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上期末专题复习:压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期末专题复习:压强(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04 10:4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八上期末专题复习: 压强
一、单选题
1.下列动物身体部位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尖尖的 B.鸭子趾间有蹼
C.狼的犬齿尖锐 D.老鹰的爪非常锋利
2.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受力面积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为 10g 的酒精倒入甲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为 F 甲 ,将质量为10g 的木块(密度小于水)放入乙容器中,待液体稳定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为 F 乙 ,将质量为 10g 的铁块放入丙容器中,待液体稳定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为 F 丙 ,已知实验中水均未溢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甲 =F乙 =F丙 B.F甲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4.如图所示的瓶内盛有水,瓶口用橡皮塞盖紧,瓶塞中央插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水面比管外低。当瓶壁上a、b、c三个小孔的塞子同时拔出的时刻(  )
A.三个孔都有水流出 B.只有a孔有水流出
C.只有c孔有水流出 D.只有b、c两孔有水流出
5.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变高,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运动(不掉落),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压强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小,压强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压强变大
D.M对桌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变大,压强变大
8.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科学视频,深刻理解了相关的天文现象于是,小科也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处水压大小相等 B.位置a处水压最大
C.位置b处水压最大 D.位置c处水压最大
9.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下列关于冬奥运的运动场景,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10.下列所述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盲道上有凸起的圆点 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11.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对照法
B.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重来减少货车对路面的损伤,利用了乙、丙的实验结论义
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输液针通常又尖又细,利用了甲、乙的实验结论
12.第十七届“战马·宁波晚报杯”五人制足球赛在宁波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上演了大轴戏——成人组决赛中,余姚金狼制笔队以4:3战胜上届冠军飘逸梳业队,成为晚报杯历史上的新科冠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足球能在空中飞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3.用真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采血管的动力来自(  )
A.大气压 B.人体内血压
C.护士的拉力 D.血液自身重力
14.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秒(s),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秒,他测得(t1+Δt)秒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推知(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爆炸
B.在(t1+Δt)秒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在0∽t1s时间段内,轮胎也有可能是漏气的
D.在(t1+Δt)秒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二、填空题
15.作图题。
(1)一木块放在斜面上,对斜面产生12N的压力,请用力的图示表示出这个压力。
(2)在运动会上小科用力扔出了实心球,不计空气阻力,作出实心球在空中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对桌面的压强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科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且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p甲   (填“>”“<”或“=”)p乙;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   (填“增大”或“减小”)容器乙中探头所处的深度。
18.如图所示,在小试管中加入的浓硫酸,则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   (填“a升高b降低”或“a降低b升高”),集中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小科将书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1)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B.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
C.书本受到的重力
(2)小科将书本向右缓缓移动,使书本慢慢伸出桌面,下列关于此过程中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的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减小,压强变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3)当书本的重心位置移出桌子边缘时,书本会立马翻落到地面。小科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小科认为书本翻落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0.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的砝码固定在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现象依次如图1、2、3所示.
(1)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继续增大斜面倾斜程度,直到与水平方向垂直,则   .
(4)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一个猜想:   .
21.明明光脚走在玉皇山公园鹅卵石健身道上,感觉脚底很疼。由此她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明明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两个同样大小但疏密程度不同的钉板,钉尖朝上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两个相同的海绵分别放在两个钉尖上(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中明明观察到,钉子较    (填“多”或“少”)时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可得出结论:   ;
(2)小华用一支铅笔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丙、丁两种方案,你认为丙和丁哪个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种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    。
2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科猜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力作用效果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小科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的铅笔来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填“甲”、“乙”或“甲和乙”)中铅笔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2)图   (填“甲”、“乙”或“甲和乙”)的方法能验证“压力作用效果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的猜想。
(3)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填“能”或“不能”)采用图甲的方法。
23.为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200克细沙置于烧杯中。
②将气球置于装置内,将烧杯中的细沙缓缓倒在木板B上,直至气球刚好破裂,称量烧杯中剩余细沙的质量,重复实验3次,并记录平均值。
③改变木板A上塑料钉的数量,用完全相同的气球重复步骤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组别 塑料钉数量/枚 细沙的总质量/克 烧杯中剩余细沙的质量/克
1 4 200 152
2 6 200 136
3 8 200 117
4 10 200 95
(1)为完成本实验,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为   。
(2)小明选择细沙而不选择砝码来完成实验的原因是   。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实验能否得出“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
24.相同的气球,吹入气体后,吹得越大,球内气压越大还是越小?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相同的气球A和B,套在管口并扎紧;
②关闭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将A吹成较大的气球,再关闭阀门2;
③打开阀门3,将B吹成较小的气球,再关闭阀门1;
④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回答问题:
(1)补全实验步骤④。   
(2)观察到气球A变大,气球B变小,则说明:相同条件下,气球吹得越大,球内气压越   。
(3)平时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气球吹大到一定程度后,会越吹越轻松。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
四、解答题
25.某电动汽车,质量为1.8t,车轮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750cm2,该车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12km,用时10min,受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
(1)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少m/s?
