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
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2.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
3.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位于封建领主的土地上
B.城市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C.取得自治的城市不再受国王和领主的约束
D.城市的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4.对于行会组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B.行会是一个团体,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C.行会保护本行业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5.美国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下列对其乡镇自治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源头活水
B.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平台
C.有益于爱国心的培养
D.普及了公民的司法常识
6.英国于1835年实行《市镇自治机关法》,创设了自治市,市区创设于1872年,为自治团体的性质,乡区创设于1894年。1894年的《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管辖区域内设立自治市、市区和乡区层级的自治政府。这不能说明( )
A.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早期发展
B.英国地方自治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C.英国以立法维护地方自治
D.自治市政府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7.资中筠《美国十讲》中说:他(罗斯福)最大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了人权,把社会向平等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下列能说明这个观点的是( )
①他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②他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③他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
④他调整税收政策,降低工人税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 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
C.经济发展缓慢 D.阶级矛盾的缓和
9.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里根总统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社会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里根政府( )
A.放弃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B.减少货币流通量应对通货膨胀
C.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 D.国企私有化减轻财政负担
10.(2020高一下·桐城月考)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11.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包括《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下列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统一后的德国注重推进法制建设
B.近代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C.关注民生是德国对内政策的重心
D.实施社会立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12.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C.涉及医保、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地方自治开始向近代转变,治安法官取代郡长,逐渐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年),经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1907年清政府的地方自治序幕在江苏的上江(上元和江宁)两县拉开,自治局、调查局、调查官署局等自治机构先后成立。同年,清廷令各省设立咨议局。190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等,从而形成了由城镇乡自治到府厅州县自治的等级地方自治架构。但地方自治未脱离官治,自治章程严格规定业务范围、活动规则;在相关政策的宣讲过程中出现了民众误会、反对等现象。1909年,各省议员赴京请愿速开国会,遭到清廷坚决拒绝,矛盾很快激化,地方自治运动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
——编自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英国地方自治的相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医疗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手工业者,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保险费的三分之二由个人承担,三分之一由雇主支付。保险包括免费医疗、病中休养等。1885年有467万人参加疾病保险,1895年上升到800万人。1884年颁布《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包括医疗护理、现金抚恤等。1889年通过《养老保险和残疾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规定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用暴力控制社会是必要的,但只能维持一时;社会福利制度用非暴力手段促进了社会控制。俾斯麦说:“只有现存国家去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合理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和残疾保险法》的推动,标志着现代福利国家在德国的开始。俾斯麦之所以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是因为普遍的贫困和社会改革者的呼吁打动了他,而主要出于政治考虑,尤其是对工人阶级运动的愈发忧虑。俾斯麦的根本目标是希望在社会政策的帮助下,摧毁社会民主党和工会。最终,他甚至成功地让雇主相信,通过对所有工人做出让步是可以摧毁社会民主党的。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福利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国福利改革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古希腊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由题干可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这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进行分析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成员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庄园法庭的处罚方式通常是处以罚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庄园法庭的法律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取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行会是为了反抗封建领主的欺压而成立的,不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美国的乡镇不承担司法服务功能,故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都属于美国乡镇自治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解析】【分析】经过对题干材料的分析,A、B、C三项内容都能从材料中得到说明,不符合题意;
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此项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找出罗斯福“提高了人权”、推进平等的证据,显然①不能体现这一点;
②体现出罗斯福重视社会保障、重视人权;
③突出的是维系社会平等;
④也体现出社会公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解析】【分析】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保障,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过于庞大,渐渐成为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因此,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福利制度改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福利政策弊端等进行分析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以后,国家干预政策逐渐失灵,20世纪80年代逐渐减少了国家干预,而不是放弃了国家干预的做法,A项错误;
由“福利国家”到“福利社会”,与货币流通量无关,B项错误;
由国家承担主要的福利责任转向社会福利,是一种新的自由经济政策的表现,是主张利用社会经济手段来承担起社会福利的职责,C项正确;
由材料看不出国企私有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结合新自由主义等进行分析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分析】由题干可以看出,国家只提供基本的养老金,要求企业和职工交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福利国家”的规模,体现的是减少国家干预的特点,A项正确;
“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表明是减少福利支出,不是加强社会保障,也不是放弃社会保障的责任,B、C两项错误;
减少国家干预,体现不出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的内容,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涨状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11.【答案】D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能够缓和社会矛盾,明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项正确;
A项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排除;
B项说法片面,排除;
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等进行分析即可。
12.【答案】A
【知识点】“福利国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从而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而不是实现共同富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结合国家福利等进行分析即可。
13.【答案】(1)特点: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影响: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借鉴。
