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材料填空题训练题
1.长江的概况信息
(1)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各拉丹冬峰,发源地位于 省
(2)注入海洋: 海,从上海市注入海洋
(3)我国第一大河:长度 千米,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河流。
(4)干流流经11个省区(青海、 、四川、云南、重庆、 、 、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5)流经的地形区: 、 、 、 。
(6)主要的支流有嘉陵江、 等。
(7)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北的 和江西的 。
2.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山脉,自西向东流经 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 海。
(2)黄河上游 资源丰富,在上游修建了许多水电站;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流经 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 。
3.读中国两大河流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 高原,黄河的水能资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图二中甲 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黄河①②③河段中,地上河景观出现在 (填代码)河段,主要原因是中游流经 (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3)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是 。
4.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A.地形陡峭, ,发展林业可以保持 ,这叫宜林则林;B.河湖较多,适宜发展 ,这叫宜渔则渔;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 ,这叫 ;D.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 业,这叫宜牧则牧。
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电视台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以全新视角俯瞰今天的中国。第一季囊括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各不相同的六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图中数字⑦所在地形区名称是 ,其相邻国家B是一个 (内陆/沿海)国家。
(2)西汉时期,西域的葡萄、石榴、大蒜等作物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古国进入中国图中②省简称为 ,该省位于我国第 阶梯,有中国最大的内流河 。
(3)你所在的城市(哈尔滨)位于图中数字 所在省份,所属地形区是 平原。
(4)在冬季,⑤地银装素裹,⑥地却树木葱郁,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影响。
(5)第一季航拍的六个省区都未分布在地势的第 级阶梯。航拍时,可看见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至辽宁沿途拍摄,展示了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边疆行》路线图。
(1)《边疆行》路线按顺时针方向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依次是①广西壮族自治区,② 自治区,③ 自治区,④ 自治区。
(2)《边疆行》的终点是辽宁省,该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和 族。
(3)③省级行政区域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是 ,分布于该省级行政区域北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
(4)赛牦牛、马术表演和射箭、摔跤分别是图中 和 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传统比赛项目。(填序号)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至辽宁省沿途拍摄,反映了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边疆行》路线示意图。
(1)《边疆行》路线按顺时针方向经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依次是① 自治区,② 自治区,③ 自治区,④ 自治区。
(2)《边疆行》的终点是辽宁省,该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满族和 族。
(3)赛牦牛、马术表演与射箭、摔跤分别是图中 (填数字序号)和 (填数字序号)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比赛项目。
8.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径9个有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1)我国幅员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东临 洋,背靠 大陆。
(2)《边疆行》所途经的9个省区中,海拔最高的省区的是 ,其中途径面积最大的陆上邻国是 。
(3)①省区的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④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4)摄制组拍摄“寻幽访玉走腾冲”的所在区域是云贵高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途中摄制组经过了一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它是 。
(5)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
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最北之旅漠河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
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B.b-a-d-cC.c-b-d-aD.d-c-b-a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10月2日夜间至6日,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彼时正值国庆假期, “山西暴雨”关键词登上热搜,洪涝灾害引发全国关注。图1示意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2为太原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太原市月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月份共有 个月、月降水量小于50mm的月份共有 个月;太原市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是 。
(2)太原市属于 (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
(3)1月贵阳市的平均气温高于0℃,1月太原市的平均气温为 ,影响贵阳市和太原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太原市某山区出现的极端强降水天气容易诱发 (地质灾害)。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引汉济渭工程又称陕西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是指2014年底批复进入筹建的,用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1个县城和6个工业园的调输配水工程。该项目是解决陕西关中、陕北缺水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
