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七章 素养综合检测(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七章 素养综合检测(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3 15: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七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物理跨语文】(2023安徽涡阳期末)下列诗句描述画线部分物体的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错误的是 (  )
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
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
2.(2023江西景德镇五校联考)小梦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观察到窗外的建筑物在后退,细致观察后发现建筑物仍然在原地“静止不动”。这是因为 (  )
A.建筑物在后退是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B.建筑物“静止不动”是选择公交车为参照物
C.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物体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3.(2022安徽蒙城期中)甲、乙、丙三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乙车。甲、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s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车最后到达终点
B.甲车速度小于丙车
C.乙车的s t图像在区域Ⅲ
D.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最大
4.(2023安徽无为期中)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助跑跳远,利用了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原理
B.开车时,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C.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用力甩掉手上的水,利用了手停止运动后水受到了惯性
5.(2023安徽淮南西部联考)小明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他使用的是水平向左的力,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推力大于摩擦力 B.推力等于摩擦力
C.推力小于摩擦力 D.不能确定推力与摩擦力的大小
6.(2023山东枣庄中考)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 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荣获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A.运动员通过弯道的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B.运动员通过弯道时有惯性,站立时没有惯性
C.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站立时他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2023江西宜春实验中学月考)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8.小军打扫卫生时用毛刷清洗家中的地毯,如图所示。当他使毛刷匀速向右移动时,若以    (选填“地面”或“毛刷”)为参照物,地毯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地毯是    的。
9.(2023广东汕头潮南三模)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如图1所示,全长55 km,其中主桥29.6 km,桥面设计了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汽车限速100 km/h。
图1 图2
(1)汽车行驶在中间车道过程中,司机发现大桥上的桥墩向后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
(2)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主桥至少需要    h;
(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经15 s行驶0.3 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这30 s的运动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
10.(2023山西交城期中)小明创作了一篇科幻短篇小说。小说中有一个故事情节:超人小明上天入海无所不能,有次为营救小伙伴,情急之下让地球骤然停止自转,结果小伙伴却被甩向了天空。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            。地球骤然停止自转,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现象还有            (写出一条即可)。
11.在太空中物体会失重,太空中平抛出去的冰墩墩近似做    ,由此可知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三、作图题(5分)
12.(2023广东佛山月考)如图甲为一个物体的s t图像,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的v t图像。
甲 乙
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3.(2023广东深圳龙岗三模)(9分)测量平均速度:某同学跑八百米,使用电子表计时,刚开始起跑时电子表示数如图甲,跑到400 m处示数如图乙,跑完800 m时示数如图丙。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他前400 m的平均速度是    m/s;
(3)他前400 m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后400 m的平均速度。
1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3安徽砀山期中)(9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装置。
甲 乙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甲图实验中,通过调节两边托盘内砝码质量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左右两边砝码分别为2 N、1.5 N时,木块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其原因:小车还受到桌面的    力作用;
(3)在图乙中,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若小明用剪刀沿图中的虚线将小卡片剪断,则小卡片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以说明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还必须        。
五、计算题(共22分)
15.(2023广西桂林雁山期中)(10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在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16.(2022广东紫金期中)(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6 kg的物体B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g取10 N/kg)
(1)求物体B受到的重力;
(2)若用F=5 N的力水平向右推物体B但没有推动,求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
(3)若将物体B带到月球上,求物体B受到的月球引力。(已知地球引力是月球引力的6倍)
答案全解全析
1.D 轻舟相对于万重山是运动的,故参照物是万重山,A正确;孤帆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故参照物是太阳,B正确;行舫相对于船上乘客是静止的,参照物是船上乘客,故“不疑行舫动”,C正确;桥相对于水是运动的,故桥流水不流所选的参照物是水,D错误。故选D。
2.C 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建筑物是静止的;选择公交车为参照物,建筑物与公交车之间有位置变化,建筑物是运动的;小梦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观察到窗外的建筑物在后退,细致观察后发现建筑物仍然在原地“静止不动”,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A、B错误,C正确。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错误。故选C。
3.C 当甲、丙运动相同时间时,甲通过的路程较大,甲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丙最后到达终点;已知乙车最先到达终点,说明乙的速度最大,则在运动相同时间时,乙通过的路程最大,由图可知,乙车的s t图像在Ⅲ区域。故选C。
4.C 运动员助跑跳远,利用了人的惯性,但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A错误;开车时,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错误;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锤柄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套紧在锤柄上了,这一过程利用了锤头的惯性,C正确;用力甩掉手上的水,利用了手停止运动后水的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D错误。故选C。
5.B 由于桌子没有被推动,桌子处于静止状态,桌子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摩擦力等于推力。故选B。
6.C 运动员通过弯道时,其运动状态在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A错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物体的惯性一直存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B错误;运动员站立时,处于平衡状态,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站立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冰面上,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作用在运动员上,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
7.C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的运动方向一直发生变化,所以不是平衡状态。故选C。
8.毛刷 静止
解析 使毛刷匀速向右移动时,以毛刷为参照物,地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地毯是运动的。地毯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地毯是静止的。
9.(1)汽车 (2)0.296 (3)63
解析 (1)汽车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大桥上的桥墩是向后运动的;(2)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主桥至少需要的时间t==0.296 h;(3)由图像知匀速行驶的速度v2=15 m/s,匀速行驶的时间t2=t总-t1=30 s-15 s=15 s,匀速行驶的路程s2=v2t2=15 m/s×15 s=225 m,汽车行驶的总路程s总=s1+s2=0.3×103 m+225 m=525 m,则在这30 s的运动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v平均==17.5 m/s=63 km/h。
10.人具有惯性 地球上的汽车等物品也会由于惯性被甩向天空
解析 小伙伴原来随地球一起运动,若地球骤然停止自转,小伙伴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被甩向天空,故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人具有惯性;地球骤然停止自转,地球上的汽车等物品也会由于惯性被甩向天空。
11.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解析 冰墩墩被抛出后,处于运动状态,由于冰墩墩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在太空中几乎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冰墩墩会沿着原来的运动方向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也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2.如图所示
解析 由图甲可知,0~3 s内和5~8 s内物体的s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这两个时间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0~3 s内物体的速度为
v1==2 m/s,
5~8 s内物体的速度为
v2==2 m/s;
3~5 s内物体的s 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间段物体的速度为零。
13.(1)v= (2)5 (3)大于
解析 (1)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v=;(2)他前400 m的运动时间t1=1 min 20 s=80 s,则他在前400 m的平均速度v==5 m/s;(3)跑完800 m时电子表的示数如图丙,那么后400 m的运动时间t2=2 min 52 s-1 min 20 s=1 min 32 s=92 s;由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大可知:因为t114.(1)匀速直线运动 (2)摩擦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析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当左右两边砝码分别为2 N、1.5 N时,两边的拉力大小不等,但木块也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木块受力平衡,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其在水平桌面还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3)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剪断小卡片,两段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才能平衡。
15.解析 (1)甲、乙两地的距离s=900 km,火车从甲地开到乙地所用时间t=9 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 km/h;
(2)列车的过桥速度v'=144 km/h=40 m/s,
火车过桥通过的路程s'=v't'=40 m/s×25 s=1 000 m,
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 000 m-400 m=600 m。
16.解析 (1)物体B受到的重力G=mg=6 kg×10 N/kg=60 N;
(2)若用F=5 N的力水平向右推物体B但没有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B所受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f=F=5 N;
(3)若将物体B带到月球上,物体B受到的月球引力G'=×60 N=10 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