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测评卷(含解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测评卷(含解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2 21:54:33

文档简介

第四章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自2008年京津城际列车开通以来,我国高速铁路网络规模不断增长,并逐步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扩展,其与民航网络在空间腹地范围上的重叠程度也不断提高。下图示意我国高铁与民航客运增长趋势。据此回答1~3题。
1.2009—2011年航空客流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铁准点率优势明显
B.旅客往返机场路程较远
C.高铁大规模建成开通
D.航空公司削减航班班次
2.高铁客运总量超过民航客运之后(  )
A.航空客流量逐年缓慢下降
B.航空客流增速平稳
C.高铁客流量逐年加快增长
D.高铁导致民航衰落
3.推测由于高铁开通,下列城市间直航航班可能会停运的是(  )
A.广州—桂林 B.沈阳—石家庄
C.北京—上海 D.成都—西安
我国提供约891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我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衔接铁道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预计2027年初启用。据此回答4~5题。
4.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工业发达
C.历史文化悠久
D.人口稠密
5.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
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减轻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C.增加当地的就业
D.获得高额利息
中国民航规定,海拔在2438m及以上的机场为高原机场。2022年12月23日10:59,南航CZ5193航班平稳降落在新疆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不通航的历史正式终结,我国最西端、新疆首个高原机场正式开门迎客。新疆的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则增加至25个,继续保持全国机场数量领先地位。浙江机场数量名列全国第14名。下面左图为机场照片,右图为新疆和浙江轮廓图(比例尺相同),气泡标志为该塔县机场所在位置。据此回答6~7题。
6.新疆建设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疆天气利于飞行
B.机场建设成本低
C.打造新疆旅游基地
D.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7.下列有关新疆与浙江机场建设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新疆机场数量多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大
B.浙江机场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省区面积小
C.新机场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
D.在旺季能够分担青藏铁路客运压力
京哈高铁于2021年1月22日全线贯通,全线共设有35个站点,其中辽宁站点数量最多,有16个。下图示意京哈高铁线路。据此回答8~9题。
8.京哈高铁经过的省(市)中辽宁站点数量最多,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交通条件差 ②高铁线路里程长 ③辽宁距离北京近 ④高铁沿线城镇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目前京哈高铁修至哈尔滨后没有向北继续延伸,最有可能是因为哈尔滨以北(  )
A.纬度较高,自然环境恶劣
B.人口较少,聚落较分散
C.经济落后,建设资金不足
D.资源匮乏,运输需求少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和建海底隧道还存在着争论。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设海底隧道的优点是(  )
A.受恶劣天气影响小 B.对海洋航道影响大
C.受海冰灾害影响大 D.受地质条件限制小
11.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
①直接扩大大连港货运量 ②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线路网 ③改善渤海海峡航运条件 ④缩短渤海沿岸各城市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铁路联系引力是反映城市在空间上相互吸引、相互联系强弱的重要指标,应综合考虑两城市间客运铁路的线路数量、直达列车频次和旅行时间。节点城市等级反映城市铁路联系的综合引力。高铁运输网的建设改变了城市间的联系引力格局。下面两图分别示意2012年和2015年东北地区城市铁路联系引力。据此回答12~13题。
12.与大连相比,沈阳经济实力较弱,但节点等级远超大连。沈阳的主要优势是(  )
A.经济部门更齐全 B.地理位置居中
C.旅游业更发达 D.运输方式更多样化
13.与2012年相比,2015年齐齐哈尔失去了对牡丹江和鸡西的最大引力,主要原因是(  )
A.原有铁路线路废弃 B.流动人口减少
C.乘客选择乘高铁中转 D.经济联系减弱
平庆铁路是黄土高原地区新建铁路的典型代表,沿线地面平均自然纵坡度为10%。下图为平庆铁路线路纵断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平庆铁路桥隧较多,主要是因为沿线(  )
A.冻土广布 B.植被茂密
C.河湖遍布 D.沟谷众多
15.平庆铁路限制坡度应大于沿线地面平均自然纵坡度,这样可以(  )
A.提高列车速度 B.提升乘坐舒适度
C.增强运输能力 D.缩短线路长度
2021年3月15日,大瑞(大理—瑞丽)铁路首节钢轨成功完成铺设。澜沧江大桥全长528m,位于澜沧江中游,处于高山峡谷中,周围海拔多在3000m以上,是大瑞铁路的“咽喉”工程,下图示意大瑞铁路线路。据此回答16~17题。
16.澜沧江大桥最适合施工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推测大瑞铁路建成后的重要意义有(  )
①有利于云南鲜花出口创汇 ②促进滇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③加速沿线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④成为我国连接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地铁是拉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地铁线路的规划影响城市功能区发展。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地铁线路规划图(2015—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该城市的主城区一直在a河流以北地区。据此回答18~19题。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该城市的商业中心最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9.该城市地铁线路(  )
A.呈放射状分布,有利于郊区城市化
B.少跨越河流和铁路,节约了建设投资
C.沟通河流两岸,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D.多联络原有商业中心,提升了服务功能
黔春立交桥是贵阳市最复杂的立交桥,桥面距离地面3~40m,酷似横躺的数字“8”。黔春立交桥均由高架支撑构成,墩柱高差极大,从远处看纵横交错。据此回答20~21题。
20.黔春立交桥改变了贵阳市(  )
A.城市空间形态 B.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
C.商业区的分布 D.对外联系的通达度
21.黔春立交桥折射出贵阳市交通(  )