材料二 下图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引汉济渭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配不均问题。
(2)汉江属于长江 (河段)的一条重要支流,长江在该河段易发 灾害,主要治理措施是 。
(3)图中甲表示的山脉是 ,其南北两侧地理差异较大,该线以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油料作物是 。
(4)渭河是黄河中游地区的一条重要支流,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产生该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
(5)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该工程建成的重要意义有 (答出一条即可)。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水文气象预报,2022年5月10日8-19时,长江流域共5站超警,超警站点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水系的湘江、鄱阳湖水系的赣江等支流,超警幅度0.18-0.85米。下图为长江流域历史上发生洪涝次数分布图和长江流域水系图。
(1)右图中A为支流 ,该支流进入汛期的时间往往早于汉江,请简要分析原因 。
(2)长江历史上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主要位于长江 河段(上、中、下游),请简述该区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答两点以上)
(3)宜昌附近建有我国最大的 水利枢纽,请简要分析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两点以上)
1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
年份(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人口(亿) 5.9 7.1 10.3 11.34 12.66 13.39
材料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 亿,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 (上升或下降),这说明了我国实行的 人口基本国策已见成效。
(2)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3)下列省区中,各省人口都没有超过5000万的一组是( )
A.山西、山东 B.青海、四川 C.河南、河北 D.新疆、甘肃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支流众多,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材料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多优惠。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黄河水系图。
(1)黄河,长江共同发源于 (地形区),因我国地势 的特点,所以这两条河流都是向东流入海洋。
(2)长江上游落差巨大,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有“ ”之称。所以建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E 。
(3)黄河A、B两个河段中容易发生凌汛的有 ,其中B河段流经 (地形区),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在下游淤积,导致C河段形成举世闻名的“ ”。
(4)黄河B河段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治理措施是
14.读长江水系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计划2009年整体完工,完工后可控制荆江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能改善宜昌到重庆的航道条件;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证。
材料二:图乙为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的变化情况
(1)图甲:城市A ;B ;支流④ 。
(2)长江发源于 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3)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图中L为 水利枢纽工程,结合地形的相关知识,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在该段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 。
(4)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 (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 (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1) 唐古拉 青海
(2)东
(3)6300
(4) 西藏 湖北 湖南
(5)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6)汉江
(7) 宜昌 湖口
2.(1) 巴颜喀拉山脉 9 渤
(2) 水能 黄土 华北 地上河
3.(1) 青藏 上、中 三峡
(2) ③ 黄土高原
(3)上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调蓄功能减弱
4. 水土容易流失 水土 渔业 耕作 宜粮则粮 畜牧
5.(1) 准噶尔盆地 内陆
(2) 新 二 塔里木河
(3) ⑤ 东北
(4)纬度
(5) 一 自西向东
6.(1) 西藏 新疆维吾尔 内蒙古
(2) 朝鲜 满
(3) 木卡姆艺术 哈萨克
(4) ② ④
7.(1) 广西壮族 西藏 新疆维吾尔 内蒙古
(2)朝鲜
(3) ② ④
8.(1) 太平 亚欧
(2) 西藏自治区 俄罗斯
(3) 云或滇 昆明 呼和浩特
(4) 二 辽宁省
(5)B
9.(1) 1 8 夏秋多冬春少
(2)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 -5℃ 纬度因素
(4)泥石流、山体滑坡
10.(1)空间
(2) 中游 洪涝 裁弯取直,兴修水利工程
(3) 秦岭 油菜
(4) 水土流失严重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5) 地质条件复杂 缓解了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增加灌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11.(1) 湘江 ①湘江纬度比汉江低;②夏季风来得早,湘江雨季长(6个月)于汉江(4个月)。
(2) 中 ①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流速下降,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曲流状态(进入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③中上游支流汇入多,水流量大;④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⑤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等。
(3) 三峡 ①位于季风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位于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12.(1) 0.76 下降 计划生育
(2)东多西少
(3)D
13.(1) 青藏高原 西高东低
(2) 水能宝库 三峡
(3) A 黄土高原 地上河
(4) 水土流失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植树造林
14.(1) 重庆 武汉 赣江
(2)唐古拉
(3) 上 三峡 位于二、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4) 减小 增大 上游乱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