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同步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像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B.在密闭空间中点燃红磷,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C.表示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关系图
D.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变化图
2.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
B.该实验过程中一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C.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
D.将尾气点燃,目的是防止CO污染空气
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图乙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图丙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图丁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4.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铜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B.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C.铁可以把稀盐酸中的氢气置换出来
D.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2FeCl3+3H2↑
5.为探究镁条的性质,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小段镁条,打磨除去镁条表面灰黑色固体
步骤二:取一段打磨后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放到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步骤三:另取一段打磨后的镁条,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食醋(主要成分为CH3COOH),产生气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有爆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步骤一可知,镁条是银白色金属,其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氧化镁
B.步骤二中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色粉末状固体
C.步骤三说明,镁条能与食醋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可能为CO2
D.步骤三还意外发现试管外壁发热,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6.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
A O2 C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u(NO3)2溶液 AgNO3 加过量铜粉,过滤
C 铜粉 木炭 在空气中灼烧
D CO2 CO 通入过量的氧气后点燃
A.A B.B C.C D.D
7.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2 3 66
反应后的质量/g 33 X 21 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中丙、丁变化的质量比是9:20
C.X的值是41
D.反应后甲的质量是16克时,反应后丙的质量是36克
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S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B 鉴别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C 检验某黑色粉末是否是铁粉 用磁铁吸引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炽热的炭层
A.A B.B C.C D.D
10.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要先验纯
B.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点燃酒精喷灯
C.应把尾气通入水中,以除去尾气中的CO
D.实验中,B处红棕色粉末变黑,C处变浑浊
11.下表列举的是通常状况下除去混合物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加试剂 操作方法
A CuSO4粉末(Fe粉) 水 搅拌、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B Cu(Fe) 过量稀硫酸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FeCl2溶液(CuCl2) 过量Mg粉 搅拌、过滤
D CO2(CO) 足量O2 点燃
A.A B.B C.C D.D
1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见下图)。请根据图象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Al > Mg > Fe >Zn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 > Al > Zn > Fe
C.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Al > Mg > Fe > Zn
D.Al、Mg、Fe、Zn 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 1/27∶1/24∶ 1/56∶1/65
二、填空与简答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美国科学院院报》报道了使用氯化铝与尿素离子液体电解液的铝离子电池,搭配天然石墨材料作为阴极,铝箔作为阳极,成本低且具备优异电化学性能,可成为理想的电网储电系统。工业上将氯气直接通过熔融的金属铝,在温度800℃左右,反应生成无水氯化铝,经自然冷凝结晶,得到无水三氯化铝成品。
(1)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 性,电池放电过程铝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变成铝离子。
(2)写出工业制取氯化铝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填基本反应类型)。
14.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图是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镁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2的结构示意图对应的微粒符号为 。
(3)图3表示镁元素物质所属类别及镁元素对应的化合价关系图。
①A点对应的物质所属的类别是 ,C点对应物质是镁和硝酸银反应后的一种生成物,则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
②Mg(OH)2受热分解生成B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2)汽车所用的燃料汽油是 加工的产品,燃放的尾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导致雨水的pH低于正常值,形成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 NH3 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 。
16.我们的生产、生活等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铁锅是生活中的常用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 性,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在冬天,某些食品店会用类似酒精灯的仪器盛酒精并点燃它,以便对菜进行加热或保温。在使用过程中,假如不小心打翻并引起了小的失火,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3)市场上有一种叫苏打水的饮料,该饮料中的苏打是化学名称为“碳酸钠”的物质的俗称之一,写出碳酸钠的化学式 。
(4)在空气质量日报检测数据中,有两种气体会引起酸雨,它们分别是 和(写化学式)。
(5)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苹果咯显青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青绿色变为黄色,这和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 有关(写化学式)。
三、计算题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近年来钢铁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某钢铁厂采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若该厂日产含铁140t的生铁,至少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
18.向 20g 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稀硫酸的质量/g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7 14 13.5
(1)铜锌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剩余的固体是 ;(填“铜”或“锌”)
(3)20g 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g,整个过程产生的氢气质量是 。(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B
6.B
7.D
8.D
9.D
10.C
11.B
12.C
13.(1) 延展(或良好的延展) 失去
(2)
化合反应
14.(1) 金属 24.31
(2)Mg2+
(3) 单质 Mg(NO3)2 Mg(OH)2MgO+H2O
15.(1)导电
(2) 石油 酸雨
(3) 4NH3+3O22N2+6H2O 热能
16.(1) 导热 物理
(2)用湿抹布盖灭
(3)Na2CO3
(4)SO2
(5)O2
17.解:设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质量为x,
答: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质量为250t。
18.(1)混合物
(2)铜
(3) 6.5 解: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x=0.2g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