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
阳
) (
地
面
) (
大
气
) (
字
宙
)n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检测(三)
地 理
一、选择题(共23题,46分)
麻扎村位于吐鲁番火焰山南麓峡谷的绿洲中,是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传统民居聚落典范,保存 了独特深厚的地域文化。下图为麻扎村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麻扎古村选址在山麓峡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独特,气候暖湿 B. 地处绿洲,水源较足
C. 沿河布局,水运便利 D. 泥沙淤积,土壤肥沃
2. 推测麻扎村传统民居具有的建筑特点( )
A. 屋顶尖斜 B. 门窗高大 C. 墙体轻薄 D. 多以土筑
3. 以下说法,最能真实反映麻扎村生产生活状态的是( )
A. 村落中部地势低平,易积水成灾,民居废弃率最高
B. 村落以清真寺为中心,突显了佛教在居民心中的尊崇地位
C. 耕地沿水分布,民居与耕地相依,属绿洲灌溉型村落
D. 因地制宜,形成以牛羊饲养为主,葡萄种植为辅的生产方式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裁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农民常用地膜有两种, 一种是白地膜(无色透明地膜);另一种是黑地膜(透 光率约10%)。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
③
(
②
)④
4. 白地膜直接影响( )
A.① B.② C.③ D.④
5. 北方农民夏季用黑地膜主要是为了()
A. 提高土壤肥力 B. 抑制杂草生长 C. 保持土壤温度 D. 扩大昼夜温差
绿色屋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 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实验装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实验中,排水孔出水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降水 B. 地下径流 C. 蒸发 D. 地表径流
7. 若在实验中增加植被覆盖率,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
A. 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 B. 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提前
C. 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 D. 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放缓
8. 绿色屋顶被广泛应用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减少城区的蒸腾量,降低空气湿度 B. 吸烟滞尘,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 减少城市地下径流,根除城市内涝 D. 增大昼夜温差,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我国华北某山坡山峰海拔约2200m, 山谷海拔约900m, 局地环流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 不同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风力大小与线段长度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a)
低海拔观测点山谷风变化特征
)(b)中海拔观测点山谷风变化特征
(c) 高海拔观测点山谷风变化特征
高一 地理(共4页)
第 1 页
9. 该山坡的朝向最接近( )
A. 南 B. 西 C. 东 D.北
10. 结合上述图表,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 低海拔地区谷风强于山风 B. 中海拔地区风速较大
C. 中海拔地区谷风持续时间大于山风 D.高海拔地区山谷风风向近乎相反
11. 下列有关海坨山局部环流分析内容正确的是( )
A. 日出后,山谷风立即发生转换 B. 夜晚,谷地辐射冷却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
C. 正午,热力环流强度最大 D.白天,随短波辐射的变化,谷风先增强后减弱
丹霞梧桐是多年生落叶阔叶小乔木,主要生长在海拔180米左右、坡度超过60°、土壤较贫瘠、 节理发育的广东丹霞山崖壁上。下图为丹霞梧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丹霞山自然带的基带是( )
A. 热带季雨林带 B. 常绿阔叶林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 山地针叶林带
13. 丹霞梧桐落叶的主要原因( )
A. 热量低 B. 降水少 C. 光照弱 D. 风力强
图为“渤海沿岸三个海洋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三个海洋站表层海水月平均盐度最低值可能出现在( )
A.4 月 B.7 月 C.8 月 D.10 月
15. 与秦皇岛站相比,唐山三岛站表层水温年较差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入海径流较多 B. 太阳辐射较强 C. 冬季风力较大 D. 海水深度较浅
高一 地理(共4页) 第 2 页
兰萨罗特岛全年降雨稀少,十分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火山灰几乎覆盖了全岛,到处都是一望 无际黑色土壤。然而这里却盛产葡萄,人们在山谷的地面和较低的斜坡,挖掘了大量的鱼鳞坑(坑 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将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形成了 著名的火山葡萄园。下图示意葡萄园里的鱼鳞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兰萨罗特岛土壤呈黑色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气温高导致土壤呈焦黑色 B.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 成土母质是黑色的火山岩 D. 土壤发育时间较长
17. 与平整的土地相比,采用鱼鳞坑种植葡萄主要是为了( )
A. 增大昼夜温差 B. 增加土壤肥力 C. 便于葡萄采摘 D. 收集坡面径流
图为“2010年前后我国各地区城镇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2010年以后( )
A. 广东省城镇人口增长最多 B. 河南省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C. 总体上沿海省市城镇人口增长放缓 D. 内陆省区的城市化速度减慢
19.2010年前后我国各地城镇人口增长状况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沿海城市产业升级 B. 城市经济发展滞缓
C. 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D. 逆城市化进程加快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与气候、植被、 人类活动等因子密切相关。安顺花江大峡谷位于贵州喀斯特地区,属干热河谷。河谷中土壤有机碳 含量随海拔变化显著。图示意当地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海拔/
m
)
20. 当地土壤有机碳表层聚集现象明显,主要是因为地表( )
A. 淋溶作用较弱 B. 人为干扰较少 C. 生物类型多样 D. 植被凋落物多
21. 推测形成花江大峡谷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基岩 B. 坡度 C. 气温 D. 降水
下图示意内蒙古高原中的一条“蛇曲”,“蛇曲”给我们展示了河流弯曲的温婉之美。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22. 形成河曲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A. 海浪侵蚀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侧蚀 D. 风力堆积
23. 图中由甲至乙的地形剖面(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是下列的( )
