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3节 重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B. “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 “不倒翁”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D. “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2.下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3.小明手里的气球被风吹走,沿着虚线的方向斜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气球所受重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珠峰测量队8名队员全部登顶成功。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若队员在珠峰顶做图示实验,测得的结果会比在同纬度低海拔地区小,原因是( )
A. 重物质量变小 B. 气压变小 C. 地球的吸引作用变小 D. 温度变低
5.健身者在没有其它辅助的情况下,下列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被风吹动的铃铛,图中箭头表示铃铛所受重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运动员从蹦床上弹起到最高点时的情景,符合此时运动员受力示意图的是(“o”表示运动员)( )
A. B. C. D.
8.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次数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
1 0.1 0.98 9.8
2 0.2 1.96 9.8
3 0.3 2.94 9.8
A. 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 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
C. 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 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9.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后,“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进行科学考察,登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大步。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下列哪件事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 )
A. 水装在漏斗中,漏斗下端会滴水不漏
B. 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C. 轻易地举起500千克的重物
D. 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推力
10.重力和质量的比值g=10N/kg,表示( )
A. 1kg等于10N B. 1N重的物体质量是10kg C. 10N就是1kg D. 1 kg 质量的物体重 10 N
11.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正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一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 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 调整年画,使年画的一边与重垂线平行 D. 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一边平行
1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 物体将失去质量 D. 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面
二、解答题
13.在一座桥头设立了如图所示的标志,问:
(1)它表示什么意思?________
(2)一辆重力为6×105N的货车能否通过该桥?请通过计算说明?
三、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根据“不倒翁”的特点分析。
【解答】“不倒翁”的底部往往装入金属或其它密度很大的物质,从而使不倒翁的重心集中在底部接近地面的位置。一旦它倾倒时,重心升高,于是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拉起来,从而保持不倒,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对重力方向的认识判断。
【解答】在地面附近,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而“竖直向下”其实就是沿地球半径的方向指向地心,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分析即可。
【解答】在地面附近,无论物体处在什么位置,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 C
【解析】【分析】物体的重力,其实就是地球和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珠峰的高度可达近万米,因此地球对峰顶上的物体的吸引力变小,从而导致用测力计测出的重力偏小,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 A
【解析】【分析】只有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在支撑面内时,物体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站立,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如下图所示:
在上面四幅图中,只有A选项中人的重力作用下没有通过双脚的支撑面,所以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平衡,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它的空间位置无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 B
【解析】【分析】重力和电磁力,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发生,而压力、推力、拉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都需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运动员从蹦床上弹起到最高点时的,由于与蹦床已经分开,因此它不再受到蹦床的弹力,这时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如下图所示: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 A
【解析】【分析】(1)多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①收集更多的数据,得到客观准确的规律;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2)分析月球上是否有重力即可;
(3)如果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相同,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4)如果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图像为一条直线,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解答】A.本实验中,并没有求比值的平均值,而是通过比值的大小寻找重力和质量的数量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小,但是物体仍然有重力,所以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发现它们的比值都相等,因此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因为二者的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所有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 C
【解析】【分析】(1)月球上物体的重力较小,但的确是有重力的;
(2)根据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分析;
(3)人举起物体时,对物体的举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G=mg分析;
(4)根据飞船着陆的过程分析。
【解答】A.由于水在月球上仍然有重力,所以水会从漏斗下端流出,故A不合题意;
B.地球上方有大气层,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其中波长较短的蓝光被大气中的尘埃等散射,因此看起来天空是蓝色的,而月球上没有大气,自然天空一片黑暗,故B不合题意;
C.月球对物体的引力较小,因此500kg的物体在月球上重力很小,所以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举起它,故C符合题意;
D.飞船在着陆的过程中一直在做减速运动,且推力的方向并不是一直是竖直向上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g=10N/kg,表示1kg的物体的重力是10N,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 C
【解析】【分析】所谓的“贴正”,其实就是相框的竖边沿竖直方向,横边沿水平方向,根据重力的方向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年画的竖边与重锤线平行时,那么竖边就沿竖直方向,此时年画就是贴正了,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 C
【解析】【分析】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地面附近的物体都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如果没有重力,那么河水就不会从高处流向低处形成瀑布。故A正确不合题意;
如果没有重力,那么人一旦跳起来就会始终向上运动,而不会落回来,故B正确不合题意;
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重力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如果没有重力,杯子里的水就不会向下流动,自然进不到嘴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解答题
13.【答案】 (1)限重20吨
(2)m=G/g=6×105N/10N/kg=60000kg>50t
【解析】【分析】(1)桥梁附近牌子上标有的质量,指的是这座桥梁所能通过车辆的最大质量;
(2)首先根据计算出这辆货车的质量,然后与限重进行比较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天平;弹簧测力计
(2)6.86N
(3)A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然后确定测量工具;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重力和质量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这个关系计算出0.7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重力和质量的数量关系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测量质量需要天平,测量重力需要弹簧测力计;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对应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都相等,那么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即;
;
解得:G'=6.86N。
(3)综上所述,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那么二者的图像应该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斜线,故选A。
(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