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7.1日本
第2课时
日本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日本自然环境对其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日本的地形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自然条件
交通条件
科技水平
人口
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
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学法引领
2.日本工业发展特点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
说说你所了解的著名日本工业品牌及其产品。
提示:汽车、照相机……
2.日本工业发展特点
日本主要化石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18年)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地区比重(2020年)
小资料:日本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 燃料严重不足, 如石油、 天然气、 煤炭和铁矿石等90%以上依赖进口;日本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木材自给率仅为20%左右;日本的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日本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加之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汇,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
思考:日本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
2.日本工业发展特点
小资料:进入21世纪后,日本在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计划,构成日本人才总体战略。要使科技人才具有立即投入科研开发,并具有能很快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进口原料、燃料
工业制成品
?
科技、人才
多优良港湾
海运便利
科技发达
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
地域狭小
资源贫乏
多火山、地震
国内市场狭小
进口原料、燃料——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出口海外
思考:通过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反映出了什么问题?这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过度依赖海外市场。
利:可促进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得日本的产品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
弊: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不稳定。
2.日本工业发展特点
等待出口的汽车排列在横滨港口
小资料: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吨至几十吨;一架货运飞机,一次载重可在100吨以上。
思考:日本的汽车等工业产品主要通过哪种交通工具出口到其他国家?
轮船
2.日本工业发展特点
3.日本的工业分布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有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分布具有“临海型” 特点。
如果日本工业可以在日本海沿岸、内陆和太平洋沿岸三个地带分布,请根据左表中给出的条件,分析各地带发展工业的优点和缺点,讨论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条件 日本海沿岸 内陆 太平洋沿岸
人口密度 大 小 大
地形 平原面积小 山地多 平原面积大
港口 少 无 多
3.日本的工业分布
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产品主要出口
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条件
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工业经济效益高
B
D
A
C
3.日本的工业分布
4.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不同国家制造业每小时人工成本差异
小资料: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第6次中老年人调查中显示,6成以上的60—64岁老人还在工作,每5位女性中有1位做兼职或者打工;日本65—69岁的老人退休后继续工作的占1/3,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只占1/10。
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露。
小资料: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业飞速发展,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过去由于没有相应的环保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随之泛滥成灾。“水俣病”、哮喘病、“痛痛病”等相继出现。
环境污染加剧。
4.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小资料:由于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随着日本工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致使工业用地日益紧张。
土地紧张状况加剧。
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露,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等,发展速度放缓。
4.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5.解决措施
许多日本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2019年)
引进方的利益:
日方的利益:
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缓解了就业压力……
节省劳动力工资、运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国内环境污染……
1.占领当地的消费市场,减少中间流通、运输环节。
2.投资亚洲各国,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还能转嫁污染。
3.投资欧美各国,利用当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优化企业管理。
4.除制造业外,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服务、运输业是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日本非制造业投资高度集中在美国和欧盟,这些投资加强了日本与欧美各国之间的政治联系。
日本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的主要原因
经济大国
资源小国
矛盾
低价进口
原料
燃料
高价出口
高额利润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加工
工业产品
先进技术和人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海域:A______,B______,C_________。
②城市:D______,E______,F________,
G______,H______。
(2)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______,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_______和高效的管理;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工业______和______主要依赖进口。
任务一
日本的工业
太平洋
日本海
濑户内海
东京
横滨
名古屋
神户
大阪
港湾
劳动力
燃料
原料
A
D
C
B
E
F
H
G
任务一
日本的工业
(3)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国家和地区。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
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于此的原因。 (至少答出三点)
太平洋
欧洲
美国
东亚
东南亚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③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④产品主要出口;⑤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⑥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参考答案,答出三点即可)
A
D
C
B
E
F
H
G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日本民族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深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和服与“洋”服并存
1.日本的文化特征
和食与“洋”快餐并存
和屋与“洋”房并存
鉴真东渡日本
京都别名“洛都”,它的古建筑风格与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相近。
2.中日文化交流
2011年4月2日
今天是我在日本上学的第一天。当我跨进初中一年级一班教室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其实与同学们一接触,我的紧张感就荡然无存了。我与日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有同样的黑眼睛、黄皮肤,同样用筷子吃饭。日文课本中有许多汉字, 我可以猜得出课文的大意。这一切都给我亲切的感觉。
......
任务二
中日文化的交融
1.张明的父母到日本工作,他随父母到日本上学。下面是他第一天上学后写的日记。 说说你看了这篇日记后的感想。
任务二
中日文化的交融
2.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例如,茶道——日本的一种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最早在唐朝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与现在中国的功夫茶有些相似;和服——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仿照隋唐服饰和吴服改制而成;书道——日本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工业特点:高度发达
发展工业的条件
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面临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