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八上期末专题复习: 几种常见的力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C三个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与桌面相对静止,B物体受力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如图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下选项与此图不相符的是( )
A.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C.在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4.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下图中的图线可能是哪一个图?( )
A. B. C. D.
5.如图是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施加的力大于球对球拍施加的力
B.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施加的力是球拍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球被击出后能在空中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大于阻力
D.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就越远
6.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下列关于冬奥运的运动场最,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8.如图是一款吸盘式仰卧起坐辅助器,它靠一个直径12.5cm的吸盘牢牢”吸”在地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盘直径大小会影响”吸”力大小
B.与脚接触的地方有柔软的海编,可以减小压强
C.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始终相等
D.做仰卧起坐时,被”吸”在地面上的吸盘也会受到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
9.小王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0.1N”处,测量某一拉力时,秤的指针指在“2.9N”处。则被测的拉力的大小为( )
A.3.0N B.2.9N C.2.8N D.无法确定
10.下列描述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月相的变化周期为一年
B.开易拉罐汽水时所用的力大约为20N
C.一个中学生站立在地面压强约为100Pa
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开的速度约为120m/s
11.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2的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F2是一对平衡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C.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和它的长度成正比
12.如图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打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封盖没有打开时,消毒液不受重力的作用
B.封盖没有打开时,消毒液是被大气压托住的
C.封盖打开后,消毒液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D.封盖打开后,消毒液不再受大气压的作用
13.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这条鱼多重?”“这块石头太重了,搬不动”中对两个“重”分析较科学的是( )
A.前一个“重”指重力,后一个“重”指质量
B.两个“重”都是指重力
C.前一个“重”指质量,后一个“重”指重力
D.前一个“重”指质量,后一个“重”指密度
14.宇航员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实验:用力振荡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几分钟,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油水混合物容易分层的原因是油和水的沸点不同
B.太空中油水能长时间保持混合态,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密度分层消失了
C.太空中油水混合物里的油和水一定无法分离
D.太空中油水“难分难舍”说明油水能混合形成溶液
15.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介十七号较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7时46分。飞船与天宫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假如航天员在空间站实验室进行如图实验,其中能完成的是( )
A.鸡蛋在液体中沉浮 B.液体的对流
C.马德堡半球实验 D.过滤实验
16.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17.下列关于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撑面
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
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
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19.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
②若物体A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③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
④若撤去力F后,小车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游A、B两个物体,在力和所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下列有关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为10N,水平向左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水平向右
C.A受到的摩擦力为4N,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水平向右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B.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
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D.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的正力作用于手上了
22.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C.F2>F1>F3 D.F1=F2>F3
二、填空题
23.在端午龙舟赛中: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
24.小辉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用弹簧测力计对同一弹簧片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形变量x/cm 0.6 1.2 1.8 2.4 3.0
拉力F/N 1 2 3 4 5
(1)实验次数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分析可知,实验次数4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大约是 cm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成 关系
(4)请你猜想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还与 、 等有关。
25.某同学在使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力时,由于粗心大意,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用手提起了挂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6.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质量不计)放在电子秤上,用细线将底面积相同的A、B均匀实心长方体(ρ水<ρA<ρB),从如图甲所示位置匀速放入水中,直至A刚好浸没在水中(A、B未接触到容器),整个过程水未溢出,电子秤示数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B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图乙中M的值为 。
27.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拉力P水平向右,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妥。回答下列问题:
(1)当F=5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则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当F=20N时,物体A向右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不变,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 。
2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将泸县产的优质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将重500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2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米袋在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9.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和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若将、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推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 。
3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第1秒,物体没有被推动,此时物体受到的阻力 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午”);第3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6秒后,撤去推力,物体由于 还将继续往前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3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
(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 ;
(2)比较1、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无关;
(3)在实验过程中,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四、解答题
32.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A所受的重力15N和它所受的支持力10N。
33.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若地球上近似取g=10N/kg。
(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
(2)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则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是多少?
