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单元同步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单元同步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08: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同步卷
一、选择题
1.将 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是(g) 15 5 20 20
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b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c 一定是单质 D.c 和 d 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 2∶1
2.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炼锌的工艺:“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搬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炼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CO 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反应过程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炉甘石类别属于混合物
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使用的火箭推进剂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X+4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O2 B.NO C.N2 D.NH3
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
5.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图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B.图乙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图丙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丁用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反应
6.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
D.丙与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9
7.《本草纲目》 记载:“三七近时始出, 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B.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田七氨酸分子中有20个原子
D.田七氨酸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醋酸(CH3COOH),此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Ⅰ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催化剂可提高生成醋酸的质量
C.醋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转化Ⅱ中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反应
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单位:g)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10
B.甲一定是反应物
C.反应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1
D.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20
10.我国载入航天器中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将与氢气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无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2
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验证质量守恒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1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图2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C.图3可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D.图4可用于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
13.甲、乙、丙、丁是某反应中的物质,甲溶液在实验室保存在棕色瓶中,乙由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有毒。丁是最简单的氧化物。下表是在光照条件下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及部分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分子模型 ?
反应前的质量/g 80 0 0 80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8 89
A.m=46 B.甲物质见光易分解
C.该实验应该在通风厨内进行 D.丙的分子模型为
14.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中甲和乙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下列说法:

①甲、乙、丙三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②组成丙物质的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③甲丙的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是
④丙乙的反应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⑤降低乙丙的反应能耗,主要目的是低成本的获取大量丙物质
其中合理的说法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非选择题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化学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1)某品牌矿泉水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
每100mL含量 钙≥200μg 钾≥15μg 偏硅酸≥180μg
①“钙”和“钾”指的是 (填“单质”或“原子”或“元素”)。
②可以用 来检验该品牌矿泉水是否属于硬水。日常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③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标出偏硅酸硅元素的化合价 。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已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
①为了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 (填“上方”或“下方”)。
②试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型号运载火箭动力由高氯酸铵提供,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2O2↑+4X。X的化学式为 。
16.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下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以及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
(2)硒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
(3)硒与硫的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硒元素在化合物中与硫元素的化合价一致,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用来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B粒子的符号为 。
②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字母)。
(3)为减少CO2的排放,可将CO2进行转化。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
1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在I中补充1个 (填“A”或“B”)。
A. B.
②氨气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填“A”或“B”)。
A.N3H B.NH3
(2)图乙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微观示意图,Ⅳ→V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3)根据对图甲、图乙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在化学变化中 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C
7.A
8.D
9.D
10.C
11.C
12.A
13.D
14.A
15.(1) 元素 肥皂水 煮沸
(2) 上方
(3)H2O
16.(1) 78.96 18
(2)Se2-
(3)
17.(1)101
(2) 四 Na+ E
(3) CO2+4H22H2O+CH4 原子
18.(1) A B
(2)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3)原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