(2)匀速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3)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26.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长圆筒形电梯,靠气压驱动电梯升降。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上部空气;下楼时,顶部充气,使电梯往下降。底部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不计,电梯室上下表面积均为0.9m2。
(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区的气压   (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底部区的气压。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上升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27.盛夏时分,“小问号”责鱼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也关在了里面,冰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为0.6m,宽为0.5m,冰箱外的气压为1×105Pa,冰箱内部气压比外面大气压少千分之一,求
(1)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
(2)冰箱门受到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10N/kg)
28.如图所示,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深受消费者欢迎。
(1)小科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
(2)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根据题(1),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标准气压取p=1.0╳105Pa,π=3.14)
(3)高压锅内胆设有最高水位线,使用时注意不能将食物装得过满。在使用时若将食物装入过多,像米粒、豆类这种黏性很强的食物容易膨胀,沸腾的时候米粒或者豆皮可能会   造成安全隐患。
29.质量是20 t的坦克,共两条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 m2,每条履带的宽度是0.4m,求:
(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坦克在平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如果坦克垂直路过一条宽度是0.5m的壕沟,当坦克位于壕沟的正上方时,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0.开发和生产某种产品,应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如研制压力锅,就应研究饱和蒸汽压跟温度的关系,其研究结果用图像表示,如图所示。
某种型号的压力锅,其限压阀由内阀和外套组成,测得限压阀的整体质量为0.07kg,压力锅排气孔的内径为3mm,参照图表填空和计算:
(1)烹调较嫩或易熟的菜时,宜采用   的方式;烹调肉类食品,宜采用   的方式。
(2)当压力锅烧煮食物限压阀排气时,锅内最高温度大约能达到多少?(当时的大气压为100kPa,g值取10N/kg)
31.气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
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气球充气过多容易爆裂
③吹气后的气球用力挤压易爆裂
由此提出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口通过玻璃管连接在压强传感器上,将烧瓶放入水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水给烧瓶中的气体加热,读出烧瓶中的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强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观察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105 ……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从热水瓶里倒出一大杯热开水,然后把瓶塞塞紧,瓶塞会立即跳起来。请用上述结论解释原因。
(4)热水瓶内热开水没有灌满,过段时间后瓶塞很难拔出。已知瓶塞的有效受力面积约为10cm2,瓶内气体冷却,压强降到0.7pa。此时需用多大的力才能拔出瓶塞?(外界大气压pa=1.01×105Pa,瓶塞所受重力和摩擦力忽略不计)
五、综合说理题
32.挂钩密合紧贴在天花板上。为了说明挂钩与天花板之间有粘力,杭杭用一个挂钩吊起一瓶水(如图所示)。杭杭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挂钩与天花板之间存在粘力。而舟舟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 1×105Pa,于是她认为挂钩和天花板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已知这瓶水所受的重力为 25N,挂钩与天花板的接触面积为 3.6cm2。忽略挂钩的重力,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杭杭做的实验能否说明挂钩和天花板之间有粘力。请通过计算和简要的文字进行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啄木鸟的喙尖尖的,狼的犬齿尖锐和老鹰的爪非常锋利 ,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A、C、D不合题意;
鸭子趾间有蹼,即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其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压力属于弹力的一种;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其方向竖直向下。(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与重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深入理解重力和压力的概念,明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A、物体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不一定越大,只有水平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故A错误;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故B错误;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因为压强大小还与受力面积有关;故C正确;
D、受力面积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因为压强大小还与压力大小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C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根据浮沉原理和相互作用力原理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
10g物体的重力为:G=mg=0.01kg×10N/kg=1N;
甲:容器上下粗细一致,那么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酒精的重力,即△F甲=1N;
乙:木块在水面漂浮,那么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乙=1N;
丙:铁块在容器底部下沉,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因为铁块对水的压力与水对铁块的浮力为相互作用力,所以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肯定小于1N,即F丙<1N。
那么三个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F乙故选C。
4.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流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比三个小孔内外压强大小即可。
a孔在玻璃管内液面上方,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p内+p水=p大气,即小孔外的大气压强等于里面的压强,因此不会有水流出;
b和c孔都在玻璃管内液面下方,则小孔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而小孔内压强等于标准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因此里面压强大于外面压强,那么会有水流出。
故选D。
