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2 18: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你能准确指出两河流域
的位置吗?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能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并要知道两河流域的统一和文明遗存
能描述古巴比伦王国的概况,概括汉谟拉比的主要功绩
能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意义,并能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1
2
3
探究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简述
情景1: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1:观察情景中的地图,这里为何被称为两河流域?这里的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因为有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两条大河流经,所以叫做两河流域;
大部分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旱,河流流量不稳定。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2:这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
受制于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2: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3:你能总结一下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大致进程吗?
答案: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达到最鼎盛时期。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4:情景中的文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它的特点是什么?
它的发明有何重要历史价值?
答案:
楔形文字;
多在泥板上刻画、形同楔形、笔画多为具三角形的线条;
历史价值:方便了地区间的交流;
大大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代表着两河文明,是两河地区文明的重要标志。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1:
探究二:汉谟拉比与《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青铜像,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各种官吏由汉谟拉比本人任免。各行省和城市总督的重要职责有:管理王室土地;对合法占有的土地给予保护,对非法占有的土地予以没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各种租税。
汉谟拉比建立了严格的军事制度……他可以任意调拨军队。
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其权力得自神授。
汉谟拉比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凿的“安努与恩利尔所宠爱的汉谟拉比运河”,工程浩大。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2:除了情景中所描述的,汉谟拉比还采取了什么手段来巩固统治?
答案:
问题1:根据情景中的描述,你能总结一下,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
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吗?
答案:
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宣传君权神授,神化自己,推行个人崇拜;
重视农业灌溉,改造自然,发展经济。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
情景2: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第一九九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实价之一半。
第十五条 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
第二八二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第一一七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一〇〇条 塔木卡[大商人]以银与沙马鲁[小商人]经营买卖,令其出发,而沙马鲁应在旅途中.....使委托彼之银获利,倘沙马鲁于所至之处获利,则应结算所取全部银额之利息,而后应计算自己的日期,以偿还塔木卡。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3:情境中向我们展示《汉谟拉比法典》中的一些具体法条,你能从中总结出古巴比伦哪些社会特点?同时你能总结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吗?
答案:
社会特点: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有绝对权威;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法律特点:内容广泛,细则具体,可以无比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2: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
法官判决——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法官大人,他把我家的奴隶打瞎了一只眼睛,我要他陪。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半个奴隶的钱,他不肯,想敲诈我。大人,打瞎牛的眼睛也要赔一半的价钱,何况打瞎的是一个人,他应该赔我全部的钱。
法官判决——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一个奴隶主扭着两个人来到法庭:法官大人,我要告这两个人,他们是兄弟,哥哥到我家做客,拐走了我的一个奴隶,当我派人去向他要人时,弟弟就把奴隶打死了。不关我的事,奴隶不是我杀的,我没罪。哥哥辩白。弟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最多赔钱给你。
法官判决——拐卖奴隶判死刑打死奴隶赔钱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4:情景中的内容是古巴比伦的法官根据《汉谟拉比法典》进行判案,你能从判决结果看出法典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吗
答案:
目的:为了维护以国王汉谟拉比为首的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实质: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5:了解了法典的实质之后,为什么依然说《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答案: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选择题请使用DCF课件作答,能更好的进行数据统计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
(2)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汉谟拉比。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3)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
(4)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是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古巴比伦文明
国王汉谟拉比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
孕育
最强盛
《汉谟拉比法典》
成果
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