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期末专题复习: 生物的多样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期末专题复习: 生物的多样性(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04 10: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七上期末专题复习: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选题
1.港珠澳大桥不仅因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闻名世界,同时也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典型范例,在该项目中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收集白海豚做标本
2.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在ABO血型系统中,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现用丙的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丁二人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用丁的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丙二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则乙能给其他三人中的哪一个输血?(  )
A.甲 B.丙 C.丁 D.三个都不能
3.某人因外伤失血过多入院治疗,期间输入过少量A型血和B型血。则此人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4.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1年一群亚洲象一路北上“逛吃逛喝”,人们对它们的爱护与宽容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让世界看到了守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的是(  )
A.保护、还原生物栖息地 B.过度、无序开发旅游资源
C.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活动 D.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
6.2021年一群亚洲象一路北上“逛吃逛喝”,人们对它们的爱护与宽容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让世界看到了守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在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③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活动④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⑤引进世界各地不同的物种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7.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导致白鳍豚走向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长江中白鳍豚的天敌过多
C.白鳍豚的食物来源不足 D.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8.大熊猫、白鳍豚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A.哺乳类、鱼类和两栖类 B.哺乳类、哺乳类和爬行类
C.哺乳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D.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9.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中,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有(  )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将某些濒危物种转移后进行管理
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⑤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0.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坐落在浙江杭州临安境内,如图为今年2月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新发现的新物种——“苕溪鱲(liè)”。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B.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C.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
D.有利于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
11.下列现象属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嘴扁平
B.人的血型有A、B、AB和О型等
C.海洋中的藻类有红藻、绿藻和褐藻
D.西瓜和南瓜的叶子形状不同
12.模型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为了更好理解人类ABO血型系统,下图为小科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  )
A. B.
C. D.
13.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血浆 B.应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以输A型血为原则 D.紧急时可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
14.小科的血型是A型。如果考虑ABO血型系统,当他需要大量输血时,应给他输入的血型为(  )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15.加拿大人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史蒂夫·威瑟斯在研究肺炎疾病时,在肺炎链球菌中发现了一种名叫EABASE的酶,进一研究发现,这种酶能将红细胞上的抗原糖链切除,这一发现为未来改变ABO血型系统中的血型成为一种可能。下列关于ABO血型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血型是遗传的,而且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唯一的血型系统
B.ABO血系统中的血型是由血清中的凝集素决定
C.O型血的标准血清可以使ABO血型系统中的其它三种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D.根据血型“切除”理论,O型血可以改造成A型、B型,甚至AB型
16.如图所示为小乐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AB型血的模型图是(  )
A. B. C. D.
17.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也存在差异性 B.人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C.人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D.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物种
18.生物的子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似性,这种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下列现象属于遗传的是(  )
A.马和驴的毛色相同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个工厂生产了1000辆同型号的汽车
D.儿子的身高比父母都高
19.生物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上,还体现在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上,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像指纹一样,不同人的声音也不同,称为声纹,可作为身份识别特征
B.同一品种的辣椒果实,有的绿色,有的红色、橙色或黄色
C.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大小、形状及叶脉分布均有不同
D.同为鸟类,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喙却是扁平的
20.判断生物是否属于一个物种的依据是(  )
A.叫声是否相同
B.体色是否相同
C.是否能够交配并产生后代
D.是否能够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21.某同学家的一株野生月季上嫁接了两种栽培月季枝条。第二天春天,在该植株上开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月季花。这个现象说明(  )
A.同种生物的性状也有差异
B.不同种生物的性状有差异
C.嫁接上去的两个枝条不属于同一物种
D.该月季花不同颜色的性状是由原野生月季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2.“面部解锁”“刷脸支付”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大型卖场有“刷脸支付”,对着摄像头就能用对应的支付宝进行付款,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生态系统多样性
B.对长相相似的双胞胎,该技术不能用
C.说明生物物种多样性
D.说明遗传多样性
23.关于生物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可遗传给后代
B.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现象称为变异
D.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4.下列关于遗传病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近亲结婚产生的后代一定会得遗传病
C.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D.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有利于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25.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人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B.人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C.同种生物存在差异性 D.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物种
26.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7.《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
B.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不得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
28.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洋中的大堡礁,拥有300种珊瑚,1500种鱼,4000种软体动物,5种龟,252 种鸟。其大量新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隔离 B.食物丰富 C.地域辽阔 D.环境变化
29.宁波市致力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状况持续为“优”,进一步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
