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23年12月31日14:30-17:05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作图题请用铅笔草稿完成后用黑色水笔描边。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下图,完成1~2题。 i
(
图1
)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2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图3所拍摄海平面上的太阳照片。读图回答3~5题。
(
图3
) (
图2
)
3.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3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海平面上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
阿克苏地处天山南坡,塔里木盆地北侧,2019年8月出现一场持续3天左石的大风天气,风速忽大忽小具有阶段性。大风天气时,天山南坡锋面发育,锋前触发了强对流,翻山气流下沉补偿了对流上升的空气。图4示意阿克苏本场大风天气风速较大时典型的环流形势。据此完成6~8题。
(
图4
)
6.本次锋面触发了强对流,主要因为锋面
A.长度大 B.坡度陡 C.宽度大 D.维持时间长
7.与对流气团相比,翻山气流的性质是
A.冷而干 B.冷而湿 C.暖而干 D.暖而湿
8.本场大风天气具有阶段性,根本上看是由于阶段性的
A.水汽供应 B.受热对流 C.锋面摆动 D.气流入侵
滑坡通常指斜坡上的土层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某林区在一次暴雨之后,多处山体发生滑坡等次生灾害。调查表明,植被(类型和根系)在此次滑坡灾害发生过程中居主导地位;暴雨未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土体的雨水促使滑动面(软弱面)的形成。图5示意此次滑坡灾害中三类不同滑坡土层中植被根系重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
图5
)
9. 图中Ⅰ、Ⅱ、Ⅲ类滑坡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为
A. 草本、灌丛、乔木 B. 灌丛、草本、乔木
C. 乔木、草本、灌丛 D. 草本、乔木、灌丛
10. 三类滑坡中
A. Ⅰ滑动面位置最深 B. Ⅱ滑动面位置最浅
C. Ⅲ滑动面位置最深 D. 滑动面位置无差异
11. 今后当地在边坡治理、水土保持工作中应
A. 修建坡面沟道,加快地面排水 B. 修筑固沟工程,阻滞地下排水
C. 主要种植乔木,增加固土深度 D. 主要种植草本,降低固土深度
比湿是指单位体积内水汽质量与包含水汽在内的空气质量的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大气中所含水汽的状况。受气温、降水、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内比湿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若城区比湿低于郊区称为“城市干岛”,反之则为“城市湿岛”。图6、图7示意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近地面冬、夏季节城区与郊区平均比湿日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2~13题。
(
图6
)
(
图7
)
12. 表示该地夏季城区平均比湿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该地
A. 夏季城区主要表现为“干岛”,且15点时强度最大
B. 冬季城区主要表现为“湿岛”,且夜间时强度较大
C. 夏季郊区比湿的日变化,与降水状况相关性大
D. 冬季郊区比湿的日变化,与植被状况相关性大
(
图8
)图8示意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4~16题。
14.该山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A.1月的山顶 B.1月的山麓 C.7月的山顶 D.7月的山麓
15.该山位于
A.浙江省 B.四川省 C.青海省 D.吉林省
16.导致该山1500m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B.晴天多,降水较少
C.山谷风出现频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显著
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9示意我国某省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人口逐岁累计比重,读图完成17~18题。
(
图9
)
17.据图可推断三个年份中
A.①年份人口出生率最低 B.②年份人口死亡率最高
C.③年份人口增长率最高 D.③年份人口抚养比最低
18.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依次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图10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据此完成19~21题。
(
图10
)
19. 由示意图可以推断
A. 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安徽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C. 上海市城镇化率增长最快 D. 辽宁人口迁人大于迁出
20. 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严格的房地产政策 B.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C. 人才引进政策变化 D.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21. 下列四城市城镇人口增长潜力最大的是
A. 沈阳 B. 贵阳 C. 天津 D. 成都
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2010年厦门((北纬24°27′,东经118°06′)国际马拉松赛事于北京时间1月2日上午8点鸣枪开赛。图11为2010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路线示意图,某女运动员到达全程赛事终点时,她的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据此完成完成22~24题。
