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4 20: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墙盘”底部铸有铭文,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等七代周王的
功绩,后段记述微氏家族自身六代的事迹。这些铭文内容对于研究历史的价值在于
A.替代实物史料
B,展示历史全貌
C.再现真实历史
D,提供史料佐证
2、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春秋时,鲁昭公从吴国娶回夫人,由于鲁国是周公封地姬姓,
吴国也是姬姓,时人指责鲁昭公“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甚至该夫人过世后也不能执行夫
人一级葬礼。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B,宗法分封互为表里
C.宗法观念影响较大
D.诸侯争霸连年不断
3.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
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己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
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使用日益普遍
B.水稻种植范围拓展
C.治铁技术不断进步
D,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4.右图所示为出土于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里程简”(局部),通
简从上至下分四栏,每栏从右至左分四行(列)抄写,计17行,地县驿置名
20个,记载了从长安出发到河西张掖郡氏池县的通行地县驿置名称以及各地
之间的具体里程。该文物可用于研究汉代
A.无为而治思想
B.丝绸之路路线
C.郡国并行制度
D.盐铁官营政策
高一历史第】页共6页
5.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命郡国每年举荐孝子、廉吏各一人。后又设秀才、贤良方正等特科。
这种“乡举里选”成为两汉最重要的入仕和晋升途径,表明当时选官
A.注重德才
B.区分地域
C.讲求血缘
D.看重门第
6.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
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7.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千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
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设立参知政事
B.实行更戍法
C.文臣出任知州
D,设立转运使
8.据北宋初年乐史所纂《太平寰宇记》记所载全国户数,素岭、淮河以南的户数占到全国的
59.1%,以北仅有40.9%。10万户以上的州和府,北方有2处,南方却有3处。这可以用于
说明北宋
A,经济重心南移
B.商业经济活跃
C.土地兼并严重
D.政治中心变化
9.分析《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导致唐朝到两宋节妇变化的原因是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倍数
唐朝
289
32
29
6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4.49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受理学观念影响
C.各民族政权战争
D.统治者支持节妇
10.清道光帝曾颁布《防夷八条》,其中如下图所示内容表明当时清朝
◆禁止内地民人借领外夷资本
◆禁止夷人雇请内地之人为其传递信息
◆派兵于洋船收泊进口处加强稽查,俟其出口后方能撤回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
11.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并于1908年8月颁布《软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
“宪法”的准备。清政府的上述做法意在
A,抵制西方列强侵略
B。顺应时代潮流
C.激发民众参政热情
D,挽救清朝统治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