5.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分析剩下的b部分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当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时,
由密度公式可知,剩下的b部分的质量为原来的,
由G=mg可知,b的重力变为原来的,
根据F=G可知,则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也变为原来的,因
此四种分割方法中,剩下的b部分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力相等;
由图可知,D图中剩下的b部分的受力面积最小,
由可知,D图中剩下的b部分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
故选D。
6.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根据大气压强,液体压强公式,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A.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上升,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瓶内气压等于瓶外气压与玻璃管内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可知,由于瓶内气压不变,水柱高度增大,水柱产生的压强变大,说明瓶外气压变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于热胀冷缩会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保持瓶中的水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于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与液柱产生的压强之和,所以水柱的压强就等于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去外界大气压,则水柱高度h越大,表示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7.C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木板M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对桌面的压力保持不变。在木板移动的过程中,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根据水的压强大小与喷出水的距离大小的关系判断。
根据图片可知,小孔的位置越靠下,水柱喷出的距离越远,即水压越大。因为位置C处的水柱喷出距离最大,所以此处水的压强最大。
故选D。
9.C
知识点: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
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强,故B错误;
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故C正确;
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0.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常见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两种:①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②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选择。
A.逃生锤的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正确;
C.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C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根据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实验的过程、现象、结论的理解判断。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故A错误;
B.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重来减少货车对路面的损伤,原理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而实验乙和丙中,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积不同,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二者并不一致,故B错误;
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
D.输液针通常又尖又细,利用了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的原理。而甲和乙中,接触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探究的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二者不一致,故D错误。
故选C。
12.C
知识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1)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
(2)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
(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足球能在空中飞是由于它具有惯性,故B错误;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
D. 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而足球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二者不在同一直线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3.B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根据人体内存在一定血压分析解答。
真空采血管在组装后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即真空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时,在检查者 体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C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图象的变化情况,在0-t1时间段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轮胎内的最大气压为2个标准大气压;t1-t1+△t时间段内气压减小,轮胎在向外漏气;轮胎漏气过程中,当轮胎内外气压相同时停止漏气。A.由图象可见,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的气压逐渐减小,说明轮胎漏气,并不是爆炸,故A错误;
B.由图象可见,在t1+△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B错误;
C.在0-t1时间段内,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因为充入轮胎的气体比轮胎在向外漏出的气体多,轮胎内的气压会变大,此过程轮胎也在向外漏气,故C正确;
D.在t1+△t时刻,胎内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和外界大气压强相等,不会再继续漏气了,故D错误。
故选C。
15.(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及其方向;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1)弄清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然后完成力的示意图。
(2)对实心球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完成力的示意图。
(1)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与斜面垂直且方向向下,大小为12N,作图如下:
(2)空中飞行的实心球,如果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只受重力。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作图如下:
16.不变;变大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1)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据此分析压力的变化;
