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2 15:4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4.1《故都的秋》 课 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本文所写的秋味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必须反复涵泳咀嚼,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设计理念 通过评语导入文本,教学设计分为知人论世,文本初读、文本探究和语言特色四个部分,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结构,学习本文边破边立、分项列举的论证方法。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1、理解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赏析散文生动形象、整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并学习运用文章的艺术手法; 3、体悟作者的家国情怀,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并学习运用文章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体悟作者的家国情怀,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 PPT、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诗词导入 古诗词里的秋天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文人笔下的秋是多姿多彩的——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展卷细品《故都的秋》。 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县人。他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至1922年曾留学日本,心灵上饱受“独在异国为异客”的痛苦煎熬,积攒着深深的耻辱抑郁。 代表作: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创作风格:流露忧郁伤感的情调,呈现颓废色彩。 创作历程: 早期:1920年-1933年。早期作品主要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见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后的失望感叹。 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思想苦闷,写下了很多山水游记。 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的抗日宣传工作,写下了许多政论文来鼓舞人们战斗。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1933年3月,郁达夫主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令郁达夫伤心欲绝的事情: ①1926年6月其子龙儿在京死去 ②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 ③1933年2月,日军攻占承德,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中。 ④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知识分子内心惶恐不安,时常处于漂泊之中。 在此背景下,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月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到北平后,对故乡的眷恋和国事的危急,使他触景伤情,1934年8月写下《故都的秋》。 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学习任务 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初读文本 解题 “故都”两字点明写作的地点,不说“北平”而说“故都”,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秋”字点明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结构梳理 文眼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表达特点:①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作用:概括全文主旨,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写作顺序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但这些景物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这就是文章的“神聚”。 深入研读 自由诵读课文3-11段,抓住主要景物,概括作者是通过哪些画面或场景来写故都的秋味的。 自由品味,交流分享,这些画面是如何体现“清、净、悲凉”的特点的 庭院秋景图 槐树落蕊图 “静” ◎“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清” ◎“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悲凉”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写落蕊,描绘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听觉形象、嗅觉形象;寂静无人,独自徘徊,只有与自然交融;给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凄凉意境,也流露了眷恋故都之秋的情怀。 秋蝉残鸣图 “静” ◎“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悲凉” ◎秋蝉衰弱的蝉声、嘶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雨霖铃》 几声秋虫的哀鸣,以动衬静(以声写静),渲染了故都之秋冷落、悲凉的气氛,牵动作者心魂,加“浓”了秋味。 秋雨话凉图 “静” 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 “清”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悲凉”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 “忽而来一阵凉风”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都市闲人”( 这里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流露出了作者对“都市闲人”过着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秋果奇景图 “清” ◎“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悲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 合作探究: 第12段的大段议论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无论是传统的文人学士,还是外国的诗人,都有很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写秋的名篇特别的多,说明感秋处处有,但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又非北方莫属,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也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探缘由: 文章所写秋景都是北方的秋,为什么在第2段和第13段要写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明确: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郁达夫喜欢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郁达夫为什么喜欢秋的“悲凉”? 思考角度点拨(知人论世) 1.作家个人人生经历 2.时代特点 3.作家审美追求 郁达夫为什么喜欢秋的“悲凉”? ①与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有关。当时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为了谋生,作者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 ②与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这也影响了他的个性。 ③与作者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④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并未完全摆脱传统文人的积习,所以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析手法: 1、烘托 2、对比 3、排比 4、整散结合,清新典雅、酣畅明快的语言风格 四、总结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赞美及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旧社会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的心情。
教学评价
作业设计 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