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 同步课件(核心素养5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 同步课件(核心素养5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3 09:02:49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本章整合
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2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3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0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⑦
______ ⑧__________ ⑨__________
水源
土壤
交通运输
劳动力
科学技术进步
发达的物流
科技
历史文化
选择余地
02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专题一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
2.关键因素法
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影响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
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三大类。
(1)主要因素:区域内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
文因素。
(2)主导因素: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
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突出的优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3)限制性因素: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水资
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典型农业(农作物)
热量 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水源 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
地形 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
土壤 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市场 城市郊区的乳畜、花卉、蔬菜
技术 无土栽培,我国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
3.发展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
分析农业区位问题。
【典例1】 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花产业。每年春节前,网上的鲜切花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南岛地形图
海口市气候资料图
(1) 海口市发展鲜切花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C
①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市场需求量大 ④海陆运输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花产业的最大影响是( )
D
A.改变了生产工序 B.改变了种植模式 C.降低了生产成本 D.扩大了销售市场
思路导引 第(1)题,鲜切花产业属于______种植业,而花卉种植业对______条件要
求较高,海口属于__________气候,具有气候上的优势;材料“鲜切花交易及物流配送
异常繁忙”,说明市场需求量很大。注意鲜切花以__________为主,故海陆运输便利不
是优势。第(2)题,网络销售模式拓宽了______渠道,扩大了销售______。网络销售
不会影响生产过程,即不会改变生产工序、种植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花卉
水热
热带季风
航空运输
销售
市场
专题二 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1.思路
(1)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2)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效益,微观上兼顾生态环境效益。
(3)主导因素的确定,首先要看工业部门的性质,然后结合具体的区域,从各方
面进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要侧重于
对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分析。
2.方法
(1)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
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工业布局要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
以节省运输费用。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水源(是
否丰富、方便)、原料(丰富的程度)。
(3)人文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
①市场:市场前景是否广阔。
②劳动力: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
③科技:科技水平高低。
④交通运输:是否方便、快捷。
⑤信息:信息、网络通达度强弱。
【典例2】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区划及该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示地区工业布局较为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2) 若图中显示工业为该地区主导产业,其中受市场区位影响明显的是( )
D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导引 第(1)题,该地区主导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可以结合河流流向判断
工业布局是否合理。①为________,布局在城区西侧,对城区大气污染小,且有铁路,
所以布局较为合理;②为________,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料,不能建在城区内;③
为服装厂,需要大量________,应该布局在城区;④为石油炼油厂,布局在西北风上
风向和河流______,易造成生活区污染,故其布局不合理。第(2)题,钢铁厂、炼铝
厂需要靠近______和原料地;________应布局在劳动力丰富的地方;石油炼油厂一般
布局在消费地,靠近市场进行生产,受______区位影响明显。
西南风和西北风
钢铁厂
炼铝厂
劳动力
上游
能源
服装厂
市场
03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区域产业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区域产业 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农业 (1)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差异,布局不同的农作物;
(2)山地、丘陵地区在不同的海拔布局不同的农业类型;
(3)城市周边地区根据距离城市的远近、交通状况、水源及农业单位面积
的产值等,布局不同的农业类型;
(4)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的差异,布局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区域产业 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工业 (1)根据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的差异,发展不同的工业类型;
(2)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能源、市场、政策等的差
异,布局不同的工业类型;
(3)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4)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流经城区的河流的下游;
(5)地区的核心企业附近应布局与其关联的上游、下游或相关的配套企业
