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从材料出发[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作文,从材料出发[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9-20 18: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材料出发:高考作文命题新走向
高考 ( http: / / gaokao. / )作文命题形式的发展历经了三大阶段,即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阶段。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又出现新的走向,新材料作文是对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突破和完善——
从材料出发:高考作文命题新走向
高考作文命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发展,基本上历经了三大阶段,即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阶段。严格来说高考作文是由命题作文开始的,随后又出现了材料作文的主流样式。
新的命题形式初见端倪
1999年以后,开始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由于话题作文具有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的开放优势,所以近几年来它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样式。但是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样式,比如2006年的全国Ⅱ卷作文试题,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这道作文试题,我们发现它既不同于历史上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同2005年的湖北试题相同,它们大致是由材料加要求两部分组成,湖北题是王国维的论述加上作文要求,全国题则是一则寓言故事加上作文要求,有材料有要求但没有作文话题,需要考生自己根据材料确定话题,这种形式笔者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突出特点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旧材料作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后期十分盛行的一种作文命题方式,比如1986年的“树木 森林 气候”、1990年“玫瑰花与刺”、1992年“街头一景——关于社会公德问题的议论”、1996年“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1997年“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的调查分析等,都属于材料作文。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虽然与新材料作文相差无几,均是材料+提示+要求,但是其作文本质要求是不同的。历史证明了旧材料作文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捆住了考生的手脚。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命题材料大大弱化了对考生的控制力,它只给考生确定话题划定范围,并不限定作文立意,也不限定作文行文。其二,要求更加自由,其表现形式则完全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优势,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新材料作文一方面克服了旧材料作文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则强化了作文选材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的个性体验与自由表达。
新材料作文避免“话题”过宽
自1999年以来,话题作文几乎主宰了高考作文的整个舞台。它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纯粹的话题,一是“材料+提示语+话题”。客观地讲,相比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弱化审题,降低了审题难度;减少阅读量,考生可以不管命题材料;话题只给范围,作文内容具有相当的自主性,不限制文体,给考生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但是,话题作文又具有明显的不足。新材料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来说,在保持话题作文固有的相对开放的优势的前提下,又具有新的特色。从高考作文的性质来看,它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能太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
而新材料作文的命题能够给考生提供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另外,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话题的能力。
高考作文的必备:万能开头30例
雕饰风头——打好第一枪
开头方法之一:
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诚信》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
开头方法之二:
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如果事业中掺杂了感情因素那事业注定要不成功的;我们的公司 ( http: / / edu. / job / " \t "_blank )的管理人员决于能长着相似的脸。——福特《2003年高考 ( http: / / gaokao. / )作文把心放正》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时候,睛也是雨。——汪国真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
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2003年高考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
马克 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开头方法之三:
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影响;迎向光明;
雄鹰风暴的阴遏影响,飞向云霄;
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影响,奔驰原野;
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自由》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开头方法之四:
故事寓言倍感新鲜
有位母亲总是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即使他在做服务员时打碎了不下十个碟子,做售票 员第二次出车就丢了钱夹,做邮递员时竟把别人邮寄的信件给人家全送了回去。
终于儿子去当兵了。三年后母亲自豪地去参加儿子的检阅仪式。人们望着走过的队伍哈哈大笑之时,母亲却激动地放声高喊,“哦-----亲爱的保罗!他们都走错了,只有你走对了!”《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智慧的起点》
开头方法之五:
引用诗歌胜过空说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冰心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