A.树立保护意识 B.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填空题
30.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200多种新蛙,这次发现的两栖物种的数量几乎是马达加斯加岛已知两栖物种的两倍,且新发现的近四分之一新物种是其他非保护地区没有见到过的。但是如今,大量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1)科学家发现蛙的体色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这说明了生物可以   环境。
(2)威胁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____(可多选)。
A.森林面积减少 B.栖息地遭到破坏 C.人类行为破坏
31.小科小组为了研究黑嘴鸥、蟹、柑橘、青蛙四种生物,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完成下面问题:
1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 1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2a无脊椎骨…………………………………………………………………B 2b有脊椎骨………………………………………………………………3 3a体温恒定,外披羽毛…………………………………………………C 3b体温不恒定,体表祼露………………………………………………D
(1)A代表柑橘,D代表   ,两者在结构层次上的差异是   。
(2)A与B的亲缘关系比D与C的   (填“近”或“远”)。
(3)黑嘴鸥是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生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32.根据《2022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科学家对4357种脊椎动物、3.5万余种野生高等植物、9302种大型真菌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不容乐观(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受到威胁的物种占比最高的是   。
(2)保护濒危物种应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多样性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3)保护生物多样性较为有效的措施是   。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写出一点)。
33.某男子的血液滴入A型标准血清中不发生凝集反应。一天因交通事故该男子需要大量输血,按照ABO血型输血关系,他应输的血型是   。
34.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享誉中外,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连香树、水清树等。
(1)我们对大熊猫,水清树等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   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2)资料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其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三、解答题
35.如表是某同学对家庭成员进行的遗传调查记录。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回答问题。
家庭成员 父亲 母亲 该同学
单双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有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能否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
(1)表中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在遗传学上每对都可称为   。
(2)父母都是单眼皮,该同学也是单眼皮,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父母都有耳垂,该同学无耳垂,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
(3)如果控制能否卷舌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那么,该同学母亲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   。
(4)该同学父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三孩”政策实施后,该同学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孩子,生女孩的可能性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2.D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输血是指供血者的凝集原和受血者的凝集素不会发生凝集反应;O型是万能的供血者,AB血型是万能的受血者;例如A凝集原会和抗A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AB血型是不看凝集素的,O型血含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从推测中可以判断出来甲是O型,乙是AB型,丙和丁一个是A型,另一个就是B型;输血是指供血者的凝集原和受血者的凝集素不会发生凝集反应;例如A凝集原会和抗A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所以AB血型是不能供给A型,B型或者O型的,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 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某人因外伤失血过多入院治疗,期间输入过少量的A型血和B型血。此人的血型是 AB型。
故选C。
4.D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红细胞。
红细胞的表面具有凝集原,因此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红细胞,④是红细胞。
故选D。
5.B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掌握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结合题意,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A:保护、还原生物栖息地,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
B:过度、无序开发旅游资源,不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
C: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活动,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
D: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
故选B。
6.C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式加以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①在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 ③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活动;④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其中②过于绝对是不可取的;⑤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所以也错误;
故答案为:C.
7.D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种类一般也较为稳定。它们以极慢的速度变化和发展着,一些新的物种会不断诞生,一些物种会逐渐灭绝。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力的增强,一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人为的破坏,从而加速了一些生物种类的灭绝。
白鳍豚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然而近十几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就是人类乱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等破坏活动使得水环境受到污染,适宜白鳍豚生存的空间大大缩小,进而走向灭绝。
故答案为:D
8.B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根据动物的分类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大熊猫、白鳍豚属于哺乳类、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故答案为:B。
9.D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根据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分析判断。
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有: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将某些濒危物种转移后进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⑤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则正确的是5项。
故选D。
10.D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自然保护区是在原始的自然状态系统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人为地划定一个区域,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那里的生态系统加以严格的保护。世界各国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都非常重视,往往以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比,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事业、教科文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在于:(1)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积极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加强研究合理的生态平衡和对人类环境的保护。(2)有助于加强生物物种的研究和利用物种资源。(3)可以深刻地了解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4)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科学实验基地。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大量的物种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这就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5)可以作为旅游的基地。(6)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 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A正确;
B. 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B正确;
C. 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 ,C正确;
D.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是有利于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D错误;
故答案为:D.