3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后以6m/s的速度匀速直线竖直下落,已知人和伞的总质量为100 kg,人和伞的总重力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A
知识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根据力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A.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故A正确;
B.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力、重力和分子力,故B错误;
C.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的,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即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2.C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根据图片可知,在竖直方向上,B受到竖直向上的C施加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B受到水平向左的A施加的摩擦力和C施加的摩擦力,因此物体B受到5个力。
故选C。
3.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弹力;重力的大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根据图片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再与各个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对照即可。
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物理量变化的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即二者成正比关系。
A.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故A不合题意;
B.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故B不合题意;
C.在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不合题意;
D.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那么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不能正比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知识点:弹力
解析:根据弹簧的性质,结合竖直使用时重力的影响分析判断。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拉力变化图像应该为一条倾斜的直线。由于弹簧的自重,因此没有受到拉力作用时,即F=0时,弹簧的伸长也不是0,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弹力
解析:(1)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分析;
(2)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能量;
(3)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4)根据惯性的影响因素判断。
A.击球时,球拍对球施加的力和球对球拍施加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二者相等,故A错误;
B.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施加的力是球拍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
C.球被击出后能在空中向前运动,是因为球有惯性,故C错误;
D.乒乓球的惯性只与它的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6.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1)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2)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
A.:飞叶转速变慢但质量大小不变,因此惯性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作用在指尖上,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作用在陀螺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C
知识点: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大小都不变;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可以是减小压力,或者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是惯性小。
A. 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力,A错误;
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B错误;
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C正确;
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处于不平衡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C
8.C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或者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A.大气压不变,吸盘直径改变,会导致吸盘的面积改变,由F=PS可知,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改变,吸盘直径大小影响吸力的大小,A正确;
B. 与脚接触的地方有柔软的海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脚的压强,B正确;
C.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是不变的,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是变化的,所以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相等,C错误;
D. 做仰卧起坐时,被”吸”在地面上的吸盘也会受到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D正确;
故答案为:C
9.C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零,那么仍然可以正确测量力的大小,那么被测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示数之差,据此解答。
被测的拉力的大小为:2.9N-0.1N=2.8N。
故选C。
10.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测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月相
解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8.53天,由于地月日三者空间位置不同,且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就会形成月球的阴晴圆缺,成为月相
A. 月相的变化周期为28.53天,即为一农历月,A错误
B. 开易拉罐汽水时所用的力大约为20N,B正确
C. 一个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人双脚的面积大约是S=350cm2=3.5×10-2m2,根据压强,C错误
D. 汽车在高速公路开的速度月为120Km/h,D错误
故答案为:B
11.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满足: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弹簧测力计只显示一个力的大小,非两个力之和
A. F1、F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都是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F1、F2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
B. 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左的拉力3N,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B正确。
C. 弹簧测力计是可以斜着测量,可以测量任意方向上的力,C正确。
D.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不是拉力和长度成正比,拉力是由施力物体决定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12.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AC.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都会受到重力作用;
BC.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AC.无论封盖是否打开,消毒液都会受到重力作用,故A、C错误;
BD.无论封盖是否打开,消毒液都会受到大气压强作用。只是打开封盖后,消毒液上下两个表面都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此时二者相互抵消,消毒液在重力作用下流下来,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3.C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物体的重力G=mg,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相关。
前一个重指质量,后一个重指密度,重力是地球引力对物体做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说的重力都是说受重力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
