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物质的量 (含解析)课后训练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物质的量 (含解析)课后训练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2 17: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物质的量 课后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2mol·L-1K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50mL1mol·L-1的FeCl3溶液 B.75mL2mol·L-1KClO3溶液
C.150mL1mol·L-1的NaCl溶液 D.100mL1mol·L-1的CaCl2溶液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B.将80gNaOH固体溶解在1L水中,可配制2mol L-1NaOH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将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FeCl2
3.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
A.1L0.1mol·L-1的NaCl溶液 B.0. 5L 0. 1mol·L-1的HCl溶液
C.0.2L0.1mol·L-1的MgCl2溶液 D.0.1L0. 1mol·L-1的AlCl3溶液
4.现有Ag某结晶水合物(R·xH2O)受热后失去全部结晶水,质量变为ag,则R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C. D.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D2O比1mol H2O多NA个质子
B.密闭容器中,2mol SO2和 1mol O2发生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2NA
C.20g 异戊烷和38g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的数目为16NA
D.C2H4和C2H6O混合气体2.24L,完全燃烧,消耗O2的体积一定为6.72L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7.如图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1
B.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
C.配制500 mL0.400 mol·L-1的稀盐酸需要量取浓盐酸1.68mL
D.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需取0.400 mol·L-1的稀盐酸2.5 mL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 Cl2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B.28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C.1L 0.1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D.1mol L-1 CH3COOH与1mol L-1 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总数为2NA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2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
B.1L 1mol/LH2O2的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将1molFe 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2NA
D.1L0.1mol/L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Na+和CH3COO-的总数为0.2NA
10.浓度为c mol/L 的盐酸V mL,加水稀释到2V mL后,再从溶液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中所含H+的物质的量是(  )
A.0.001 mol B.0.002c mol C.0.005c mol D.0.005 mol
11.将5mol/L的Mg(NO3)2溶液 mL稀释至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7 g Fe(OH)3胶体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B.2molSO2与1mol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A
C.14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D.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散为0.2NA
13.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6g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
B.25℃时,为12的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C.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D.已知核反应:,则中含中子数
14.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5×1022个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1 mol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3NA
B.25℃时,pH=13的1.0 LBa(0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C.常温常压下,4.4g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3 NA
D.1L1 mol·L-1FeCl3完全水解生成NA个胶体粒子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5 mol NO2的体积约为33.6 L
B.NaOH的摩尔质量是40 g
C.100 mL水中溶解了8.4 g NaHCO3,则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l2和SO2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
二、综合题
17.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g 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 L﹣1的稀硫酸500mL.
(1)所需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    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②量筒量取浓硫酸后发现量筒内壁还附有硫酸,用水洗净量筒后将洗液一起转移至容量瓶,将使溶液浓度   ;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3.6mol 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 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
(2)甲同学: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其目的是   .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   (填字母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D.重新配制
(3)乙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mL刻度线,最后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
19.实验室要用密度为1.17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80mL1.0mol L﹣1稀盐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   .
(2)所用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需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mL.
(3)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B.倒出量筒内的液体后,没有洗涤量筒
C.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D.将未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   、   。
(2)现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浓度为0.5mol·L-1的稀硫酸500mL。
①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mL。
②配制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选项字母)。
a.量取浓H2SO4 b.反复颠倒摇匀 c.加水定容 d.稀释浓H2SO4,冷却 e.洗涤所用仪器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f.将稀释溶液转入容量瓶
③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硫酸浓度的影响,选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的液体未冷却将使所配溶液浓度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将使所配溶液浓度   。
21.实验室中需要220mL0.5mol/L H2SO4,现用98%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稀释配制.
(1)本实验室中需要的容器是   .
(2)要将浓硫酸在   中稀释,稀释时的操作方法是   .
(3)必须将稀释后的硫酸   后再移液,原因是   ,否则,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会   (偏高、偏低、无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FeCl3中含有3个氯离子,则50mL1mol·L-1的Fe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
B.75mL2mol·L-1KClO3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不含氯离子;
C.150mL1mol·L-1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
D.100mL1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溶液的体积无关,与溶液中溶质所含离子的个数有关,据此计算选项所给溶液中Cl-的浓度。
2.【答案】C
【解析】【解答】A.氯水具有漂白性,故不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A不符合题意;
B.水的体积不等同于溶液的体积,需要配制成1L的溶液才能得到2molL-1NaOH溶液,B不符合题意;
C.Fe(OH)3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FeCl3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C符合题意;
D.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FeCl3,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B、浓度公式中的体积为溶液体积;
C、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
D、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3.【答案】D
【解析】【解答】A.1L0.1mol·L-1的NaCl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1=0.1mol/L,
B.0. 5L 0. 1mol·L-1的HCl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1=0.1mol/L,
C.0.2L0.1mol·L-1的MgCl2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2=0.2mol/L
D.0.1L0. 1mol·L-1的AlCl3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3=0.3mol/L;
显然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为D。
故答案为:D。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计算,要注意和体积无关,只看浓度并且要注意底数.
