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2 23:1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21分)
请阅读下列语段并回顾所学相关内容,完成1-3小题。
【语段】A.五位壮士矗立在狼牙山顶峰,朓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狼牙山五壮士》)
【语段】B.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
【语段】C.“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灯光》)
【语段】D.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1.语段中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漆(qī)黑 B.憧(chōng)憬 C.翠柏(bó)
2.语段中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朓望 B.水榭 C.掩映
3.语段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矗立 B.诞生 C.点缀
4.下列加点的“的、地、得”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声 B.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C.看得入了迷 D.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了下来
5.下列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五位壮士矗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B.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C.“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D.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6.下列句中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最终突破敌人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七律·长征》通过对地名的连缀,描绘了这段历史的一幅幅画面。
B.《故宫博物院》开篇直入主题,先说故宫的整体布局,再讲它的历史地位,然后由南向北,逐次介绍故宫的主体建筑及其布局,用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明可感的“立体”故宫。
C.《夏天里的成长》用浅显语言介绍了事物在夏天是如何生长的,让读者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人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有力量地成长;作者,梁容若。
D.“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划成文章。”汉字从新石器时代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到殷商甲骨文的刻辞,从钟鼎文、篆书,到隶书、楷书,跨越时空限制,成为中华民族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
7.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组成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______________。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②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③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④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⑤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⑥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A.⑥⑤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④⑤⑥②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9分)
8.默写填空(9分)
(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4)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6)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其二)》)
(8)(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描写弯弯河流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样环绕着葱绿农田,门前青山见庭院整洁、主人爱美、争相来为主人院落增色添彩、奉献上一片青翠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与本诗曲名“浪淘沙”呼应,形象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浩瀚绵长的特点。
B.一个“九”字、一个“万”字是极大极广极多地虚指,“九曲”“万里”两个词突出了黄河曲折蜿蜒和磅礴的气势。
C.“浪淘风簸”写黄河风浪之大,“自天涯”形容黄河的绵长,一望无际。两个画面静动结合,描绘出曲折蜿蜒的黄河一路裹挟着万里黄沙,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借用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典故,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情怀。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7分)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7分)
①颈足皆展 皆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曰 或 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两展者 者__________________ ④验之信然 信__________________
⑤验之信然 然__________________ ⑥乃知观物不审者 审__________________
⑦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而”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6分)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伯牙鼓琴》)
B.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书黄筌画雀》) 今乃掉尾而斗(《书戴嵩画牛》)
C.处士笑而然之(《书戴嵩画牛》) 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说苑·尊贤》)
(3)翻译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
(4)请写下你读完本文后得到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15分)
低垂之果
陆勇强
①在杭州远郊,有一处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曰龙门古镇。镇内居民大都姓孙,为孙权的后裔。一千多年后,这里已难觅帝王遗风。这里的居民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平平淡淡地生活。在江南众多古镇之中,龙门古镇没被彻底商业化,算是笃定的那种。
②一个家族往往遵循着“盛极而衰”“衰久必兴”的规律,以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轮回,演绎人间的荣耀和落寞,于是有了喜怒和哀乐。
③有人把这一切称为“低垂之果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等到果子全部被采摘完后,树枝又恢复如初,我们就很难直接够到树枝了,需要等待下一个年份丰收之时。
④用“低垂之果理论”来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要让一棵果树在一个时间轮回中再结出丰硕的果实,除了风调雨顺,还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它需要时间来酿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来的必然会来。
⑤我的家族光耀于元末明初,族人因抵抗张士诚得到明太祖的册封,盛极一时。此后两百余年,家道中落,未见名人达官。一直到清朝中后期,家族才再现文人,留下文名。直至现在,我的老家仍以这位留下文名的老祖宗作为村子的荣耀。
⑥“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⑦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也是如此。他当年发明了只有一个键和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这些年来,市场上有各种品牌、各种样式的智能手机,但都没有完全突破乔布斯当年的发明理念,所有手机厂商还在摘取他的“低垂之果”。
⑧我相信,我们的手机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个时间无法预知。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⑨人类社会的美妙就在于此,只要给予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摘自《读者》)
