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第二单元检测题
(考试用时: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襁褓(bǎo) 桑梓(zī) 亵渎(xiè) 重蹈覆辙(chóng)
B.聒噪(guō) 作揖(jī) 名讳(huì) 成吉思汗(hàn)
C.阔绰(chuò) 窒息(zhì) 滑稽可笑(jī) 一抔黄土(póu)
D.睿智(ruì) 枘凿(nà) 恪尽职守(kè) 气吞斗牛(dòu)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原形必露 好高骛远 警报叠起 黯然失色
B.谈笑风生 不屑置辨 题纲契领 循序渐进
C.海市蜃楼 踉踉跄跄 吹毛求疵 川流不息
D.姗姗来迟 无瑕顾及 满院狼藉 锐不可挡
3.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有误的一项( )(2分)
A.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B.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C.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没有职业,闲居在家)
D.,何大学问,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戴高高的帽子)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他平时色厉内荏,是一位外刚内柔的好老师。
B.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
C.他上任后,大胆改革,企业面貌容光焕发了。
D.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C.学生会认真听取并讨论了同学们的建议。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2分
A.“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海燕》是《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C.“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D.你问我这件事怎么办?我也正在为难呢!
7.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色龙》生动地为我们刻画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特点,现在“变色龙”已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代名词。
B.《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剧家和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中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D.《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散文,文中有阿长不识文断字,又愚昧迷信,但却让鲁迅一生感激与怀念,对鲁迅的人生颇有影响。
8.下列作家、朝代(国籍)、作品及出处无误的一项( )(2分
A.鲁迅——现代——《孔乙己》——《朝花夕拾》
B.莫泊桑——法国——《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小说集》
C.范仲淹——宋代——《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
D.施耐庵——明末清初——《智取生辰纲》——《水浒》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5分)
(一)(2014.浙江丽水中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2分)
爬树的男孩
尼古拉斯·保罗(英国)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
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了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选自2012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 谢素军译)
9.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2分)
⑴拉瓦利用 。
⑵安德烈利用 。
10.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加点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⑵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
11.文中写道:“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请结合语境,揣摩拉瓦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2.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4分)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0分)
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
①跳舞草是一种“灵性”的植物,只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跳舞草的叶片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舞动。它的两片绿色的嫩叶为一对舞伴,它们时而合抱,时而交又,时而各自向后旋转180度,又深情相拥,再分开翩翩而舞。音乐响起,整株跳舞草就像开始了一场友谊舞会,霓裳鬓影,一枝一叶都有情。
②跳舞草绝对是一位洁身自好的舞女,因为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小草有个怪癖:如果放的是怪腔滥调,即使是时下流行的Disco曲,它也会娥眉紧蹙,停步罢舞。跳舞草是没有夜生活的,在晚间,它会剪羽而归,所有叶片竖贴于枝干,像个规规矩矩的淑女,安静而眠。
③跳舞草长得很像少女一般灵秀,每一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形状有点像竹叶,但质地要柔弱得多。跳舞草最高能长到半米左右,疏朗的枝叶之间仿佛蕴藏着一种灵气,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④跳舞草不只会跳舞,还有其他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说跳舞草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用其泡酒,早晚各服一杯,对治疗骨病、风湿病、关节炎、腰膝腿痛有特别的疗效。而用其嫩叶泡水洗脸,能令皮肤光滑白嫩。据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家里一般都会摆上几盆,城里的女孩子也喜欢在阳台上种几盆,每天摘取几片叶子泡水洗脸,以此美容养颜。
⑤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人们一直在探索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奥秘,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跳舞草小叶片叶柄处的细胞里有一种海绵体,这种海绵体对中低频率,也就是35~65分贝的声音有共振作用。
