。
预设1: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①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②孩子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看自己的大拇指长得是这样吗?作者写的有没有道理?
③如果我们不看丰子恺对大拇指的描写,让你来写大拇指的姿态,你会怎么写?
(教师评价引导:你太会偷艺了,你已经学会了把手指当作人来写;你已经学会了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手指;你有模仿作家的痕迹,老师想听听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拇指,谁来试一下?)
预设学生描述大拇指:大拇指比其它手指少一个关节,它长得又短又粗。
④对比你们说的,我们再来读读作者的描写,哪位同学来说说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在哪?
师引导:这种在拟人中还略带夸张地放大大拇指的形体特点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漫画笔法,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感受一下。
预设2: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瘙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①读完这句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们觉得他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吗?该怎么读?(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②学生补充:采用对比手法。抓住“呆呆站在一边”,既感受到大拇指无奈、呆傻地特点,又感受到大拇指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性格特点。师:就是这样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写出了手指的性格特点,这就是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
预设3: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片刻不离。
①学生读句子汇报并谈感受。
②本学期我们已经读了《三国演义》,关于这三个人物你了解多少呢?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学生结合阅读积累谈关羽、关平、周仓三人的事例及关系。(真是个用心读书的孩子)
师:听着他的介绍,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预设学生补充内容:作者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三指的关系;凸显出中指养尊处的地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幽默风趣。)
预设4: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①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养尊处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②就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③师:大家有没有注意“永远”“处处”这两个词。从这两个词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预设:作者在拟人中略带夸张写出了中指娇贵的身姿和高贵的地位,虽略带批评和谴责,却很含蓄的写出中指的优越感和幸福感。让我们感觉特点幽默有趣。
5.相信大家还画出了不同的句子,现在请把你最喜欢的两处读给同桌听。
四、口头布置家庭作业,积累语言。
现在,老师布置今天的第一项家庭作业,把你找到的、喜欢的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到摘抄本上。
五、品味结构和写法的独特之处,模仿表达。
怪不得丰子恺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呢!他的文章真是越品越有味道.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第2自然段,集体品味作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特点。
1.老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在结构和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2.学生汇报。
(作者先写的是大拇指的姿态,然后写它的作用;在写大拇指的作用时,采用排比的手法,一连用了六个分句罗列事例,而且每个事例语言简洁概括……)
3.教师引导: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这个“但”字?(板书:但)从这个“但”字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一个“但”字,让作者的笔锋一转,我就知道作者接下来写的肯定是大拇指的长处、作用;读出“但”字前边的内容—大拇指的姿态,其实是它的短处,这是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
齐读: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4.作者在写他“最肯吃苦”这一性格特点时,很巧妙地用到一个词,你们注意到了吗?“例如” 板书:例如4.从这个“例如”你读出了什么?
引导:大家再读读它后面的句子?从“例如”你读出了什么?作者把他所起的作用都写出来了吗?(大拇指最肯吃苦的事例很多,这里作者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孩子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后面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例如”。同一个词竟然在一段话出现两次,现在老师想把这段话改写成这样,你们来读一读,看可以吗?说说理由。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助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到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钦电铃;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瘙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学生汇报不能去掉的理由。教师顺势板书:例如 过渡
六、小练笔
模仿课文作者介绍大拇指的写法,试着抓住其中的一官写一个片段,写出与《手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佳作。
七、领悟道理
1.作者仅仅是在写手指吗?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借手指告诉我们道理。)
2.读最后一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3.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团结的成语或名言?课后积累并抄写在摘抄本上背会。
八、推荐阅读:
丰子恺是著名的语言幽默大师,他的文章总是具有着一种比笑话更深的深度,比微笑更有感染力的效果,比哈哈大笑更能感染人的力量。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在阅读中继续体会作者独特的“漫画式”语言。
板书设计:
手指
姿态 性格 所长 所短
幽默风趣
但 例如 过渡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