11.B
解析:血型与输血;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同种生物即指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总的来说,同种生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彼此间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
A.啄木鸟和鸭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A错误;
B. 人的血型有A、B、AB和О型等 ,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B正确;
C.红藻,绿藻和褐藻不是同一种生物,不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C错误;
D. 西瓜和南瓜的叶子形状不同 ,不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12.A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红细胞的表面有凝集原,血型是以凝集原来命名的;常见的血型是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是以输同种血型为原则,必要时可以输不同种血型,建议是少输慢输;O型血是万能的供血者,AB型血是万能的受血者;
红细胞的表面有凝集原,血型是以凝集原来命名的;A型血含有A凝集原,抗B凝集素;B型血含有B凝集原,抗A凝集素;所以O型血没有凝集原,但是有抗A和抗B凝集素;A符合;
故答案为:A.
13.C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A型血以输A型血为原则,是在缺血的情况下可以少输慢输O型血;
故答案为:C.
14.B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以安全,有效为前提,比如A型血人需要输血就要选择A型血,B血型同理,主要是血型与受血者相匹配,输血者身体状况良好,本身无血液性传染疾病,主侧配血和间接配血都无凝集反应方可输血,紧急情况下,AB血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血给任何血型的人,在输注过程中,要缓慢输入,要观察有无发热和过敏现象。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以小科的血型是A型。如果考虑ABO血型系统,当他需要大量输血时,应给他输入的血型为A型;
故答案为:B
15.C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ABO分类的标准是红细胞中的凝集原种类,A型血的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红细胞含有B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AB型血的红细胞含有A、B凝集原,血清中不含有凝集素,O型血的红细胞不含有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抗B凝集素。
A:人类血型是遗传的,而且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常用的血型系统,不是唯一的,错误。
B:ABO血系统中的血型是由血清中的凝集原决定,错误。
C:O型血的红细胞不含有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抗B凝集素。O型血的标准血清可以使ABO血型系统中的其它三种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正确。
D:根据血型“切除”理论,O型血不可以改造成A型、B型,甚至AB型,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
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
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
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
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根据模型可以看出, AB型血液中红细胞上应该同时具备两种凝集原,其血浆中就没有凝集素。
故选B。
17.A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生物的的表现形式不仅受到基因型的影响同时生物所在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影响它的表现形式。在遗传方面存在着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这些都可以使相同物种出现差异性。
在环境方面有地理差异等问题也可能出现相同物种出现差异性。
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同种生物也存在差异性;
故答案为:A.
18.B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定义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2.变异: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总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和亲代完全相同。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选项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符合遗传的概念;
故答案为:B.
19.D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同种生物即指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
A.像指纹一样,不同人的声音也不同,称为声纹,可作为身份识别特征,属于同种生物差异性,A正确;
B. 同一品种的辣椒果实,有的绿色,有的红色、橙色或黄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B正确;
C.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大小、形状及叶脉分布均有不同 ,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C正确;
D. 同为鸟类,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喙却是扁平的 ,错误,啄木鸟和鸭不是同种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D.
20.D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同一物种即指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总的来说,同一物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彼此间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 生物的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能与其它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因此,同种生物即指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
判断生物是否属于一个物种的依据是是否能够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故答案为:D.
21.A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总的来说,同种生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彼此间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 ;
某同学家的一株野生月季上嫁接了两种栽培月季枝条。第二天春天,在该植株上开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月季花。这个现象说明 同种生物的性状也有差异;这两个品种的月季花是同一个品种,他们的性状由自己嫁接上去的月季花所决定;
故答案为:A.