A.受地形影响显著 B.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C.运输方式立体化 D.人均里程成倍增长
中老铁路在老挝境内的磨丁至万象段(以下简称磨万铁路)是老挝第一条高速铁路,设计最高时速为200km,对于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开发、构建老挝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左下图示意磨万铁路线路,右下图为老挝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磨万铁路线的显著特点是(  )
A.高桥长隧 B.弯曲度高
C.坡度较大 D.沿斜坡布局
23.磨万铁路的建设有利于(  )
A.缓解北部湾海运压力
B.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
C.加强各国首都间的文化交流
D.提高老挝的经济核心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汉巴南高铁是陕西汉中经四川巴中至南充的铁路,全长约290km,设计行车时速为250km,计划于2024年建成,其中南充至巴中段为双线客运专线。巴中市位于偏远山区,境内高山环绕、丘陵绵延、河流交错,修建高铁的难度极大。汉巴南高铁被誉为“红色高铁”“振兴铁路”。下图为汉巴南高铁规划线路示意图。
(1)分析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南充至巴中段采用双线客运专线的突出优点。(6分)
(2)指出在修建汉巴南高铁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6分)
(3)分析建设汉巴南高铁对川陕地区的有利影响。(6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 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
材料二 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图。
图1
图2
(1)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    。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简述该机场布局的优势。(6分)
(2)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1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3)分析该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层加速融化,北极航线的开发备受关注,中俄陆河联运路线(下图所示)被提出,计划从我国大连出发,通过铁路运输及勒拿河水路运输到达北冰洋沿岸的季克西港。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矿产及旅游资源,但开发程度较低。
(1)与冰上航线相比,说出中俄陆河联运路线的优势。(4分)
(2)分析开发中俄陆河联运路线中铁路建设可能面临的不利条件。(4分)
(3)勒拿河下游通航期主要在7—9月,请说明原因。(4分)
(4)请针对中国/俄罗斯(选其一),说出该联运路线建设对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第四章测评
1.C 2.B 3.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2009—2011年航空客流增速明显减缓,与此同时,高铁客流量快速增加,由此推断,2009—2011年航空客流增速明显减缓的主要原因应是此期间高铁大规模建成开通,分流了部分航空客流量。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从2012年开始,高铁客流量超过了航空客流量,之后航空客流量增速平稳。第3题,高铁与航空相比,中短途客运高铁更有优势,中长途客运航空更有优势,四条线路中,广州—桂林距离短,高铁出行优势明显,因而高铁开通后,直航航班可能会停运。
4.A 5.B 解析 第4题,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边缘,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A正确;工业发展水平和人口稠密程度不是新加坡成为最大中转港的原因,B、D错误;新加坡建国历史比较短暂,C错误。故选A。第5题,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是互利互惠的,从我国的利益来考虑,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可以连接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可以从陆地上避开马六甲海峡,减轻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保障运输安全。故选B。
6.D 7.C 解析 第6题,新疆也会有雨雪、大风天气,不全是利于飞行的,A错误;因为地处高原,气温低,条件恶劣,机场建设成本不低,B错误;建设机场与打造新疆旅游基地并无必然联系,C错误;机场建设都是因为市场需求,D正确。故选D。第7题,新疆机场数量多主要是因为新疆面积大,经济点间的距离远,而不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大,A错误;浙江机场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修建机场的地方少,省区面积小不是主因,B错误;新机场的建成提升了交通运输能力,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C正确;青藏铁路不经过新疆,D错误。故选C。
8.D 9.B 解析 第8题,一般来讲,交通条件差则交通站点数量较少,①错误;由图可知,京哈高铁在辽宁建设的线路较其他省(市)长,故站点数量多,②正确;高铁站点的数量与距离北京远近关系较小,③错误;高铁沿线城镇多,故设置的站点多,方便居民出行,④正确。第9题,虽然哈尔滨以北地区纬度较高,但自然环境对修建高铁的影响较小;哈尔滨以北地区纬度高,人口数量少,聚落较分散,目前公路和普通铁路就可满足其交通需求,因此京哈高铁修至哈尔滨后没有向北继续延伸;京哈高铁是国家规划投资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故修建高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建设资金充足与否关系较小;高铁以客运为主,与资源运输需求无关。
10.A 11.B 解析 第10题,海底隧道深埋于水下,受恶劣天气影响小,对海洋航道无影响,受海冰影响小,受地质条件影响大。因此海底隧道应选择建设在地质稳定的地区。故选A。第11题,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加强了两岸的交通联系,完善了环渤海地区的交通线路网,缩短了渤海沿岸各城市的运输距离。故选B。
12.B 13.C 解析 第12题,由题干可知,沈阳的经济实力比大连弱,但是节点等级远超大连,结合图中沈阳和大连的地理位置可以推知,沈阳位于辽宁中部,与区域内其他地区的联系紧密;而大连位于辽宁最南端,在地理位置上和其他地方的联系相对不紧密,因此大连节点等级不如沈阳。第1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12—2015年,齐齐哈尔从重要的节点城市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节点城市。齐齐哈尔对牡丹江和鸡西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这几年高铁得到了迅速发展,牡丹江和鸡西的民众出行不再依赖齐齐哈尔的铁路,而是选择乘坐高铁进行中转。
14.D 15.D 解析 第14题,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暖温带,土壤冻结时间较短,冻土面积较小;当地开发历史悠久,植被受到破坏;当地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河湖较少;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势起伏较大,修建铁路需要穿越众多的沟谷和黄土丘陵,因此铁路桥隧较多。第15题,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为了降低线路坡度,通常采取迂回线路、修建桥隧等筑路方式,结合上题及材料分析可知,平庆铁路沿线地表起伏较大,平均自然纵坡度为10%,平庆铁路限制坡度大于10%,可以减少迂回线路和桥隧数量,缩短线路长度。
