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质
第二节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ster
地震
Earthquake
滑坡
Landslide
泥石流
Mudslide
__________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标要求
1.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
2.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3.结合实例,说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4.掌握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学习目标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汶川之痛
2008.05.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烈度达到11度。这一天,13亿的中国人都沉浸在悲痛当中,因为就在这场灾难中,有69227位同胞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8.0级 69227位同胞遇难
两次7.8级大地震,上百次4级以上余震……2月6日,一场发生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烈地震,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破坏,这次灾难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
截至2月10日,地震已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超2万人遇难,目前救援人员仍在废墟中搜索幸存者,在严寒、缺水、断电和随时可能到来的余震都给救灾工作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什么是土耳其?
为什么破坏力这么大?
地震的形成
1.概念
地震
当物体(如岩石)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抵抗力,这就是应力。地应力就是出现在地壳中的应力
复习回顾:地震波的分类及其特征?地震波的作用?
图2:世界板块分布图
观察下图,分析7级以上地震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地震的产生
图1:世界7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分布图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带。
2、世界地震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周边板块
的交接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大洋中脊地震带:
位于板块的拉张边界上
土耳其位于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质状况很复杂。它的东部是两条断裂带的交汇区,这里地震多发,土耳其也被称为“坐在火药桶上的国家”。
图一:地震带的分布
为什么是土耳其?
3、我国的地震
我国两大地震带:
华北地区、台湾地区是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西南地区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我国地震的特点
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西多东少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再加上内部断层众多,因此地震频发。
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
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所以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思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地震灾情为什么东重西轻?
新疆
青海
西藏
四川
云南
台湾
华北
3、我国的地震
材料一:本次的土耳其地震,短短12 小时内,共发生了两次震源深度为 20 千米的 7.8 级大地震,两次强震的震中相距约96公里,是属于震群型地震(一组地震)中的“双震型地震”,不是孤立型或主余震型。
材料二:本次地震靠近人口密集区,加济安泰普市有210万人口,距震中仅30公里。而距震中50公里的叙利亚西北部边境,有超过170万难民,因此带来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
材料三:除了天灾,还有人祸,震区内的建筑质量大多达不到抗强震的要求。由中东技术大学于2021年发布的研究显示,在土耳其加济安泰普的11万栋建筑中,只有11%的建筑完全符合建筑规范。
材料四:第一次地震出现在当地凌晨四点左右,大多数人正在熟睡,难以逃生。之后接连不断的余震,又给救援人员和幸存者带来致命伤害。
材料五:这次地震发生在严寒的冬季,恰逢地中海低涡气旋掠过小亚细亚半岛,带来了狂风大雪、冻雨和低温。如此恶劣天气,被埋住的人很容易失温死亡,救援的黄金时间极短。
请分析土耳其地震破坏性大的原因?
双震型地质,震级大,震源浅,余震多;靠近人口密集区;建筑质量差;地震时间;恶劣天气
4、地震构造
地震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震中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震源深度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源
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的
地震波
浅源地震:0-6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大于300km
什么是震级?
什么是烈度?
4.震级与烈度:
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约32倍。相差两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一次地震有 一 个震级。
微震
超微震
1
中强震
4
5
2
3
6
7
8
强震
特大地震
震级
4.震级与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微震
小震
中小地震
中地震
Ⅰ
Ⅱ—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中地震
中地震
大地震
大地震
特大地震
特大地震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正相关
2、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负相关
3、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负相关
4、地质构造:断层线上(断裂带)破坏较大,
负相关
5、地面建筑:抗震能力高的破坏较小,负相关
6、人口密度:越大,烈度越大,正相关
7、经济水平:越高破坏越大,另一角度也可以
讲救援能力越强影响越小
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地理位置
四川省汶川县
震中经纬度
北纬31.01度,东经103.42度
震源深度
14千米
震级
里氏8级
震中烈度
11度
5.12 汶川地震概况
案例分析:汶川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达11级,试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
震级大
“5?12”汶川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
震源浅
地处大断裂带
建筑物防震能力差
位于震中
(1)
(1)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影响
地震
(1)
(2)
(2)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4.影响
地震
(1)
(2)
(3)破坏当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6.影响
地震
(3)
其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是长久的
地震自救措施
1.滑坡:
(1)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分布地区:
1)岩体比较破碎
2)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区
3)植被覆盖度较差
4)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2.泥石流
(2)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发生区
流动区
堆积区
泥石流分布地区:
1)较大的沟谷坡度
2)大量松散的堆积物
3)暴雨、快速融水或者堤坝溃决等导致的突发性巨大水流。
滑坡、泥石流比较
不同点
比较项目
滑坡
泥石流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山地沟谷中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
较大
较小
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
可以无水的参与
必须有水的参与
(2023山东寿光一中高一月考)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小河沟流域位于四川省盐源县盐塘镇境内,最高
点高程为2 748米,最低点高程为2 182米,主沟沟长
约650米,以“V”形谷为主,沟道顺直(下图)。流
域内坡耕地较发育,出露岩石结构疏松,沟道两岸多
小型崩塌和滑坡。2015年6月21日,小河沟流域突降
暴雨,50分钟降雨量达105.5毫米,水位突然上涨,诱发泥石流灾害。根据之前预警,人员有序疏散,无人员伤亡。
(1)说明小河沟流域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的原因。(6分)
①沟谷为“V”形谷,坡度大;
②岩石结构疏松,易风化、破裂;
③降水多,易诱发崩塌、滑坡。
(2)分析本次小河沟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条件。(8分)
①流域突降暴雨,历时短、降雨量大;
②岩石结构疏松,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碎屑物质丰富;
③植被覆盖率低,利于水流和碎屑物质的汇聚;
④高差大,坡度大,沟道顺直,汇水速度快。
(3)推测本次小河沟泥石流灾害造成的危害。(4分)
毁坏房屋建筑,掩埋农田、道路,淤塞甲米河,等。
[预读教材]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滑坡和泥石流
?
滑坡
泥石流
概念
山地_____上的岩体或土体,在_____作用下沿一定______整体下滑的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_____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____、____的特殊洪流
发生条件
_____破碎、______起伏大、_____覆盖度差
_____陡峻、丰富的__________、短时间内大量_____
发生区域
山地丘陵区和_________频繁的地区
山区______
危害
破坏或掩埋_____、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
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______,造成人员伤亡
斜坡
重力
滑动面
暴雨
泥沙
石块
岩体
地势
植被
地形
松散物质
水流
工程建设
沟谷
农田
江河
5. (2023湖南郴州教研联盟高一期末)下图
为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最
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
C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23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线上调研)南方某山区经历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 该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C
A. 山洪暴发 B. 地震 C. 滑坡 D. 泥石流
16. 该地质灾害发生后,最需要紧急撤离的居民点是( )
C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知识拓展]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西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具体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