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29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总复习课件-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基础·精细梳理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______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________于b处的,b处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_______于a处的。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细胞外液
高
高
高
(3)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精细梳理
(3)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精细梳理
1.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重点难点·透析
提醒 细胞内液也存在和血浆、淋巴液双向交换的情况。
(4)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精细梳理
名师解读
(1)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1.(2023·广东肇庆模拟)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
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②中
C.①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进入肌细胞
D.细胞因子、抗体及消化酶均可分布于②并作用于细胞
【考向1】围绕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考查生命观念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典例·精心深研
2.(2023·河北石家庄调研)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体内部的细胞外液中。如图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丙、丁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
B.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为血浆
C.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则丁为淋巴液
D.若丙为淋巴液,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
【考向1】围绕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考查生命观念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典例·精心深研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精细梳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重点难点·透析
(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
(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
3.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重点难点·透析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精细梳理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名师解读
①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有内环境。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但不是只有这三种,还有脑脊液等。
4.组织水肿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重点难点·透析
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1.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多吃醋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的pH,从而软化血管,减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内环境稳态的视角分析,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并作出解释。
提示 不认同。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将吸收的酸性物质中和,血浆pH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如果为了软化血管而过量摄入酸性物质导致血浆pH发生明显改变,反而会危及健康
3.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试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人体内环境中的水处于稳态中,健康的人体主要是通过调节饮水和尿液来调节体内水的平衡,所以健康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情境推理·探究
会造成组织细胞失水(或吸水),从而不能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功能
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精细梳理
(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3.(2023·山东菏泽调研)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氧气
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考向2】结合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考查科学思维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典例·精心深研
4.(2023·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
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
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水
【考向2】结合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考查科学思维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典例·精心深研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基础·精细梳理
1.内环境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基础·精细梳理
2.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1)血浆pH调节的过程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基础·精细梳理
2.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健康问题(举例)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基础·精细梳理
3.稳态概念的发展
1.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渗透吸水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渗透压会下降,此时对组织细胞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细胞吸水膨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
(选择性必修1 P10“与社会的联系”)3.严重中暑又称“热射病”,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直接热损伤”的
原因。
提示 过高的体温会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情境推理·探究
1.(2023·河北保定调研)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失衡便会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导致机体产热过快,常会发生体温异常升高引发中暑
B.急性缺氧导致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C.发生过敏时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发组织水肿
D.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发重症肌
无力
【考向】结合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典例·精心深研
2.(2023·河北邯郸联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考向】结合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典例·精心深研
1.(2022·广东卷,3)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
2
3
4
5
2.(2021·重庆卷,13改编)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
2
3
4
5
3.(2019·浙江4月选考,1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
2
3
4
5
4.(2018·浙江4月选考,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
2
3
4
5
5.(2020·山东卷,18改编)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