16.A 17.B 解析 第16题,澜沧江大桥所在区域6月至10月为夏、秋季节,是雨季,盘山便道滑坡、塌方频发,不利于大型构件的运输;冬季多大风天气,不适合施工;春季大风天数相对较少,降雨较少,较适合施工。第17题,铁路运输速度慢,对鲜花出口影响较小,①错误;大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瑞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变旅游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服务业的发展,②正确;交通线路的修建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但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影响不大,③错误;大瑞铁路从大理到瑞丽,成为我国连接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④正确。
18.B 19.C 解析 第18题,由图文材料可知,a河以北地区是该城市的主城区,乙处位于主城区的中心位置,且距火车站近,地铁1号线和3号线在乙处交会,交通便利,因此判断乙处最可能是该城市的商业中心。第19题,地铁线路不会利于郊区城市化;该城市规划设计的四条地铁线路中,有三条跨越河流、铁路,目的是沟通河流两岸城区,助推城市跨河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图中没有原有商业中心的信息,所以不能判断是否联络原有商业中心。
20.D 21.A 解析 第20题,黔春立交桥改变了贵阳市对外联系的通达度。第21题,黔春立交桥折射出贵阳市交通受地形影响显著,坡度较大,需要建设多层的立交桥;经济条件较好才可以建设立交桥;立交桥都是公路交通方式,未体现运输方式的立体化;人均里程可以忽略不计。
22.A 23.B 解析 第22题,由图可知,老挝北部地区地势起伏大,且由于该地区靠近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采用高桥长隧的方式可以避免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行造成的安全隐患。第23题,老挝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众多,自然环境优美,铁路建设有利于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24.答案 (1)客运专线实现了客、货分流,提高了运营效率;双线运营提高了客运能力,保证了高铁的准点率。
(2)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区域内河流密集、地形复杂,建设桥隧的工程量大;生态环境脆弱区多,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高。
(3)沿线地处川陕革命老区,建成后将成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利于提高沿线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振兴经济。
解析 第(1)题,传统铁路主要负责大规模兼远距离的客货运输,通常由大型机车牵引多节车厢或车皮进行运载,一般速度较慢,客货兼运;南充到巴中段采用了双线客运专线,使得客、货分流,提高了运营效率,满足了巴中和南充间人们的出行需求。同时,双线运营提高了客运能力,客、货分流,相互不再影响,也保证了客车的准点率。第(2)题,建设汉巴南高铁可能面临的困难主要从地形、地质及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汉巴南铁路需要穿过大巴山等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需要跨过嘉陵江等众多河流,区域河流密集,地形复杂,需要修建桥梁、桥隧的工程量大;沿线多生态环境敏感区,建设过程易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高等。第(3)题,建设汉巴南高铁对川陕的有利影响可以结合材料进行解读。汉巴南高铁被誉为一条“红色铁路”,铁路建成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建成后将成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振兴铁路”有利于对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涉及区域的居民生活水平,振兴经济。
25.答案 (1)西南方向 与城市距离适中,减少对城市的干扰;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该区域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造价高;该区域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
(3)人口稠密,产业集聚;该地为重要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密集。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机场位于主城区西南方向,因此,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西南方向。双流国际机场布局的优势在于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与城市距离适中,可以减少对主城区的干扰;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又有道路与主城区联系。第(2)题,需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地表崎岖,陆路交通建设难度大,投资大,成本高,而航空运输受地形影响小;该区域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运价值低。第(3)题,该机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港,客货运输量大;该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对航空运输需求量大。
26.答案 (1)运输距离短;运输速度快;不受海洋气象灾害和冰山影响。
(2)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地区气温升高,冻土融化时间增加,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对铁路设施的影响加剧;西伯利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西伯利亚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3)(7—9月)夏季降水量较多,勒拿河径流量大,利于通航;纬度高,结冰期长,夏季气温高,河道不封冻,可通航。
(4)中国:有利于资源、能源进口;促进对俄罗斯相关产品出口;连通北极航道,新增中欧贸易通道(拓展市场)。或俄罗斯:推动沿线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拓宽客源地市场,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相比于冰上航线,中俄陆河联运路线运输距离大大缩短,且海运速度慢,铁路运输速度更快、连续性更好,受海洋气象灾害和冰山的影响小。第(2)题,铁路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说明。中俄铁路建设所经地区纬度高,一年中气候严寒时间较长,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同时,该地冻土广泛发育,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对铁路建设中技术的要求提高;该铁路沿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过程中物资供应困难。第(3)题,7—9月为北半球夏季,勒拿河流域降水量相对较多,径流量大,航运能力较强;勒拿河流域纬度位置高,河流结冰期长,且勒拿河大致由南向北流,下游所处纬度较高,该时间段下游区域气温相对较高,河流未封冻,可以通航。第(4)题,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一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该联运路线有利于我国资源和能源的进口,同时我国也可以通过该联运路线对俄罗斯进行相关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该联运路线西端可通过北极航道连接欧洲各港,新增我国与欧洲的贸易通道,有利于拓展我国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对俄罗斯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但开发程度较低,因此,通过该联运线路,一方面有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开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沿线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章末培优练