⑥不管跳舞草遵循的是什么物理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原理,小草的翩翩舞姿使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只要想象一下,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看一场小草的舞蹈,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相关链接】
(1)跳舞草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人惊叹不已。当气温达到24℃以上,且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它的一对对小叶便会自行交叉转动、弹跳,两叶转动幅度可达180度以上,然后又弹回原处,再重复转动。当气温在28~34℃之间,或在闷热的阴天,或在雨过天晴时,数十双叶片翩翩飞舞,使人眼花缭乱。
(2)跳舞草的每根枝干上有一片大叶和两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叶,每当太阳落山、光线变弱,与白天的光线有了差别、变化时,小叶叶柄基部的海绵就会自然收缩,小叶便摆动起来,仿佛在跳舞。
(3)跳舞草有光则舞,无光则息,就像向日葵冲着太阳转动一样。
13.为什么把跳舞草称为“洁身自好的舞女”?(2分)
14.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
15.阅读第④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跳舞草的功效。(2分)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
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
17.跳舞草会跳舞,除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外,还有什么原因?请综合“相关链接”的材料进行探究,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3分)
每人都有一个宝藏
邹扶澜
①小学的时候,读唐朝诗人卢纶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那时读书多拘于死记硬背,意思是不深究的,只知道一位叫李广的将军,晚上出去打猎,看见一只横卧的老虎,就拉开弓猛力地射去。他估计老虎死了。第二天去看,发现“老虎”原是一块巨石,射出的箭深深地扎在石头里。后来又有此诗的演化,说李广很惊奇,不相信自己有如此大的劲,又射了多次,可箭还是一支支折了,最后只好放弃。
②人,包括别的动物,在生命危难的瞬间,释放出的自我拯救能量是巨大的。美国科学家做的“青蛙实验”几乎人人皆知:在锅底慢慢地用温火加热,青蛙悠哉悠哉地在水里漂游,等到水热得不能承受时,却再也跳不出来了。相反,将一只青蛙猛掷入滚开的水中,它却能倏忽跃起而逃生。
③可是,为什么平日里我们没有发现自身的这种潜能,而非要等到危险时刻来临才发出惊奇或无奈的慨叹 要是我们把这种潜能发挥出来,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会产生多么大的成效和功用啊!
④美国戏剧家桑顿怀尔德在《我们的城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写了个叫艾米丽的姑娘死了,不过她发现她可以再到人世活一天,于是选择了12岁生日那天。那天开始的时候,她就有一种强烈的想品尝每一寸光阴的欲望。但她伤心地发现,人们都在漠然地生活着,都没有像她那样怀着强烈的感情去感受生活。在绝望中她慨叹道:“啊!人们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认识了生活,大多数人都在虚度年华。”
⑤答案不言自明:是懈dài!是对时光流逝的漠然,对享乐安逸的沉溺和追逐!因为懈怠,让我们失去了拼搏的勇气;因为贪图享乐,让我们再也觉不出潜存的危机,从而像温水中的青蛙,慢慢地被社会淘汰了。
⑥这真是让上帝都痛心不已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人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并不难,可是你不去做,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却是连鬼神也奈何不了的。扪心自问,你是否每天都在一种忧患和危机之中度过,是否真诚地拥抱了每一缕阳光和晨曦,又是否真切地体味了生命的意义与内涵——“认识了生活”呢。
⑦所以再不要抱怨日子的平淡和生活的平庸无奇了,回头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你都是怎样跨过你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如果你仍旧放任你的步子在大街上闲guàng,那就赶紧停住,去试着做一点有用的事吧。
⑧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个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宝藏,那里面蕴藏着无坚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开发需要你自己,当你把自己置于悬崖的边缘而无时不有一种切肤的危机感的时候,你就拿到了开启宝藏的金钥匙。
18.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倏忽( ) 潜能( ) 懈dài( ) 闲guàng( )
19.文章题目运用了比喻,“宝藏”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第⑦段中有一个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1.文章连续运用李广射虎、青蛙实验、美国戏剧三个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如果将后两个事例调换位置可以吗?说说理由。(3分)
22.由科学家做的“青蛙实验”,我们会联想到一篇课内文言文的观点,这篇课文是____________。(2分)
23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和动物在生命遇到危险时,释放出的自我挽救能量是巨大的。
B.我们要珍惜时间,挖掘自身的能量,将其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
C.要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
D.每人身上都有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蕴藏着能量和威力。
三、文言文(15分)
24.补写名句。(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③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音,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5.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涉)怅恨久之 楚人怜之 何陋之有
B.义不杀少而杀众 学而不思则罔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为具言所闻
D.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B.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C.余闻之/也久。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7.本文选自__________,标题中的“讽”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孰视之(仔细) B.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C.战胜于朝廷(在) D.期年之后(几年)
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_________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 ________________
