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
【学习目标】
会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
【课前预习】预习课本第95-98页内容
任务一: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总结本节课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任务二:知识回顾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及依据是是
。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
。
任务三:阅读课本9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4.在本章“情境导航”中的问题(1)(2)中,已知量有 ;
未知量有 ;量与量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分别是
5.设购买A型机组x台,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购买B型机组(10-x)台. 根据两种机组的资金不得超过105万元的限制条件,可列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
6.解这个不等式得 ,其中非负整数解是
7.因此,符合条件的购买设备的方案有
。
任务四:归纳总结
8.在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出问题中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 ,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的问题. 由此可以体会到不等式同方程、方程组一样也是一种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后,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数学模型.
任务四:自学例题
9.探究例1、例2.
【课中探究】
问题一:列不等式解实际应用问题一般步骤是什么?
1.列不等式解实际应用问题一般步骤是:
(1)审:审清题意,弄懂已知什么,求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以及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设:只能设一个未知数,一般是与所求问题有直接关系的量。
(3)找:找出题中所有的不等关系,特别是隐含的数量关系。
(4)列:列出不等式。
(5)解:解不等式
(6)答:根据所得结果作出回答。
问题二:探究例题
2.探究例1
(1)问题中的已知量有 ,未知量有 ;
(2)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 ;
(3)可设 ;
(4)可列不等式为 ;
(5)解这个不等式得 ;
(6)作答: .
3.探究例2
(1)问题中的已知量有 ,未知量有 ;
(2)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 ;
(3)可设 ;
(4)可列不等式为 ;
(5)解这个不等式得 ;
(6)作答: .
问题三:自学98页广角镜的内容
4.用不等式分析问题,并总结方法如下
问题四:巩固练习
5.自主完成99页练习1、2题。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若4与某数的7倍的和不小于6与某数的5倍的差,则某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在四川抗震救灾中,某抢险地段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爆破,操作人员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爆炸前跑到4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1.2厘米/秒,操作人员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保证操作人中的安全,导火线的长度要超过( )
A.66厘米 B.76厘米 C.86厘米 D.96厘米
3.代数式|x|+x的值定是(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不大于零 D.非负数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4.若a<3,那么不等式ax>3x+5的解集是 。
5.大厅长27.2m,宽14.4m,用边长为1.6m的正方形木板铺满地面,至少要这样的正方形木板 块。
6.不等式64-11x>4的正整数解是 。
7.代数式3m+2的值不小于5-m的值,m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每题3分共6分)
8.爆破施工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 http: / / www.21cnjy.com )cm/s,人跑开的速度是5m/s,为了使点火的战士在施工时能跑到100m以外的安全地区,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
9.一个工程队规定要在6天内完成30 ( http: / / www.21cnjy.com )0土方的工程,第一天完成了60土方,现在要比原计划至少提前两天完成,则以后平均每天至少要比原计划多完成多少方土?
【课后巩固】
解答下列各题(每题6分共30分)
1.某人要完成2.1千米的路程,并要在18分钟到达,已知他每分钟走90米,若跑步每分钟可跑210米,问这人完成这段路程至少要跑几分钟?
2.(2012年陕西)小宏准备用50元钱买甲、乙两种饮料共10瓶.已知甲饮料每瓶7元,乙饮料每瓶4元,则小宏最多能买几瓶甲饮料.
3.北京故宫博物馆内门票每位10元,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人以上(含20人)的团体票8折优惠,现有18位游客买20人的团体票,问买普通票总共便宜多少元?此外,不足20人时,至少多少人买20人的团体票才比普通票便宜?
4.某工人计划在15天里加工408个零件,最初三天中每天加工24个,问以后每天至少要加工多少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超额完成任务?
5.老师买来一些作业本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4本,那么还剩20本;如果每人分8本,那么有一个人不足8本,问学生人数多少?作业总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