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四制鲁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三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五四制鲁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三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21: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五四制鲁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3湖南怀化中考)人们不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已有研究作出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
C.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D.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装置(如图)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实验,下列对他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处的气体成分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
B.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
C.沉积在③处的物质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D.该实验可以证实原始生命诞生的全部过程
3.(2023山东崂山模拟)参观自然博物馆后,同学们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唯一证据
C.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D.在进化过程中既有物种产生也有物种灭绝
4.(2023广东深圳期末)如图为古生物学家在一块三叠岩中发现的动物颅骨化石复原图,推断其食性可能是 (  )
A.植食性
B.肉食性
C.杂食性
D.无法确定
5.(2023山东历城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研究化石,可知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B.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比较,可以判断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证据
D.通过对不同动物同源器官的比较,可知它们可能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6.(2022山东安丘期末)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长期迷惑人类的神创论。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环境因素决定
B.环境因素能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了白色的变异
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某地质勘探组工作人员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中发掘许多化石。在甲层中发掘的有恐龙足迹、龟、恐龙蛋等化石;乙层中发掘的有马、老虎、犀牛等化石;丙层中发掘出三叶虫、珊瑚虫、海葵等化石。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是 (  )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8.(2023广东五华期末)根据生物进化趋势判断,下面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9.【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黑龙江密山期末)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甲的结构比戊的复杂
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10.【新独家原创】杜鹃靠宿主鸟为其孵卵和育雏。为避免宿主鸟认出是杜鹃的卵,并将其推出巢外或者弃巢,经过漫长的进化,杜鹃的卵无论大小、色泽、花纹都与宿主的卵很相似(拟态蛋),使宿主鸟难以辨认。对拟态蛋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存斗争的结果
C.主动适应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11.(2023四川凉山州中考)下列植物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海带 ②葫芦藓 ③满江红
④苏铁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③④⑤②①
D.④⑤③②①
12.(2023北京海淀二模)瞪羚和它们的天敌猎豹都是动物界奔跑的佼佼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瞪羚和猎豹的奔跑能力是可遗传的
B.奔跑速度快的猎豹能获得更多的食物
C.瞪羚为了生存而产生奔跑更快的变异
D.二者奔跑能力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医生发现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该病
B.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变异产生“耐药菌”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14.(2023北京顺义一模)人们栽培的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工选择
B.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环境而产生了变异
C.自然选择
D.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而产生了变异
1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东莱西一模)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后又逐渐增加。之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B.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
C.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D.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新的抗药性变异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23山东郓城期中)(10分)如图1是有关探索生命起源问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是以进化论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米勒设计的模拟装置,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     的成分。通过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上的   。
(2)米勒实验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  。
(3)请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的。
(4)如图2(时间轴简图)中,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字母)。
17.(2023山东海阳期中)(16分)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大地巨子”——大象是一种延续了5 000万年的物种,它曾经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动物类群之一,现已发现400余种大象化石。可如今大象却到了濒危边缘,目前仅有2属3种:亚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
资料二:科学家在地层中发现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的次序(如图),图中Ⅱ层中有物种A的化石,Ⅰ层中有物种B的化石。
(1)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          。化石是研究大象进化的        ,我们可根据        来推测古代不同种类的大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
(2)有资料表明,1 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森林变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齿变得更长、更坚硬,以便能磨碎比树叶更坚韧的草叶。从变异对生物的利、害关系角度分析,大象臼齿的变异属于   
变异。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非洲东部环境对大象臼齿的进化具有   作用。
(3)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的结构     ,越晚近的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    。物种A与物种B的重要差异是 
  。18.(2023河北高邑期末)(19分)生物分类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支的树状图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称为“进化树”。如图是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属于的生物类群是     ,C属于的生物类群是     。
(2)从生物进化的历程来看,结构最简单的植物类群是   植物,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
(3)裸子植物和B   植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的   植物。
