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通过朗读课文,借助课后注音认识“胚、祸”等10个生字,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祸患、困窘”等词语。
阅读与鉴赏: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能说出“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并能感受到“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及我的特点。
表达与交流: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尝试和同学交流自己曾经有过的什么“发现”。
教学重难点:
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能说出“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并能感受到“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及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搜集查阅作者资料,了解人的胚胎发育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小组内分享。
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3.读准生字、词语,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
4.尝试简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1.出示词语。
胚 祸 患 赋 痴 绞 嘿 伊
(1)运用各种形式读准字音。
(2)读准三拼音节:
祸 huò 患 huàn 绞 jiǎo 窘 jiǒng
(3)读准语气词“嘿”,并完成下列填空。
一大早,我刚到校门口,就遇到一个人,刚想上前打招呼,可一时间怎么也想不起他是谁?我皱着眉,左思右想,( )!终于想起来了:“( )!他不是我幼儿园小班时的好朋友欧阳亮亮( )!”
(4)用你喜欢的方式给这些字分类。
2.读准词语。
胚胎 痴迷 发育 情不自禁 绞尽脑汁
祸患 困窘 天赋 不怀好意 一本正经
(1)运用多种形式读准词语。
(2)再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3从选择上面的三、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3.把这些词语放到下面的句子里,你还能读好吗?
(1)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读准加点词语,并结合语境说说它的意思。)
(2)我跟你们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
(3)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的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读准加点部分,并说说“痴迷”的意思。)
(4)“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读准语气词,并说说“绞尽脑汁”的意思。)
4.分节朗读课文,尤其注意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并尝试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5.指导写字。
(1)“胚”的字理分析:
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月(肉),从不(胚芽),不兼形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胚”。“胚”的本义为妇女怀孕一个月。泛指初期发育的幼体。如“胚芽”、“胚胎”。
(2)教师范写易错字:
赋:“贝”字旁,右边的“武”不能加一“丿”。
窘:“穴”要写的扁一些,下面是“君”,第二笔要写得稍长一些。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提到了谁?最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为了这一发现,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3.思维导图:
大胆猜想
按照思维导图,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任务四:从“我”的发现里,认识我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1)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我”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再读这节,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指名学生回答:我想知道“胚胎发育的规律是怎样的?”
(3)再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胚胎发育规律的句子,画下来。
第一处: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第二处: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2.反复读这两段文字,小组内讨论,这“胚胎发育的规律”是“我”发现的吗?并说明理由。
(1)组内交流。
(2)分组汇报。
(3)教师小结:哦,原来这一规律并不是“我”的发现,因为文中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再说关于“胚胎发育的规律”很早就有科学家发现并研究了。这其实是“我”的猜想。
3.说说,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我?
生:爱思考的我。
生:爱提问的我。
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
生:想象力丰富的我。
4.教师启发:同学们,就要像文中的“我”那样爱思考、爱提问,敢于刨根问底,大胆想象,这样你会发现生活里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
任务五:从“我”的发现里,感受趣
整篇课文趣味浓厚,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并写下你的感受。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指导。
2.在组内先交流。
3.集体交流:
第一处:我觉得这一处写得很有趣:“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
(1)给我的感受是:“我”很爱思考,还很幽默。
(2)指导读好这两句话,感受我的幽默。
第二处:我觉得文中“我”和老师的对话写得很有趣: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在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1)读读这几段对话,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老师的解释没有条理,有点胡说……)
(2)教师小结并启发学生:老师的回答似乎不太科学,但从中也能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我”喜欢这位老师吗?你们喜欢这位老师吗?喜欢他什么呢?
(3)孩子们的天真,不停地追问,加上老师没有条理性的回答,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笑。
(4)反复分角色读好对话。
任务六:从“我”的发现里,探奥秘
1.“我”的发现很有趣吧。从“我”的发现里你发现了什么?
2.探秘:语言很有趣
(1)再读课文,再次感受作者描写语言文字的趣味无穷。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趣。
3.探秘:写法很特别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
(1)再读这两句话,发现有什么特别吗?
(2)是的,“我”似乎扮演两个角色,这是“我”在和读者直接对话,这样更有真实感,亲切感,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后你在写作时,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写。
(3)反复读一读,体会一下这样的写法特点。
4.探秘:发现有风险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读读这句话,我的“重大发现”是什么?
(2)那你知道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吗?
(3)在小组内分享。
(4)集体交流并小结:世界上的每一个发现,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希望与乐趣,同时也给科学家们带来伤害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命。“我”把“我”的发现与众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发现在一起,真是危险并有趣着,此刻,“我”就是趣味达人!
任务七:从“我”的发现里,谈发现
1.创设情境,谈发现。
记得在我六岁那年,正值收割麦子时,一家人都到地里收麦子了,只留我一人在看家。
眼看着快到傍晚,他们都累一天了,我得为他们做点什么,是吧。
灵机一动,我把米饭做好,再把我妈收拾好的鱼烧好,等他们回来,可以早些吃上饭。于是我按照我妈平时的做法去做,辣椒也放了,可鱼还是有些腥味?真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没又有电话,怎么办?我突发奇想,把我爸喝的白酒倒进一些,瞬间,满锅飘香,噢!原来白酒还可以去腥味!这是我的发现。
2.再现情境,写发现。
3.组内分享,谈发现
4.集体交流,展发现
5.自主评价。(见下表)
评价项目及标准 评价结果
在一定的情境下,述说我的发现。 ☆☆☆☆☆
内容真实,条理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
语言流畅,标点使用正确,语言风趣。 ☆☆☆☆☆
总评标准 优秀:14-15☆ ;良好12-13☆ ; 合格:10☆ 总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查阅世界上因“重大发现”给自己带来灾难的伟大人物的资料,在班里分享。
2.仿着《童年的发现》的写法特点,把“你的发现”写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