22.D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A.根据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认识判断;
B.双胞胎是否完全相同;
C.根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判断;
D.根据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判断。
A.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程度,故A错误;
B.人是同一个物种,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对长相相似的双胞胎,该技术能用,故B错误;
CD.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 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对着摄像头就能用对应 的支付宝进行付款,这个现象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B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遗传现象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性状的一种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种生物的遗传特征是通过染色体传给后代的。
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逃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
B.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亲子代间的相似性,这种现象称为遗传,C错误。
D.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见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D错误。
24.B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由于人体内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近亲结婚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
近亲结婚产生的后代并不是一定会得遗传病,但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产生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因此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优生优育。
25.C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方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这一现象说明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
A、不同人是同一物种,A错误;
B、人的腭褶皱是人体结构,与生活习惯没有关系,B错误;
C、不同人腭褶皱不同,说明同种生物存在差异性,C正确;
D、不同的人属于同一物种,D错误;
故答案为:C
26.B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栖息地造成的。所以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被破坏,所以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27.D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式加以保护。
A. 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A正确;
B. 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B正确;
C. 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正确;
D. 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属于迁地保护,是可以的一种方法,D错误;
故答案为:D.
28.A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离使地球上某些地区处于稳定隔离状态,在这种隔离状态的环境下,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形成新物种。
大量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绝。
故答案为:A
29.D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D.
30.(1)适宜
(2)A;B;C
解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 科学家发现蛙的体色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这说明了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2) 威胁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 ABC;
故答案为:(1)适宜(2)ABC
31.(1)青蛙;柑橘无系统
(2)远
(3)①③
解析: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黑嘴鸥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体表有羽毛,卵生,肺和气囊双重呼吸,蟹无脊椎,属于节肢动物。柑橘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能开花。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皮肤呼吸。生物间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棲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1)D的特征是:体温不恒定,体表裸露,有脊椎骨,是青蛙。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瓯柑和青蛙两者在结构层次上的差异是瓯柑无系统。
(2)A是柑橘,B是蟹,D是青蛙,C是黑嘴鸥,所以AB的共同特征比CD的共同特征少,亲缘关系远。
(3)造成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③向河水排放污水;而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和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选①③.
32.(1)两栖动物
(2)遗传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不捕杀,不吃野生动物等
解析:常见的脊椎动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不同的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链。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环境恶化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例如,当某一物种过度捕猎,其猎物数量减少,导致食物链上的其他物种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其种群数量也会减少。这不仅对当地的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1)图中受到威胁的物种占比最高的是两栖动物;
(2)保护濒危物种应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3)保护生物多样性较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不捕杀,不吃野生动物等都是我能为保护濒危动物所做的行为;
故答案为:(1)两栖动物(2)遗传(3) 建立自然保护区(4)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不捕杀,不吃野生动物等
33.A型血
解析:血型与输血
解析: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液。
某男子的血液滴入A型标准血清中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他是A型血。按照ABO血型输血关系,他应输的血型是A型血。
34.(1)种;亲缘
(2)生物物种;遗传
解析: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式加以保护。 根据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特点以及亲缘关系,将生物从大到小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1) 根据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特点以及亲缘关系,将生物从大到小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我们对大熊猫,水清树等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2) 生物的多样性,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料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其实质上是遗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种;亲缘(2)生物种类;遗传
35.(1)相对性状
(2)遗传;变异
(3)aa
(4)XY;50%
解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3)在显性性状的遗传中,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4)男性的性染色体包括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所以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包括两条X染色体,所以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两种染色体传给后代的概率是一样的。
(1)表中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每对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父母都是单眼皮,该同学也是单眼皮,这是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父母都有耳垂,该同学无耳垂,这是亲子代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3)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同学的父亲能卷舌,母亲不能卷舌,而该同学能卷舌,因此能卷舌是显性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如果控制能否卷舌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那么,该同学母亲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
(4)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Y。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占50%。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81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58.0(71.6%)
主观题(占比) 23.0(28.4%)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9(82.9%)
主观题(占比) 6(17.1%)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5(14.3%) 17.0(21.0%)
解答题 1(2.9%) 6.0(7.4%)
单选题 29(82.9%) 58.0(71.6%)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8.6%)
2 容易 (11.4%)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39.0(48.1%) 1,5,6,7,8,9,10,25,26,27,28,29,30,31,32,34
2 血型与输血 20.0(24.7%) 2,3,4,11,12,13,14,15,16,33
3 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4.0(4.9%) 31
4 常见的脊椎动物 4.0(4.9%) 32
5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4.0(4.9%) 34
6 遗传和变异现象 24.0(29.6%) 11,17,18,19,20,21,22,23,24,3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