(2)根据公式分析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1)在木板A移动的过程中,它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为木板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在木板A移动的过程中,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公式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17.>;增大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1)U形管内液面越低,则说明液面上方气压越大,即探头所处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U形管左侧液面低,右侧液面高,则左侧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右侧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即p甲>p乙。
(2)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则要么减小甲探头处的压强,要么增大乙探头处的液体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可知,此时可以增大乙探头的深度。
18.a降低b升高;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1)集气瓶中气压增大,则a降低b升高;集气瓶中气压减小,则a升高b降低;
(2)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1)小试管中有水,加入浓硫酸后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时集气瓶内空气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于是U型管内液面a降低b升高。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1)B;C
(2)B
(3)书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能保持平衡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压强大小比较;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平衡力需满足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1)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重力和支持力都是作用在书本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故重力和支持力满足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C
(2)书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本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本的重力,故压力不变;书本慢慢伸出桌面,书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减小,根据压强,F不变,S减小,因此压强p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当书本的重心位置移出桌子边缘时,支持力的作用点和重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点上,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保持平衡了,所以会翻落到地面。
故答案为:(1)B C (2)C (3)书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能保持平衡
20.(1)钢片的形变程度
(2)减小
(3)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0
(4)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物体的质量(或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钩码对钢片的压力越大,则钢片的形变程度越大;
(2)根据图片分析物体对鞋面的压力与斜面倾斜角度的关系;
(3)根据上面得到的结论推测即可;
(4)根据自己对影响物体对斜面压力大小因素的理解解答。
(1)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钢片的形变程度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根据图片可知,当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大时,钢片的形变程度越小,那么得到结论: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3)当斜面与水平方向垂直时,此时斜面的倾斜角度达到最大,则此时斜面受到的压力最小,应该为0;
(4)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物体的质量(或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21.(1)少;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丙更合理,丁方案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1)两个海绵相同,则它们对钉板的压力相等。甲中钉子的个数少,则顶尖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那么顶尖陷入海绵的深度较大,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即可。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相同而改变接触面积。根据丁图可知,下面手指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手指压力和铅笔的重力之和,即作用在两个手指上的压力不等,据此分析解答。
(1)实验中明明观察到,钉子较少时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可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华用一支铅笔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丙、丁两种方案,我认为丙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种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丁方案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22.(1)甲和乙
(2)甲
(3)能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处于平衡状态;
(2)(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
(1)图甲和图乙中,铅笔都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相等而改变受力面积。图甲中左右两手指受到压力相等,而图乙中下面的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上面手指受到的压力,故选甲。
(3)验证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等而改变压力。在甲图中,可以以左边的手指为研究对象,此时笔尖与手指的接触面积相等,只需改变压力,通过疼痛感的不同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可以用甲图的方法。
23.(1)天平
(2)细沙质量更小,对气球产生的压力变化更精细
(3)能。据表可知,塑料钉数量越多,受力面积越大,气球刚破裂时所需的细沙质量越大,即在更大的压力作用下,才能达到气球刚破裂时相同的压力作用效果。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据此选择测量工具;
(2)砝码的质量太大,每次加减砝码质量的变化量太大,无法实现微小的调节。而细沙的质量很小,可以非常精细的对气球的压力大小进行改变。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相等而改变接触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1)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要不断测量剩余细沙的质量,则需要测量工具为天平。
(2)小明选择细沙而不选择砝码来完成实验的原因是:细沙质量更小,对气球产生的压力变化更精细。
(3)本实验能得出“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理由:根据表格可知,塑料钉数量越多,受力面积越大,气球刚破裂时所需的细沙质量越大,即在更大的压力作用下,才能达到气球刚破裂时相同的压力作用效果。
24.(1)打开阀门2
(2)小
(3)同一个气球,吹得越大,球内的气压会越小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1)(2)气体或液体统称为流体,流体总是从压强大的位置流向压强小的位置。将两个气球之间的阀门全部打开,通过观察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确定气体的流动方向,进而判断气球内气压的大小。
