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经》两首(测)-2015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诗经》两首(测)-2015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30 20:1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智谋博人生
第24课 《诗经》两首
(30分 30分钟)
一、(2014中考四川南充卷)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2014中考云南卷)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2014中考浙江衢州、丽水卷)(4分)
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毛滂(宋)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4分)
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2014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1.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五、(2014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2.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六、(2014中考江西卷)阅读下面古词,完成问题。(4分)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
(30分 30分钟)
一、(2014中考四川南充卷)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答案】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赏析是热点考题,名句常是诗词的主旨或情感核心,因此,对名句赏析的考查是很重要的。答题步骤:1.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或修辞、或写景、或含有表现力的词语等;2.结合具体的语境,回答该句表达的意思;3.最后指出其蕴涵的哲理(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2014中考云南卷)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
【答案】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可以看出,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是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考生要抓住重点诗句,找出关键词语,领会其中意思,然后归纳出作者要表明的态度和思想感情。本题则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2014中考浙江衢州、丽水卷)(4分)
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毛滂(宋)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4分)
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答案】不合适。“断魂分付潮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的感情更深切,“断魂”一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担忧与牵挂,有生离之痛,而“我寄愁心与明月”更多的只是对友人的同情与思念;“潮”让人联想到词人思念如潮,显得凄凉悲切,而“明月”含有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与“断雨残云”的意境不符。(感情和意境各2分,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和情感的鉴赏能力。这是一道比较鉴赏阅读题,既要正确理解《惜分飞》这首词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也要理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断魂分付潮回去”,从这一句中的“魂断”可以感知这首诗情感更加深厚,诗人的情感显得悲伤凄凉。而“我寄愁心与明月”表达的是一种与朋友离别的淡淡的愁绪,且“明月”一般带有美好的情感,意即含有对以后团圆的美好期盼。因此两句诗替换显得不合适。做好这类题,关键点在于读懂诗作的内容,分析和比较两首诗中的意象,从意象的选择和诗歌的意境来判断诗人的情感基调。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2014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 ( http: / / www.21cnjy.com )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1.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
【答案】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诗歌阅读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方法: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答案】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诗歌阅读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艺术的理解。方法: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翻译: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 ( http: / / www.21cnjy.com ),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
五、(2014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答案】龚自珍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作家作品记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这首诗是课内诗词复习的范畴,日常复习中肯定会下很大的功夫,况且此题只是考查作者,十分的简单。因此考生应该对此记忆的很清楚,关键是人名书写一定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答案】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解析】
试题分析:初中古诗词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和饱满的精神气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其中主要是读写能力。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在学生的心田里培育一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而这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因此考查的内容都是最基础的,此题就是在日常学习中,老师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平时学习古诗词,一定要读懂读透,不能囫囵吞枣。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六、(2014中考江西卷)阅读下面古词,完成问题。(4分)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古诗文阅读与积累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诗词语言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并能够简单地分析一些诗词的主题思想。A项应改为:全词上下片都写春光,上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下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答案】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