续表
区域产业 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服务业 (1)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同,但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都在不
断提高;
(2)服务业的市场大小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有关;
(3)科技水平是影响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续表(共34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 明服务业的区 位因素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释服务业区位
的变化原因,说明服务业生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2.结合某地服务业的分布,说明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判断该地
服务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区域服务业布局作出合理的评价(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服务业
1.概念
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 分类
(1) 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______为目的。
(2) __________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营利
非商业性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
1. 商业性服务业
(1)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2) 人文因素
①市场:要考虑人口规模、人口__________水平及居民消费偏好等。
②交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③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______要求不一样。
④集聚: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__________,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
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
限度地吸引________,提高经济效益。
⑤其他因素: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平均消费
素质
基础设施
消费者
2. 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
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________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
分布。
均衡化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3.27“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思考:
1. 简述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示意图中,没有自然区位因素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自然因素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小。
2. 在市场因素中,人口规模尤为重要。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同意。理由: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等主要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商业性服务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必须考虑市场因素,其中人口规模尤为重要。(或不同意。理由:主要为生产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其区位选择主要与生产活动联系密切,与人口规模没有必然联系,人口规模就不那么重要了。)
结论要语 辨一辨
1. 除旅游业外,服务业不受自然因素影响。 ( )
×
提示 自然因素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服务业只是和农业、工业相比,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并非不受其影响。
2. 为了方便居民生活,学校、医院需要在城市中均匀布局。 ( )
×
提示 学校、医院的布局要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不一定在城市中均匀布局。
3. 大型商场的布局需要考虑交通因素。 ( )

4. 各类小吃摊集聚在美食街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知名度。 ( )
×
提示 各类小吃摊集聚在美食街既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又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三、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方面,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
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
2.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是影响新兴的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其发展
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______。
(2) 其他因素: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________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
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网络信息技术
减弱
灵活性
旁栏边角 练一练
阅读教材图3.34“食品外卖配送流程示意”,思考:
1. 与实体店相比,简述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购物的突出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食品外卖配送过程中,商家、快递员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主要依赖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提示 在家随时随地都可以购物,灵活性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合理即可)
网络设备
现代信息技术
3. 在食品外卖配送过程中,快递员所从事的服务业属于__________,商家所提供的服
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该服务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属于_____
___服务业。
现代物流
网上销售与网上支付(网店或餐饮)
商业性
结论要语 辨一辨
1. 新兴的服务业如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 )

2. 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 )

3. 信息产业、金融业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 )

4. 电子商务使得交易效率大大下降。 ( )
×
提示 电子商务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服务业区位因素
情境探究
北京簋街位于东直门内,东起东直门立交桥,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端,这条街是北京美食集中展示的一个绝好场所。在这长不过1.5千米的大街,聚集了近200家不同风格、不同口味的饭馆,在这里能让你品尝到正宗的全国八大菜系。
结合材料探究:
(1) 分析北京簋街所在区域的交通地理位置的特点。(区域认知)