(3)根据上面得到的结论解答即可。
(1)步骤③中已经将阀门1闭合,阀门3打开,则实验步骤④应该为: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观察到气球A变大,气球B变小,则说明气体从B流向A,即B的体积小压强大,而A的体积大却压强小,则说明:相同条件下,气球吹得越大,球内气压越小。
(3)平时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气球吹大到一定程度后,会越吹越轻松,原因为:同一个气球,吹得越大,球内的气压会越小。
25.(1)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汽车受到的阻力f=0.05G=1800kg×10N/kg×0.05=900N;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900N。
(3)车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1)根据公式计算该车行驶的速度;
(2)首先根据f=0.05G计算出汽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3)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公式计算它对地面的压强。
26.(1)小于
(2)解:向上压力差为F2=(p0﹣p2)S=(1×105Pa-9.5×104Pa)×0.9m2=4500N
总质量为m总=G总/g=4500N÷10N/kg=450kg
最大载物质量m2=m总﹣m0=450kg﹣100kg=350kg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1)根据“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上部空气;下楼时,顶部充气,使电梯往下降。”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 F2=(p0﹣p2)S 计算出向上的压力差,这其实就是装载物体和电梯的最大重力,再根据计算出总质量,最后根据 m2=m总﹣m0 计算出装载物体的最大质量。
(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区的气压小于底部区的气压。
27.(1)冰箱内部的 气压:P内=1×105Pa×(1-)=9.99×104Pa。
冰箱的面积是S=0.5m×0.6m=0.3m2,
冰箱门内部气体压力:F内=PS=9.99×104Pa×0.3m2=2.997×104N,
冰箱门外部气体压力:F外=PS=1×105Pa×0.3m2=3×104N。
答:冰箱内对门的压力是2.997×104N;冰箱外气体对门的压力是3×104N。
(2)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G=F外-F内=3×104N-2.997×104N=30N,
那么相当于物体的质量:。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计算冰箱门的面积,再利用F=pS即可求出大气压对冰箱门产生的压力F;
(2)根据公式G=F=F外-F内计算冰箱内外压强差产生的阻力,结再根据公式求出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28.(1)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力F=G=mg=80g×10N/kg=0.8N,
出气孔的面积S=πr =3.14×() =1.256×10-5m ,
则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
(2)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
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到P锅内=P+P0=1.0×105Pa+6.37×104pa=1.637×105Pa;
由图表可知,对应沸点为115℃。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1)根据F=G=mg计算安全阀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力,再根据S=πr 计算排气孔的面积,最后根据计算安全阀自重产生的压强。
(2)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锅内气体对安全阀产生的压强,最后根据图像确定最高温度。
29.(1)F=G=mg=2×104kg×10N/kg=2×105N
(2)p= = =5×104pa
(3)S2=S–S1= -0.5m 0.4m =
P’= = =5.6×104pa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物体在水平地面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压=G。
(1)根据F压=G=mg 代入计算即可
(2)根据压强公式,代入计算即可
(3)坦克垂直路过壕沟示意图如下
涂黑部分为坦克和地面的接触面,其接触面积为履带的总面积S减去在壕沟上的面积S1,即 S2=S–S1= -0.5m 0.4m = ,再根据代入计算即可。
30.(1)低压烹调;高压烹调
(2)根据题意可知,压力锅排气孔的直径d=3mm=0.003m;
当压力锅烧煮食物,限压阀排气时,锅内气体压强:
则排气孔的面积为:S=πr2=3.14×(×0.003m)2=7.065×10-6m2;
限压阀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排气孔受到的压强:p=p0+p自重=1×105Pa+0.99×105Pa=1.99×105Pa;
从表中可查得锅内最高温度为12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1)锅内的压强越大,则锅内水的沸点越高,根据烹煮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2)首先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排气孔的面积,再根据计算限压阀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接下来根据p=p0+p自重计算锅内气压,最后根据表格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即可。
(1)烹调较嫩或易熟的菜时不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采用低压烹调方式即可;烹调肉类食品,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采用高压烹调方式;
31.(1)①
(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大
(3)①倒出热水后,瓶外空气进入热水瓶。
②盖上瓶塞后,进入瓶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气压变大。
③瓶内气压远超外界气压,所以瓶塞跳起来。
(4)解:S=10cm2=10×10-4m2
F=pS=(pa-0.7pa)×S=(1.01×105Pa-0.707×105Pa)×10×10-4m2=30.3N
答:此时需用30.3N的力才能拔出瓶塞。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1)根据描述分析哪个事实中存在温度变化即可;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些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描述气体压强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倒出热水后,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热水瓶,接下来分析盖上瓶塞后里面的空气温度变化,进而引起的气压变化,最后描述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瓶塞的运动状态变化即可。
(4)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可知,拔出瓶塞的力等于内外气体压力差,根据F=△pS=(P外-P内)S计算即可。
(1)根据“在烈日下暴晒”可知,事实①中温度升高,那么信息①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强增大,那么得到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大。
32.把挂钩和矿泉水瓶看成一个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
重力G总、向上的大气压力F气,
F气=PS=1×105Pa×3.6×10-4m2=36N;
忽略挂钩的重力,向下的重力;
G总=G物=25N,G总<F气
挂钩和矿泉水瓶整体静止,没有粘力挂钩和矿泉水瓶也不会掉下来,
该实验不能说明挂钩和天花板之间有粘力。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首先根据F=pS计算出挂钩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力,然后与所挂物体的重力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分析挂钩和天花板之间是否有粘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