(2)相同:都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有效组织及管理;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原因: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清政府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民众缺乏民主及自治意识。英国:以资本主义为基础;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民众自治意识强烈。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1)此问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考生需要逐句分析,如依据材料一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 ” “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 ”、 “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等根据材料最大限度提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2) 相同之处:对比材料一、二可知相同点都是以 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有效组织及管理;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 原因:结合清末和近代英国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 特点: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影响: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借鉴。
(2) 相同:都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有效组织及管理;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原因: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清政府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民众缺乏民主及自治意识。英国:以资本主义为基础;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民众自治意识强烈。
【点评】本题考查了 晚清、英国地方自治制度 等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4.【答案】(1)特点:涉及对象广泛;通过立法,强制保险;费用由个人和雇主承担;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形成社会保障体系。
(2)积极影响:德国民众生活得到保障;协调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刺激消费,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社会福利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消极影响: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支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本质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利益。
【知识点】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德国福利改革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种 德国福利改革的史实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了德国福利改革的评价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中“ 不是因为普遍的贫困和社会改革者的呼吁打动了他,而主要出于政治考虑,尤其是对工人阶级运动的愈发忧虑。 ”可知俾斯麦的根本目标为希望在社会政策的帮助下,摧毁社会民主党和工会。结合所学相关知识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 积极影响:德国民众生活得到保障;协调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刺激消费,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社会福利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消极影响: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支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本质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利益。
(2) 积极影响:德国民众生活得到保障;协调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刺激消费,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社会福利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消极影响: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支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本质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利益。
【点评】本题考查了 德国福利改革 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 / 1课时分层作业1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
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古希腊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由题干可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这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进行分析即可。
2.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成员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庄园法庭的处罚方式通常是处以罚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庄园法庭的法律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3.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位于封建领主的土地上
B.城市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C.取得自治的城市不再受国王和领主的约束
D.城市的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取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4.对于行会组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B.行会是一个团体,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C.行会保护本行业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答案】B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行会是为了反抗封建领主的欺压而成立的,不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5.美国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下列对其乡镇自治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源头活水
B.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平台
C.有益于爱国心的培养
D.普及了公民的司法常识
【答案】D
【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美国的乡镇不承担司法服务功能,故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都属于美国乡镇自治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6.英国于1835年实行《市镇自治机关法》,创设了自治市,市区创设于1872年,为自治团体的性质,乡区创设于1894年。1894年的《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管辖区域内设立自治市、市区和乡区层级的自治政府。这不能说明( )
A.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早期发展
B.英国地方自治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C.英国以立法维护地方自治
D.自治市政府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答案】D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解析】【分析】经过对题干材料的分析,A、B、C三项内容都能从材料中得到说明,不符合题意;
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此项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7.资中筠《美国十讲》中说:他(罗斯福)最大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了人权,把社会向平等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下列能说明这个观点的是( )
①他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②他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③他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
④他调整税收政策,降低工人税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找出罗斯福“提高了人权”、推进平等的证据,显然①不能体现这一点;
②体现出罗斯福重视社会保障、重视人权;
③突出的是维系社会平等;
④也体现出社会公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8.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 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
C.经济发展缓慢 D.阶级矛盾的缓和
【答案】B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解析】【分析】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保障,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过于庞大,渐渐成为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因此,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福利制度改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及福利政策弊端等进行分析即可。
9.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里根总统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社会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里根政府( )
A.放弃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B.减少货币流通量应对通货膨胀
