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二)教学设计
有趣的汉字
搜集、整理信息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查找图书、网络搜索和请教别人等搜集资料的方法。
2.培养小组合作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为开展活动做准备
1.“收集”和“搜集”的区别。
学生回顾三年级和四年级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说说发现。
——“收集资料”和“搜集资料”都是把资料集中在一起,但又有所区别:“收集资料”是把分散的资料集中在一起;“搜集资料”是通过广泛的渠道有目的地搜寻某些资料,然后集中整理。
2.搜集资料的途径。
(1)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如何搜集资料。
——查找图书
搜集资料的第一个好方法是查找图书。可以在家中找一找,也可以去图书馆、书店查阅,还可以通过书名初步找出和资料相关的书籍。
——网络搜索
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工具进行网络搜索。教师以搜索“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为例,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网络搜索。
——请教别人
你身边有哪些可以请教的人呢?
关于汉字特点的故事的资料,你准备向别人请教什么问题?
(2)练习运用:如果要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这方面的资料,该怎么运用这三种搜集方法?
3.思考:以上三种常用的搜集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你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方法?
4.教师补充方法。
实地查看:还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实地查看。
5.教师小结:综合运用搜集资料的多种方法,能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资料。
(二)整理资料
1.筛选:对于搜集到的众多资料,要先进行筛选。
组内讨论:可以怎样筛选?
2.分类:在整理时,可以根据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进行分类。
3.优化:资料太多,需要对资料进行优化。
组内讨论:怎样对多种资料进行优化?
(三)展示形式
展示形式可以多样,既能让大家感受汉字文化,又能体会到汉字的趣味。
三、板书设计
——汇报交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谜语和讲汉字故事的活动,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之美,体会汉字带来的乐趣,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园,感受趣味
1.猜谜游园准备。
小组把已经准备好的谜语分门别类地挂在教室的不同区域,编上号,并将谜底交给评委小组。
2.开展全班游园会。
(1)宣读游园要求。
①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裁判组成评委小组,负责评判和统计积分。其他学生参加游园活动,时间为10分钟。
②猜中字谜的学生,把字谜的编号和答案提交给评委小组,答对一题得1分,根据最终分数领取奖品。寻求同学或教师帮助猜中谜语者,答对一题得0.5分。
(2)游园答题。
学生答题;教师随时关注教室里学生游园的安全及秩序,并适当点拨。
(3)积分颁奖。
评委小组公布游园猜谜积分,并进行颁奖活动(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应喜报和奖品)。
3.交流体会,分享乐趣。
(1)交流感受。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学生介绍猜、编字谜的过程和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搜集字谜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事。
(2)分享猜谜秘诀。
邀请游园会猜谜得高分的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猜谜的秘诀。
(二)游戏闯关,加深理解
1.明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小组合作答题,按照规定,在10分钟内完成。
每答对一题得1分,提前完成并全对者额外奖励10分,赛后根据积分进行奖励。
2.竞赛园闯关。
(1)谐音歇后语。
——①想(响)得高;②谈(弹)不上;③离题(蹄)太远;④睬(踩)都不睬(踩)
(2)对联。
——①千万叠山有雨容;②花鸟一床书;③儿口嚼新书;④升沉不改故人情。
(3)商品的广告词。
随心所浴(欲) 咳(刻)不容缓 默默无蚊(闻) 洗(喜)出望外
酒(久)负盛名 骑(其)乐无穷 一明(鸣)惊人 别无锁(所)求
3.根据积分颁奖。
教师公布积分,并进行颁奖(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应喜报和奖品)。
4.交流体会,分享乐趣。
(1)交流感受。
(2)分享答题秘诀。
邀请获奖小组上台分享自己的答题秘诀。
(三)讲述故事,分享知识
1.分小组讲述汉字故事。
2.推荐代表全班讲故事。
3.评选“汉字故事大王”。
(四)自评和小组评价,课堂总结
1.自评和小组评价。
2.课堂总结。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有人说:“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二道长城’。”希望大家课下继续搜集并与同学交流和汉字有关的知识,学汉字文化,做有根之人。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