14.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根据与重力有关的现象的认识判断。
在地球上,油和水能够分层,是因为在重力作用下,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升。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此二者不能分层,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C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
解析:空间站实验室与地球上主要不同的是在空间站内没有重力。
A、鸡蛋在空间实验室处于失重状态,则鸡蛋在液体中沉浮无法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
B、对流管中装满水,加热对流管右下角,水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在重力作用下水会在对流管中流动,在太空中水处于失重状态,此实验不能在太空实验室中完成,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实验舱内有气压不受重力影响,因此在空间站内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空间站内有气压,故C符合题意;
D、过滤液体时,液体由于重力向下流,在太空中液体处于失重状态,此实验不能在太空实验室中完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C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对玻璃瓶中有液体和没有液体时的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在玻璃瓶内,先随着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重心下降。当液体滴完后,重心又上升,故重心先降后升。
故选C。
17.C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
解析:根据对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认识判断。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即竖直向下,故A错误;
B.在两极上的重力和赤道上的重力不同,故B错误;
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根据G=mg可知,粉笔的重力变小,故C正确;
D.空中上升的气球仍然受到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18.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A、B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应属于难题。
乙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D错误;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正确;
甲图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且f=F,C错误。
故答案为:B
19.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和A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它不受到摩擦力,故①正确;
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那么B相对A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B受到A向右的摩擦力,故②正确;
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那么小车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即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和物体A施加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因为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所以物体A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③错误;
若撤去力F后,小车受到的合力向左,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它继续向右做减速运动,故④错误。
正确的是①②。
故选A。
20.B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 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f或f)。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②物体接触面粗糙;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水平地面上叠放游A、B两个物体,在力和所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对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F1=10N,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所以受到B给A向左的摩擦力10N;对于B分析,B受到F2=6N,受到A给B向右的摩擦力10N,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地面给B向左的摩擦力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受到B给地面想右的摩擦力4N;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D
21.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是惯性小。
A.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A正确;
B. 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受到的里的大小是相同的,蛋壳碎了是因为鸡蛋硬度小,B错误;
C.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由于惯性,C错误;
D. 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D错误;
故答案为:A
22.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摩擦力大小,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比较拉力大小即可。
根据题意可知,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始终等于重力,即压力相等。
左图和中图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即f1=f2。右图中木块下方有木棍,因为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f2>f3。
三图中,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们受到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故选D。
23.运动状态;相互;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②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③根据参照物的知识解答。
①在端午龙舟赛中: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不断变化,即龙舟是运动的。
24.(1)3.5
(2)2.1
(3)正比
(4)长度;厚度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1)弄清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2)第4组与第一组对比,拉力增大多少被,弹簧的形变量就增大多少倍;
(3)如果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相同,那么它们就成正比例关系;
(4)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弹簧片的长度、厚度、宽度、材料等。(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3N+0.1N×5=3.5N;
(2)由图表可知,拉力为1N时伸长0.6cm;因为3.5N是1N的3.5倍,所以形变量为:0.6cm×3.5=2.1cm;
(3)根据表中的数据,对应的形变量和拉力的比值都是0.6,可知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成正比;
(4)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还与弹簧片的长度、厚度、宽度、材料等有关。
25.2.8;偏大
知识点:力的测量
解析:(1)根据图片确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2)注意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即可。
(1)根据图片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诶2.8N;
(2)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和测力计的重力之和,因此测量结果偏大。
26.4N;8.6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t=0时,电子秤示数为8kg,即水的质量为8kg,此时物体B还没浸入水中,由于轻质薄壁容器为柱形,所以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由图乙可知,当16s到26s时,电子秤示数不发生变化,说明此时B全部浸没在水中,此时电子秤示数为8.4kg,根据F2=G2=m2g可求出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电子秤增加的压力就等于B受到的浮力;从26s电子秤示数增加,说明物体A开始浸入水中,由于A、B底面积均相同,浸入水中的速度总保持不变,从而可求出A、B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之比和排开水的质量之比,从而可求出乙图中电子秤的示数。
