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素养提升练:9.1 溶液的形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素养提升练:9.1 溶液的形成(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2 21: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溶液的形成
课后
【难点辨析】
1.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 )
2.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
3.物质放入水中不一定是物理变化。( )
4.氧化钙放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氧化钙。( )
5.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要点巩固】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面粉 D.泥沙
7.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水分子未画出)
A. B. C. D.
8.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9.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里进行的原因是
A.反应物粒子容易接触碰撞,使反应进行得快 B.固体物质不能直接反应
C.设备简单 D.可以不进行加热
10.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
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B.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Na+和Cl-
12.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3.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15.下列物质溶于水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是
A.NaOH B.NH4NO3 C.NaCl D.CaO
16.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
D.用洗发液清洗头发
17.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2
1
参考答案
1.正确
【详解】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如海水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氯化镁等,故正确。
2.√
【详解】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亚铁溶液时浅绿色的,正确。
3.√
【详解】物质放入水中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氧化钙放入水中,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4.×
【详解】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氧化钙放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此说法错误。
5.×
【详解】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故错误。
6.B
【详解】A、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错;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
D、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错。
故选B。
7.D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
【详解】A、液体中的蔗糖分子有序的排列,而液态物质中分子应该是无序的,故选项错误;B、不均一,上多下少,选项错误;C、不均一,上少下多,选项错误;D、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蔗糖分子并不是有规律的排列,选项正确。故选D。
8.D
【详解】A、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故A说法正确;
B、由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说法正确;
C、由于水、汽油、酒精都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C说法正确;
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A
【详解】两种物质相互接触的面积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反应物都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液中,反应物粒子容易接触碰撞,使反应进行得快。故选A。
【点睛】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所以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
10.D
【详解】A、溶液的特征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悬浊液、乳浊液均不均一、不稳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溶液的特征是具有稳定性,久置不分层;而悬浊液、乳浊液均不均一、不稳定,久置会分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均为混合物,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1.C
【详解】A、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水,故错误,符合题意;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Na+和Cl-,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温度不同,其他的变量控制相同,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故选:C。
13.D
【详解】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选项错误;
B. 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因为碘能溶于酒精,选项错误;
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既不是溶解作用,也不是乳化作用,选项错误;
D. 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选项正确。
故选D。
14.A
【分析】A、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熔点降低、硬度增大。
C、根据溶液的组成分析;
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分析。
【详解】A、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故正确。
B、锡铅合金是一种合金,其熔点比组成它的锡、铅的熔点都要低,这也是合金的特点,故错误;
C、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汽油、酒精等都可作溶剂,故错误;
D、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故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乳化作用、溶液的组成、合金的性质、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D
【详解】A、NaOH溶于水放热,但不与水反应,A选项错误;
B、NH4NO3溶于水吸热,B选项错误;
C、NaCl溶于水基本没有热量变化,C选项错误;
D、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该反应放热,D选项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A、洗洁精中有乳化剂,它有乳化作用,能把油污变成无数细小的油滴,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是利用乳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洗衣粉中有乳化剂,它有乳化作用,能把油污变成无数细小的油滴,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污是利用乳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汽油是有机溶剂,能溶解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不是利用乳化现象,是利用溶解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洗发液是利用乳化现象配制,用洗发液清洗头发故是利用乳化现象,D不符合是题意。
故选C。
17.D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下降,右边支管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加入水中和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下降,右边支管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下降,右边支管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气体体积缩小,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右边支管液面下降,符合题意。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