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冀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三) 生态系统(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冀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三) 生态系统(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12: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冀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三)
生态系统
类型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吉林中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阳光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
类型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2.(2022广东新丰模拟)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环节数是无限的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体型一定越来越大
D.引入新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3.(2022河北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期末)有四位同学共同探讨微生物的营养问题,小张说:“它们少部分不能合成有机物,以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小李说:“它们大部分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小王说:“它们都能自己合成有机物作为营养。”小赵说:“它们根本不可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小张  B.小李 C.小王  D.小赵
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如图为某生态系统内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图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鼠、兔、昆虫、臭鼬同属于消费者
C.鼠灭绝后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
D.若该生态系统中出现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狼体内积累量最高
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甲   乙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图甲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此生态系统中,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最高的是[ ]     ;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3)图丙中,A图表示    关系。图甲中的     和      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
类型三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2022山东滨城期中改编)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C.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D.任何人工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循环,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表示二氧化碳通过甲的分解作用进入大气中,②③表示二氧化碳通过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④表示大气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部分的光合作用过程
C.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食物链中流动
D.⑤表示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而⑥和⑦不是捕食关系
8.(2023河北大名期末)如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中所有生物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      。
(2)图二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该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
(3)图三中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它通过     (填生理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答案全解全析
1.A 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为生产者;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农作物只是生态系统生物部分中的部分生产者;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2.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调节能力就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过这种限度后,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B 大部分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它们不能通过自身合成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少部分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自养,如硝化细菌。
4.C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鼠灭绝后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
5.(1)分解者 4 物质和能量 
(2)b 鹰 体温是否恒定 
(3)共生 鹰 蛇
解析 (1)图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图甲中的食物链有:植物→鼠→蛇→鹰、植物→鼠→鹰、植物→昆虫→鸟→鹰、植物→羊→狼,因此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一般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图中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c、d、a、b,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c→d→a→b。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即植物→鼠→蛇→鹰,则b对应的是鹰。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b鹰。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即蛇,另一类是b和d,即鹰和鼠,则分类的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
(3)图丙中,A图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B图中两种生物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C图中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属于竞争关系。图甲中,鹰吃蛇,二者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二者属于竞争关系。因此鹰、蛇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
6.C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7.C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甲是分解者,因此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在丙→乙所示的食物链中流动。
8.(1)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2)蛇 捕食和竞争 
(3)生产者 光合作用 碳氧 
(4)自我调节
解析 (1)题图一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若图一中所有生物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故题图二中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题图一中与题图二对应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所以,甲对应的生物为蛇。在题图一的食物网中,鹰和蛇都捕食鼠,故它们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鹰也捕食蛇,故它们之间也有捕食关系。
(3)图三中的A表示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够进行②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即碳氧平衡。
(4)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