A. B.
C. D.
二、综合题(共3题,54分)
2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下图为俄罗斯人口分布图(单位:人/km )。
材料二“圣图线”是俄罗斯的人口分界线。受自然环境、开发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影 响,俄罗斯“西欧洲密、东亚洲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将长期存在。研究2010—2017的人口数据发现, 俄罗斯的人口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莫斯科州外围区域却成为俄罗斯人口减少最快的区域之一。
(1)简述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征。 ( 6 分 )
(2)分析俄罗斯“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原因。(6分)
(3)专家普遍认为俄罗斯目前人口数量远小于该国人口合理容量,试说明理由。(6分)
高一 地理(共4页)
第 3 页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2023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沿海登陆并一路北上,受杜苏芮与新生台风卡努的 影响,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连续降水达333~470毫米。 本次强降水引发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北京门头沟区和房山区造成了严重人员与财产损失。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地形与行政区图”。
(1)简述造成门头沟与房山两区特大洪涝灾害的水循环异常环节。(6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我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肥力最高的土壤,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长期的开垦, 黑土厚度由最初的80~10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黑土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2%。 养护黑土成为东北商品粮基地的重中之重,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梨树模式”应运而生。“梨树模 式”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 现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左图示意我国黑土分布及梨树县位置。右图为梨树县气候资料统计图。
(1)描述梨树县主要乔木植被的特征。 ( 4 分 )
(2)结合水循环环节,分析造成此次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 6 分 )
(2)结合资料,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成为全球四块黑土带之一的成因。(6分)
(3)简析北京市防御特大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3)分析“梨树模式”对黑土的养护作用。 ( 8 分 )
高一 地理(共4页)
第 4 页
2 0 2 3 - 2 0 2 4 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高 一 年 级 阶 段 检 测 ( 三 )
地 理 答 案
1~5 BDCCB 6~10 BDBAA 11~15 DBACD 16~20CDCAD
21~23CCB
24.(共3小题,共18分)
(1)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衡;西部稠密,东部稀疏;南部稠密,北部稀疏;西南侧人口密度
大,东北侧人口密度小。(6分, 一点两分)
(2)自然原因:俄罗斯南部纬度低,气候较温暖;地形平坦开阔,适宜人类生产生活。 社
会经济原因:西南侧开发历史悠久,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体系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生活
生产便利。(6分, 一点两分)
(3)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俄罗斯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较高;俄罗斯经济较为
发达,科技发展水平较高;邻近海洋,海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所以人口合理容量较
高;由于俄罗斯目前的人口数量较少,地广人稀,因此该国人口合理容量远远大于目前的人
口数量。(6分, 一点两分)
25.(共3小题,共18分)
(1)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异常增多。(6分, 一点两分)
(2)北京西部为山区,暖湿气流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特大暴雨;上游山区汇水快,地表径
流大增;下游平原排水慢,导致溢水成洪;双台风借助副高从低纬海洋输送大量的暖湿气流。
(6分, 一点两分)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转移灾区人口;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保险体系;加强宣传,
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加大救灾物资储备,确保灾区物资供给和应急自救能力。(6分,
一点两分)
26.(共3小题,共18分)
(1)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叶片较为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垂直结构较为简单,分层
较少。(4分, 一点两分)
(1)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地区草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量大;纬度较高,气温
低,枯枝落叶及其他的有机质不易被分解;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慢;
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6分, 一点两分)
(3)秸秆还田为黑土补充大量有机质;秸秆覆盖、少耕可有效地防止水蚀和风蚀,减轻表层
黑土流失;秸秆覆盖、少耕可以减少黑土水分蒸发,提高黑土蓄水和保墒能力;秸秆还田使
黑土保水通气性能得到改善,肥力提高;少耕可少翻动土层,降低黑土透气条件和好气性微
生物的活动,减缓有机质分解速度,实现有机质积累;少耕可以减少对黑土结构破坏,提高
黑土肥力。(8分, 一点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