提示 位于东直门内,东起东直门立交桥,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端,交通便利。
(2) 分析北京簋街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类型及其特点。(综合思维)
提示 重点发展的是餐饮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有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
(3) 分析众多饭馆集聚在北京簋街的主要目的。(综合思维)
提示 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方法突破
一、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二、各类型服务业的一般区位特征
应用体验
上学路上,在街角的早点摊买个热腾腾的煎饼,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放学途中,摊点温暖的灯光和香气四溢的食物,可安抚人的肠胃和灵魂。在一些城市,如此烟火气的日子重新回归。据此回答1~2题。
1. 影响早点摊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
B
A.交通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科技因素
[解析] 早点摊主要是满足居民对早餐的需求,一般分布在人流量较大的街角路口,故影响早点摊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等对早点摊的区位选择影响不大。故选B。
2. 早点摊的特点有 ( )
D
①投资少 ②经营成本低 ③盈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多 ④一般分散在居住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结合生活常识可知,早点摊具有投资少、经营成本低、盈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少、小本经营等特点;早点摊的布局应考虑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所以一般分散在居住区人流量较大的街角路口。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杭州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不但环境优美,而且民营经济发达,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消费潜力。尽管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国际一流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读杭州创意产业集群示意图,回答3~4题。
3. 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B
①原料 ②市场 ③技术 ④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由图可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有广阔的国际化市场,需要有人才和技术支持,故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技术;原料和动力是影响传统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故选B。
4.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 )
C
A.保护知识产权 B.减轻就业压力 C.加强交流与协作 D.减少运输成本
[解析] 保护知识产权,需要法律支持,A错误;文化创意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对普通劳动力需求较少,减轻就业压力的作用不大,B错误;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C正确;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输需求量较少,D错误。故选C。
探究二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情境探究
北京时间2021年1月15日,美国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学会公布2021年弗兰兹·厄德曼奖最终入围名单,由我国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仓调度算法应用位列其中。2014年,该公司建成首座大型智能物流中心——上海“亚洲一号”,并在2017年落地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实现从收货、存储、分拣、包装全流程的智能化作业。
截至2020年,该公司物流“亚洲一号”数量超过30座,不同层级的机器人仓超过100个。基于该公司物流无人仓技术团队的深入研究,该算法可以实现复杂的多智能体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在毫秒内求解百亿级复杂度的优化问题并给出最优解,最终形成规模化的机器人调度系统。
结合材料探究:
(1) 分析物流服务业进行区位选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区域认知)
_____________
(2) 分析该公司建立的全流程无人仓主要体现了何种因素的影响。(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交通。
提示 网络信息技术。
(3) 目前许多人从网上订购该公司的商品而不去传统商店购买,说明了什么因素对
服务业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通信、网络和科学技术。
方法突破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应用体验
我国2017年成立的某品牌连锁咖啡店,截至2021年已在全国拥有5 000多家门店,其中快取类门店占90%以上。这种仅设有少量座位,不设收银台的快取门店产品销量居国内前列。如图为咖啡快取门店消费与总部管理流程简图。据此回答1~3题。
1. 该品牌连锁咖啡快取门店主要目标消费群体为( )
A.追求体验咖啡的文化环境氛围的群体 B.需求洽谈、会友、休憩等场所的群体
C.追求足不出户、避免社交的宅家群体 D.需求快捷服务、提神醒脑的群体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品牌连锁咖啡快取门店,是用户到店自取,即取即走,因此目标消费群体为需求快捷服务、提神醒脑的群体,D正确;追求体验咖啡的文化环境氛围的群体和需求洽谈、会友、休憩等场所的群体都是到店消费群体,不是即取即走群体,A、B错误;追求足不出户、避免社交的宅家群体需要外卖上门服务,而不是到店自取,C错误。故选D。
2. 与传统咖啡店“金角银边”的临街店面不同,快取门店多选址在租金较低的角落地带。
这种选址变化主要依赖于( )
C
A.市场消费人群密度 B.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C.互联网技术的渗透 D.集聚效应不断加强
[解析] 由题干可知,与传统咖啡店“金角银边”的临街店面不同,快取门店多选址在租金较低的角落地带。这种选址变化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渗透(用户APP线上下单、总部依据用户APP线上下单情况获取消费分布、个人口味数据,选择门店开设位置),C正确;租金较低的角落地带,一般人群密度较低,A错误;咖啡店的经营,看重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总部通过用户APP线上下单数据精准配置员工数量,所用劳动力较少,与劳动力价格的关系不大,B错误;没有靠近传统门店,说明出现了分散的现象,集聚效应减弱,D错误。故选C。
某学校兴趣小组到本地商场进行研学调研,发现当地商场很少超过5层,化妆品、珠宝首饰店铺大多布局在一楼。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化妆品、珠宝首饰柜台的营业员都参与过直播卖货。据此回答3~4题。
3. 化妆品、珠宝首饰店铺多布局在一楼,主要是因为一楼( )
C
A.视野开阔 B.租金较高 C.客流量大 D.转运便利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化妆品、珠宝首饰属于高档商品,门槛人口较高,布局在一楼,主要是因为一楼客流量大,有利于销售,C正确;与视野开阔和转运便利关系不大,A、D错误;租金高会增加成本,不是有利因素,B错误。故选C。
4. 直播卖货的广泛开展,主要得益于( )
B
A.国家政策支持 B.网络信息技术和相关平台的发展
C.市场需求量大 D.交通通达度提高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可知,直播卖货的广泛开展,主要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和相关平台的发展,B正确;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量和交通通达度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共11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问题研究 实体商店何去何从
