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第五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鱼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导致鱼肉鲜味下降。在探究鱼类鲜味下降外因的系列实验中,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只有 pH 和温度,因变量是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对活性
B. 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结构不同
C. pH 低于3.8、温度超过60℃,对鳝鱼肌肉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
D. 由图可知,放置相同的时间,鮰鱼在pH6.0、温度 40℃条件下,ACP活性最高,鱼肉鲜味程度最高
2. 发酵米面制品易被椰毒假单胞杆菌(一种细菌)污染,该菌合成的米酵菌酸(C28H38O7)具有极强的毒性可导致细胞或机体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椰毒假单胞杆菌不能用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B. 酵母菌和椰毒假单胞杆菌中都只含有RNA
C. 米酵菌酸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 米酵菌酸的合成和分泌需要依赖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P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凋亡。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的P基因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中的P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
B. 肝细胞癌变的原因是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使得P基因大量表达
C. 甲基化会引发P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P基因的表达
D. 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是不可逆的,因此肝癌细胞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转
4. 很多生物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下列有关教材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恩格尔曼以蓝细菌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 赫尔希和蔡斯以肺炎链球菌和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实验材料不能用黑藻叶肉细胞代替洋葱鳞片叶细胞
D. 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会干扰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
5.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用荧光分子标记基因A、a和B,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4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核DNA数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内至少有4个荧光标记
B. 乙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
C. 丙细胞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存在四分体
D. 丁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细胞内有4条Y染色体
6. 细胞中氨基酸有2个来源:一是从细胞外摄取,二是细胞内利用氨基酸合成酶自己合成。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某种RNA无法结合氨基酸,空载的某种RNA与核糖体结合后引发RclA利用GDP和ATP合成ppGpp(如图1),ppGpp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可提高A类基因或降低B类基因的转录水平,也可直接影响翻译过程(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某种RNA为tRNA,它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并结合氨基酸
B. 图2所示为翻译过程,mRNA的启动子在靠近右侧的部位
C. 推测A类基因属于促进消耗氨基酸的基因,B类基因属于促进产生氨基酸的基因
D. ppGpp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可能RNA聚合酶有ppGpp作用靶点
7. 植物多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如图为玉米单倍体世代与二倍体世代构成的生活史模式图,其中二倍体世代更明显,具有更高的生产价值。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均为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的玉米单倍体世代
B. 大、小孢子母细胞类型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雌、雄花细胞染色体组成不同
C. a、b与受精作用是实现玉米稳定遗传的保障机制
D. 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发生在a、b环节
8. 成熟的mRNA上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的核苷酸序列称为读码框架,读码框架内密码子是连续的,无间隔也无重叠,读码框架以外的核苷酸序列称为非编码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读码框架内所有核苷酸序列都有对应的氨基酸
B. 细胞生物读码框架内遗传信息的传递需要3种RNA的参与
C. 非编码区也携带了基因传递的遗传信息
D. 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tRNA运输提高了翻译效率
9. 自然选择有三种类型,①稳定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②分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个体;③单向选择:在种群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三种自然选择类型建模分别对应图1~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B. ②中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可能形成两个物种
C 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 ③中种群发生的不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0.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Ⅰ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B.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增多
C.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与图Ⅱ中Y激素分泌过量有关
D. 图Ⅱ中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
11. 脱水是指人体由于饮水不足或病变消耗大量水分又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的新陈代谢障碍,包括低渗透性脱水、高渗透性脱水、等渗透性脱水三种类型。低渗透性脱水的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高渗透性脱水的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等渗透性脱水的特点是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渗透性脱水会导致细胞内液减少
B.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不足,可能会导致低渗透性脱水
C. 高渗透性脱水会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D. 等渗透性脱水对机体无多大危害,并不需要处理
12.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B.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K
C. 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回升
D.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二、不定项选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2022年2月,《细胞发现》上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研究表明,尿苷(尿嘧啶核苷)是一种能延缓人类干细胞衰老、促进多组织再生修复的关键代谢物。研究人员用注射、涂抹、口服尿苷等方式处理小鼠均可以促进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后修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离不开细胞增殖
B. 尿苷可作为合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原料
C.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端粒DNA序列逐渐缩短
D. 用3H标记的尿苷饲喂动物,能在细胞质基质和内环境等部位检测到放射性
14. 肌营养不良(M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研究机构对六位患有 MD的男孩进行研究,发现患者还表现出其他异常体征。研究人员对他们的X染色体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13表示正常X染色体的不同区段,I~VI表示不同患病男孩细胞中 X 染色体所含有的区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D的致病机理可能是X染色体5、6、7区段缺失
B. 若缺失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异常,染色单体无法移向两极,则患病男性可能产生三种配子
C. 若 MD在男性中发病率为 1/100,则正常男性和女性正常者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408
D. 若某一异常体征仅在一位男孩身上出现,则最可能是Ⅵ号个体
15. 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与甲膜和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发生相应的作用。据此分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甲膜,使BC释放的谷氨酸增多
B. 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丙膜,进而使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降低导致Ca 通道活性下降
C. 细胞 AC 与细胞B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甲膜
D. 正常情况下,甘氨酸受体和Ca 通道不会成为内环境的成分
16. 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N通道蛋白的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B. 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
C. “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