③ 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
④ 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
3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1.邹忌成功劝说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2分)
四、作文(50分)
32.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希望……
请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600字;②要写真情或真感受;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考试用时: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襁褓(bǎo) 桑梓(zī) 亵渎(xiè) 重蹈覆辙(chóng)
B.聒噪(guō) 作揖(jī) 名讳(huì) 成吉思汗(hàn)
C.阔绰(chuò) 窒息(zhì) 滑稽可笑(jī) 一抔黄土(póu)
D.睿智(ruì) 枘凿(nà) 恪尽职守(kè) 气吞斗牛(dòu)
【答案】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原形必露 好高骛远 警报叠起 黯然失色
B.谈笑风生 不屑置辨 题纲契领 循序渐进
C.海市蜃楼 踉踉跄跄 吹毛求疵 川流不息
D.姗姗来迟 无瑕顾及 满院狼藉 锐不可挡
【答案】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有误的一项( )(2分)
A.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B.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C.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没有职业,闲居在家)
D.何大学问,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戴高高的帽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模糊: 穿衣服不太讲究不过于在意 ,不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衣着上的意思,表现的是 藤野先生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品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他平时色厉内荏,是一位外刚内柔的好老师。
B.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
C.他上任后,大胆改革,企业面貌容光焕发了。
D.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答案】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C.学生会认真听取并讨论了同学们的建议。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答案】C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2分
A.“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海燕》是《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C.“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D.你问我这件事怎么办?我也正在为难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无疑而问,把“问号”改为“逗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作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说《变色龙》生动地为我们刻画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特点,现在“变色龙”已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代名词。
B.《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中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D.《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散文,文中有阿长不识文断字,又愚昧迷信,但却让鲁迅一生感激与怀念,对鲁迅的人生颇有影响。
【答案】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下列作家、朝代(国籍)、作品及出处无误的一项( )(2分
A.鲁迅——现代——《孔乙己》——《朝花夕拾》
B.莫泊桑——法国——《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小说集》
C.范仲淹——宋代——《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
D.施耐庵——明末清初——《智取生辰纲》——《水浒》
【答案】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5分)
(一)(2014.浙江丽水中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2分)
爬树的男孩
尼古拉斯·保罗(英国)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
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再次来到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选自2012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 谢素军译)
9.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2分)
⑴拉瓦利用 。
⑵安德烈利用 。
10.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加点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⑵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
11.文中写道:“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请结合语境,揣摩拉瓦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2.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4分)
【答案】
9.(2分)⑴示例:拉瓦利用夜色作掩护,偷偷爬上猴面包树,看新鲜事。
⑵示例:安德烈利用拉瓦搜集情报。(每小题1分,理解合理即可)
10.(4分)⑴甲句“也没吐出”表现了安德烈宁死不屈。乙句“才吐出”写出了安德烈此时感慨很多,心情复杂。(每处1分,意思符合即可)
⑵“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安德烈)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每处1分,答对两处即可)
11.(2分)示例:安德烈伤得这么重,他会死吗?打吊针真的能救活他吗?他被打成这样,都是我害的。我要一刻不离地守着他,陪着他。(根据揣摩的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12(4分)分四个层级赋分:
第一层级:对问题没有形成理解,或表达逻辑混乱,得0分。示例: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
第二层级: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未经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直接得出结论,得1~2分。示例:猴面包树让拉瓦和安德烈感受到生存下去的希望,所以作者要多处写到这棵树。
第三层级:能联系多个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但结论肤浅,得3~4分。示例:猴面包树是安德烈和拉瓦合作行动的场所;在集中营残酷的环境中,他们将渴望自由、向往未来的梦想寄托到这棵树上;猴面包树被炮火炸得奄奄一息,拉瓦试图用医生治疗安德烈的方法救活它。故事情节与猴面包树紧密相连。
第四层级:能联系多个事件分析,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发现,并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得5~6分。示例:猴面包树是小说的情节线索,安德烈和拉瓦的合作、被捕、受刑、得救,都围绕着这棵树展开,它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猴面包树是小说人物生死相依的见证,他们在集中营的生活与树已融为一体:拉瓦在树上瞭望,安德烈在一旁放风;在残酷的环境中,这棵树让他们满怀希望,共同坚守;人遭受酷刑,树也经受了战火,一个在死亡边缘徘徊,一个不离不弃陪伴。猴面包树更是自由、希望与生命的象征,醒来的安德烈,受伤的树,拿着吊瓶救树的男孩,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生命、人性与战争的严肃思考。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0分)
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
①跳舞草是一种“灵性”的植物,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跳舞草的叶片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舞动。它的两片绿色的嫩叶为一对舞伴,它们时而合抱,时而交又,时而各自向后旋转180度,又深情相拥,再分开翩翩而舞。音乐响起,整株跳舞草就像开始了一场友谊舞会,霓裳鬓影,一枝一叶都有情。
②跳舞草绝对是一位洁身自好的舞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这种小草有个怪癖:如果放的是怪腔滥调,即使是时下流行的Disco曲,它也会娥眉紧蹙,停步罢舞。跳舞草是没有夜生活的,在晚间,它会剪羽而归,所有叶片竖贴于枝干,像个规规矩矩的淑女,安静而眠。
③跳舞草长得很像少女一般灵秀,每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形状有点像竹叶,但质地要柔弱得多。跳舞草最高能长到半米左右,疏朗的枝叶之间仿佛蕴藏着一种灵气,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④跳舞草不只会跳舞,还有其他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说跳舞草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用其泡酒,早晚各服一杯,对治疗骨病、风湿病、关节炎、腰膝腿痛有特别的疗效。而用其嫩叶泡水洗脸,能令皮肤光滑白嫩。据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家里一般都会摆上几盆,城里的女孩子也喜欢在阳台上种几盆,每天摘取几片叶子泡水洗脸,以此美容养颜。
⑤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跳舞草小叶片叶柄处的细胞里有一种海绵体,这种海绵体对中低频率,也就是35~65分贝的声音有共振作用。
⑥不管跳舞草遵循的是什么物理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原理,小草的翩翩舞姿使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只要想象一下,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看一场小草的舞蹈,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相关链接】
(1)跳舞草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令人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叹不已。当气温达到24℃以上,且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它的一对对小叶便会自行交叉转动、弹跳,两叶转动幅度可达180度以上,然后又弹回原处,再重复转动。当气温在28~34℃之间,或在闷热的阴天,或在雨过天晴时,数十双叶片翩翩飞舞,使人眼花缭乱。
(2)跳舞草的每根枝干上有一片大叶和两片小叶,每当太阳落山、光线变弱,与白天的光线有了差别、变化时,小叶叶柄基部的海绵就会自然收缩,小叶便摆动起来,仿佛在跳舞。
(3)跳舞草有光则舞,无光则息,就像向日葵冲着太阳转动一样。
13.为什么把跳舞草称为“洁身自好的舞女”?(2分)
14.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
15.阅读第④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跳舞草的功效。(2分)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
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
17.跳舞草会跳舞,除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外,还有什么原因?请综合“相关链接”的材料进行探究,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答案】
13.听到怪腔滥调的音乐就会罢舞;没有夜生活,像个规规矩矩的淑女。
14.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跳舞草叶子弯而细长的特点。
15.可入药;能美容养颜。
16.准确地说明了研究的进展情况。
17.跳舞草会跳舞,与光线、温度有关。光线、温度的变化使小叶柄基部的海绵体自然收缩,小叶摆动起来就像在跳舞。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第四段内容概括即可。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目前为止:准确地说明了研究的进展情况。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相关材料,写出跳舞草的特点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3分)
每人都有一个宝藏
邹扶澜
①小学的时候,读唐朝诗人卢纶的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那时读书多拘于死记硬背,意思是不深究的,只知道一位叫李广的将军,晚上出去打猎,看见一只横卧的老虎,就拉开弓猛力地射去。他估计老虎死了。第二天去看,发现“老虎”原是一块巨石,射出的箭深深地扎在石头里。后来又有此诗的演化,说李广很惊奇,不相信自己有如此大的劲,又射了多次,可箭还是一支支折了,最后只好放弃。
②人,包括别的动物,在生命危难的瞬间,释放出的自我拯救能量是巨大的。美国科学家做的“青蛙实验”几乎人人皆知:在锅底慢慢地用温火加热,青蛙悠哉悠哉地在水里漂游,等到水热得不能承受时,却再也跳不出来了。相反,将一只青蛙猛掷入滚开的水中,它却能倏忽跃起而逃生。
③可是,为什么平日里我们没有发现自身的这种潜能,而非要等到危险时刻来临才发出惊奇或无奈的慨叹 要是我们把这种潜能发挥出来,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会产生多么大的成效和功用啊!