创新应用练
[2023沭阳高中期末]福厦高铁(下图)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设计时速350km,全长277.42km。2017年9月动工,于2023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据此回答1~2题。
1.福厦高铁沿线新建站点较多,主要是为了(  )
A.带动沿线资源开发
B.提升运力,促进客货流的运输
C.缩短福州到厦门的时间
D.方便居民出行,增加人流量
2.漳州站的扩建增加最多的用地是(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绿化用地
[2023唐山开滦二中高二期末]京唐城际、京滨城际铁路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标志性工程和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坻站是京唐、京滨及规划津承城际铁路的重要枢纽站(下图)。读图,回答3~4题。
3.宝坻站及其周边高铁线路网的建设,将首先影响宝坻的(  )
A.服务范围 B.城市等级
C.功能分区 D.行政范围
4.宝坻站没有建在城区中心位置,而是建在城区南部边缘,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方便横、纵向铁路的交会
B.降低车站的建设成本
C.缩短高铁的运行时间
D.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2023镇江高二期末]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高运输能力的运载方式。多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交通网能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下图示意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据此回答5~7题。
5.影响城市群轨道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分布 B.土地面积
C.出行需求 D.人口规模
6.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  )
A.高速铁路实现城市间的客、货运输
B.城际铁路满足城市群的对外联系
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
D.市郊铁路可以促进功能区发展
7.轨道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②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③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④提升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苏州高二期末]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终点为昆山花桥站,全长41.25km,沿线设站28个,于2023年6月开通初期运营。下图为轨道交通11号线路及站点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11号线站点中“泾”“浦”“河”“湖”等字大量出现。对这些站点命名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易读易记,通俗易懂
B.保留传统,传承文化
C.地区标志,利于辨识
D.历史文脉,知名度高
9.11号线开通后,苏州地区内(  )
A.沪苏通勤人口规模显著增大
B.各站点周边房价将趋于一致
C.沿线地面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D.昆山、太仓城市等级迅速提升
10.[2023湖北恩施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成昆铁路建成于1970年,速度约80km/h,为客货共线铁路。2022年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建成,速度约160km/h。成昆铁路复线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经过横断山脉地区,该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西南地区路网结构,方便沿线群众出行。下面左图示意成昆铁路及其复线路线,下面右图为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示意图。
(1)请从自然角度分析成昆铁路复线建设施工面临的主要困难。
(2)相比成昆铁路线,指出其复线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
(3)简述成昆铁路复线通车后给沿线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真题实战练
[2022广东卷]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不同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根据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12.根据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
[2022浙江6月卷]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14.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少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多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2021全国乙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与海港的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km、远海陆港(一般500km以上)等。据此回答15~17题。
15.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17.以下产业中,更适合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2021广东卷]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回答18~19题。
18.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19.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20.[2023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并实施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下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
(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
