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学期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四)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判读
类型一 南极地区
【跨学科·化学】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一部分。臭氧层空洞的产生是曾经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氯氟烃,导致极地上空的臭氧层受损严重。2023年1月9日,联合国公布了一份最新研究,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巨大空洞正在缓慢“愈合”。图甲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乙为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2023北京丰台二模)科考队员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南极点进行考察活动,前进方向是 ( )
A.正北 B.正南 C.东南 D.西北
2.(2023北京丰台二模)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 ( )
A.防晒护肤品 B.极地羽绒服
C.防滑雪地靴 D.防水手套
3.(2023北京丰台二模)臭氧层空洞也会导致全球变暖。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其中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有 ( )
A.防止带入外来物种
B.使用污水处理系统
C.尽量避免干扰动物
D.利用可再生的能源
类型二 北极地区
【跨学科·数学】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全岛终年严寒,超过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据报道,2022年7月15日至17日,格陵兰岛每天流失的冰量多达约60亿吨,足以填满720万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图甲为格陵兰岛简图,图乙为1979—2007年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4—6题。
4.(2023北京石景山二模)格陵兰岛 ( )
A.位于欧洲靠近北美洲
B.大部分位于北极地区
C.在北极点的偏西方向
D.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5.(2023北京石景山二模)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 )
A.总体增加
B.保持不变
C.逐年减小
D.逐年增加
6.(2023北京石景山二模)若格陵兰岛冰盖面积不断缩小 ( )
①会影响全球板块的运动
②会引起沿海地区海陆变迁
③将导致寒带范围的变化
④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类型三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对比
【新特色·区域对比】2022年3月,多名气象人员发现南北极地区同时出现了极端高温,气候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为罕见。下图为北极和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7—10题。
7.(2023北京一六一中学期中)图中 ( )
A.北美洲在亚洲北方
B.科考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
C.南极点海拔最高
D.长城站位于南极点东北方
8.(2023北京一六一中学期中)南北极地区 ( )
A.纬度高,冰面广
B.海拔高,光照强
C.海域大,降水足
D.陆地广,植物多
9.(2023北京一六一中学期中)极地极端高温如果持续 ( )
A.淡水资源将大幅增加
B.全球陆地面积将增大
C.南极冰层厚度会降低
D.北极适航范围会缩小
10.(2023北京一六一中学期中)我国极地科考的目的是 ( )
A.捕获大量极地动物
B.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
C.建设永久性居民点
D.大规模开发极地矿产
答案全解全析
1.B 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看,四周都是北方,据此可判定,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因此,科考队员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南极点进行考察活动,前进方向是正南。
2.A 臭氧层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防晒护肤品。
3.D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燃烧化石能源和砍伐森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浓度上升。选项D利用可再生的能源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其他选项的措施不能缓解全球变暖。
4.B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A错误。该岛屿大部分位于北极地区,B正确。格陵兰岛位于北极点以南,C错误。格陵兰岛位于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D错误。
5.A 由图文材料可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总体增加。其不是逐年增加,部分年份下降。
6.D 板块运动主要受地球内部力量的影响,故①不符合题意。冰川扩张或收缩会引起海平面的升降,引起沿海地区海陆变迁,可能会导致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变化,②④符合题意。寒带范围主要受地球运动产生的黄赤交角的影响,故③不符合题意。
7.B 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面,科考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南极点海拔不是最高,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8.A 南北极地区纬度高,冰面广;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较弱;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故A叙述正确。
9.C 极地出现高温,南极冰层厚度会降低,冰川就会融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很多海拔比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会被海水淹没,而且极地冰川融化还会导致大量动物失去生存环境,甚至灭绝。
10.B 我国极地科考的目的是研究地球环境,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而不是为了捕获极地动物、建设永久性居民点、开发极地矿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