4.【答案】A
【解析】【解答】设结晶水合物R 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结晶水合物的质量为A克,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a克,则水的质量为(A-a)克,则: = ,解得M= ,故R相对原子质量是M-18x= -18x=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的质量计算水的物质的量,然后得出结晶水合物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其摩尔质量,最后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
5.【答案】C
【解析】【解答】A. D与H相比,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多1,1 mol D2O比1 mol H2O多2NA个中子,故A不符合题意;
B.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后气体总分子数大于2NA,故B不符合题意;
C. 20g异戊烷和38g新戊烷,共计58g,异戊烷与新戊烷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为58,故混合物为1mol,混合物中共价键的数目为16NA,故C符合题意;
D. 没有标明是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质子数=原子序数;
B、可逆反应无法完全转化;
C、涉及到混合物质的物质的量计算时,采用极值法,即全部由异戊烷构成的物质的量和全部由新戊烷构成的物质的量,若两种物质的数值相等,则该数据为混合物混合后的物质的量;
D、涉及气体体积要注意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6.【答案】B
【解析】【解答】A. 标准状况下, H2O为液态,不能直接进行计算,A项不符合题意;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Na+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离子数为0.02NA,B项符合题意;
C. 条件不是标准状况,无法进行计算,C项不符合题意;
D. 题干中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进行计算,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计算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研究对象,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是易错点,利用 计算物质的量时是否给出了溶液的体积是容易忽略的地方。
7.【答案】A
【解析】【解答】A、根据c=1000ρw%/M=1000×1.19×36.5%/36.5mol·L-1=11.9mol·L-1,故A符合题意;
B、溶液为均一透明的,溶液的浓度不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根据c=n/V,溶液中HCl发的物质的量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500×10-3×0.4=V(HCl)×10-3×11.9,解得V(HCl)=16.8mL,故C不符合题意;
D、0.4gNaOH的物质的量为0.4/40mol=0.01mol,恰好中和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应为0.01mol,即V(HCl)×10-3×0.4=0.1,解得V(HCl)=250m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HCl的浓度
8.【答案】B
【解析】【解答】A.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标准状况下,4.48L Cl2物质的量为0.2mol,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为小于0.2NA,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含4NA个C-H键,故B符合题意;
C.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水都含有O,1L 0.1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0.4NA,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体积未知,依据n=cV可知,无法计算微粒物质的量和数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B.烯烃的最简式相同,一定质量的烯烃中C-H数目确定;
C.硫酸钠水溶液中的水也含氧元素;
D.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
9.【答案】C
【解析】【解答】A.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2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H2O2、H2O中都含有氧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1molFe 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恰好生成硝酸亚铁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符合题意;
D.CH3COO-水解,1L0.1mol/L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Na+和CH3COO-的总数小于0.2NA,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白磷和甲烷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
B.本题k考查的是氧原子,容易忽视的是水中的氧原子;
D.醋酸属于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令稀释后的盐酸的浓度为x,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HCl的物质的量相同,则:
cmol L﹣1×V×0.001L=2V×0.001L×x
解得:x=0.5cmol/L
溶液是均匀的,从稀释后的盐酸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稀释后盐酸的浓度相同为0.5cmol/L,故氢离子浓度为0.5cmol/L,
则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5cmol/L×0.01L=0.005cmol,
故选C.
【分析】根据稀释定律计算稀释后盐酸的浓度,溶液是均匀的,从稀释后的盐酸中取出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稀释后盐酸的浓度相同,再根据n=cV计算.
11.【答案】C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得, mol/L,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需要注意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是Mg(NO3)2溶液浓度的两倍。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大于107g,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2molSO2与1mol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
C.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为单烯烃,最简式为CH2,14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NA= ,故C正确;
D.Na2O2与足量水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0.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依据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解答;
C.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为单烯烃;
D.Na2O2与足量水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13.【答案】D
【解析】【解答】A.甲醇分子中含有3个碳氢键,16g甲醇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1.5mol碳氢键,含有C-H键的数目为1.5N A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25℃时,1L pH=12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1L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的OH-的数目为0.01NA,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稀)=ZnSO4+H2↑,无法锌与浓硫酸还是稀硫酸反应,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已知核反应:,则A=235+1-144-13=89,Z=92+0-56-03=36,中子数N=A-Z=89-36=53,故中含中子数=,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3个碳氢键;
B.依据和计算;
C.根据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D.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
14.【答案】A
【解析】【解答】解: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则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质量为0.5mg.
所以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物质的量为 = ×10﹣4mol,
所以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0﹣4mol×6.02×1023=2.5×1019,
故选:A.
【分析】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则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质量为0.5mg,根据n= 计算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碳原子数目.
