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智谋博人生
第23课 愚公移山
(30分 3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篁竹(huǎng) 晶莹(yíng) 眸子(mù)
B.眩目(xuàn) 瞬息万变(shùn) 挂罥(yuàn)
C.娴熟(xián) 摇曳(yè) 瞩目(zhǔ)
D.参差(cān) 风度翩翩(piān) 寂寥(liào)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爸爸去哪儿》节目让众位明星爸爸成为近期叱咤风云的人物。
B.“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丰功伟绩得到了领导与家长的赞扬。
C.以“余额宝”为首的各种互联网理财宝宝们看得人们眼花缭乱。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堪设想的。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D.《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身体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使空气透明度降低。
B.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18 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不蔓不枝 ③亭亭净植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4分)
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4分)
(30分 3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篁竹(huǎng) 晶莹(yíng) 眸子(mù)
B.眩目(xuàn) 瞬息万变(shùn) 挂罥(yuàn)
C.娴熟(xián) 摇曳(yè) 瞩目(zhǔ)
D.参差(cān) 风度翩翩(piān) 寂寥(lià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应是“篁竹(huáng)眸子(móu)”;B中应是“挂罥(juàn)”;D中应是“参差(cēn)寂寥(liáo)”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爸爸去哪儿》节目让众位明星爸爸成为近期叱咤风云的人物。
B.“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丰功伟绩得到了领导与家长的赞扬。
C.以“余额宝”为首的各种互联网理财宝宝们看得人们眼花缭乱。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堪设想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不符合语境。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不符合语境。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不符合语境。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D.《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B错误,“四书”没有《尚书》,应该是《孟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身体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使空气透明度降低。
B.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答案】C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18 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不蔓不枝 ③亭亭净植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4分)
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4分)
【答案】
1.①多 ②长枝蔓 ③立
2.B
3.①莲花从淤泥长出来却不沾染淤泥,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②对于牡丹的爱好,人应当是很多了。
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5.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ACD三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B项的“之”解释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鲜、闻”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句中判断语气要有所体现。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这里应了解衬托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明确正衬和反衬的不同作用。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三种观点皆可。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文,言之成理,书写认真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