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教材分析】
从本课内容的编排上看,教材主要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这三个有着递进关系的子目。“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目是结合和学生已有的学习与知识积累,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个回顾(编者在介绍发展历程中,把思想发展作为主线,对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作为辅线进行了高度概括),旨在为后面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提供历史依据,无需过多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的重点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和介绍,随后结合教材的“学习拓展”部分的习近平讲话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突破难点,并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人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
时空观念:从多种空间、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
史料实证: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等历史概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家国情怀: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和价值;从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理解其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选择性必修三模块内容,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已有初步认识和基本的时空概念;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基本的知识储备与感悟,但缺乏理性思考和系统概括。难度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的认识,并且理解其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认识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史料解析与情境创设,由感性到理性,由有形到无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认识、升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特点、价值;
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概念解释】文化、传统文化
文化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律法,制度、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
中华传统文化: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曾用四句话来表达他对“文化”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讲授新课】
导入语: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农为本是其重要特点之一。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左侧是宗庙。
祭祀社稷,祈求五谷丰登的仪式始于西周时期;后世皇帝春分之日的亲耕仪式更是将其固化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一、文化血脉的绵延赓续: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上古: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①起源: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②摇篮: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同为长江流域,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下游的良渚文化各具特色,也受惠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关于中华文化的起源,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是“黄河摇篮说”,即中华文化首先从黄河中游地区萌生,并以此为中心向四方辐射扩散开去,形成覆盖华夏大地的中华文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考古发现逐渐动摇了这一学说,文化多源说逐渐形成。
中华民族的家园坐落在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的这一片广阔的大陆上。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受地理环境的隔绝影响,中华文化得以在本土独立起源。又因为中国本身疆域的广阔,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华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民族,使得中华文化有了形成千姿百态的特色的可能。
③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造成了外来同级别文化的冲击较少……同时中国长期相对于西方具有明显的人口优势,文化存在的群体较大,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己所用……——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2.奠基先秦:
(1)春秋战国: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2)春秋末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①礼乐制含义: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②礼乐制目的: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③面对礼崩乐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实际上就是恢复社会的秩序与和谐。孔子思想主张中的“仁”和“礼”,成为以后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3)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指出儒学的两大流派各有何侧重,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内圣”侧重于传承。孟子传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一套系统的“仁政”学说。“二程”继承孟子学说,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人伦者,天理也”),而朱熹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外王”侧重于批判、挑战。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和“性恶论”,主张挑战和改造自然,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顾炎武等人批判君主专制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魏源等人突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3.繁荣秦宋:
(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2)两汉: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从显学提升为正统;由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演变为服务君主统治的工具;思想内涵不断发展演变,由学术化→神学、正统化→哲学、思辨化→世俗、实用化。
此时的儒学以“仁”为思想内涵,重视人伦,推崇王道;虽然在当时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没有被统治者太多重视,但……周游列国,兴办私学,聚徒讲学,社会影响巨大,有非儒即墨之说。糅合道、法和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阐释君权,以“独尊儒术”巩固统一,以纲常伦理维护秩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办太学,以研究儒家经学,造就儒家治术人才。自此百余年间,经学极盛,成为官学的统一教材。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华夏文明的象征或代表。但是中华文化不限于儒家思想,还有法、道、墨、兵、农诸家和先后从外部传来的各宗各派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思想文化。儒家思想传到后来也不再是孔学“原儒”,而是吸收了许多别的思想,于是有“道并行而不悖”“外儒内法”等种种说辞。中华原典强调“夷不乱华,裔不谋夏”和“以华变夷”,但是“华夏”本身所具有的自信和大气魄——华者光彩,夏者大也;华夏合一,即“辉煌而宏伟”,而且居于“天下”中心,使她能够如大海之收纳百川,吸收、融合甚至同化各种外来文化而不失自我。此外,中华文化也讲“变易”“变通”,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功业见乎变”“变而通之以尽利”。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第二版)
(3)魏晋:玄学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佛教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随着道教和佛教的流行,儒学受到冲击,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为了自身的发展,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的玄学就是儒学吸收道教思想发展而来。
【概念解释】玄学:
玄学,亦称形而上学,此处的“玄” 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 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 与“事务” 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
(4)隋唐: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期,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佛教庙宇遍布洛阳及长安城内,并形成不同宗派。面对佛教、道教的冲击,唐中期,儒学家韩愈、李翱和柳宗元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韩愈通过弘扬师道、提倡古文来培养能够发明儒道的士大夫,为儒学复兴做出巨大贡献。儒学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创新与发展。唐朝新儒学具有哲学思想品格和政治实践品格。它一方面继承和创新了先秦原始儒学的人性思想和政治思想,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提出批评。
佛教传入我国的过程中,在与儒学的碰撞和交流中就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这主要体现在其对以儒家伦理为正统思想的中国封建政权的适应,以及对儒宗法伦理本身的适应。佛教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一直对儒学采取迎合、依附的态度和附儒、补儒的策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不断儒学化、中国化的过程。到了隋唐时期,佛儒两家的融合也深入更深层的理论和思想层面。这一时期,天台、华严、禅宗等中国化的宗派相继形成,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吸收了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和方法。
——蔡明晶《外来文化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调适——隋唐佛教与儒学的关系》
(5)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朱嘉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隋唐时期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逐渐加强,到了宋代,儒学家们用佛教、道教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为理学。宋明理学的开端,源于程颢、程颐兄弟,发展于朱熹。所以人们又把宋明理学称为程朱理学。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理”是世界本原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本原,同时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理。“理”体现在社会领域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而人性本来就与天理是一致的,但是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维护统治,调和阶级矛盾。朱熹提倡“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概论》