D. 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减少
三、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17. 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图2是以马铃薯植株为实验材料,探究遮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和产量影响的三组实验结果,注:正常光照(CK)、单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1)、双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2)。
(1)图1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填序号),为过程②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当过程③发生时,并没有CO2排出细胞外,此时该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是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呼吸作用强度。
(2)若在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去除块茎,则马铃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将_________。
(3)根据图2分析,遮光条件下,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的值均减小,Gs减小能引起Pn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遮光条件下,腹间CO2浓度(C1)的值增大,结合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
18. “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病致病基因是人体正常PANX1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其表达产物会引起PANX1通道异常激活,加速卵子内部ATP的释放,使卵子出现萎缩、退化等现象,最终导致不孕。图a是一个“卵子死亡”患者的家系图;图b显示的是正常PANXI基因和突变后PANXI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部分成员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c。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突变后的PANXI基因与正常PANXI基因表达产物所含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则二者功能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PANX1基因可存在多个突变位点,这是因为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
(2)“卵子死亡”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3和Ⅱ4个体婚配,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出“卵子死亡”遗传病患者,这是因为_________。
19.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表现代谢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请回答问题:
(1)据图1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的融合,从而促进葡萄糖以_________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2)2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_________,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持续的高血糖又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
(3)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图2、3所示。
①图2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2与图3可以得出的结论为FGF1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
(4)综合上述信息,请推测FGF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如图为其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及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图),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
(1)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___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后,通过过程①、②侵入细胞并释放出病毒的RNA,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经③④过程合成子代病毒。
(2)图(乙)中b细胞,在接受到抗原信号和_____________的信号(第二信号)刺激,同时受到细胞因子的促进后,开始增殖分化为c和d。细胞f是_____________。
(3)2022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T处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检测原理应更改如下: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其原理如下图。结合垫处含有足量的、可移动的、与胶体金结合的抗体1,T处固定由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红色。C处固定有抗体Ⅰ的抗体,与抗体1结合也呈红色。
此方法可以检测抗原或者抗体,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过程中此特异性结合共发生_____________次。若待测样本中不含新冠病毒,显色结果为_____________,结果为阴性。
21. 植物在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时,会产生防御反应。为研究合作杨损伤信号传 递中脂氧合酶(LOX)、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变化及关系,进行如下实验。
(1)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传递__________的作用。
(2)用止血钳快速夹伤合作杨植株叶片,迅速将损伤植株与另一长势相同健康植株放入同一密闭玻璃气室内,避免枝叶相互接触。以气室外健康植株叶片为对照。定期采集叶片(诱 导叶指密闭玻璃气室内健康植株叶片)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 1、图 2。
①采样后需迅速将叶片投入液氮中,-70℃保存备用。低温下LOX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酶活性时升高温度,LOX的活性可以恢复。
② 由图 1 可知,机械损伤可_____________。
③ 图 2 显示:与损伤叶相比,诱导叶 ABA 和 JA 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峰值滞后。试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 。
(3)另有研究发现,LOX专一抑制剂在抑制LOX活性的同时,也降低了JA和ABA的含量。 用JA处理叶片,ABA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可促进应答ABA的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综合上述所有信息,完善合作杨损伤信号传递中JA、LOX和ABA相互关系的一种可能的模 式图。请在方框中选填JA”“LOX”“ABA” _____________,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本实验中,机械损伤使损伤叶和诱导叶均出现防御反应。
(4)请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角度分析,该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临澧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第五次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卷 简要答案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二、不定项选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题答案】
【答案】ABD
【14题答案】
【答案】BD
【15题答案】
【答案】BD
【16题答案】
【答案】ABC
三、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③ ②. ATP和NADPH ③. 大于、等于
(2)降低 (3) ①. 气孔导度减小,叶肉细胞从外界环境吸收的CO2减少,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减小,净光合速率减小。 ②. 虽然气孔导度减小,导致CO2吸收减少,但净光合速率减小幅度更大,叶肉细胞消耗CO2更少。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表达产物中一个氨基酸改变导致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其结构出现差异 ②. 随机
(2) 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 由图c可知I1为男性,且其既有正常基因也有“卵子死亡”遗传病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致病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I2个体有子女,且只含一种基因,可见其为表型正常的纯合子,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其子女中不会出现患者,与题干信息不符,故“卵子死亡”的遗传方式只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 ①. 不能 ②. Ⅱ4个体为“卵子死亡”遗传病患者,不能产生后代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含GLUT4的囊泡和细胞膜 ②. 协助扩散
(2)降低 (3) ①. 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 ②. 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含量也降低
(4)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或促进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受体合成,增加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等),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20题答案】
【答案】(1)S蛋白 (2) ①. 辅助性T细胞 ②. 细胞毒性T细胞
(3) ①.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②. 3 ③. 只有C处出现红色
【21题答案】
【答案】(1)信息 (2) ①. 稳定 ②. 提高损伤叶和诱导叶LOX活性 ③. 损伤叶产生防御反应同时,还释放挥发性物质,诱导临近健康植株叶片也产生相同的防御反应,所以激素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发挥性物质的产生、释放、扩散和积累到一定浓度,进而启动防御反应,都需要时间,所以峰值会滞后
(3) (4)在降低自身损伤的同时,使临近的健康植株提前出现防御反应,有利于提高种群抗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的能力,有利于种群在容易被机械损伤(和啃食)的环境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