11.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7分)。
低垂之果 叙写作用 表达所指
在龙门古镇孙权建立帝业 ⑤ ⑥
① 用“低垂之果”理论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
② “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


12.请结合原文具体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4分)。
A.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
B.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
C.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D.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13.结合全文阅读,在第⑨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此”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月光下的母亲
何君华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
④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是放大假,每个月只有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意思了,如果不是这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我一天也不愿去学校了。
⑤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车的影子了,我只好徒步往家走。
⑥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⑦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垛又一垛的麦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
⑧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顶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⑨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⑩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我哭了。
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爸爸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我哭了,嚎啕大哭。
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
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我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的事也被我全然抛到了脑后。
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那我也决计不回头。
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阒寂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
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
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
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什么原因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21)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
(22)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23)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冒着月光干活儿。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9月21日07版)
14.请梳理文章故事情节、“我”心理变化的过程,完成下列表格。(6分)
地点 故事情节 我的心理变化 表达所指
学校 ① ② ⑤
路上 坐车(步行)回家 饿得慌,急于回家
家中 打谷场母亲一人在打谷(家中无人) ③
学校 径直向教室走去 ④
15.③⑥自然段中反复写“我”“饿了”“饿得发慌”,为什么(22)中却说“一点也不觉得饿”呢?(3分)
16.结合全文阅读,谈谈你对第⑩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
17.第 自然段中三次提到了“的”的“哭”“落”“泪”,原因各不相同,请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分析。(4分)
我哭了。
我哭了,嚎啕大哭。
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
四、专题性学习(共10分)
18.本学期班级开展了以“走进苦难,经历成长”为主题的《童年》(高尔基)名著专题阅读活动。请阅读下列选段,并结合对该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面任务。
【甲】
从此,一种沉重的、光怪陆离的、难以形容的奇异生活开始了,并以快得惊人的速度向前奔流。那一段生活在我的脑海中重现,如同一个心地善良而且极为真实反映现实的天才在惟妙惟肖地讲述一个凄惨的童话。现在,在记忆中唤起我的过去,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置信,从前的一切竟会是这样。有很多事情我想争辩、否认,因为在那“愚蠢的一家子”的黑暗的生活里,残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1)【甲】选文中,“愚蠢的一家子”去掉引号可以吗?为什么?(2分)
【乙】
突然沙拉普跑到院子里来了,抬起前蹄直立起来,一下子把外祖父腾空掀起。大火熏痛了它的两只大眼睛,眼睛里闪着红光。它前蹄撑地,呼噜噜打起响鼻,外祖父放开手中的缰绳,跳到一边,喊道:
“孩子他妈,拉住它!”
外婆奔到马腾起的前蹄下面,叉着两手站到它的前面。马如怨如诉地嘶叫起来,斜眼看着火焰,向外婆探过了身子。
“你别怕!”外婆一面拍着马的脖子,一面用低沉的声音说,随后拿起了缰绳。“我怎么会把你忘在这儿受这惊吓啊!哎咳,你啊,胆小得简直像只小老鼠……”
这只比她大三倍的“小老鼠”,顺从地跟在她身后向大门走去,一面打着响鼻,一面瞅着她红红的脸。
(2)【乙】语段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外婆沉着、冷静、机敏、能干的形象,请根据选文内容进行赏析。(2分)
【丙】
有时他停下工作,坐到我的身边,于是我们久久地望着窗外,观看雨滴像播种似的洒落在屋顶上,洒落在长满了野草的院子里,花园里的苹果树叶正在渐渐凋零。“好事儿”说话虽然很少,只有一两句,但却至关重要,比如,他常常要我注意看什么,有时甚至不说话,只轻轻地碰碰我,或者使个眼色示意。
虽然我并没有看见院子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由于他用臂肘碰碰我,或者简短的一两句话,眼里看到的一切仿佛就有了特别的含意,一切便都深深地印在心坎里了。譬如,院子里跑来一只猫,在水洼前站住了,水洼的水光亮如镜,它看着自己的倒影,抬起柔软的前爪,像是想打一下水里的影子。这时,“好事儿”便低声说:
“猫儿既骄傲又多疑……”
我很快对“好事儿”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无论是在委屈伤心的日子,还是在欢乐高兴的时刻,都少不了和他在一起。虽然他自己沉默寡言,但从不禁止我说我想到的一切,而外祖父一听我说话,就总是严厉地呵斥我,粗暴地叫我住口:
“别废话,耍什么贫嘴!”
外婆自己的事情已经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不再听别人说什么,也不参与别人的事情了。
“好事儿”总是聚精会神听我喋喋不休地胡扯。他常常带着微笑对我说:
“嗬,小兄弟,不是这样吧,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3)请结合对【丙】语段中划线句子的赏析,分析“我”对“好事情”深深“依恋”的原因。(2分)
【丁】
我也开始挣钱了:每逢节假日,一早我就拿起口袋,挨家挨户、串街走巷地去拣牛骨头、破布、废纸、废铜烂铁。收破烂的人收购一普特破布废纸给我二十戈比,废铁也是这价钱,一普特骨头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我在放学以后干这事,每星期六,我能卖各种废品得三十或五十戈比,运气好还能多卖些。外婆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睛连连夸奖我说:
“谢谢你,心肝宝贝!我和你能养活自己,养活我们自己,对吗?真是了不起的事儿啊!”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见她把我交给她的五十戈比放在手掌上,看看戈比,默默地哭着,一滴浑浊的泪水挂在她的那有许多小孔眼的像浮石似的鼻头上。
(4)【丁】语段中,外婆要“夸奖”“我”,为何说的却是“谢谢你”,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2分)
【丁】
葬了母亲后,过了几天,外祖父对我说:
“喂,列克谢,你不是奖章,不能总挂在我的脖子上,这不是你待的地方,去吧,你到人间去挣钱糊口吧……”
于是,我去了人间。
(5)【丁】语段中“我”和“去了人间”之前,从这“凄惨的童话”般童年生活里,汲取到很多在人间可以让自己餬口的成长营养,请根据以上选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2分)
五、写作(共60分)
19.请以《那些温暖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