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人教八上地理期末模拟押题卷13(范围: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地图)(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秋人教八上地理期末模拟押题卷13(范围: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地图)(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2 23:24: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八上地理期末模拟押题卷13
(范围: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地图)
(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C. 有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D. 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省三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关于图中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的叙述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陕西省—陕或陇—西安 B. ②—内蒙古自治区—蒙—呼和浩特
C ③—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D. 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3. 关于图中各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有高原地形分布 B. 都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C. 都有黄河流经 D. 陇海铁路都不经过
4. 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该政策有利于( )
A. 减少人口数量 B. 降低人口出生率 C. 缓解人口老龄化 D. 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5. “湿透全身,幸福终生”这是傣族的什么节日的祝福语。( )
A. 泼水节 B. 那达慕大会 C. 元宵节 D. 雪顿节
6. 关于我国民族、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
B.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D.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7. 关于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南方的江河无结冰现象 B. 海南省水稻一年三熟
C.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 湿润区只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
8.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B. 众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部水上交通
C.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能资源丰富
D. 使我国成为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
9.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西多东少 B. 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C. 南多北少 D. 各地均匀分布
10. 我国最缺水的两个地区是( )
A.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 东北地区,东南地区
11. 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 B. 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 D.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2. 下列灾害全部属于气象灾害的一组是( )
A. 崩塌、滑坡、泥石流 B. 滑坡、洪涝、干旱
C. 泥石流、寒潮、干旱 D. 干旱、寒潮、台风
13.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车内的游客有序离开车厢 B. 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C. 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 D. 迅速向空旷的地方撤离
14.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水能资源不是自然资源
B.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不足
D. 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15. 喀什是沙尘暴多发区,因此在下列防治沙尘暴的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加大南水北调力度,变绿洲为沙漠 B. 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
C. 杜绝放牧,保护草原生态 D. 中蒙边境建设隔离墙
16. 目前,许多城市共享单车在街头随处可见,共享单车最大的意义在于( )
A. 低碳出行,保护环境 B. 节省时间 C. 为市民省钱 D. 方便锻炼身体
17. “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 地区分布不均 B. 季节变化大 C. 年际变化大 D.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8. 有关长江、黄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河结冰期比长江短 B. 长江汛期比黄河汛期长
C. 长江凌汛现象严重 D. 长江流经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
19. 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管道运输
20. 京广线没有经过的城市是( )
A. 长沙 B. 武汉 C. 南昌 D. 石家庄
21. 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
A. 在河南郑州上大学小明春节回兰州过年,选择铁路运输
B. 上海的小雯到上海外滩游玩,选择航空运输
C. 酒泉小刚突发急症,到北京医院就医,选择公路运输
D. 从秦皇岛运输1000万吨煤炭到上海,选择铁路运输
22. 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的新技术开发区是
A. 北京中关村 B. 湖北武汉东湖 C. 陕西西安杨凌 D. 广东深圳
23. 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A. 种庄稼 B. 草场放牧
C. 食品加工 D. 出海捕鱼
24.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珠三角工业基地 D. 长三角工业基地
25. 下列铁路干线中,没有经过成都是( )
A. 成昆线 B. 成渝线 C. 陇海线 D. 宝成线
二、综合题(每题1分,共50分)
26. 回答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
(2)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共有____个自治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3)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是____,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____,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我国的民族政策是____。
27.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邻国A____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B____(写我国海洋名称),①是____(写我国海洋的名称)。
(2)甲是____(山脉名称)其南侧是我国最大____盆地,盆地内部中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乙是____(山脉)
(3)长江、黄河均发源于C____(省区全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称号,其中位于湖北的D____是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4)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____,其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当乌苏里江迎来清晨第一缕阳光,而该地处于____(黑夜?白天?)原因是____(我国跨经度广?我国跨纬度广?)
28. 读“我国山脉、地形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山脉是____,其右侧是淮河,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年降水量是____mm,该线以北的耕地类型为____,以南的耕地类型为____。
(2)b处是____平原,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油料作物是____,熟制____。该处流经的河流____(结冰?不结冰?)
