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再别康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9 15:2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曾留学美、英。“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诗 人 生 平写作背景: 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重游康桥,并写下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 剑桥大学习,1922年回国.
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在归国途中写下<<再别康桥>>这首诗.康桥:即剑桥,位于英国伦敦,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他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康桥识易错音
河畔、荡漾、青荇、揉碎、浮藻、长篙、漫溯、斑斓、笙箫
尽头、尽管 软泥、泥古不化 似的、似乎 悄悄、悄然 别离、别扭 满载、一年半载
识易错字
揉碎、蹂躏 斑斓、谰言 长篙、蒿草 漫溯、朔风
河畔、挑衅 沉淀、破绽 榆阴、瑕不掩瑜
辨易混词
斑斓、璀璨 沉淀、沉积 荡漾、激荡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全诗抒发了什么感情?描绘了哪些景物?呼应康桥的景物2、河畔金柳倒影图3、青草水底招摇图 4、榆阴浮藻清潭图5、撑篙漫溯寻梦图6、黄昏夏虫沉默图7、招手惜别云彩图诗中的画境1、挥手作别云彩图1难舍难分2欢喜和眷恋
3更加欢喜和眷恋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5感情达到高潮
6情绪低落
7难舍难分感情的起伏: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榆阴浮藻清潭图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6情绪低落
黄昏夏虫沉默图
7难舍难分
招手惜别云彩图意境,情趣与意象的融合结构全解:再别康桥第一部分
(1)第二部分
(2-6)第三部分
(7)轻轻的我走了轻轻的我来了轻轻的我招手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悄悄的我走了悄悄的我来了我挥一挥衣袖作别母校
生离愁泛舟康桥
来寻梦悄悄离去
心忧伤离愁别绪依恋母校新诗三美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徐志摩遵崇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即诗歌要具有绘画美(词藻)、音乐美(音节)、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在《再别康桥》一诗中,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分别是怎么体现的?1.音乐美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形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A<<再别康桥>>的音乐美A,押韵.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再别康桥>>的绘画美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
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绘画美 <<再别康桥>>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3,建筑美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夏虫。小结: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