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八上地理期末模拟押题卷
(范围:中国地理+地球地图)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地理简图有助于我们记忆地理知识,图为我国东南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地区①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 傣族 B. 壮族 C. 侗族 D. 苗族
2. 地区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琼 B. 闽 C. 港 D. 粤
3. 夏秋季节影响图中所示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 滑坡 B. 霜冻 C. 寒潮 D. 台风
太阳能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有关太阳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属于清洁型能源 B.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 干旱半干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D. 热带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5. 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
A. 北京 B. 重庆 C. 拉萨 D. 上海
某市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目前,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7. 从1980年到2022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 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 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 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 D. 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8.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 四川省地形崎岖 B. 山西省交通不便
C. 云南省位于边疆 D. 贵州省晴天较多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下图是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2010-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和增长状况为(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 B. 山东、广东两省是人口最多的省区
C. 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D. 黑河一腾冲线以西各省区人口增长率低
10. 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B. 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C. 漠河一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 D. 黑河一腾冲一线西北部无人口居住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据图可知,近五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
A. 基本持平 B. 有增有减 C. 持续下降 D. 持续上升
12. 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 家具制造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农副产品加工业 D. 棉纺织工业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山脉可能是下列山脉中的( )
A. 秦岭 B. 大兴安岭 C. 武夷山 D. 南岭
14. 该山脉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大致吻合的界线是(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中温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某同学制作了一幅漫画。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 水资源浪费严重 B. 土地污染严重
C. 水土流失严重 D. 土地荒漠化严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飞往北京首都机场。C919商业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民用客机已经振翅翱翔,我国没有自主研发大型民用客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及部分基地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
【探究原因】
(2)图中我国南北向最长的铁路线是____线。
(3)①是位于我们辽宁省的工业基地,由图可知: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写一条)
(4)C919大型客机由总部设在上海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首飞成功,此研发地所在的工业基地是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写一条)
【总结规律】
(5)根据探究可知: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写两条)
17.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如图示意中欧班列我国陆上边境铁路口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临海甲是____。
(2)位于黑龙江省的口岸是____,当该口岸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阿拉山口口岸正值____(白天或黑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3)中欧班列途经满洲里口岸往北,到达邻国乙是____;与乙国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____。
(4)边境口岸是两国边境设立的过境或贸易的地点。我国陆上边境口岸众多,原因是____。
18. 读黄河与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地形区),两条大河滚滚东流。
(2)受地势影响,黄河与长江自西向东注入____洋,水能资源丰富,大型水利枢纽分布的共同特征是:都分布在____。
(3)黄河中游最明显的水文特征是____,这也是导致下游形成“____”的主要原因。
(4)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____。
19. 读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气候特征____。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____。
(2)乙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
(3)A山脉是____。丙区域夏季气温低的原因是____。
(4)甲乙两地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共同气候条件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八上地理期末模拟押题卷
(范围:中国地理+地球地图)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地理简图有助于我们记忆地理知识,图为我国东南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地区①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 傣族 B. 壮族 C. 侗族 D. 苗族
2. 地区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琼 B. 闽 C. 港 D. 粤
3. 夏秋季节影响图中所示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 滑坡 B. 霜冻 C. 寒潮 D. 台风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A错误;①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壮族,B正确;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C错误;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省份,其中贵州最多,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琼是海南省的简称、闽是福建省的简称、港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省级行政区与澳门同在广东省南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其简称为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较大,D正确;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排除A;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纬度较低,冬季气温高,以降雨为主,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受霜冻、寒潮影响小,排除BC,故选D。
【点睛】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太阳能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有关太阳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属于清洁型能源 B.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 干旱半干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D. 热带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5. 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
A. 北京 B. 重庆 C. 拉萨 D. 上海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太阳能属于清洁型能源,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为可再生资源,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ABC不符合题意;热带地区气温高,但阴雨天气多,太阳能不一定最丰富,D符合题意;故选D。
【5题详解】
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位于太阳能丰富区的拉萨,C正确;北京位于较丰富区,重庆位于贫乏区,上海位于可利用区,AB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资源按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某市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目前,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7. 从1980年到2022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 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 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 大量草地成建设用地 D. 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由图可知,2022年建设用地占比84%,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故选D。
【7题详解】
从1980年到2022年,林地由3%变为6%。所以林地面积在扩大,A错误。耕地由原来的75%变为2%,大量耕地变为建设用地,B正确。图中未显示草地所占比例,无法说明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C错误。建设用地面积在变大,所以不存在大量建设用地变成林地,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8.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 四川省地形崎岖 B. 山西省交通不便
C. 云南省位于边疆 D. 贵州省晴天较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蜀”为四川省的简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即是四川省地形崎岖,A正确。山西省简称是晋,与题干中的“蜀”不符,B错误。云南省简称为云或滇,与题干中的“蜀”不符,C错误。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与题干中的“蜀”不符,D错误。故选A。
【点睛】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下图是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2010-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和增长状况为(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 B. 山东、广东两省是人口最多的省区
C. 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D. 黑河一腾冲线以西各省区人口增长率低