C.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 D.国企私有化减轻财政负担
【答案】C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以后,国家干预政策逐渐失灵,20世纪80年代逐渐减少了国家干预,而不是放弃了国家干预的做法,A项错误;
由“福利国家”到“福利社会”,与货币流通量无关,B项错误;
由国家承担主要的福利责任转向社会福利,是一种新的自由经济政策的表现,是主张利用社会经济手段来承担起社会福利的职责,C项正确;
由材料看不出国企私有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结合新自由主义等进行分析即可。
10.(2020高一下·桐城月考)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答案】A
【知识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分析】由题干可以看出,国家只提供基本的养老金,要求企业和职工交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福利国家”的规模,体现的是减少国家干预的特点,A项正确;
“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表明是减少福利支出,不是加强社会保障,也不是放弃社会保障的责任,B、C两项错误;
减少国家干预,体现不出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的内容,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涨状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11.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包括《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下列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统一后的德国注重推进法制建设
B.近代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C.关注民生是德国对内政策的重心
D.实施社会立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D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能够缓和社会矛盾,明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项正确;
A项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排除;
B项说法片面,排除;
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等进行分析即可。
12.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C.涉及医保、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答案】A
【知识点】“福利国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从而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而不是实现共同富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备选项结合国家福利等进行分析即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地方自治开始向近代转变,治安法官取代郡长,逐渐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年),经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1907年清政府的地方自治序幕在江苏的上江(上元和江宁)两县拉开,自治局、调查局、调查官署局等自治机构先后成立。同年,清廷令各省设立咨议局。190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等,从而形成了由城镇乡自治到府厅州县自治的等级地方自治架构。但地方自治未脱离官治,自治章程严格规定业务范围、活动规则;在相关政策的宣讲过程中出现了民众误会、反对等现象。1909年,各省议员赴京请愿速开国会,遭到清廷坚决拒绝,矛盾很快激化,地方自治运动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
——编自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英国地方自治的相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答案】(1)特点: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影响: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借鉴。
(2)相同:都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有效组织及管理;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原因: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清政府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民众缺乏民主及自治意识。英国:以资本主义为基础;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民众自治意识强烈。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1)此问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考生需要逐句分析,如依据材料一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 ” “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 ”、 “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等根据材料最大限度提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2) 相同之处:对比材料一、二可知相同点都是以 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有效组织及管理;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 原因:结合清末和近代英国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 特点: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影响: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借鉴。
(2) 相同:都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有效组织及管理;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原因: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清政府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民众缺乏民主及自治意识。英国:以资本主义为基础;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民众自治意识强烈。
【点评】本题考查了 晚清、英国地方自治制度 等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医疗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手工业者,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保险费的三分之二由个人承担,三分之一由雇主支付。保险包括免费医疗、病中休养等。1885年有467万人参加疾病保险,1895年上升到800万人。1884年颁布《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包括医疗护理、现金抚恤等。1889年通过《养老保险和残疾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规定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用暴力控制社会是必要的,但只能维持一时;社会福利制度用非暴力手段促进了社会控制。俾斯麦说:“只有现存国家去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合理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和残疾保险法》的推动,标志着现代福利国家在德国的开始。俾斯麦之所以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是因为普遍的贫困和社会改革者的呼吁打动了他,而主要出于政治考虑,尤其是对工人阶级运动的愈发忧虑。俾斯麦的根本目标是希望在社会政策的帮助下,摧毁社会民主党和工会。最终,他甚至成功地让雇主相信,通过对所有工人做出让步是可以摧毁社会民主党的。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福利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国福利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涉及对象广泛;通过立法,强制保险;费用由个人和雇主承担;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形成社会保障体系。
(2)积极影响:德国民众生活得到保障;协调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刺激消费,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社会福利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消极影响: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支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本质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利益。
【知识点】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德国福利改革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种 德国福利改革的史实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了德国福利改革的评价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中“ 不是因为普遍的贫困和社会改革者的呼吁打动了他,而主要出于政治考虑,尤其是对工人阶级运动的愈发忧虑。 ”可知俾斯麦的根本目标为希望在社会政策的帮助下,摧毁社会民主党和工会。结合所学相关知识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 积极影响:德国民众生活得到保障;协调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刺激消费,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社会福利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消极影响: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支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本质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利益。
(2) 积极影响:德国民众生活得到保障;协调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刺激消费,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创社会福利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消极影响: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支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本质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利益。
【点评】本题考查了 德国福利改革 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