万能凤头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
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
高考作文模拟题
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山,就那么默默地耸立;河,就那么静静地流淌;花,就那么悄悄地绽放;树,就那么一圈又一圈地添着年轮;人,就那么一天又一天地过着日子……世界上的一切就那么简单。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只要简单,不要繁杂,简单的日子,心海上每天都有阳光暖照。简单就质朴,质朴就自然,自然就真实,真实就永恒。
请领会上述材料的含义,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
提示:⑴上述文字的最后一句,对你文章的立意作了明确的提示。⑵可以叙述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写成记叙文;可以把“简单”与“繁杂”作比较,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写成议论文;可以歌颂简单质朴的美,写成散文。⑶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繁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是一种贡献,把简单的事情搞得繁杂,是一种愚蠢。不过,不要把简与繁对立起来,而应力求辨证,千万别为了肯定“简单”而否定“繁杂”,世上的事有时该简,有时需繁,一切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按客观规律去办。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前苏联巴甫雷什中学,学生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的一条标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长期担任该校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一类的标语,他答道:“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具体认识入手。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提示:⑴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的意思是: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需“从具体认识入手”,而不能空讲大道理。据此可讲述一个人“从具体认识入手”,最终真正提高了认识的故事,也可以讲一个空讲大道理而导致教育失败的故事(学校思想教育或其他领域的教育均可),写成记叙文。⑵现今社会,高喊政治口号却不着力于解决具体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据此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自欺欺人、弄虚作假、人格分裂、贻误大事等),进而论述“从具体认识入手”、言行一致、脚踏实地的可贵,写成议论文。⑶许多同学的作文爱说空话、大话甚至假话,却很少能对具体问题作实事求是的细致的分析。可联系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际,对上述不良文风进行恰如其分的批评,坚持作文与做人的统一。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637年,出生于伦敦的英国青年约翰 哈佛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新建的学院工作 ( http: / / edu. / job / " \t "_blank ),时年29岁,且患有肺病,但工作很积极。第二年,他肺病发作,不治身亡。尽管那时的学校只有一名正式教员,一座木板房和几十名学生,但哈佛十分钟爱这所学校,所以临终前他立下遗嘱,将其约400本藏书和一半资产约780英镑捐赠给这所学院。这在当时的美国是微不足道的。当时的州政府为了让哈佛的善举化为一种风尚,把校名由剑桥学院改为哈佛大学。今天的哈佛大学已经是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他成功于年仅29岁的一个叫哈佛的早逝青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
上述材料可引发出诸多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提示:⑴由材料引发的思考:“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忽视“小小的善举”,有时它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献身公益事业的人是不朽的,如果大家都能像哈佛那样,社会将取得全面的进步;哈佛由最初的一座木板房、几十名学生的地方小学院到现在的世界一流大学,这说明任何成功都有一个过程,急于求成,难成大事;等等。⑵可以说故事,可以发议论,也可以夹叙夹议,但必须围绕自己所选的角度,而这个角度又必须是从上述材料中引发的。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什么事似乎都可以讲个技巧,如官场有怎样学会“做官”的技巧,商场有怎样学会“推销”的技巧,职场 ( http: / / edu. / job / " \t "_blank )有怎样学会“公关”的技巧,等等。技巧是严肃的,是讲方法讲规律的,就像真理再向前迈出一步就是谬论一样,技巧多迈出一步就成了欺骗。现在相当多的技巧是鼓励人大胆作假,以假自欺,以假骗人,都是把真实去样,将自己伪装起来。要知道,真实是成本,失去了成本,天下必然生乱。“技巧”用得太多的人可要小心!
上面这段话使你想到了什么?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剧本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⑴如果写记叙类文章,可以写一个正确运用技巧,按规律办事而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也可以写一个用“技巧”作假而最终败露的人;还可以写一个原先以“技巧”作假,后来认识到作假不好而改正的人。⑵如果写议论文,可以用正反对比验证,指出用“技巧”作假的危害,科学运用技巧的好处,对技巧进行一番辩论的分析。⑶联系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例去写,更有说服力。比如写作文,不少同学用“技巧”把自己伪装起来,尽讲些美丽的空话,既养成了不良文风,又影响自己做人。这种思想浅薄而用“技巧”来包装的做法是文明社会中的正直人所不耻的。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994年世界环保日那天,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相约举行一个向子孙道歉的活动。其主题是:由于我们这代人的忽视,污染已经破坏了子孙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用行动来表示对子孙的道歉,那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竭力保护人类的朋友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高三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请以一个成年公民的身份,以“就环保问题给全国成年人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⑴已有题目,不要自拟题目;要求写议论文,不要写成别的文体。⑵大致可按下列层次去论述:概述目前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因素;呼吁全国成年人带动青少年一起为保护环境而多做实事。概述要沉痛,分析要实在,呼吁要热切。⑶既然是信,就要符合书信的各项格式上的规定;署名可写“一名年轻公民×××”。
PAGE
- 7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