(
图
1
1
)
22.比赛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
A.23°26′S B.23°26′N C.11°52′S D. 20°33′S
23.据右图女运动员身影的相对方位,判断此时她可能跑到赛程:
A.5.0千米附近 B.18.5千米附近
C.40.3千米附近 D.41.7千米附近
24.该运动员的参赛成绩测算结果应为
A.4时00分00秒 B.3时52分24秒
C.4时07分36秒 D.4时08分24秒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 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猕猴桃喜光但怕阳光直晒,野生植株都生长在阴坡(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北坡)河畔,适合栽培在温暖湿润、半湿润的气候区,成熟期的气温达 20℃以上才能结果。猕猴桃栽培源于1200年前的陕西,秦岭北坡“周至——眉县”一带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产区(图12)。在“科技兴农”政策指导下,该地采用种植林下作物(在猕猴桃林下种植其他作物,图13)来实现土壤保温和保湿、水土保持等功能,并推广“果实套袋”等技术(在水果成熟期前用纸袋将果实包裹起来,图14)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
(
图12 陕西猕猴桃集中区及其周边示意
图14 猕猴桃“果实套袋”技术
图13 猕猴桃林林下作物套种
)
(1)当地林下作物类型为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说明果农选择该类型植物作为林下作物的理由。(6分)
(2)分析秦岭北坡成为我国猕猴桃最大产区的有利条件。(8分)
(3)说明猕猴桃种植采用“果实套袋”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合理性。(8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青藏高原的降水与气温共同对冻土产生影响。冻土的冻结期内,降雨起升温作用,加速冻土融化,非冻结期的降雨则降低土壤温度。近年来青藏高原因气温、降水等变化,出现冻土范围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冻土退化问题。研究表明,多年冻土的持续退化将导致土壤表层水分发生变化,促使气候暖干化,进而引起高寒草甸的持续变化。表1示意藏东南地区丁青、左贡与林芝等地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土壤冻融特征,图15示意丁青、左贡与林芝的位置。
表1 丁青、左贡与林芝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土壤冻融特征
站名 降水(mm) 气温(℃) 最大冻深﹡(cm) 冻结期降水占比(%)
丁青 650.75 3.83 59.8 17.42
左贡 450.61 4.88 68.29 12.64
林芝 695.02 9.20 8.77 44.44
﹡冻深:从地表往下测量,被冻土层的厚度。
(
图
1
5
)
(1)分析丁青较左贡纬度高,但冻土的最大冻深却更小的原因。(6分)
(2)说明近年来林芝相比于左贡,冻土面积缩小更显著的原因。(8分)
(3)推测青藏高原冻土持续退化对高寒草甸的影响并说明原因。(6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图16示意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
(
图
1
6
)
(1)说出图中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并据此说明选址原因。(4分)
(2)说出图中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敌楼,并绘制他们之间的地形剖面图,绘图要求:横纵轴(名称、单位、刻度)、方向、剖面曲线。(6分)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D C B A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A B D D A B D
21 22 23 24
B D C C
二、综合题(52分)
25.【答案】(22分)
(1)自果林的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2分);低矮的灌木和草本需要光照强度相对较小,适应较弱的光照条件(2分);且生长高度有限,不会与猕猴桃产生同一高度的空间竞争(2分)。
(2)该区夏季高温(气温大于20℃)多雨,气候条件利于猕猴桃生长挂果;(2分)秦岭北坡是阴坡,阳光直晒少;(2分)临近河流(渭河),水源充足;(2分)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8分)
(3)防止果实受到鸟类、病虫害的侵袭和被树枝刮伤;(2分)(避免使用农药,提高水果品质;(2分))套袋可产生局部温室效应(保温效果好),缩短其成长期,增加水果的产量;(2分)套袋可避免阳光直射水果,提高水果的品相;(2分)套袋还能隔离环境污染对水果的影响;(2分)(8分,任意答4点即可)
26.【答案】(20分)
(1)两地气温差异小,冻结期相当;(2分)冻结期丁青降水量大于左贡(2分),对冻土的升温作用明显(2),加速冻土融化,减小最大冻深。
(2)林芝气温更高(2分),冻结期内降雨更多、升温作用更显著(2分),冻土层更薄(最大冻深更浅)(2分),导致其冻土更易受外部干扰而融化(2分),面积缩小更为显著。
(3)冻土退化会导致高寒草甸退化(向旱生草原或旱生生态系统转化);(2分)
冻土分布区多高寒草甸;冻土退化加速下渗(2分),地表水与表层地下水(土壤水)减少;冻土退化往往伴随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减少(2分);抑制(湿生)植被生长,高寒草甸向旱生草原或旱生生态系统转化,植被出现沙化。
27.【答案】(10分)
(1)部位:修建于鞍部(2分);原因:位于交通道路上,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道(1分);利用两侧山体作为防御屏障,利于防守(1分)。
(2)③(1分),横纵坐标地理事物都有标注(1分),纵坐标刻度和高度都有标注(1分),方向有标注(1分),剖面线(2分)
(
海拔
(单位:M)
水平距离
敌楼③
800
750
700
650
烽火台
NE(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