研究导引
1.结合资料,分析促使中关村电子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分析中关村电子城衰落的原因及转型的基本思路。(人地协调观)
材料研究
1.中关村电子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表现
气候较 优越 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气候条件较好
市场广阔 经济发达,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大;北京市辐射范围广,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核心地区,各种公共交通线路完善,布局合理
科技发达 周围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水平高,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政策支持 在政府支持下,集聚了一大批科技企业
2.中关村电子城衰落的原因
(1)便利的电子商务兴起,拓宽了电子产品的销售渠道。
(2)电商在价格上有很大优势。
(3)电商报价透明,且服务不断完善。
(4)电子城内商家的恶性竞争及不良市场行为。
3.中关村电子城转型措施
(1)依托当地科技优势,发展创新型企业。
(2)利用国家政策,积极向高、精、尖行业发展。
(3)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典例突破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IT商业圈,被称为中国的“硅谷”。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关村的业态比较混乱,多种业态并存,电子卖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商业所占比例偏高,科技金融特色不突出,与中关村的发展定位还有较大的偏差。如图是中关村平面示意图。
(1) 中关村以IT产业为主,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
科技
[解析] 中关村以IT产业为主,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科技。
(2) 简述中关村兴起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等院校集中;交通便利;人才众多;政策优势明显。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关村附近高校集中、交通便利,另外还具有政策优势等。
(3) 中关村距离“硅谷”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科研能力的滞后和商业职能的过度膨胀,导致电子工业产业升级缓慢。因此,中关村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实现真正的以IT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人才与企业的优化,达到高水平发展。
增加科研机构的建立,促进专业化科研队伍的建设;调整内部产业结构,重点加强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控制电子卖场、地产、餐饮等辅助行业的扩充;吸引更多创新企业进入。
强化练习
某品牌咖啡最开始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开设实体店,布局在写字楼密集区。目前该品牌咖啡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方式,品牌得以迅速崛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2 000多家门店。该品牌咖啡的重要消费场景以自提为主,其门店通常不大。据此回答1~2题。
1. 该品牌咖啡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B
A.土地租金 B.区域购买力 C.交通运输 D.信息通达度
[解析] 咖啡店作为较高端的服务业,消费水平较高,其布局首选上海等城市主要是考虑区域购买力,B正确;据材料“该品牌咖啡的重要消费场景以自提为主,其门店通常不大”可知,土地租金对其影响不大,A错误;据材料“该品牌咖啡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方式”可知,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达度均会影响该类品牌咖啡店的布局,但一般城市也能满足交通和信息条件,C、D错误。故选B。
2. 与传统的咖啡零售店相比,该品牌咖啡店的销售方式优势是( )
A
A.降低人工成本 B.提高产品质量 C.美化消费环境 D.减少销售环节
[解析] 该品牌咖啡店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方式,通过零售和线上销售可以节约人工成本,A正确;“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方式并不会提高产品质量;该品牌咖啡的重要消费场景以自提为主,对美化消费环境影响不大;销售环节基本没变。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共42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 明农业的区位 因素 1.结合某区域典型实例,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
2.结合某地农业生产,说明其特点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
制因素,并判断该地农业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3.分析农业生产与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农业区位的时空变
化过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
地协调观)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农业区位因素
1. 农业生产活动
(1) 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____________,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 特点:地域性、______性和周期性。
自然生产力
季节
2. 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光照、______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______ 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
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
地形 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业;山
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______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
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______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降水
水源
种植
畜牧
土壤
(2) 人文因素
①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______和规模,
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______费用和运输时间。
③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
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______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其他因素: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类型
存储
价格
3. 农业区位选择的目的
主导因素
合理利用土地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3.4“江西省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示意图”,思考:
1. 分析影响该地农民发展立体农业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降水量大。在丘陵山区耕作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地。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种植业。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易积水,适宜发展渔业。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简述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的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符合因地制宜的农业布局原则(思想);农产品品种丰富,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合理即可)
结论要语 辨一辨
1. 农业区位就是影响其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
×
提示 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
2.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 )
×
提示 自然因素并非都是决定性的因素。一方面,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可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一方面,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 以蔬菜、花卉、乳畜为主的农业,多分布于城市的近郊区。 ( )

4.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
( )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相对稳定,__________则不断发展变化。
人文因素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
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 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
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__________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________迅速推广,促使农民
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农副产品
高品质
机械化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3.14“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思考:
1. 说明与荷兰相比,我国云南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热量条件优越;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本身就是巨大的花卉消费市场。
2. 说明拉丁美洲花卉生产国的鲜切花主要面向北美消费市场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就近销售市场,保证花卉品质,降低贮藏和运输成本。
3. 指出图中发展中国家为促进花卉种植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花卉栽培、繁殖技术,提高鲜切花保鲜、贮藏、包装技术;加强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
结论要语 辨一辨
1. 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不断发展变化。 ( )
×
提示 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人文因素不断发展变化。
2. 冬天北方地区居民可以吃到海南的西瓜,得益于交通的发展。 ( )

3. 温室大棚技术改善的主要是光照条件。 ( )
×
提示 温室大棚技术改善的主要是热量条件。
4.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 )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情境探究
视角1 农业生产及自然区位因素
我国的“明前龙井”茶,是在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用每年清明前采摘的茶叶精制而成的,它以色香味俱佳的特点而驰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将此茶种带回国精心栽培,但始终没有取得预想效果。下图是浙江杭州龙井村茶园景观图。
(1) 龙井茶在日本未能取得预想效果体现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明前龙井”是龙
井茶的上品,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地域性。季节性。
(2) 影响“明前龙井”在日本未能达到预想效果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区域认知)
____________
提示 土壤。
结合材料探究:
视角2 农业生产的人文区位因素
乡村四月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结合材料探究:
(1) 判断诗中描述的区域位于我国的什么地区。(区域认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诗中所体现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提示 由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可知是劳动力因素。
方法突破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举例说明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应用体验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育种试验基地之一,但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一些水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湖南省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下表示意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2题。
省级行政区 海南 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4.0 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 229.7 3 855.2
水稻产量/万吨 126.5 2 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 133.9 377.5
1. 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的自然原因是( )
B
A.年降水量大,日照时间较短 B.水源不足,多台风灾害
C.热量不足,作物生长周期长 D.地势起伏大,耕作面积小
[解析] 海南省纬度低,全年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较长,A错误;海南省降水丰富,但岛屿面积小,贮水空间有限,淡水资源相对不足,加之夏秋季多台风,影响两季稻或三季稻的种植与收获,因此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B正确;海南省纬度低,热量丰富,生长期长,作物生长周期短,C错误;耕作面积与作物熟制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2. 与海南省相比,湖南省水稻育种的优势条件是( )
C
A.育种试验经验丰富 B.全年高温,育种周期短
C.水稻科研力量雄厚 D.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
[解析] 海南省具有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等自然优势,育种试验经验丰富,A、B错误;湖南省拥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组建的水稻科研团队,水稻科研力量相对雄厚,C正确;两地育种都面向国内、国际市场,D错误。故选C。
探究二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与选择
情境探究
视角1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日光温室