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特点:吸收了佛道思想;体系上走向哲学化(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格物致知);内容上走向世俗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形式上走向思辨化(思维逻辑囿于理学的框架)
认识: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注重气节和情操、责任与使命的文化性格);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禁锢明清:
明朝中后期兴起的以心为本的心学,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然而,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钳制空前,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蒙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并践行。把自己的良知放到具体行为中,使具体行为处于良知的范导之下,同时也使自己的良知得到丰富,实现“知行合一”。
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王阳明《别黄宗贤归天台序·壬申》
(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
【思想】提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①“理在气中”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②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③道德观: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本能情感和私欲
黄宗羲:
【思想】①宣称皇帝乃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②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是平等的师友,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纲常伦纪;③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最重要的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非取决于学校)
顾炎武:
【思想】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社会责任感;②求学应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提倡经世致用。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級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3)清朝前期: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中华文化的发展。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然而到了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使士人的思想受到钳制,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在乾隆后期的禁书运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
—— 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
在儒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似乎可以划分为两大流派。“内圣”:颜回→子思→孟轲→程颢和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王阳明→孙奇逢……“外王”:子夏→荀况→叶适→王廷相→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龚自珍和魏源……,呈现出两大流派此起彼伏、交相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情境在线】
在反思清朝何以取代明朝的时候,顾炎武对清朝以前的传统思想观念给国民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一名思想家的历史的“自觉”。这种“自觉”内涵是什么
提示:经世致用思想、社会责任感。
5.受挫与进步:近代
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②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③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进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态,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事,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最早开始提出学习西方的是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思想最先在洋务运动中得到实践。
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同时,这也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在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无论是古代汉朝的佛教,还是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其最终都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中国化,或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史料阅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
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合作探究】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
(1)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现实: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二、文化内涵的多元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1)伦理观: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周公: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作礼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后世的儒学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关注现实现世,强调积极入世及社会中个人的道德自律。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作礼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孔子把“仁”发展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将“仁”表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最终归结为一句话“仁者爱人”。所以“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爱”后来也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思维拓展】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关注现实现世,积极入世,强调社会中的个人道德自律。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多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
(2)政治观:民本思想——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
历代思想家继承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民贵君轻”。之后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对统治者的残暴、奢侈和权力过度膨胀等曾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统治者如能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关注民生,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比如唐太宗就遵循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思想,坚持民本思想,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因此民本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意义: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积极性: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对抑制统治者的残暴及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曾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局限性:在先秦民本思想的设计框架中,君始终是占主体地位的,民为本也是在被君统治前提下,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得以实现;先秦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主观念的发展。
【能力提升】先秦时期为什么会形成民本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劳动者开始从笨重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并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力量。西周以来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基础上的奴隶制政治受到巨大冲击。奴隶暴动,国人起义,一座座火山爆发;政权更迭,江山易姓,一顶顶王冠落地。社会政治模式的大动荡、大改组,促进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的高涨。
——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这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甲骨文,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证据。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产生天地万物,并决定着万物的存在发展及其具体的特征。老子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是遵循、效法,“自然”即万事万物本来的规律。既然作为宇宙本质、万物本原的“道”,都顺应万事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类更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是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比如天不会因为人怕冷就取消冬季,也不会因为人怕热就取消夏季。而人类社会的变化也都不是出自天意,而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基于这一观点,荀子不提倡遇到灾祸就去祭祀、祈福,而是要“制天命而用之”,主张人在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2)评价:
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家国观——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表达儒者的襟怀,最能彰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涉及精神价值、生命意义、学统传承、社会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宋朝士大夫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精神追求和社会担当。
——摘自《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强调了家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国家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儒家学说的精髓。
北宋时期,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集中体现了宋朝士大夫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精神追求和社会担当。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天下人的幸福放在首位。文天祥感叹国家的悲惨命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还有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家顾炎武,他在《日知录》中提出的观念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关乎每一个人,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家国情怀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意义:以天下为己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贡献力量。