(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4)说明库里蒂巴工业区布局的优点。
21.[2021浙江6月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2为图1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图1
图2
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章末培优练
1.D 2.A 解析 第1题,福厦高铁沿线新建站点较多,主要是为了方便沿线的居民出行,增加人流量。故选D。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漳州站的扩建将导致该区域内的人口增多,人流量增大,用于商业的土地将大大增多,因此增加最多的用地为商业用地,A正确;漳州站是火车站,扩建增加的工业用地较少,扩建过程中,会影响绿化面积,可能导致绿化用地减少,B、D错误;高铁站人口流动较大,常住人口少,C错误。故选A。
3.A 4.D 解析 第3题,宝坻站及其周边高铁线路网的建设,使宝坻交通更加便利,服务范围扩大。故选A。第4题,高铁站客流量大,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宝坻把高铁站设在离城区较远的南部边缘地区,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D正确;高铁站离城区较远,可以降低车站的建设成本,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对铁路交会、铁路运行时间没有太大的影响,A、C错误。故选D。
5.C 6.D 7.B 解析 第5题,城市群轨道交通是以客运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城市人口规模决定了城市交通出行的总量,城市用地面积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距离,即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交通需求,从而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 ,但是两者并不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城市交通需求是居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程度,交通需求的大小,尤其是城市居民公共交通需求的大小,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最直接和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第6题,高速铁路主要实现城市间的客运运输。城际铁路主要满足城市群的内部联系。都市圈轻轨一是作为城市骨干交通模式承担大量的公共交通客流;二是在城市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区域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三是作为快速轨道交通在城市特殊地区的延伸或加密。市郊铁路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一举多得之效,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扩大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第7题,轨道交通系统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②错误;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以及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促进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次中心城市的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但不能提高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①③正确,④错误。
8.B 9.C 解析 第8题,11号线站点中“泾”“浦”“河”“湖”等字的大量出现表明这些站点所在地区历史时期靠近河湖,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在站点中这些字的大量出现和保留,有利于保留传统,传承文化。故选B。第9题,11号线开通以后,全线里程较长,沿线设站点数量多,轨道交通的运量大,可以有效缓解沿线地面交通运输压力,C正确;该轨道交通开通后,沪苏通勤人口规模会增大,但题干问的是“苏州地区内”,与上海关系不大,排除A;各站点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不一,地租差别很大,其周边房价不可能趋于一致,B错误;地铁线的开通对城市等级提升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10.答案 (1)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桥隧比例高,修建成本高;位于板块交界处,断层断裂带多,地质结构不稳定,技术难度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2)不同:(桥隧比高,)路线短,线路直,速度快。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
(3)客、货分流,提升了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促进了沿线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方便了居民出行,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解析 第(1)题,成昆铁路复线经过了横断山区,该地区河流、山地众多,地势起伏大,需要修建大量的桥梁、隧道;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地壳活动活跃,有大量的断层和断裂带,地质结构不稳定,对铁路修建的技术要求高,修建难度大;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多发生暴雨,且由于地势崎岖,经常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第(2)题,成昆铁路复线由于设计时速约160km,且经过地区有大量的河流、山地,与原来的成昆铁路线相比,桥隧比提高;桥隧比提高必然导致路线缩短,由于不用修建盘山线路,在线路变直后,坡度降低,所以速度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技术不断进步,为桥隧的成功修建提供了保障。第(3)题,以前的成昆铁路主要用于运货,成昆铁路复线主要用于客运,客、货分流,提升了铁路客、货运输能力;由于成昆铁路复线以客运为主,民众出行更加方便,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成昆铁路复线促进了沿线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铁路运输速度提高使旅游出行更加便捷,有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了云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成昆铁路复线建设使交通更加便利,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后,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方便居民出行,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11.B 12.D 解析 第11题,从甲模式可以看出,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流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显;从乙模式可以看出,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可以极大地促进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从丙模式可以看出,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并未起到主要作用。故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最大的应为乙模式。第12题,从丙模式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能够产生大规模的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并不一致,城市职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就会减少;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各区域中心城市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丙模式可以看到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这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等级差异有关。