(4)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而它的生殖和幼体发育   (填“能”或“不能”)离开水。
(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是最重要的证据。
19.【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辽宁大连期中)(10分)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各个岛屿拥有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动植物分布也各有特色。达尔文发现不同岛上的地雀的喙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差异(如图),并且观察到它们分别取食不同类型的食物(如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喙的形态、 大小 凿状 尖而长 粗而尖 细而长
取食类型 果实 仙人掌 种子 昆虫
(1)根据表格中信息可以推测:喙的形态、大小的差异与      
有关。
(2)达尔文认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不同环境中地雀喙的形态、大小不同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
现象。
(3)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某个岛上的主要植物是仙人掌,此岛上地雀喙的形态大多数是     的;对于此岛上的地雀来说,尖而长的喙属于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此种变异的个体容易   下来。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D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错误;地质学研究表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错误;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具备原始地球的条件了,因此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C错误;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的,D正确。
2.D 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未证实原始生命诞生的全部过程,D错误。
3.B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错误。
4.B 据图可见:该动物牙齿尖锐锋利,可以用于撕裂食物,可能是肉食性动物,B符合题意。
5.A 哺乳类和鸟类都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A错误。
6.C 变异是不定向的,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一致,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说法错误。
7.B 甲地层中有恐龙蛋、龟等化石;乙地层中有马、老虎、犀牛等化石;丙地层中有三叶虫、珊瑚虫、海葵等化石。丙地层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最简单、最低等,乙地层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最复杂、最高等,因此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是乙→甲→丙,B正确。
8.C 动物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脊柱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A海马属于鱼类,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D虾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因此题图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C鳄鱼。
9.C 由题图可知,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甲是最低等的植物类群,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A、B正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故甲的结构比戊的简单,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C错误,D正确。
10.A 杜鹃的卵无论大小、色泽、花纹都与宿主的卵很相似,这种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符合题意。
11.A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②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③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④苏铁属于裸子植物,⑤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故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①海带→②葫芦藓→③满江红→④苏铁→⑤向日葵。
12.C 瞪羚和猎豹的奔跑能力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遗传,A正确;奔跑速度快的猎豹能获得更多的食物,B正确;瞪羚在长期的进化中产生了不定向的变异,环境选择了奔跑更快的变异,C错误;二者奔跑能力强是共同进化、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13.C 抗生素对新型冠状病毒不起作用,主要对细菌起作用,A错误;细菌本身就存在抗药性,并不是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B错误;“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D错误。
14.A 不同品种的菊花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结果,A符合题意。
15.D 变异是不定向的,先有了各种抗药性变异,才经环境选择出抗药性强的变异。de段上升是经过自然选择后,一些抗药性强的害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的原因,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1)原始大气 闪电 (2)有机小分子物质 (3)不需氧型 (4)A
解析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氢气、氨气、甲烷等;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气体成分发生化学反应。(2)(4)米勒的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该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A。(3)原始大气中无游离状态的氧,因此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不需氧型的。
17.(1)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最直接的证据 不同地层的化石 
(2)有利 选择 (3)越简单 越复杂 物种A比物种B出现时间晚,结构上物种A比物种B复杂,进化地位上物种A比物种B高等
解析 (1)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我们可根据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来推测古代不同种类的大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2)臼齿的功能是磨碎食物。1 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森林变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齿变得更长、更坚硬,以便能磨碎比树叶更坚韧的草叶,这种变异有利于大象适应非洲东部的环境,属于有利变异。可见,非洲东部环境对大象臼齿的进化具有选择作用。(3)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单,越晚近的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因此,物种A与物种B的重要差异是物种A比物种B出现时间晚,结构上物种A比物种B复杂,进化地位上物种A比物种B高等。
18.(1)哺乳动物(哺乳类) 两栖动物(两栖类) (2)藻类 鱼类 (3)被子 蕨类 (4)两栖动物 不能 (5)化石
解析 (1)根据生物进化历程可知,图中A是哺乳动物;B是被子植物;C是两栖动物。(2)(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植物进化历程为:
因此从生物进化的历程看,结构最简单的植物类群是藻类植物,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鱼类。裸子植物和B被子植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的蕨类植物。(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不能离开水,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5)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证据。
19.(1)取食类型 (2)变异 (3)尖而长 有利 生存
解析 (1)据表中信息可见:喙的形态、大小的差异与取食类型有关。(2)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他认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喙的形态、大小存在多种变异,环境对地雀喙的形态、大小具有选择作用。(3)若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某个岛上的主要植物是仙人掌,则此岛上地雀喙的形态、大小多数是尖而长的;对于此岛上的地雀来说,尖而长的喙属于有利变异。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更易生存下来,得以繁殖,不适者则被淘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