(3)d处是____平原,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图中字母f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29. 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洋和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3)冬季,我国盛行____风和____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八上地理期末模拟押题卷13
(范围: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地图)
(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C. 有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D. 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省三亚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A错误;我囯地跨北温带、热带,大部分在北温带,B错误;有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正确;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D错误。故选C。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关于图中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的叙述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陕西省—陕或陇—西安 B. ②—内蒙古自治区—蒙—呼和浩特
C. ③—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D. 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3. 关于图中各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有高原地形分布 B. 都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C. 都有黄河流经 D. 陇海铁路都不经过
【答案】2. C 3. A
【解析】
2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陕西省;②是内蒙古自治区;③是云南省;④是山西省;①—陕西省—陕或秦—西安;②—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③—云南省—云或滇—昆明;④—山西省—晋—太原;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3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陕西省,有黄土高原分布;②是内蒙古自治区,有内蒙古高原分布;③是云南省,有云贵高原的分布;④是山西省,有黄土高原的分布;故都有高原地形分布是正确的,A正确;①是陕西省;②是内蒙古自治区;③是云南省,④是山西省;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错误;云南省没有黄河流经,C错误;陇海铁路经过了陕西省,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4. 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该政策有利于( )
A. 减少人口数量 B. 降低人口出生率 C. 缓解人口老龄化 D. 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会增加人口数量,提高人口出生率,加快人口增长速度。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 “湿透全身,幸福终生”这是傣族的什么节日的祝福语。( )
A. 泼水节 B. 那达慕大会 C. 元宵节 D. 雪顿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湿透全身,幸福终生”这是傣族的泼水节祝福语,A正确;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BCD错误;故选A。
6. 关于我国民族、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
B.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D.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少东多,A错误;我国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B正确;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C正确;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正确;故选A。
7. 关于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南方的江河无结冰现象 B. 海南省水稻一年三熟
C.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 湿润区只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南方地区一月份在0℃以上,故其江河无结冰现象;海南省地处热带,热量充足,可以满足水稻一年三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故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湿润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但在降水量相对不大的东北地区,由于其蒸发量较小,也有湿润区的分布,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的影响。
8.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B. 众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部水上交通
C.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能资源丰富
D. 使我国成为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9.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西多东少 B. 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C. 南多北少 D. 各地均匀分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的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C正确,A错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错误;各地分布不均匀,D错误。故选C。
10. 我国最缺水的两个地区是( )
A.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 东北地区,东南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华北平原地区缺水严重,因为当地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多,同时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非常少、气候干旱,缺水严重;相对来说,东北地区和东南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 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 B. 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 D.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 下列灾害全部属于气象灾害的一组是( )
A. 崩塌、滑坡、泥石流 B. 滑坡、洪涝、干旱
C. 泥石流、寒潮、干旱 D. 干旱、寒潮、台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两大类;D选项都属于气象灾害。 故选:D。
【点睛】
13.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车内的游客有序离开车厢 B. 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C. 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 D. 迅速向空旷的地方撤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故C符合题意。
14.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水能资源不是自然资源
B.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不足
D. 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资源是自然资源,水能资源也是自然资源,A错误;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可见,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错误;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C正确;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D错误。故选C。
15. 喀什是沙尘暴多发区,因此在下列防治沙尘暴的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加大南水北调力度,变绿洲为沙漠 B. 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
C. 杜绝放牧,保护草原生态 D. 中蒙边境建设隔离墙
【答案】B
【解析】
【详解】喀什是沙尘暴多发区,防治沙尘暴应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防风固沙,B正确;加大南水北调力度,变绿洲为沙漠难度大,不现实,A错误;杜绝放牧过于绝对,C错误;设置隔离墙无法防治沙尘暴,D错误;故选B。
16. 目前,许多城市共享单车在街头随处可见,共享单车最大的意义在于( )
A. 低碳出行,保护环境 B. 节省时间 C. 为市民省钱 D. 方便锻炼身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共享单车最大的意义在于低碳出行,保护环境,有利于节能减排,A正确;共享单车骑行较慢,相对费时,B错误;省钱与锻炼身体不是最大的意义,CD错误;故选A。
17. “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 地区分布不均 B. 季节变化大 C. 年际变化大 D.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答案】A
【解析】
【详解】近几十年来,中国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可有效缓解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严重不均的局面,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
18. 有关长江、黄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河结冰期比长江短 B. 长江汛期比黄河汛期长
C. 长江凌汛现象严重 D. 长江流经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黄河结冰期比长江长,长江没有结冰期,A错误;长江汛期比黄河汛期长,B正确;黄河凌汛现象严重,C错误;长江流经地区主要为湿润地区,D错误。故选B。
19. 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管道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但运量小、运费高。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 京广线没有经过的城市是( )
A. 长沙 B. 武汉 C. 南昌 D. 石家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京广线是我国经过省会最多的铁路线,经过了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和广州。没有经过的是南昌。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记住即可。
21. 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
A. 在河南郑州上大学的小明春节回兰州过年,选择铁路运输
B. 上海的小雯到上海外滩游玩,选择航空运输
C. 酒泉的小刚突发急症,到北京医院就医,选择公路运输
D. 从秦皇岛运输1000万吨煤炭到上海,选择铁路运输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河南郑州上大学的小明春节回兰州过年,应选择铁路运输,A对;上海的小雯到上海外滩游玩,距离近,应选择公路运输,B错;酒泉的小刚突发急症,到北京医院就医,应选择航空运输,C错;从秦皇岛运输1000万吨煤炭到上海应选择海运,D错。故选A。
22. 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的新技术开发区是
A. 北京中关村 B. 湖北武汉东湖 C. 陕西西安杨凌 D. 广东深圳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京、上海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建立最早的高兴技术产业中心,被誉为我国的“硅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故选B。
23. 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A. 种庄稼 B. 草场放牧
C. 食品加工 D. 出海捕鱼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种庄稼、草场放牧、出海捕鱼都属于农业活动,食品加工属于工业,而不属于农业,故选择答案C。
【点睛】
24.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珠三角工业基地 D. 长三角工业基地
【答案】D
【解析】
【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有,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如北京、天津、广州等;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如兰州、包头、西安、郑州、济南等;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
【详解】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选:D。
25. 下列铁路干线中,没有经过成都的是( )
A. 成昆线 B. 成渝线 C. 陇海线 D. 宝成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成昆线从成都到昆明;成渝线从成都到重庆;陇海线从连云港到兰州,没有经过成都;宝成线从宝鸡到成都.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铁路枢纽分布.