由图乙可知,当t=0时,电子秤示数为8kg,即水的质量为8kg,此时物体B还没浸入水中,由于轻质薄壁容器为柱形,所以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为:F1=G1=m1g=8kgx10N/kg=80N,由图乙可知,当ts在16s到26s时,电子秤示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此时B全部浸没在水中,此时电子秤示数为8.4kg,那么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2=G2=m2g=8.4kgx10N/kg=8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电子秤增加的压力就等于B受到的浮力,即B受到的浮力为:F浮B=F2-F1=84N-80N=4N;由图乙可知,从26s电子秤示数增加,说明物体A开始浸入水中,由于A、B底面积均相同,浸入水中的速度总保持不变,所以A、B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之比为1:2,排开水的质量之比也为1:2,所以m排A=0.2Kg,所以M的值为8.6。
27.(1)0
(2)4N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产生压力;③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计算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
(1)物体A保持静止,则叠放在A上的物体B也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说明弹簧测力计对物体B没有产生拉力,则物体B相对于A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零。
(2)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B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示数4N。
28.右;0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将静止的大米放到传送带上后,此时大米有向左运动的趋势,而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因此米袋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2)当米袋跟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运动时,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米袋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为0N。
29.0;2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当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其中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B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受到了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摩擦力是桌面对A的摩擦力,A、B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并未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木块B受的摩擦力为0N;甲和乙的区别在于A、B整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因此甲和乙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推力F2也等于20N
故答案为:0 20
30.等于;2;惯性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1)第1s时,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确定阻力和推力的大小;
(2)根据乙图找到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然后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计算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后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确定t=3s时的摩擦力;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根据乙图可知,第1s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阻力和推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2)根据乙图可知,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F=2N。在第3秒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2N。
(3)撤去推力,物体由于惯性还将继续往前运动。
31.(1)转换法
(2)物体重力
(3)逆时针
(4)0.1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实验1、4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将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重力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摩擦力的方向,进而确定传送带的转动方向;
(4)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转换法;
(2)根据表格可知,实验1、4中螺杆旋转的圈数相同,即压力相同,只有重力不同,而此时摩擦力相等,那么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无关。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次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根据F=G+f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向下,即木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因此传送带向下运动,即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4)在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G=1.9N-1.8N=0.1N。
32.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然后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它们的三要素即可。
重力作用在A的重心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的;A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A与斜面相交的平面上,方向与斜面垂直且向上,如下图所示:
33.(1)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G地=mg地=1.5kg×10N/kg=15N;
(2)根据G月=得到:600N=,解得:G地=3600N;
则它在月球上举起最大物体的质量为:。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
解析:(1)根据G地=mg地计算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
(2)根据G月=计算该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再根据计算该物体的质量。
34.人和伞的总重力G=mg=100kg×10N/kg=1000N。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
解析:根据G=mg计算人和伞的总重力。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8.6%)
2 困难 (11.4%)
2、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摩擦力的存在 14.0(13.1%) 18,19,20,21,27,28
2 平衡状态的判断 12.0(11.2%) 7,8,20,23
3 浮力大小的计算 4.0(3.7%) 26
4 弹力 13.0(12.1%) 3,4,5,11,24
5 力的概念 4.0(3.7%) 1,2
6 平衡力的辨别 2.0(1.9%) 6
7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6.0(5.6%) 6,7,8
8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6.0(5.6%) 10,26
9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5.0(4.7%) 33
10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2.0(20.6%) 3,22,29,30
11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0(1.9%) 10
1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0(11.2%) 1,5,21,23
13 大气压强的存在 2.0(1.9%) 12
14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4.0(3.7%) 7,8
15 力与运动的关系 4.0(3.7%) 30
16 重力的大小 25.0(23.4%) 3,15,17,26,33,34
17 惯性 6.0(5.6%) 5,6,7
18 速度与物体运动 2.0(1.9%) 3
19 参照物及其选择 6.0(5.6%) 23
20 力的作用效果 4.0(3.7%) 6,21
21 力的测量 15.0(14.0%) 9,10,11,24,25
22 重力及其方向 12.0(11.2%) 12,13,14,15,16,17
23 月相 2.0(1.9%) 10
24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4.0(22.4%) 11,18,19,22,27,29,3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