早春和煦的阳光下,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东北大地正渐渐醒来。在素有“天下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早些,在一栋栋排列整齐的日光温室内,苗木正绿,草莓正红,外面还有几分寒意,而温室里的农民们却已是汗流浃背,正在辛勤地劳作着。鲜红、碧绿的农产品从他们的温室大棚里生产出来,远销千里之外,极大地丰富了城市中居民的菜篮子。
结合材料探究:
(1) 分析吉林省榆树市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及理由。(区域认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热量条件相对较差。纬度较高。
(2) 分析吉林省榆树市的日光温室改变了什么条件使其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进行农业生产。(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热量条件。
(3) 吉林省榆树市农民生产的温室蔬菜能远销千里之外主要得益于什么?对其农业生产有何影响?(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影响:扩大了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促进当地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视角2 农业区位选择与布局
城郊农业,是以城市为依托,利用地处城市周边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向城市提供鲜活农副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的农业。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及周围地区农业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分析乳畜、花卉、小麦、苹果四种农产品应如何在甲、乙、丙、丁四地布局。
(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甲地—小麦,乙地—苹果,丙地—乳畜,丁地—花卉。
(2) 说出上述四种农产品布局的理由。(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甲地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地价低,有灌溉水源,应种植单位面积产值低的小麦。乙地位于丘陵地区,发展水果生产既有经济价值,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丙地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地价较高,乳牛业的单位产值较高,适合布局乳畜业。丁地离城市近,地价最高,而花卉的单位产值也最高,而且丁地靠近水源,利于花卉栽培。
方法突破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三、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四、农业区位选择
1.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2.小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应用体验
下图示意不同阶段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 导致该地区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 B.水源 C.机械化水平 D.市场
D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农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由以小麦种植为主转向以蔬菜种植为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场对蔬菜和乳畜产品的需求增加,小麦单位面积产值低,小麦种植收益低;蔬菜种植单位面积产值高,收入高。农民从以小麦种植为主转变为以蔬菜种植为主,既满足了城市市场的需求,又增加了收入。因此导致该地区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市场,D正确。科技、水源和机械化水平都不是导致该地区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2. 人类活动对该地农业区位因素改造最明显的是( )
C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光照
[解析] 采用大棚种植蔬菜,大棚内热量高,使蔬菜可以全年生产,因此人类活动对该地农业区位因素改造最明显的是热量,C正确;没有改变地形条件和降水条件,A、B错误;对光照条件影响小,D错误。故选C。
雾培是指植物根系生长在封闭、不透光的空间中,营养液经处理形成雾状,间歇性均匀喷至植物根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新型无土栽培模式。“桃三李四梨五”为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经验,指桃树、李树、梨树从栽种到结果分别需要三年、四年、五年。雾培果园实现了果树当年栽种当年结果,颠覆了果树当年栽种种植传统。据此回答3~4题。
3. 与传统果树种植相比,雾培果园能够( )
B
A.提高水果品质 B.缩短果树结实周期
C.增加果树产量 D.减轻果树的病虫害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雾培果园实现了果树当年栽种、当年结果,颠覆了果树种植传统,因此可缩短果树结实周期,B正确。一般来说,生长周期越长,积累的养分越多,品质越高,A错误。雾培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水分和养分,对植物本身没有进行改良,因此不会增加果树的产量,C错误。雾培与减轻病虫害无关,D错误。故选B。
4. 从作物品质角度分析,不适宜采用雾培的作物是( )
D
A.观赏树木 B.花卉 C.蔬菜 D.中药材
[解析] 雾培主要作用是缩短作物生长周期,使作物生长速度加快。采用雾培,观赏树木生长速度加快,可缩短培育时间,节约成本,A错误。采用雾培,花卉与蔬菜生长周期缩短,可节约成本,同时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B、C错误。中药材需要积累更多的药用成分,而缩短生长周期会使养分积累减少,药效减弱,品质下降,不适宜采用雾培技术,D正确。故选D。(共39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 明工业的区位 因素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释工业区位变化
的原因,说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2.结合某地工业布局,说明其区位选择的因素,并判断该地工业生产
布局是否合理,对区域工业布局作出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工业区位因素
1. 工业生产
(1) 含义: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
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______。
产品
(2) 一般过程
水源
产品
2.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土地、______、原料等。
(2) 人文因素:______、劳动力、动力、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环境等。
水源
市场
3. 工业区位选择
(1) 经济效益:工厂应当选择在______最高的地方。
因素 运输物品特点 布局原则 举例
从运输成 本看 原料容易腐烂或______运 输成本很高的工业 多建在原料产地附 近 ______工业、水产品加工
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
产品容易变质或者______ 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多建在靠近______ 的地方 肉类加工业、啤酒制造业

需要大量运进原料的工业 建在有便捷的_____ _____条件的地方 宝山钢铁厂建在上海
利润
原料
制糖
产品
市场
交通 运输
因素 运输物品特点 布局原则 举例
从能源成 本看 消耗能源多的工业 多建在 ____________附近 电解铝厂
从劳动力 成本看 耗用原材料少,需要劳动 力数量多,但对技术要求 不高的工业 多建在具有大量 ____________的地 方 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
用电器装配等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需要 __________的技术人员 多建在高等教育和 科技发达的地区 集成电路、机器人制造、
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工

能源供应地
廉价劳动力