二、综合题(每题1分,共50分)
26. 回答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
(2)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共有____个自治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3)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是____,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____,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我国的民族政策是____。
【答案】26. ①. 东北 ②. 西南 ③. 西北
27. ①. 5 ②. 新 ③. 藏 ④. 宁 ⑤. 内蒙古 ⑥. 桂
28. ①. 壮族 ②. 回族 ③. 云南省 ④.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⑤.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民族的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民族分布、简称、民族政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小问1详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它民族统称是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
【小问2详解】
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共有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西藏自治区(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小问3详解】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该民族的人口数超过了1700万;全国内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7.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邻国A____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B____(写我国海洋名称),①是____(写我国海洋的名称)。
(2)甲是____(山脉名称)其南侧是我国最大____盆地,盆地内部中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乙是____(山脉)
(3)长江、黄河均发源于C____(省区全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称号,其中位于湖北的D____是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4)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____,其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当乌苏里江迎来清晨第一缕阳光,而该地处于____(黑夜?白天?)原因是____(我国跨经度广?我国跨纬度广?)
【答案】27. ①. 哈萨克斯坦 ②. 东海 ③. 南海
28. ①. 天山 ②. 塔里木 ③. 塔里木河 ④. 大兴安岭
29. ①. 青海省 ②. 水能宝库 ③. 三峡水电站
30. ①. 帕米尔高原 ②. 新 ③. 黑夜 ④. 我国跨经度广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我国的邻国分布、海洋国土、省区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是与我国相邻的哈萨克斯坦,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B为东海,①为南海。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位于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天山山脉以南为塔里木盆地,盆地内部有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乙为位于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长江、黄河均发源于C青海省;长江上游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D为三峡水利枢纽,地处湖北省,是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的帕米尔高原上,乌苏里江位于我国东端,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约60° ,跨5个时区,跨经度广,因此当乌苏里江迎来清晨第一缕阳光,而该地处于黑夜。
28. 读“我国山脉、地形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山脉是____,其右侧是淮河,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年降水量是____mm,该线以北的耕地类型为____,以南的耕地类型为____。
(2)b处是____平原,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油料作物是____,熟制____。该处流经的河流____(结冰?不结冰?)
(3)d处是____平原,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图中字母f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答案】28. ①. 秦岭 ②. 800 ③. 旱地 ④. 水田
29. ①. 长江中下游 ②. 水稻 ③. 油菜 ④. 一年两熟至三熟 ⑤. 不结冰
30. ①. 华北 ②. 小麦 ③. 玉米
31. 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山脉、地形区示意图为材料,共设4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山脉、地形区、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耕地类型、农作物的分布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a为东西走向的秦岭,与其右侧的淮河共同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年降水量是800mm,该线以北的耕地类型为旱地,以南的耕地类型为水田。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b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地处亚热带,一年两熟至三熟;该地1月年平均气温大于0℃,河流不结冰。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d为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f地处山东丘陵附近,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29. 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洋和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3)冬季,我国盛行____风和____风;
【答案】29. ①. 相反 ②. 季风
30. ①. 夏季 ②. 太平 ③. 印度 ④. 干旱 ⑤. 洪涝
31. ①. 西北 ②. 东北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盛行季风的风向及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可见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我们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气候。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其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干旱和洪涝。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小问3详解】
冬季,我国盛行偏北风,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东北风和西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天气,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