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3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31 07:1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 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全国几乎各城市都有中山路,大家知道最早的中山路是在哪个城市吗? 最早的中山路出现在南京。
南京的中山路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
灵柩而建,并由此而得名。在中国以及海外华人心目中,孙中山无疑是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名字。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对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留给中国最大的一笔无形资产,竟然是以他的姓名命名的道路。昨日,前来南京拍摄专题片的广东中山市《中国·中山路》摄制组向记者透露,从1929年南京有了第一条中山路以来,截至2008年,全国竟有中山路超过187条!是中国以人名命名“重名”最多的道路!而南京中山路无疑是众多中山路的“鼻祖”。
材料一 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 2005年,对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十位历史人物。结果(部分)如下: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 ,曾用名:中山樵.孙中山(1866-1925)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创立兴中会,投身民主革命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发动二次革命等,捍卫共和制度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 你知道孙中山一生中的大事吗?中国民主革命
先行者孙中山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的发展,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请思考: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1)鸦片战争以来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都失败(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6)从兴中会创立起(1894年,檀香山),国内外各种党派团体纷纷兴起(4)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5)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2)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在中国统治的代理人。(组织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经济基础) 民主革命需要纲领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便应运而生。(政治)“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发展实业,开展“商战”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失败△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国的志士仁人先后提出了哪些变法救国的主张?结果如何?变法救国主张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2、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多元人类文化优秀遗产、并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3)其他学说:
进化论、“单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本论》(2)中国传统思想:
“耕者有其田”、“天下为公”、“大同社会”(1)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法国启蒙思想、美国民主共和思想△阅读课本P93第2—5自然段,想一想:三民主义有哪些思想来源?1905年8月20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二、三民主义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1、提出: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1905年)
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2、含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补充发展前提核心1、提出: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1905年)
2、含义:
3、评价: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2)、积极(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C.指导制定民主宪法即《临时约法》==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A.反映人民共同愿望B.推动革命发展,建立共和政府辛亥革命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于1912 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1: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材料2: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 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 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材料3: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4: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问题:三则材料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内涵是什么?
结合材料4可以看出其主张存在什么缺陷,反映了什么问题? ●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缺陷: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反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材料5: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信的是和核定地价的法
★问题:依据材料5,可以看出民生主义反对什么?如何看待这种反对? ●反对夺取地主土地
●是一种局限,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
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且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1、提出: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1905年)
2、含义:
3、评价: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2)、积极(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B. 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
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消极:
==暴露阶级局限性A.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是因为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
孙中山承认不平等条约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不干涉中国革命,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通过材料,有人得出结论,孙中山的对外政策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没有区别,你如何认为?为什么?材料: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孙中山听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给列宁发去了贺电。贺电中说:“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当时,社会主义的苏俄正处在帝国主义四面包围的危机时刻,列宁最早收到这份充满深情厚意的电报,十分兴奋,他认为“这是东方的光明来了”。历史纵横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教材P94)
(1)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反袁、护国、两次护法斗争的相继失败,使他萌发“重新革命”的念头。苦于因革命党人对三民主义“信仰不笃、奉行无力”,无依靠力量。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爱国运动的风暴给他新的启示和希望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确立三大政策,重新解析三民主义
(4)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改组了国民党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1924年1月20日2、标志: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反帝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民权平民共有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联俄——联共②民族平等——扶助农工黄埔军校旧址新旧三民主义之异同: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相同点:不同点:民族主义:旧的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狭隘性),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的增加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民权主义:旧的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的口号;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旧的只空洞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的增加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适 应 其 需 要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 心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4、新三民主义的评价(教材P94-95) (1)进步意义:
是三民主义的继续发展,新时期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实现了国共合作,发动了北伐战争,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2)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①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 ②革命指导思想形成①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
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屡败屡战①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
②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19C四五十S19C60-90S19C6070S19C末20C初期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20C初期维新派林则徐魏源奕訢等王韬 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探寻御侮图强之道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自强求富实行君主立宪制;与列强进行“商战”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未实践洋务运动(破产)未实践维新运动(失败)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四提倡四反对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革命派孙中山等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
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3.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建立中华民国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权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生主义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的兴民权相比,主要区别是:
A、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B、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同
C、国家的政体不同     
D、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6.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
发展方向的是 7 、孙中山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8、以下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
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9、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10、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
A、明确提出了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B、明确提出了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D、明确提出谋求国民一律平等
11、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12.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倡导科学、民主、平等、博爱
B.增加了鲜明的反帝内容
C.他倡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
D.把资产阶级革命与人民革命、世界革命结合起来
1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A、性质相同,基本内容不同 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 D、目标相同,内容不同14、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15、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其目的是
A.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B.避免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革命
C.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不平等
D.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目标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根据各自所处时代
的特点和革命、建设的
需要,分别创立了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并领导中
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
设的成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