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2022 级第三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考试地理试题
第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海洋通过辐射、潜热(水汽蒸发吸收或凝结释放的热量)等主要方式向大气输送热量。
图为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图(单位:×0.48W/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
A.纬度较低的海域大于纬度较高的海域
B.暖流流经的海域大于寒流流经的海域
C.距陆地近的海域大于距陆地远的海域
D.大洋东侧的海域大于大洋西侧的海域
2.甲、乙两地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甲地——暖流流经,海表面放出的长波辐射更多
B.甲地——海洋热量收入大于支出,热量盈余更多
C.乙地——纬度低,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乙地——气候较干旱,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更少
3.图中丙地的数值最可能是( )
A.100 B.150 C.200 D.250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为断层,N 为沙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而广阔的侵蚀面。完
成下面小题。
4.该地区规划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隧道,仅从地质条件考虑,最适宜选址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北侧岩块相对上升
C.比侵蚀面 N形成的时间早 D.与图中褶皱同时形成
6.若丁处的岩石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则新的岩石可能是( )
A.多气孔构造,质地疏松 B.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C.燃点低,可作为能源使用 D.可做建筑材料的大理岩
下表示意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的年平均状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青岛 济南 开封 西安 太原 兰州
日温差≥15℃的日数 0.4 74.6 71.8 91.1 156.8 174.0
最大日温差(℃) 16.3 26.0 25.2 28.1 29.2 30.2
7.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
A.海洋性较强 B.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
C.大陆性较强 D.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显著
8.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多,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大气环流 B.纬度高低 C.海陆位置 D.降雨日数
9.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
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
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了复种指数
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5日 10 时 44 分,我国在酒泉(40°N,100°E)卫星发射中心成
功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生活 6个月,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执
行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纽约(西五区)的华人观看卫星发射时,当地时间接近( )
A.4日 21时 44分 B.4日 23时 44分
C.5日 21时 44分 D.5日 22时 44分
第 2页,共 8页
11.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前 2个月期间( )
A.仁寿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白昼时间北京长于仁寿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12.三名宇航员在轨驻留最后 2个月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仁寿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B.仁寿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
C.铧强中学的旗杆正午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D.铧强中学的旗杆正午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雪线为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
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图 1 示意安第斯山脉分布,图 2 示意安第斯山脉某段自然
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 2所示自然带可能位于图 1 中(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图 2所示山地东西两侧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坡度
15.与图 1 中甲地比较, 丁地( )
① 雪线更低 ② 雪线更高 ③ 林线更高 ④ 林线更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55 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气象学上日最高气温达到 35℃以上称为高温天气。2022 年 7 月,我国多地出现了高于
40℃的高温天气,极端高温对农业、电力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下图为 7 月 10 日~19 日全
国高温天气分布图。
(1) 描述 7月 10日~19日全国 37℃以上高温天气的地区分布特征。(4分)
(2) 说明上海、南京等长江三角洲城市 7月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自然原因。(4分)
(3) 指出极端高温可能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并提出解决措施。(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冬给措纳湖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大型淡水湖,湖面海拔 4090m,年降水量约
300mm。下图示意冬给措纳湖水系。
第 4页,共 8页
(1) 简述冬给措纳湖东北侧湿地的成因。(4分)
(2) 与东曲相比,指出托索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原因。(4分)
(3) 说出冬给措纳湖水域面积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陕西省位于西北内陆腹地,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地区。自然带区域分外
显著、下图示陕西省秦岭北坡及其以北自然带分布。
(1) 分别指出陕西省秦岭北坡及其以北自然带的分异规律。(4分)
(2) 比较秦岭顶部和榆林以北自然带植被的异同,并分析原因。(6分)
(3) 说出秦岭以北季风区的优势自然带及其所反映的气候特点。(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加那利群岛是非洲西北部的火山群岛。兰萨罗特岛是其七大岛之一,岛屿内部火山众多,
气候干旱,部分季节多海雾,沿岸渔业资源丰富。下图为加那利群岛附近海域图。
(1) 分析加那利群岛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4分)
(2) 分析兰萨罗特岛多海雾的季节以及原因。(7分)
(3) 推测兰萨罗特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第 6页,共 8页
地理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C 6.D 7.C 8.D 9.B
10.A 11.C 12.B 13.A 14.C 15.B
16.题(12分)
(1)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塔里木盆地;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及周边出现 40°
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4分)
(2)7月长三角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较长,太阳辐射强;7月长三角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加之台风天气少),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4分)
(3)农业气象灾害:旱灾;
措施:完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兴修水利;改进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改良耐旱作
物。(4分)
17.题(12分)
(1)冬给措纳湖东北部位于歇马昂里河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蒸发
弱;永久冻土层深厚,阻挡河流水下渗,使歇马昂里河下游水流拥堵(河水泛滥),形成大
面积湿地。(任答两点,得 4分)
(2)托索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原因:托索河受冬给措纳湖补给(调蓄/调节),流量较稳
定。(4分)
(3)夏季。原因:该湖泊主要受河流水补给(水域面积的变化主要受河流水量变化的影响),
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入湖水量大。(4分)
18.题(14分)
(1)秦岭北坡自然带符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秦岭以北自然带符合纬度地域分异规律。(4分)
(2)相似:秦岭顶部和榆林以北自然带都分布有草本植物。不同:秦岭顶部分布有灌丛植被,
榆林以北以草本植物为主。原因:秦岭顶部多雨,气候比较湿润;榆林以北降水较少,气候
比较干燥。(6分)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
候。(4分)
19.题(17分)
(1)该群岛地处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沿岸有(加那利)寒流
流经,减湿作用明显。(4分)
(2)夏季。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海区,海水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水汽经过沿岸寒流的洋面受
冷凝结成雾;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使雾不易扩散。(7分)
(3)该海域部分月份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
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
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汛现象。(6分)
第 8页,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