素质较高
续表
(2) 环境因素
①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大多选择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
②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
③______因素往往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
选择。一般而言,在环境质量标准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工业用于环保达标、废弃物治
理等投入相对较高。因此,一些发达国家把污染工业转移到环境质量标准相对较低的
发展中国家。
环境
(3) 社会因素
①有些情况下,______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②文化、__________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政策
个人偏好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3.18“工业主要区位因素”,思考:
1. “分解”区位因素是综合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前提和基础。对土地、原料、动力三个区位因素进行“分解”。
(1) “土地”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料”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动力”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土地的面积、价格等
提示 原料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
提示 动力的类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数量、价格、质量(对环境是否有污染)等
2. 列举几个图中没有呈现的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个人偏好与理念、工业联系与集聚、科技等。
结论要语 辨一辨
1. 环境质量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会产生重要影响。 ( )

2. 水产品加工业、制糖工业等都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 ( )

3. 我国农村的许多乡镇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多为市场。 ( )
×
提示 农村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乡镇企业多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4. 发达国家把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般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______、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
(1)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________原料越来越多。
(2)技术发展使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原料
可替代
2. 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1) 船舶的大型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宗货物的__________。钢铁、石油化工等对原料
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
运输成本
(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在经
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的总部
更趋向布局在__________的地方。
市场广阔
(3) 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更看重信息的________。
(4)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产品______,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使区
位选择发生很大变化。
通达性
形态
(5)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
料地。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3.24“某新型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示意图”,思考:
1. 说出该新型服装公司总部的主要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服装设计、采购面料、库存管理、服装销售、与各供应商保持实时信息沟通等。
2. 分别描述供应商与物流公司完成的物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供应商完成的物流过程:面料厂将面料运送到制衣厂,制衣厂将做好的服装运送到仓储中心。物流公司完成的物流过程:将服装从仓储中心运送到配送仓库,再将服装从配送仓库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3. 指出该新型服装公司总部与客户和相关企业保持实时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基础设施条
件与劳动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基础设施条件: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设备、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发展),网络信息的通达性好。劳动力条件:需要懂互联网技术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结论要语 辨一辨
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增强。 ( )
×
提示 交通和科技进步,使得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
2. 劳动力成本增加,会导致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外迁。 ( )

3. 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的作用逐渐减弱。 ( )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情境探究
宝山钢铁基地位于上海市北部、长江
口南岸,1978年动工兴建,在引进、消化
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我国现
代化程度最高、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基
地。目前,这里主要生产各种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的精品钢材,在供应国内市场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40多
个国家和地区。如图为宝山钢铁基地布局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从工业联系的角度,分析图中不同工厂布局的优点。(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从原料码头到成品码头,宝山钢铁基地众多工厂形成上下游的工序联系,便于工厂间的协作交流,降低运输成本和能耗,共用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益。
(2) 指出宝山钢铁基地所形成的工业地域的显著特点。(区域认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占地面积大,生产规模大,协作企业(工厂)多,内部工业联系复杂。
方法突破
一、工业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二、工业类型的区位因素分析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判断技巧
四、工业布局的基本思路
应用体验
盐官镇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有“中国鞋都”之称,是全国制鞋工业集聚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生产基地。目前,镇内拥有生产型企业2 000多家,商户15 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8万人,7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市场。读图,回答1~2题。