13.C 14.A 解析 第1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运行五年后核心区人口规模远大于运行初期人口规模,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A错误;运行五年后边缘区沿线人口分布差异小于运行初期,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边缘区以居住用地、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随着市郊线的建成,市郊线沿线地区交通通达度提高,边缘区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减小,D错误。故选C。第1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市郊线运行五年后,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就业的空间集中现象减少,A正确;没有体现行政服务功能的相关信息,B错误;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减少,C错误;边缘区人口规模的空间差异减小,导致居住地空间分布更加分散,D错误。故选A。
15.A 16.C 17.C 解析 第15题,据材料可知,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不再扩大海港的规模,可减少海港土地使用,缓解海港用地紧张的问题,使海港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③错误;海港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对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影响,④错误。第16题,远海陆港对海港交通状况没有影响;报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决定的;根据材料可知,近海陆港与海港的距离小于100km,而远海陆港与海港的距离一般大于500km,因此,相比于近海陆港,远海陆港更能拓展腹地范围;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远海陆港比近海陆港更能使海港减少环境污染的结论。第17题,远海陆港与海港的距离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陆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高科技产业和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快速、更便捷的交通。
18.B 19.D 解析 第18题,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由早期的京沪到中期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等,再到后期的边缘城市,网络空间从集中到分散,竞争网络空间范围由小变大,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趋向于多极化,边缘城市参与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的机会逐渐增多。故选B。第19题,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的拓展模式首先是直辖市北京、上海,其次是省会、经济发达城市和旅游城市,最后扩展到边缘城市。这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等级性。故选D。
20.答案 (1)便于居民出行,改善生活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减轻空气污染程度。
(2)建设成本较低;建设速度较快,效率较高,灵活性强;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利于城市综合发展。
(3)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充分开发城市空间;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城市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
(4)有利于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有利于搭建便捷的物流线和供应链;有利于减小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知,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可以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即缓解“大城市病”,包括城市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等问题。建设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人们可以就近乘坐公交车,方便人们日常出行;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第(2)题,与地铁相比,公交站点及线路施工的优点可以从工程量、施工周期、施工成本、施工难度等方面思考。地铁建于地下,工程量大,投资多;而地面快速公交建设工程量小、成本低。地面公交站及线路选址受地质条件影响小,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小规模、多数量地建设,因此具有建设速度较快、效率较高、灵活性强的优势。与地铁相比,地面快速公交更利于城市综合发展。第(3)题,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易于城市形成多核心形态,可以分散城市的职能;城市功能区分配更合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区更明确,充分开发城市空间;高密度开发使得人口和就业机会集中在快速交通线附近,减少了通勤距离和时间,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高密度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商业、居住和办公等功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高密度开发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第(4)题,工业区布局在郊外的快速交通线附近,便于物流运输和供应链的建设;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可以减轻工业区内部和周边的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并且在工业区发展低污染工业对城市环境影响小;布局在郊外,与居住区分离,减轻了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21.答案 铁路。理由: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