15.【答案】C
【解析】【解答】A.NaHSO4晶体是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在0.1mol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2NA,故A不符合题意;
B.依据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和溶液体积计算,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c(OH-)=0.1mol/L,含有的OH-数目=0.1mol/L×1L×NA=0.1NA,故B不符合题意;
C.CO2和N2O摩尔质量为44g/mol,都是三原子分子,依据n= 计算物质的量 =0.1mol,得到原子数为0.3NA,故C符合题意;
D.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所以胶体粒子小于NA个,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硫酸氢钠晶体中阴离子是硫酸氢根离子;
B.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需要有溶液的体积才能计算;
C.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含有的原子数想等;
D.胶粒是由很多个胶体微粒形成的。
16.【答案】D
【解析】【解答】A.常温常压下,Vm≠22.4L/mol,1.5 mol NO2的体积V≠1.5mol×22.4L/mol=33.6L,故A错误;
B.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mol,故B错误;
C.8.4 g NaHCO3中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因此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 mol/L,故C错误;
D.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V=nVm知,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物质的量为1:1,则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l2和SO2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常温常压下,Vm≠22.4L/mol;
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C.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D.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V=nVm知,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17.【答案】(1)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13.6;偏高
【解析】【解答】解:(1)配制浓度为0.5mol L﹣1的稀硫酸500mL,一般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用到的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①98%的浓硫酸(ρ=1.84g cm﹣3)的物质的量浓度C= =18.4mol/L,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规律得:V×18.4mol/L=0.5mol L﹣1×500mL,解得V=13.6mL;
故答案为:13.6;
②量筒量取浓硫酸后发现量筒内壁还附有硫酸,用水洗净量筒后将洗液一起转移至容量瓶,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分析】(1)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2)依据C= 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依据C= 进行误差分析.
18.【答案】(1)20mL
(2)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
(3)不正确;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解析】【解答】解:(1)根据C1V1=C2V2得,V1= = =20.0mL,故答案为20.0mL;(2)①若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上,会使少量溶液滞留在刻度线以上而导致定容时有偏差;由于容量瓶劲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②洗涤液中含有部分溶质,不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会导致溶液浓度降低,故答案为: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③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水,容易控制水的体积,液面是凹形的,只有液面最低端与刻度线相切时,才是溶液的真实体积,否则,会造成浓度有偏差,故答案为: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无论采取A、B、C的何种方式都不能配置成需要的溶液,只能重新配置,故答案为:D;(3)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配置溶液,如果将水加入浓硫酸中会造成液体飞溅,故答案为:不正确;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分析】(1)根据浓溶液的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2)①根据把玻璃棒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上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玻璃棒的作用分析;②从洗涤液不倒入容量瓶能否产生误差进行分析.③根据液面的形状分析.④根据ABC选项能否造成误差进行分析.(3)根据量筒的作用、将水加入硫酸中有何危险分析.
19.【答案】(1)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2)11.7mol L﹣1;8.5
(3)E;F
【解析】【解答】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80mL1.0mol L﹣1稀盐酸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的仪器: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2)密度为1.17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c= =11.7mol/L,
配制80mL1.0mol L﹣1稀盐酸,应选择1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设需要浓盐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11.7mol/L×V=1.0mol/L×100mL,解得V=8.5mL;
故答案为:11.7 mol L﹣1;8.5;
(3)A.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浓盐酸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故A不选;
B.倒出量筒内的液体后,没有洗涤量筒,属于正常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不选;
C.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C不选;
D.将未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D不选;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E选;
F.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F选;
故选:E F.
【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判断需要的仪器;
(2)根据浓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硫酸的物质的量和体积即可;
(3)根据分析产生的误差即可.
20.【答案】(1)1000 mL;80.0g
(2)13.6;a-d-f-e-c-b;偏高;偏低
【解析】【解答】(1)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应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n(NaOH)=1L×2mol/L=2mol,m(NaOH)=2mol×40g/mol=80g;
(2)①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 c=1000ρω÷M=1000mL×1.84g/cm3×98%÷98g/mol=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500mL×0.5mol/L,解得:x≈13.6,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3.6mL;
②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向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贮存.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a-d-f-e-c-b;
③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该冷却到室温,否则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n÷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定容时若仰视,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根据c=n÷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分析】(1)容量瓶的选择采取大而近的原则,根据m=cVM计算溶质的质量;
(2)①根据c=和c浓V浓=c稀V稀计算;
②注意配制过程中溶液要用量筒量取,根据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来排序;
③根据c=分析操作对物质的量和体积的影响判断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21.【答案】(1)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2)烧杯;浓硫酸缓缓地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3)冷却至室温;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偏高
【解析】【解答】解:(1)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250L容量瓶中(容量瓶没有220mL),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2)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答案为:烧杯;浓硫酸缓缓地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3)浓硫酸稀释放热,热溶液的体积大,一旦冷却下来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所以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容量瓶;故答案为:冷却至室温;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偏高.
【分析】(1)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2)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3)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热溶液的体积大,冷却下来体积偏小,即溶液的体积偏小,影响溶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