1. 盐官镇最早布局制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A.劳动力 B.资金 C.科技 D.政策
[解析] 制鞋工业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盐官镇最早布局制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故选A。
2. 盐官镇成为全国制鞋工业集聚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生产
基地的原因是( )
B
A.环境优美 B.市场需求量大 C.交通运输便利 D.原料供应充足
[解析] 7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市场,说明市场广大;与环境及原料供应关系不大;对于市场而言,交通运输对制鞋工业集聚影响较小。故选B。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图中右上角显示该城市的风频,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该方向上的风频的大小。据此回答3~4题。
3. 图中最适宜建电子信息产业的是( )
A.⑤ B.② C.① D.④
A
[解析]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政策等,其中科技是主导因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技术人员或专家较多的地区和科技发达地区多成为技术指向型工业的优选地区,⑤地有大学,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优选地区。故选A。
4. 如果在③地建钢铁厂,下列有关其区位的评价,错误的是( )
D
A.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有利于建钢铁厂
B.交通便利,有利于能源的输入
C.靠近城区,便于职工上下班
D.位于城市主导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环境污染小
[解析] 钢铁工业用地面积较大,而③地地形开阔、地势平坦,A不符合题意;③地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矿石原料和燃料,运输量大,需要便利的交通,B不符合题意;③地靠近城区,便于职工上下班,C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该城市主导风为西北风、东南风,③地不是位于城市主导风的下风向,D符合题意。故选D。
探究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情境探究
日照钢铁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日照素有“水上运动之都”的美誉,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日照钢铁作为日照市第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近年来,日照市深入推进先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攻坚行动,2021年2月19日,日照市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实施绿色制造、生产绿色产品、推动低碳转型,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作为全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核心区、引领区,未来山东省一半钢铁产能将转移到日照市。
结合材料探究:
(1) 分析日照钢铁企业的原料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区域认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主要从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
(2) 分析山东省将一半的钢铁产能转移到日照市反映出的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山东省钢铁的绝大部分产能原先都是布局在原料产地,而转移到日照市主要是看中了其便利的海运条件。
(3) 在日照兴建新的钢铁生产企业,装备了大量的现代化生产设备,这说明了什么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科技因素。
方法突破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应用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进而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下表示意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的变化。据此,回答1~3题。
年份 1800 1900 2008
煤/吨 4.0 2.0 0.4
铁矿石/吨 2.0 1.8 1.3
1. 下列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市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 B.对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
C.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 D.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断增强
[解析] 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所看重的区位因素,消费市场、交通运输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增强,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断减弱,B正确。
2. 1800年前后,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应靠近( )
B
A.原料产地 B.燃料产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解析] 由表可知,1800年前后,每炼1吨钢需要4吨煤和2吨铁矿石,工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应靠近燃料产地,B正确。
3. 21世纪后,钢铁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出现了( )
D
A.向煤炭产地布局的趋势 B.向铁矿石产地布局的趋势
C.向动力基地布局的趋势 D.向市场广阔和交通发达地区布局的趋势
[解析] 21世纪后,钢铁所需原料、燃料大幅度降低,因此原料、燃料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地域限制减弱,这使得钢铁工业进一步趋向于交通便利和市场广阔的地区,D正确。
下图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下列企业属于工业部门①的是( )
A.家具厂 B.制糖厂 C.水泥厂 D.生物制药厂
D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工业的投入构成中,科技比重最高,超过70%,故判断其为技术指向型工业。家具厂一般是市场指向型工业,制糖厂是原料指向型工业,水泥厂是原料指向型工业,生物制药厂是技术指向型工业,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 工业部门④→②→①的发展趋势,反映了( )
D
A.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增强
B.政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减弱
C.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增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增强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④的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②的劳动力投入比重较④小,科技投入比重大;①的科技投入比重最大,由④到②再到①的变化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素质或科技投入比重不断上升,C错误,D正确。图示信息没有说明原料和政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A、B错误。故选D。