④美国戏剧家桑顿怀尔德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的城镇》中写了个叫艾米丽的姑娘死了,不过她发现她可以再到人世活一天,于是选择了12岁生日那天。那天开始的时候,她就有一种强烈的想品尝每一寸光阴的欲望。但她伤心地发现,人们都在漠然地生活着,都没有像她那样怀着强烈的感情去感受生活。在绝望中她慨叹道:“啊!人们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认识了生活,大多数人都在虚度年华。”
⑤答案不言自明:是懈dài!是对时光流逝的漠然,对享乐安逸的沉溺和追逐!因为懈怠,让我们失去了拼搏的勇气;因为贪图享乐,让我们再也觉不出潜存的危机,从而像温水中的青蛙,慢慢地被社会淘汰了。
⑥这真是让上帝都痛心不已的事。一个人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并不难,可是你不去做,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却是连鬼神也奈何不了的。扪心自问,你是否每天都在一种忧患和危机之中度过,是否真诚地拥抱了每一缕阳光和晨曦,又是否真切地体味了生命的意义与内涵——“认识了生活”呢。
⑦所以再不要抱怨日子的平淡和生活的平庸无奇了,回头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你都是怎样跨过你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如果你仍旧放任你的步子在大街上闲guàng,那就赶紧停住,去试着做一点有用的事吧。
⑧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个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宝藏,那里面蕴藏着无坚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开发需要你自己,当你把自己置于悬崖的边缘而无时不有一种切肤的危机感的时候,你就拿到了开启宝藏的金钥匙。
18.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倏忽( ) 潜能( ) 懈dài( ) 闲guàng( )
19.文章题目运用了比喻,“宝藏”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第⑦段中有一个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1.文章连续运用李广射虎、青蛙实验、美国戏剧三个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如果将后两个事例调换位置可以吗?说说理由。(3分)
22.由科学家做的“青蛙实验”,我们会联想到一篇课内文言文的观点,这篇课文是____________。(2分)
23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和动物在生命遇到危险时,释放出的自我挽救能量是巨大的。
B.我们要珍惜时间,挖掘自身的能量,将其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
C.要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
D.每人身上都有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蕴藏着能量和威力。
【答案】
18.shū qián 怠 逛
19.人身上蕴藏的能量和威力
20.你都是怎样度过你的每一天、每一分钟
21.两个事例不能调换,青蛙实验论证人身上具有能量和威力,美国戏剧论证要利用这种能力去工作。二者是递进关系。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第七段病句属于搭配不当,“跨过”改为 “度过”。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从二者的关系分析。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所学,分析青蛙示例揭示的道理符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是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的。仔细分析本文,注意选项观点的完整性。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文言文(15分)
24.补写名句。(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③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音,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①零落成泥碾作尘;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③八百里分麾下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5.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涉)怅恨久之 楚人怜之 何陋之有
B.义不杀少而杀众 学而不思则罔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为具言所闻
D.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B.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C.余闻之/也久。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 http: / / www.21cnjy.com )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7.本文选自__________,标题中的“讽”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孰视之(仔细) B.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C.战胜于朝廷(在) D.期年之后(几年)
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_________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 ________________
③ 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
④ 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
3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1.邹忌成功劝说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案】
27.《战国策》 讽谏,即委婉地规劝
28.D
29.①土地方圆 ②不如 ③即使 ④认为
30.①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②能在公众场合议论(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或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到下等奖赏。
31.围绕委婉劝说,使忠言顺耳等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私”的含义,2句中的“谤讥、闻”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1.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作文(50分)
32.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希望……
请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600字;②要写真情或真感受;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答案】参考例文
开端
“一年之计在于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天之计在于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些名言警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都告诉了我们开端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相对论·蝴蝶效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有这样一句话:“系统初始量微小的变化,便能引起计算结果的巨大误差……南美洲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便会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
万事开端的好坏,往往预示着其成功与否。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更是一种必然。
2012年9月1日,初三的开端,也许有人认为中考还有一年之隔,实际上中考已经在悄无声息中硝烟弥漫……
初三的开端,没有了喧嚣与浮躁,没有了不安与打闹;有的只是一份宁静,一份紧张,一份忙碌,一份充实。年轻的心灵在学习中悸动。
我放下手中的篮球,拂去课本与心灵中的一缕灰尘,投身于知识的海洋,纵情于学习的世界,开始了我的寻梦,用我年轻的心去开启年轻的梦。
课堂上的懒散为抖擞的精神所代替,课下的喧闹为渊博的书籍所代替,耳边的流行音乐为纯正的英语发音所代替。
第一次月考优异的成绩,肯定了我初三的开端,让我似乎看到了中考的希望——就在不远处。
中考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是那么神圣,那么神秘,或许中考的结果早已决定,决定于初三的开端。也许有人认为中考是初中的终点。但我认为中考是人生的又一个开端。我们的信念并不因中考而改变,我们的学习并不因中考而停止,我们的人生更不因中考而变换。
中考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开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新的开端,也可以说是一个驿站;新的万里征程就在我们眼前,我们惟有把握开端,树立目标,才能使我们的前途充满希望。
回眸一视,感慨万千;放眼远眺,任重道远。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开端,是成功的呼唤,希望的蕴含。把握开端,心中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