4.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
(1)价值观: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问题探究】“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思想传统中想要建立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各尽其用,社会安定。因此为了实现大同社会,中华文化中还有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的内涵。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春秋时期崇德的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习贤者的长处,反省自己的错误。
①代表人物及主张: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认为“夫尚资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我杰在位”。
②影响:春秋战国时期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使用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尚贤”。他认为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他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也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贤人,任用能人,使杰出的人在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并愿意到那个朝廷去做官。这些思想不仅在战国时期使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能否选贤任能成为衡量君主是否贤德的重要标准之一。
(2)人生观: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①代表人物及主张: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战国时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成为现代鼓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励志诗词。
②意义: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境界。
儒家具有浓厚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重视礼乐教化的儒学家,每以“正伦理,一风俗”为己任,力求匡时救弊,提高道德风尚,维护社会会秩序,务期建立“邹鲁之乡”那样一种模式的讲究道德、崇尚礼仪的文明社会。在儒家看来,道德并不是社会强加于个人的外在的约束力量,而是人心天生具有的内在的自觉要求,换言之,道德是自律的,而非他律的。而天理良心就是道德的超越性根据。
——马振铎、徐远和、郑家栋《儒家文明》
范仲淹不论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总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元代张养浩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叹,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朝代的更替,还是社会的兴衰,都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自明末清初以来,“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传播,以至吴廷栋提出“欲挽回天下之无耻,必视乎一二人之有耻”。
——刘东锋、金玉秋《文化传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处世观: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①人物及主张: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孔子、孟子将和的思想上升到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视其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他们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②影响:“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和谐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继续。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物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例证,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即把不同事物联结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就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事物的发展就停止了。史伯是第-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他对“和”与“同”的区分,说明对矛盾的同一性已有一定的认识,解说生动酌又深刻。
——张岱年《中华文化概论》第390页
意义:“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无论是古代史上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士子,近代时期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还是在今年的伟大抗疫斗争中,一批批奔赴武汉的“逆行者”,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大爱与担当让整个中华大地动容。无论是饱含热泪的钟南山,还是步履蹒跚但脚步异常坚定的张定宇,他们都是真正的人民英雄,民族脊梁!我们坚信,只要每一个中国都能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能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梦!
三、文化品格的持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1)本土性: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和唐朝佛学使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但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了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
——摘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历史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诸多名言我们耳熟能详。可见,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现实价值:为中国社会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诚实信用的价值观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一致。综上可见,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重大: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并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后总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距今约1万年前,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莫定了基础。汉朝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华传统文化历经隋唐时期的辉煌灿烂、宋元时期的高度繁荣、明清时期的传承与转折,在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从衰落走向复兴。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提倡爱国,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敦化与道德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阅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 · 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 贞观政要》卷1《君道》
【思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
本题可以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做引领,展开具体思考和解释。同时,通过分析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史实,从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规律,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思路引领:
首先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进行梳理,其次对每个重要阶段的文化内容及特点以及时代背景进行概括总结,最后从“变与不变”中得出规律性认识。
答案提示:
(1)政治: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交融;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举制度的发展;
(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
(3)地理: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文化:首先,汉字对于记录与保存中华文化的成果起到其独特的作用;其次,文化政策的延续;再次,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继承性,包容性,兼收并蓄。
【学思之窗】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
阅读材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解题关键】通过文献,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路引领】
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中,选择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一项,分析其产生背景、发展过程、主要事例,以及影响等。
【答案提示】
以儒家的“五常”思想为例。儒家把仁、义、礼、智、信,即“五常”当作主要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儒家强调对他人讲仁爱,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讲正义,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解决问题要讲智慧,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
【问题探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德”“孝”“礼”“仁”“正”“俭”“公”“勤”“能”“做”“义”“贤”“信”等,都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也由此形成厚德载物、天下为公、自强不息、以廉为本等基本理念。
结合课文,查阅资料,列举更多的核心概念,探讨其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精神。
【答案提示】
中华文化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是核心思想理念类,诸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二是中华传统美德类,诸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三是中华人文精神,诸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等。
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或称为“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与奋斗中由经验凝结而成的文明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历代关于传统经典的解读与阐述都蕴含深刻思想,有必要通过阅读经典的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不断地传承下去。
【学习拓展】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答案提示】
要在实践中运用扬弃的哲学观点。“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其中的核心观念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发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深入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