10. 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B. 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C. 漠河一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 D. 黑河一腾冲一线西北部无人口居住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为19%不是最高,西藏自治区人口增长率为22%,A错误;山东、广东两省人口均大于1亿,是人口最多的省区,B正确;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增长率前十省区多位于东南沿海,C错误;黑河一腾冲线以西地区的部分省区人口增长率高,如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A正确;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B错误;黑河一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C错误;黑河一腾冲一线西北部人口稀疏, 而不是无人口居住,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多的人口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据图可知,近五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
A. 基本持平 B. 有增有减 C. 持续下降 D. 持续上升
12. 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 家具制造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农副产品加工业 D. 棉纺织工业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例,产值规模:2017年15000亿元,2018年17500亿元,2019年超过20000亿元,2020年25000亿元,2021年接近30000亿元。从趋势上看近五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持续上升,故选D。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我国正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家具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不符合题意,A错误;新一代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B正确;农副产品加工业属于制造业,区别于智能制造业,C错误;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D错误。故选B。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山脉可能是下列山脉中的( )
A. 秦岭 B. 大兴安岭 C. 武夷山 D. 南岭
14. 该山脉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大致吻合的界线是(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中温带与暖温带界线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3. A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结合材料,这条很奇特的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可知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有显著的差异,分别位于我国的南北方,故该山脉是我国呈东西走向的秦岭,A正确;大兴安岭、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差异不大,南岭北坡位于亚热带季风区,苹果是温带的水果,不符合,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①④正确,③错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②错误。故选C。
【点睛】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15. 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某同学制作了一幅漫画。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 水资源浪费严重 B. 土地污染严重
C. 水土流失严重 D. 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A
【解析】
【详解】漫画中没有关闭水龙头,反映的问题是浪费水资源。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浪费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飞往北京首都机场。C919商业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民用客机已经振翅翱翔,我国没有自主研发大型民用客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及部分基地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
【探究原因】
(2)图中我国南北向最长的铁路线是____线。
(3)①是位于我们辽宁省的工业基地,由图可知: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写一条)
(4)C919大型客机由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首飞成功,此研发地所在的工业基地是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写一条)
【总结规律】
(5)根据探究可知: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写两条)
【答案】16. 沿海分布 17. 京哈—京广
18.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19. ①. 沪宁杭##长江三角洲 ②. 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等 20. 交通;市场;资源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重要的交通干线、工业发展的优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工业分布具有沿江、沿海、沿铁路线特点,其中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具有沿海的共性。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我国南北向最长的铁路线是京哈—京广线,京哈线由北京到哈尔滨,京广线由北京到广州。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①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煤、铁、石油资源缺乏。
【小问5详解】
前面分析可知,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交通、市场,工业主要分布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区。
17.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如图示意中欧班列我国陆上边境铁路口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临海甲是____。
(2)位于黑龙江省的口岸是____,当该口岸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阿拉山口口岸正值____(白天或黑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3)中欧班列途经满洲里口岸往北,到达邻国乙是____;与乙国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____。
(4)边境口岸是两国边境设立的过境或贸易的地点。我国陆上边境口岸众多,原因是____。
【答案】17. 渤海 18. ①. 绥芬河 ②. 黑夜 ③. 地球自转
19. ①. 俄罗斯 ②. 纬度较低,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量充足
20.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邻国众多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欧班列我国陆上边境铁路口岸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我国的海域、陆上邻国、优势的地理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抱的渤海。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位于黑龙江省的口岸是绥芬河,其地处我国东部,受地球自西向东的影响,位置偏东的地区更早迎来日出,故当绥芬河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位于我国西部的阿拉山口口岸正值黑夜,造成这样的时间差异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邻国乙是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北极圈穿过其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我国纬度较低,大部分在北温带,热量较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相邻陆上国家有14个,因此陆上边境口岸众多。
18. 读黄河与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地形区),两条大河滚滚东流。
(2)受地势影响,黄河与长江自西向东注入____洋,水能资源丰富,大型水利枢纽分布的共同特征是:都分布在____。
(3)黄河中游最明显的水文特征是____,这也是导致下游形成“____”的主要原因。
(4)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____。
【答案】18. 青藏高原
19. ①. 太平 ②. 阶梯交界处
20. ①. 含沙量大 ②. 地上河
21. 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量大,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黄河与长江水系图为材料,涉及黄河与长江的概况、流向、各河段的特征及治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长江河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受地势影响,长江和黄河都都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小问2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地势影响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为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大型水利枢纽都分布在阶梯交界处,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小问3详解】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最明显的水文特征含沙量大,流经下游地区,下游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堆积,使下游形成“地上河”。
【小问4详解】
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量大,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河网密布,长江沿岸经济发达,航运需求大,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
19. 读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气候特征是____。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____。
(2)乙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
(3)A山脉是____。丙区域夏季气温低的原因是____。
(4)甲乙两地区有利于农业发展共同气候条件是____。
【答案】19. ①.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干燥) ②.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20. 油菜 21. ①. 昆仑山 ②. 海拔高,气温低 22. 雨热同期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山脉、地形区图及甲地气候统计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主要山脉、作物熟制、地形区、夏季气温特点、气候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区域是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华北平原,甲地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气候资料上来看,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华北平原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其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问2详解】
乙为南方地区,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其油料作物是油菜。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A为东西走向昆仑山脉,丙区域为青藏高原地区,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华北平原,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乙为南方地区,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来看,两地都属于季风区。甲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