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故事是什么吗?这个故事又发源自哪里呢?
第十二课 阿拉伯帝国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能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和伊斯兰教兴起的过程
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情况、影响及灭亡
能掌握阿拉伯文化形成的背景及主要成就
1
2
3
探究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情景1: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阿拉伯古诗
阿拉伯半岛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1:同学们观察材料中的图片,你能说出阿拉伯半岛地区有着怎样的地理特征吗?这样的地理特征导致了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结论: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部,气候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沙漠,绿洲水源较少。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稀缺的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问题2:你还能总结出哪些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呢?
结论:
①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成为其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重阻碍。
②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人民普遍渴望统一安定的生活。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2:
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3:你能简单梳理出伊斯兰教创立及传播的过程吗?
结论:
610年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麦加传教失败
622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630年,占领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3:
穆罕默德的确实是一位智慧者、能言善辩者,他以《古兰经》的绝文,战胜了一般知识分子,以宝剑战胜了一般敌人,以往、现在、将来。
——(德)歌德
穆罕默德的教训,如明灯一般,照耀了一千二百多年,创始了以两亿人能以生死赴之的宗教!
——(英)肖伯纳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
——《阿拉伯之心》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结论:
问题4:你怎么理解“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这句话?伊斯兰教又是怎样促进阿拉伯统一的?
理解: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伊斯兰教就是这样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原因:①崇拜安拉的一神教有利于团结相互征伐的各阿拉伯部落;
②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政权力量非常强大,统治稳定。
情景1: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探究二:阿拉伯帝国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扩张的影响是什么?
结论:
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②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西线,阿拉伯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影响:
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但由于过于穷兵黩武,疆域过于广阔,为后面帝国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2:
蒙古铁骑:“杀气腾腾,连闪电也不敢向前迈步,霹雳不敢高声布道。”一个游牧民族起家的帝国被另一个游牧民族灭掉了。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结论:
从9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内讧不已。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势力,以及近200年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消耗了帝国的实カ。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问题2:简要概述阿拉伯帝国衰亡的过程。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1:
探究三:阿拉伯文化
8世纪中期,哈里发哈伦希望把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的古代学术遗产译为阿拉伯语。百年翻译运动拉开序幕,巴格达成了汇集古典文化的海洋。哈里发麦蒙给予他的首席翻译大师的翻译报酬,以与译出书稿同等重量的黄金计算。
阿拉伯人胜过外族人的只有虔诚的信仰。
——先知的话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1:你觉得阿拉伯地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繁荣灿烂的文化?
结论:
1.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
①哈里发830 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宮”,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②为延揽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2.阿拉伯人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2
视频: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结论:
问题2:请大家观看视频,各个列举出阿拉伯文化中的辉煌成就。
①数学方面: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②医学方面:
《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③文学方面: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言之有理即可)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3: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如果没有他们,欧洲就不会扮演那么一种超越所有先前进步阶段的角色";“如果不是受阿拉伯文明的影响,在十五世纪,真正的文艺复兴就不可能发生。”
——罗伯特·布雷福特《构建人性》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3:请你谈一谈,你觉得在世界文化史上阿拉伯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结论: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选择题请使用DCF课件作答,能更好的进行数据统计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阅读下列材料。
某宗教信徒有五条义务,也是五条基本信条:“(1)念诵“除了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2)每日必须按规定仪式祈祷;(3)每年在规定的月份斋戒;(4)缴纳天课即施舍财物;(5)到麦加朝拜。”
请回答: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1)上述材料是什么宗教规定的教义?该宗教产生于何地?其创始人是谁?
答案: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2)麦加在该宗教创立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到麦加朝拜”?
答案: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622年离开麦加,630年,再次兵临麦加城下,征服麦加。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城。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3)该宗教宣传“除了安拉,再没有神……”有何政治意义?
答案:
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部落界限,符合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
宗教思想:独尊安拉
时间:7世纪
经典:《古兰经》
圣城:麦加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拉伯帝国
时间:8世纪中期
特点:政教合一
地域:横跨亚欧非
阿拉伯文化
成就:数学、医学、文学《天方夜谭》
评价:沟通东西方;卓越贡献
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